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科心血管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心血管重症患者,并采用随机地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的患者以常规护理的护理手段,给予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的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上要比对照组的患者低,患者在满意度方面要比对照组的患者高,P<0.05,其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给予在常规护理前提下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能够对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此外,还能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可以在相关疾病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重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300例,2013年4月-2014年5月还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症患者167例,即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4月已经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症患者133例,即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一定的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重症患者的实际护理中,能够有效地保证护理低风险,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极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数字抽签方式随机对全部患者进行平均分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各45例。对研究组患者使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使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中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常见风险因素,并给出具体的安全方法措施,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为对象,依据住院床号单双数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2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投诉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安全问题,根据护理风险发生原因提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率,大幅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科心血管重症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80例内科心血管重症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依据患者所需做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分析患者恢复中的不良事件、住院时长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结果: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2.5%,显著少于对照组3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36.8±4.9)d显著少于对照组(41.3±3.7)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心血管重症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恢复情况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减少疾病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快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取的154例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法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77)和对照组(n=77),当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对照组为9.10%;观察组的综合满意度为97.40%,对照组的综合满意度为77.92%,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积极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廖万霞 《时尚育儿》2016,(11):52-53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2月前,我院急诊科实施的是常规护理管理,选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5年2月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急诊科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心血管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提高心血管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100例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风险管理的50例患者列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50例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服务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更少,P0.05。结论:风险管理是内科护理工作中值得选用及推广的高效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