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的试验室检查数据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儿科确诊为川崎病的683例患儿,将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列为观察组,未感染653例列为对照组,记录患儿临床资料及试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PCT、血清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清MP-IgM检测,使用血液抗凝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根据患儿超声心动图探查冠状动脉诊断冠状动脉损伤(CAL)。结果全体患儿送检血液样本共检出革兰阳性菌23株、革兰阴性菌48株、肺炎支原体30例以及肺炎衣原体3例,病原体分布;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4.4%;全体患儿治疗后复查WBC、PLT、ESR、Hs-CRP、PCT等实验室检测,治疗后WBC、PLT、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PCT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Hs-CRP及PCT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IgG、C3、CD8+与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D发生率为86.7%,对照组CAD发生率为42.9%。结论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增加了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D)的概率,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较未并发感染MP的KD患儿更为紊乱,建议临床上加强重视,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对近5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794例患儿进行了川崎病(KD)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关系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①收集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住院患儿779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出生后29天至14岁;其中男5107例,女2687例;②诊断方法:Mp感染均采用日本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血Mp-IgM滴度(日本瑞必欧式会社提供试剂盒,阳性标准≥1:40)。本组患者检测抗体时间为病后5~11天,血中Mp-IgM阳性滴度范围(1:40~1:320)。KD病例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诊断标准。③统计学χ~2检验,对列研究进行联系强度的计算:相对危险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川崎病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的病因之一,除了常见的心血管问题之外,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少有报道。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该科确诊为川崎病患儿187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等,对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在确诊为川崎病的187例患儿中,发生支原体感染性肺炎28例(14.8%),支原体抗体>770 U/ml,并与完善同样检查的非支原体感染的川崎病患儿52例(对照组)比较,血清支原体抗体均被检测,分析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合并川崎病组与非支原体感染合并川崎病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的差异性,并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热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冠脉扩张的程度等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合并川崎病组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补体C3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当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补体C3浓度明显增高时,需考虑有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益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普通肺炎患儿72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性分析来对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树芽征、IgM抗体阳性、磨玻璃样影以及结节影.结论:肺炎支原体属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病原体,在鉴别普通肺炎和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时,早期可以考虑影像学的检查结果,晚期可以根据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征并调查感染危险因素,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市潞城区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炎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儿童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胸部听诊、肺部影像学表现斑片状或大片状致密影、白细胞计数、支原体感染史等相关资料,根据静脉血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统计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率并分析感染病例分布特点,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获得有效研究对象3891例,有效率95.23%。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718例,感染率为18.45%(718/3891)。男童(56.27%)多于女童(43.73%),以4~6岁儿童占比最高(41.50%),其次为1~3岁、7~12岁、3月龄~1岁儿童;发病季节以冬季发病占比最高(39.83%),其次为秋季、春季、夏季;临床症状以咳嗽占比最高(89.00%),其次为发热、呼吸急促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963)、咳嗽(OR=2.768)、肺部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状致密影(OR=2.983)、白细胞计数增高(OR=2.161)、支原体感染史(OR=1.436)是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待进一步降低,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可以针对具体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其对肺炎患儿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胸腔积液(PE)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一科确诊为MPP的13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PE分为单纯MPP组67例及合并PE组70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合并症、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合并PE组热峰、热程、住院时间及总病程均大于单纯MPP组(Z值分别为-3.948、-5.032、-4.268、-5.590,均P<0.05);合并PE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高于单纯MPP组(Z值分别为-3.133、-4.903、-3.853、-5.193,均P<0.05);合并PE组发生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及心肌损害的比例均高于单纯MPP组(χ2值分别为196.300、23.739、10.880,均P<0.05);合并PE组较单纯MPP组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更高,影像学以实变为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峰>39.95℃、热程>11.5d、CRP>25.335mg/L及PCT>0.155ng/L是MPP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3.577(1.046~12.238)、2.486(1.060~5.831)、3.755(1.570~8.983)、2.599(1.100~6.144),均P<0.05。结论MPP合并PE患儿机体内有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需警惕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较高的热峰、CRP水平、PCT水平及较长的热程是MPP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川崎病(KD)患儿心血管损伤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于某三级综合医院小儿心血管科的KD患儿临床资料,根据MP感染情况分为KD合并MP感染组(KD-MP组)和KD未合并MP感染组(KD组),比较两组患儿血小板参数、凝血相关指标、心肌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其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分析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13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85例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为感染组,其他128例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及体质量等;记录其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水平,包括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降钙素原(PCT)等;记录并比较患儿免疫指标水平,包括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同时记录并对比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患病率,并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川崎病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感染组血清hs-CRP、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血清WBC、ESR、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CD8~+水平低于非感染组,CD4~+/CD8~+、总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感染组患儿Ig G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Ig M、Ig 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感染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川崎病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呈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川崎病患儿,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紊乱情况更严重,炎症反应剧烈,并发冠状动脉损伤风险更高,临床应重视此类患儿的防治,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MPP)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降低难治性MPP患儿的医院感染率,并为防止难治性MPP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难治性MPP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48例作为感染组,其余72例为非感染组,对导致难治性MPP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找出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难治性MPP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48例,感染率为4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2岁、住院时间≥2周、季节、侵入性操作、补体C3及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水平低下、年龄<2岁、侵入性操作、C-反应蛋白>60mg/L是难治性MPP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补体C3水平低下、年龄<2岁、流行接触史、C-反应蛋白>60mg/L是儿童难治性MP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儿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减少难治性MPP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对患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MPP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105例MPP病例和149例非MPP病例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MP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特应性体质、不良生活环境、咯血、血沉升高、白细胞升高、IgM阳性、结节影、磨玻璃样影、斑片状实变影、树芽征等可能为MPP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486)、反复呼吸道感染(OR=3.337)、IgM阳性(OR=2.524)、结节影(OR=3.673)、磨玻璃样影(OR=3.232)、树芽征(OR=8.199)等均为MP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史、IgM阳性、早期X影像学异常结果等均为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RRTI患儿648例,采用半定量法检测血清MP抗体水平,根据患儿是否合并支原体感染分为实验组(MP阳性,n=283)和对照组(MP阴性,n=365),收集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营养素缺乏、是否早产、贫血、发病季节、集体生活、有无抗菌药物应用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RTI患儿M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48例RRTI患儿中MP感染患儿283例(43.67%),两组患儿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肺炎MP感染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营养素缺乏、发病季节、住院时间、发热天数、集体生活、抗菌药物应用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季节、住院时间、集体生活和抗菌药物应用是RRTI患儿M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RTI患儿发生MP感染的风险较高,主要危险因素为发病季节、住院时间、集体生活和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及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31例,将其分成冠状动脉病变组和非冠状动脉扩张组,分别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方面入手分析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与未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C反应蛋白、血沉、血红蛋白水平及免疫活性测定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因素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高血沉是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病程早期未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细胞因子/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指标变化,并探讨其对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KD合并MP感染患儿102例为KD合并MP组,根据心脏彩超有无CAL分为CAL组和无CAL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KD患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P65、NF-κB/P50、NF-κB抑制蛋白(IκBα)以及IκB激酶(IKK)β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KD合并MP感染患儿CAL的相关性,评估各指标诊断KD合并MP感染患儿CAL的效能。结果 KD合并MP组患儿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P<0.001),IL-17、IL-1β、TNF-α、NF-κB/P65、NF-κB/P50、IκBα以及IKKβ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P<0.001);CAL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无CAL组(P<0.001),IL-17、IL-1β、T...  相似文献   

15.
16.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情况.方法对近3年来血清支原体抗体(IgM)阳性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占87%,其他感染占17%.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表现多样,年龄偏小,阿奇霉素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载量指数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载量指数(MPLI)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7月于医院儿科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110份及其双份血清;分别用FQ-PCR法和MAG、MP-IgM法检测咽拭子和血清标本;以单次或双次MP-IgM型抗体阳性作为判定MP感染的标准,算出各种方法的灵敏度(SEN),特异性(SPE)、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制作MPLI的ROC曲线.结果 根据金标准一次MP-IgM法的SEN、SPE、+PV、-PV分别为73.1%~100.O%,一次微粒子凝集试验法(MAG)的依次为26.9%~94.O%;两次MAG法的依次为46.2%~94.O%,单一FQ-PCR法的依次为26.9%~95.2%;MPLI的依次为26.9%~8.8%.结论 MAG检测MP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MPLI能早于MP-IgM法诊断MP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5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其有无合并肝损害分为单纯MPP组及MPP合并肝损害组.比较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患儿发生肝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Mye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且有局部流行趋势,因而受到重视。为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及流行情况,我们对1999~2002年本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的4591例患儿进行了MP-IgM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并发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CAA)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治疗CAA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620例K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8例并发冠状动脉瘤(CAA组),532例未发生冠状动脉瘤(non-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NCAA组),其中NCAA组有41例诊断为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ion, CAD)。对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HBDH)、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尿酸(UA)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各指标的OR值及95%CI。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