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39-41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择期手术,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及手术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胆道感染、胰腺炎、胆道残余结石及胃肠损伤,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开腹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开腹组采用开腹常规手术治疗,腹腔镜+胆道镜组采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微创治疗,对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2年的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胆道镜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开腹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开腹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微创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迅速,有利于减少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40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肠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肛肠排气,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组患者均取石成功。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恢复速度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5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血清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d、3d、5d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58例,分别予以开腹治疗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3.45%少于对照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蒋磊  褚亮  张杰 《安徽医学》2018,39(3):331-3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双镜联合组(25例)与传统开腹组(32例),双镜联合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传统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双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80 ±7.59)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1.48 ±0.64)h、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76 ±8.02)h,均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损伤轻、易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一组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各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总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与价值。方法收集外科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76例,根据胆总管是否一期吻合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37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后放置T型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对机体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荐,但对外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郑霞  朱烨 《北京医学》2018,(2):107-109,114
目的 对比子宫黏膜下大肌瘤宫腔镜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市第五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手术,记录2组围术期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情况,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早、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下肢静脉血栓、低钠血症、恶心呕吐、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 vs.25.0%,P<0.05).2组术后3个月的血清雌二醇(E2)低于术前,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血清E2、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宫腔镜,腹腔镜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手术能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性激素分泌正常,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江永强  孟云 《北京医学》2018,(3):208-210,2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在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A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观察组采用三镜联合;比较2组术后1d、3d和5d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比较2组WBC、TNF-α以及CRP;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等.结果 2组患者术后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均明显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1d血淀粉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5d,WBC、CRP和TNF-α均明显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5d的WBC、CRP和TNF-α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老年ABP预后较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时间较短,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刘娟  张丽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655-1657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悬吊组)和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开腹组)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肌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1和P<0.05),而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开腹组(P<0.01),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应用中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胆总管并胆囊结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取石术并T管引流方案,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并T管引流方案。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数据,评价不同方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预后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2周的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结石复发,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并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均有突出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但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 年1 月-2012 年12 月丰南区医院门诊确诊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连续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58 例)及开腹术组(47 例)。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方式大致相同(p >0.05),但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恢复全流食、半流食的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 <0.05),其术中风险等级也优于开腹组(p <0.05);腹腔镜组均快于开腹组(p <0.05);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bo评级,腹腔镜组以I、II 级为主,开腹组以II、III 级为主,开腹组的并发症情况较腹腔镜组 更为严重(p <0.05);此外,开腹组术后进行辅助治疗者的比例高于腹腔镜组(p <0.05);腹腔镜组复发率6.7%,低于开腹组10.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年无瘤生存率94.5%,高于开腹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术具备更好的手术安全性与更低的术中风险,有利于促进恢复。其近期肿瘤学疗效与开腹术相当,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其远期肿瘤学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与经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观察组,n=68)和腹腔镜经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n=69)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住院总金额、术前与术后胃肠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46.81±48.62)min vs (175.21±52.04)min]、术后下床时间[(22.89±3.44)h vs (31.73±3.80)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2.51±3.64)h vs (8.02±2.81)h]、术后住院时间[(8.64±1.19)d vs (10.81±2.20)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平均住院费用[(27377±11203)元 vs (35241±11843)元]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生活质量较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55-58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支架与开腹联合支架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40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联合支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情况、应激反应情况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短,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高,术后72 h CRP水平低,术后72 h CD3~+、CD4~+/CD8~+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开腹联合支架治疗,腹腔镜联合支架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快,应激反应较轻,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住院时间短,近期疗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李丽玲 《海南医学》2008,19(12):9-1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比较5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行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和4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剖腹行肌瘤切除术(剖腹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较剖腹组稍长外(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剖腹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镇痛药的使用率及术后病率明显少于剖腹组(P<0.05),术后随访腹腔镜组恢复工作快(P<0.01)。随访至术后2年,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别(P>0.05),腹腔镜组术后盆腔粘连率低(P<0.01),妊娠率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官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妊娠率,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