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河北省农村妇女宫颈病变筛查项目的数据,评价项目开展实施情况。  方法  对2015―2017年河北省12个地区下属县、区及1个直管县共66个县、区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病变筛查,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怀疑宫颈病变的多点组织活检行病理学检查。收集各监测点上报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5―2017年河北省运用贝塞斯达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TBS)分类的描述性报告的比例分别为95.26%、95.23%和96.66%。阴道镜异常检出率从2015年的19.62%(2 040例)下降到2017年的17.45%(1 968例)(χ2 =16.84, P<0.001),组织病理学异常检出率由2015年的26.87%(588例)上升至2017年的38.41%(822例)(χ2 =65.56, P<0.001)。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由2015年的75.27/10万逐年提高到2017年105.91/10万(χ2 =23.86, P<0.001)。宫颈浸润癌检出率由2015年的17.28/10万上升至2017年的21.07/10万(χ2 =2.77, P=0.251),早期诊断率由2015年84.94%逐年增至2017年的86.80%(χ2 =0.57, P=0.751)。  结论  河北省宫颈癌筛查项目达到一定的筛查目的及效果,尤其是癌前病变筛查方面,但是在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方面仍需优化,技术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2015—2019年安徽省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为进一步推动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自于国家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醋酸染色/复方碘染色检查(偏远地区)、试点地区HPV筛查,阴道镜和病理活检方法。结果 组织病理学活检后确诊宫颈癌前病变9 314例,宫颈癌447例,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350.43/10万,χ2线性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49,P<0.05)。宫颈癌检出率为16.82/10万,各年度宫颈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15,P>0.05),各年度早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74,P>0.05)。宫颈细胞学筛查与HPV检测方法比较宫颈癌前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2.10,P<0.05)。结论 安徽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和早诊率较高,治疗比例相对较低,部分县区检出率差异大,检出例数排名前十的县区,检出率除阜南县外基本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质量和宫颈早期病变的干预力度有待加强,应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巩固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工作现状。方法利用全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两癌"检查项目信息直报系统,对2012年宫颈癌检查上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全国对35~64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10 621 482例,任务完成率106.2%,其中东、中、西部任务完成率分别为97.2%、112.9%及102.4%。检查人群中,81.76%的妇女既往从未接受过宫颈癌检查。运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醋酸/碘染色(VIA/VILI)方法进行初筛的比例分别为77.17%和18.55%。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运用TBS描述性报告阅片的比例为65.49%,巴氏分级报告的比例为34.51%。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或可疑病例检出率为3.93%,醋酸/碘染色检查结果异常或可疑病例检出率为11.05%。宫颈癌初筛检查的可疑/异常人群中,分别有17.01%、9.66%的妇女未接受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宫颈癌前病变(CINII、III)及宫颈癌检出率124.87/10万、早诊率89.60%。结论多数地区应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作为宫颈癌初筛检查手段,但应用TBS报告结果的比例和异常结果检出率尚需进一步提高,亟需加强参与宫颈癌检查的相关人员技术培训及可疑/阳性人群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宫颈癌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村妇女宫颈疾病变化情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东昌府区自愿参与宫颈癌筛查的农村妇女进行妇科、阴道分泌物、宫颈脱落细胞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再进一步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2013年共完成东昌府区全区13 702名农村妇女的免费宫颈癌筛查,筛查对象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8岁。总体异常率为40.99%(5 617/13 702),其中宫颈炎检出率最高,为21.23%(2 908/13 702),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为12.26%(1679/13 702)。筛查对象中宫颈上皮细胞异常144例,异常率为1.05%,不同年龄组受检妇女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44例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全部行阴道镜检查,检出病理组织学异常32例,宫颈癌检出率为0.02%(3/13 702)。结论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村妇女宫颈异常检出率较高,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江西省2016-2017年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数据,了解项目实施及全省农村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国家统一制定的项目技术方案,对项目县符合条件且自愿参加的农村妇女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妇科临床检查、醋酸/碘染色检查(VIA/VILI)或宫颈细胞学[采用伯塞斯达系统(TBS)分类或者巴氏分级报告进行评价]初筛、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学诊断。收集2016-2017年全省项目县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的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2016年和2017年宫颈癌初筛使用方法及其阳性检出率差异,以及进一步检查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等检出情况。结果 2016-2017年全省共检查66. 82万名农村妇女,使用VIA/VILI和宫颈细胞学进行初筛的比例各约占50%;初筛阳性检出率VIA/VILI高于巴氏报告,高于TBS报告(P<0. 05); 2016-2017年共检出阳性个案1 975例,2016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为197. 08/10万和33. 83/10万,2017年两者分别为120. 23/10万和21. 10/10万,两年间宫颈疾病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65);阳性个案中以35~44岁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女性居多。结论宫颈癌检查初筛方法逐步改进,但检查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应加大投入,保障农村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目前国际上较常用的"三阶梯"筛查方法,即对目标人群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同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推荐的TBS分类系统的诊断标准,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细胞学异常或妇科检查可疑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金标准。结果:调查覆盖贵州省全部市州和54.54%的县,且调查样本量达49万余例。由于样本量大、覆盖范围广,调查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病情况,检出细胞学阳性(ASC-US及以上病变)病例17094例,阳性率为3.48%;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898例,检出率18.29/万。9个市州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细胞学阳性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贵州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病率为18.29/10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广东省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筛查质量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广东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要求,首先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醋酸白/碘试验对研究对象进行筛查,任一方法检查出阳性者再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再行宫颈组织活检进行病理学确诊。主要质量评价指标包括阴道镜检查随访率、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随访率、宫颈病变治疗率。指标来源于重大公共卫生系统相关报表,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全省共筛查231 145例妇女,癌前病变检出率为91.33/10万,宫颈癌检出率为11.31/10万。阴道镜检查随访率为65.65%,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随访率为75.83%,宫颈病变治疗率为61.44%。不同地区的阴道镜检查随访率和宫颈病变治疗率存在差异。结论目前广东省宫颈癌筛查中存在阴道镜检查随访率、组织病理学检查随访率、宫颈病变治疗率较低的问题,影响了宫颈癌筛查质量,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宫颈癌筛查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探讨宫颈癌流行趋势与特点,为在推广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6对天祝藏族自治县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开展妇科疾病普查,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在阴道镜引导下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待确诊。结果: 2013—2016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农村妇女妇科病检出人数15 410人,检出率59.27%,检出率最高为2015年(61.40%),最低为2013年(5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P﹥0.01)。宫颈癌检出率为4.32%,早诊率为95.35%,随访率为100.00%。结论 天祝藏族自治县宫颈癌存在漏诊现象,因此要加大宫颈癌的筛查及随访工作力度,争取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河北省衡水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情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对2015—2017年河北省衡水地区5个县区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81 078例进行妇科检查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 妇科筛查结果异常者 14 699人,异常检出率18.13%,组织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94例(低级别病变51例;高级别病变43例),宫颈癌22例(微小浸润癌5例;浸润癌17例)。2015—2017年,冀州区宫颈病变异常检出率、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的检出率最高。组织病理学异常检出率2017年为86.36%,三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21,P<0.001),2017年高级别病变及宫颈浸润癌的检出率均最高,三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3,P=0.006;χ2=8.120,P=0.017)。55~64年龄段宫颈浸润癌构成比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5,P=0.022),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人群中,检出浸润癌的人群构成比最高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4,P=0.001) 。结论 衡水地区5个县区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存在地区差异,浸润癌年龄分布特点基本符合全国调查的发病趋势,宫颈癌筛查项目在该地区达到一定的筛查目的及效果,但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分析检查效果,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上报的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季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并将13个地级市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2018年,全省共为2096188名妇女进行了宫颈癌检查,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作为宫颈病变初筛方法者占95.65%,苏南高于苏中、苏北高于苏中和苏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阴道镜可疑或异常检出率为51.21%,苏南高于苏中和苏北、苏中高于苏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组织病理学宫颈上皮内瘤变、原位腺癌及宫颈癌检出率为27.18%,苏中高于苏南与苏北、苏南高于苏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全省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361.84/10万,苏中高于苏南与苏北、苏南高于苏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全省宫颈癌检出率为27.72/10万,苏中高于苏南与苏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宫颈癌早诊率为95.49%,苏南高于苏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江苏省宫颈癌检查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应进一步扩大检查项目的覆盖面,并规范宫颈癌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福建省宁德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数据,了解宁德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落实及宫颈疾病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09-2018年宁德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季报表数据,比较初筛阳性进一步接受检查落实、宫颈病变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宫颈癌初筛方法宫颈病变检出率的变化.初筛方案根据卫生经济资源采用巴氏涂片或者液基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四川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检出情况,为省、市、县级宫颈癌实施方案制定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全省183个县(市、区)按照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和各地实施方案开展宫颈癌筛查,并通过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完成项目信息收集、录入、审核和报送, 并对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及χ2检验。结果 2016—2020年,宫颈癌检查项目结案人数的4 896 458人中,检出宫颈癌前病变6 146人,检出率为125.52/10万,检出宫颈癌743人,检出率为15.17/10万;早诊率为92.92%。结论 通过项目实施,早诊率逐年提高,项目地区宫颈癌检出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巴氏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农村妇女宫颈疾病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检查的1602例农村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涂片及阴道镜检查,检出异常涂片176例,其中100例配合阴道镜检查,76例行肉眼碘试验活检(对照组),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02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176例(10.99%),对其中100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病变(CIN)16例(16.00%);宫颈癌2例(2.00%);巴氏Ⅲ级以上可疑病变30例,活检证实CIN21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70.00%,细胞学阴性临床可疑宫颈病变10例,活检证实CIN3例(3.00%);76例肉眼碘试验下活检诊断CIN10例(13.16%),宫颈癌1例,巴氏Ⅲ级以上29例,活检证实CIN7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24.14%;细胞学阴性7例,CIN检出1例(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方便、安全、经济、可靠的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农村妇女的宫颈疾病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检查项目数据,了解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情况,评价不同初筛方法的检出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数据来源于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中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数据,初筛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初筛方法和不同年份的初筛阳性率、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早诊率等指标。结果2014-2019年共有149918名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了免费宫颈癌检查,初筛阳性人数8984人,阳性率为5.99%;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799例,检出率为532.96/10万;宫颈癌41例,检出率为27.35/10万;检出早期宫颈癌9例,早诊率为96.19%。两种不同初筛方法比较:HPV检测初筛阳性率(10.1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713.41/10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675.02/10万)、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679.82/10万)均高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应指标值[细胞学初筛阳性率(3.04%)、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609.83/10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424.48/10万)、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427.91/10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检查成效明显;与宫颈细胞学检查比较,以HPV检测为初筛方法的宫颈癌检查策略可以更好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便于更早进行随访管理。各区县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高效和可行的宫颈癌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Ⅱ)实验对30~49岁的已婚妇女进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采用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的关系。结果:调查人群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18.7%,与正常组相比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χ2=444.04,P<0.001)。各年龄组宫颈HPV DNA的检出率几乎一样,无显著性差异(χ2=10.25,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及癌症的发生高度相关(OR=121.1)。结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为宫颈病变进一步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因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存在异常细胞的413例妇女的资料,平均年龄39.40岁(年龄范围21~7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和HPV-DNA分型。结果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Ⅰ患者中以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检出符合率最高,CINⅡ患者中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检出符合率最高,CINⅢ患者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检出符合率最高。慢性宫颈炎患者一种或多种高危型HPV( HR-HPV)感染率要低于CIN患者(χ^2=32.105,P=0.000),宫颈癌HR-HPV感染率为100%。慢性宫颈炎患者与CIN患者低危型HPV(L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0)。宫颈病变患者以单一HR-HPV亚型感染率更常见,其与多重感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0,P=0.000)。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HR-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对宫颈病变的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HR-HPV在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中的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在中国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中的感染状况,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防治及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宫颈癌高发区江西修水县人桥乡2499例年龄为30~49岁农村已婚妇女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横断面研究。采用了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多种筛查技术的联合筛查:包括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检查、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碘染色肉眼观察(VILI)以及阴道镜检查等方法。不同方法间遵循独立、双盲原则。对其中任何一项检查异常的妇女进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HPV DNA检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ybrid capture-2,HC-Ⅱ)对受检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行HPV DNA半定量检测。观察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病变程度与HR-HPV感染的关系以及HR-HPV在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人群中的感染状况。结果:2499例受检妇女中,352例妇女因HPV DNA缺失被排除,其余2147例妇女纳入本研究,共检出无宫颈病变1966例、宫颈鳞状细胞化生81例、慢性宫颈炎271例、CINⅠ82例,CINⅡ37例、CINⅢ59例、宫颈癌3例。HR-HPV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感染率分别为5.1%、54.9%、66.9%、80.5%、94.1%、98.1%、100.0%。HR-HPV检出妇女中总阳性率为20.63%,在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1.07%、19.66%、21.29%及20.54%。宫颈癌前病变妇女HR-HPV感染率与慢性宫颈炎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