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腔超声造影术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癌等宫腔内病变是妇科常见病.目前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是宫腔内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但子宫腔通常处于闭合状态,有些宫内病变经TVS难以辨认其确切病变类型, 仅能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不能辨别病变的细节,不能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而宫腔超声造影术(SHG)是指向宫腔内注入造影剂使宫腔扩张,内膜分离后,再在TVS下观察子宫内病变情况,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病变为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的位置和特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为此作者应用SHG经TVS检查宫腔内病变,并作鉴别诊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性分析(ROC)方法评价经阴道超声(TVS)、宫腔声学造影(SHG)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价值。方法:临床怀疑内膜病变的患者47例,行TVS、SHG检查,检查完毕后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用ROC for Windows 0.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ROC分析显示,TVS曲线下面积为0.620,SHG曲线下面积为0.978。两种方法的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明显不同,两者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HG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方面明显优于TVS。  相似文献   

3.
宫腔超声造影术在内膜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超声造影术对宫腔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TVS)条件下插管并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子宫内膜、宫腔内和肌层病变。结果:21例患者中,黏膜下肌瘤10例、内膜息肉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例、妊娠残留物1例和子宫不完全纵隔1例等,其中3例误诊,准确率为85.7%。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宫腔内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宫腔超声造影技术(SHG)是指阴道超声(TVS)条件下,插管向宫腔内注入超声造影剂,扩张宫腔,分离内膜,观察子宫内膜、宫腔内肌层病变,对宫腔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SHG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一种简便、经济、无损伤、诊断率高的方法.本文综述SHG的技术操作要领,并对同种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重点讨论SHG的临床应用价值,介绍该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6例妇女(绝经前50例,绝经后36例)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并与子宫内膜病理对照。结果内膜活检的病理分类有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增生过长等,其超声表现以内膜增厚为主,多伴内膜回声增强、不均或宫腔内混合回声。经腹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内膜疾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9%及91.8%。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经腹超声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及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对32例腹部B超和阴道超声发现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宫腔造影,然后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取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以宫腔镜和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32例腹部B超和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厚疑子宫内膜息肉者,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28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诊治最后病理确诊26例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明显优于常规阴道超声,其诊断的准确性略低于宫腔镜。结论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无创、安全、简便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可达到较好的诊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在诊断子宫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在诊断子宫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对40例子宫疾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了观察,并与手术及诊刮结果对比.结果 40例病例中子宫体肥大、子宫肌腺症合并结节5例,宫腔粘连5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内膜增厚4例、子宫内膜增厚伴囊样改变2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异常回声(怀疑内膜癌)2例、不全纵隔子宫1例、节育环移位嵌顿2例,粘膜下肌瘤与内膜息肉诊断与手术对比均准确.结论 SHG的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无痛苦、易接受,诊断效果明确.是一种诊断宫腔内疾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根据造影所见采用超声监控引导子宫内膜息肉摘除的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超声检查怀疑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宫腔声学造影.在实时超声监控下根据造影所见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子宫内膜诊刮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2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经宫腔声学造影,1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例未见异常.宫腔声学造影结果 均经病理诊断证实.术后随访1~15个月,20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经阴道超声复查1例术后1个月后复发.结论 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诊断及根据造影所见在超声实时监控下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是一种微创、有效、经济、便捷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方法:经阴道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在经阴道B超下行宫腔生理盐水造影,然后行电视宫腔镜检查和治疗,以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120例经阴道B超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超声造影诊断96例,宫腔镜诊断和治疗92例,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5.83%)明显高于经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76.78%)。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有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联合宫腔镜可达到较好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多的患者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后,对这些患者再行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将宫腔造影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结果:本次研究的58例患者中,42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9例诊断为其他子宫内膜病变。三维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100%,特异度88%。结论:宫腔造影可以准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特别是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在表面模式下可使诊断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栗河舟  栗河莉  刘云  李洁 《临床医学》2004,24(6):F002-F002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图像表现与病理的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为91.1%(51/56)。结论: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VCDFI)对预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妇女子宫内膜性质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病变需做诊刮或宫腔镜检查的512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妇女行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及TVS+CDFI,并与病理检查对照,比较两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TVS与TVS+CDFI两者比较:内膜生理性改变、内膜增生、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内膜息肉、内膜癌TVS与TVS+CDF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54%(32/52),61.54%(8/13);88.47%(46/52),92.86%(13/14),结果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VS+CDFI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妇女子宫内膜性质有较高的预测价值.阴超检查子宫内膜时,常规应用CDFI观察内膜区血流信号,能有效提高子宫内膜微小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8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TAS)及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7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经TAS筛查疑诊为子宫内膜息肉68例行TVS检查,对病灶的声像图特点对比观察,对误诊、漏诊进行分析。结果TVS较TA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高。结论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炎症刺激、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1],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手段,由于其操作简便、分辨率高,可获得丰富、准确的图像,现已成为最常用的妇产科超声检查途径。宫腔镜检查则提高了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水平,本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旨在探讨TVS联合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我院收治的异常阴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3D-ITVUS)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92例,并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及临床病理对照。【结果】正常位置宫内节育器(IuD)28例,移位IUD18例、子宫畸形19例,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5例。【结论】与传统阴道超声比较.3DITVUS可清楚显示宫腔内病变,有助于宫腔病变的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Sonohysterography,SHG)对宫腔内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101例不孕症患者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检查疑有宫腔病变,随后行SHG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Hystemscopy,HS)和病理诊断相对照,估价SHG对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与HS和病理检查结果相比,TVS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54.46%(55?蛐101),SHG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1.09%(92?蛐101),二者疾病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G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病变及子宫腔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流产后组织物残留, 子宫肌层凸向宫腔的病变如子宫黏膜下肌瘤, 以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等, 是导致女性异常子宫出血和(或)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目前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但由于宫腔通常处于闭合状态, 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在检出宫内较小病灶及判断病灶来源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声像图和血流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TVCD)加做官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加宫腔造影,分别对19例子宫内膜息肉和32例子宫内膜其他病变之声像图、彩色血流及频谱表现进行对比,全部病例经官腔镜及手术后的病理证实。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诊子宫内膜息肉,能清晰显示内膜与黏膜下肌层之界限和息肉的病变边界,还可显示息肉蒂基底的彩色血流或黏膜下肌瘤周边彩色血流环,适时加做宫腔造影则更益于对细小病变的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加做宫腔造影可大大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16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48例正常,其中40例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无异常;112例诊断为宫腔病变,其中96例经病理证实。宫腔镜检查52例正常,其中1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108例诊断为宫腔病变,其中103例经病理证实。宫腔镜检查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较好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三维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阴道方式三维超声对子宫不规则出血30例患者进行宫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后扫查,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例诊断粘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生,2例子宫内膜癌。宫腔造影敏感度100%,特异度93%。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内灌注显影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