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低辐射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行胸部CT平扫的门诊或住院病人66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A组)运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生成图像,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扫描后分别采用FBP(B组)和迭代重建技术(C组)生成图像。对三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重建图像质量进行对比。 结果A、C组噪声值明显低于B组,而CNR、SNR则高于B组(P < 0.05)。A、C两组图像质量均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观察者间具有较好一致性,而B组CT图片在图像总体质量方面评分明显较低,与A、C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迭代重建技术运用于低辐射剂量胸部CT检查中安全可靠,能够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lash CT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IRIS)技术对改善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100例体质量指数(BMI)为25~30kg/m2的患者行Flash CT检查,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化分成A(120kV)、B(100kV)两组,对B组图像经IRIS重建获得数据作为C组。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腔内CT值、噪声(SD),并计算SNR、CNR,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3组图像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5);3组血管腔强化CT值、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血管腔内CT值B、C两组高于A组;B组噪声最大,CNR最低;C组SNR最高。A、C组ED分别为(8.6±1.3)mSv和(3.5±0.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1,P<0.05)。结论对于超重患者运用低管电压结合IRIS技术进行Flash CT冠状动脉检查能够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简称前门控)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PE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按扫描方式随机分为3组:A组,前门控扫描(n=20);B组,回顾性心电门控(简称后门控)扫描(n=20);C组,非心电门控(简称非门控)胸部强化扫描(n=20)。比较3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ED)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3组患者的ED分别为(4.95±1.81)mSv、(15.91±5.01)mSv、(4.61±1.16)mSv;A、B组间和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质量评分的总分分别为57、58、45,A、C组间和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是诊断PE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前瞻性门控及迭代算法在降低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对回顾性心电门控(后门控),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前瞻性心电门控迭代重建算法(前门控+迭代重建)冠状动脉CTA检查各60例患者的CT影像进行分析,评价其图像质量与辐射量。结果: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40±0.69)、(4.20±0.69)、(4.20±0.77)三组之间对比无差(P>0.05),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需求。其有效辐射量(ED)分别为(19.95±1.48)mSv、(6.27±0.33)mSv与(4.51±0.44)mSv三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心率范围中,运用前门控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和单纯使用前门控,或后门控技术所得冠状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但是辐射剂量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比较,评价管电压100kV下双源CT(dual.sourceCT,DSCT)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inogramAffirmedkerativeReconstruction,SAFIRE)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处于超重患者(男性:25kg/m2≤BMI〈30kg/m2;女性:24kg/rn2≤BMI〈29kg/m2)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分成A组(120kV)、B组(100kV),采用FBP重建,对B组采用SAFIRE重建得到C组图像。对三组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图像质量分别为(3.51±0.70)分、(3.49±0.33)分和(3.55±0.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或C组)两组问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平均CT值最低。B组与A组(或c组)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且A组较高。A、C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或C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或C组)较A组辐射剂量下降约34%。结论对于超重患者,采用100kV管电压结合SAFIRE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可改善图像质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电脉冲技术用于胸痛三联征(TRO)-CT血管造影(CTA)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96例因急性胸痛接受TRO-CTA检查患者,根据不同扫描方式及心率分为A1组(后门控技术扫描,心率<70次/分)、A2组(后门控技术扫描,心率≥70次/分)、B1组(心电脉冲技术扫描,心率<70次/分)和B2组(心电脉冲技术扫描,心率≥70次/分),每组24例。比较A1与B1组、A2与B2组间主动脉、肺动脉干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图像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价结果的差异,并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 A1组与B1组间、A2组与B2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1组主动脉及肺动脉干信噪比(SNR),主动脉、肺动脉干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对比噪声比(CNR)均高于A1组(P均<0.05),而冠状动脉主要分支SNR与A1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2组与B2组间比较结果同上。B1组ED[(4.67±0.45)mSv]显著低于A1组[(13.64±1.60)mSv,P<0.05],B2组ED[(5.17±0.49)mSv]显著低于A2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龄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与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一站式检查方案的优化。方法 将60例70岁以上心率不齐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方案)、B(优化方案)两组各30例,分别进行动脉血管成像。测量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各节段的CT值及其相应平面脂肪组织的CT值以及标准差,同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三维后处理图像质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医师进行主观评判,并记录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客观图像质量(血管CT值、噪声、SNR及CNR)、主观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等指标。结果 B组辐射剂量[(12.3±3.6)mSv]明显低于A组[(31.1±15.3)mSv](t=6.71,P<0.001)。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4,P<0.05),A组图像质量评价优良率(4~5分)占62.9%,B组占87.5%;伪影A组占27.1%,B组占12.5%;两组主动脉和股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38,P>0.05)。结论 采用心电门控冠状动脉序列和主动脉大螺距扫描序列组合的一站式扫描方式能够明显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第3代双源CT低剂量扫描结合高级建模迭代重建(ADMIRE)技术在中华田园犬模拟婴幼儿颅脑CT平扫中的参数优化。方法 分别以不同扫描条件对10只健康中华田园犬颅脑模拟婴幼儿颅脑行颅脑CT平扫,A组管电压100 kV,采用FBP重建;B组和C组管电压分别设定为80 kV和70 kV,采用ADMIRE重建。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3组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噪声、SNR、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 A、B和C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0.61±0.12) mSv、(0.33±0.06) mSv和(0.21±0.04) mSv,B组和C组的有效剂量较A组分别减少45.90%和65.57%。3组图像噪声、SNR及CN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均≥ 3分,可满足诊断要求,C组图像质量评分<3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推测,第3代双源CT 80 kV管电压结合ADMIRE重建可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减少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优化一站式全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A扫描方案。方法 对45例受检者行一站式全脑CTP联合CTA,共进行22期相扫描,并采用3种扫描方案,选取第10期相灌注图像重建CTA图像,其中A组为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及低噪声指数(噪声指数=2),B组为管电流325 mA,C组为ATCM及稍低噪声指数(噪声指数=2.5);3组其余各期相均采用ATCM技术且噪声指数设定为8;3组扫描方案的管电压均为100 kV。记录辐射剂量相关参数,比较CTA、CTP图像的噪声(SD)、SNR、CNR及不同部位脑实质各灌注参数值及CTA、CTP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 3组有效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ED明显高于B、C组(P=0.043、0.001);3组CTA图像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0.545、0.575、0.900),CTP图像相应部位图像噪声、SNR、各灌注参数值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ATCM技术一站式全脑CTP联合CTA检查可通过适当增加噪声指数减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多模态迭代ASiR-V算法联合低管电压扫描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申请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85例患者,将85例患者进行分组,A组(n=43)采用80 kV管电压进行血管成像,成像后采用ASiR-V算法进行图像重建;B组(n=42)采用120 kV管电压进行血管成像,成像后采用常规滤波反投影法进行图像重建。记录两组患者左右颈内动脉、左右椎动脉、左右大脑中动脉CT值并计算图像噪声、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n,CNR),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结果:两组患者头颈部CTA评分一致性优良(Kappa=0.946、0.905),两组年龄、性别、SNR、CNR、图像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CT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浓度碘对比剂(270 mgI/mL)配合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将9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60例应用270 mgI/mL碘对比剂同时使用迭代算法重建,再将A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A1组(25例)及A2组(35例),A1组(BMI〈24 kg/m2)管电压为80 kV,A2组(BMI≥24 kg/m2)管电压为100 kV;B组30例应用370 mgI/mL碘对比剂,120 kV管电压。两组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记录扫描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分析。结果:平均有效辐射剂量(ED)A1组为(2.00±0.56) mSv,A2组为(2.35±0.74) mSv,B组为(3.98±1.78) mSv,A1组与B组间及A2组与B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5.34和-4.95,P〈0.05)。图像质量方面,A1组与B组间及A2组与B组间主观评价优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10和2.04,P值均〉0.05);客观评价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尽可能低浓度的碘对比剂(270 mgI/mL)配合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是可行的,超重人群(BMI≥24 kg/m2)亦可应用,同时显著的降低了辐射剂量和碘注射量。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低电压扫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100kV)扫描在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将55名临床需要做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其中男37例,女18例,平均54岁)按随机分配原则编入A、B两组(A组27例,B组28例),分别采用管电压100及120kV,管电流均采用150mAs.比较两组的CT图像质量(包括动脉平均强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对拟诊为肺部感染患者图像质量的影响,以优化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于该院拟诊为肺部感染行胸部CT平扫的患者108例;以2020年2月3日为方案转换时间点,在此前为常规剂量(130kV,参考管电流为80mAs)组共48例,在此后为低剂量(110kV,参考管电流为20mAs)组共60例;两组均采用高级迭代重建算法(ADMIRE),重建层厚1mm。将数据传入MMWP4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同时数据传入PACS进行背景噪声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1)客观评价显示常规剂量组的SNR和CNR(7.33±2.12,181.07±48.13)显著大于低剂量组(3.81±1.06,93.95±25.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剂量组的CTDIvol、DLP、ED[(6.37±1.28)mGy,(241.83±63.31)mGy·cm,(3.39±0.89)mSv]显著大于低剂量组[(1.62±0.25)mGy,(63.79±10.92)mGy·cm,(0.89±0.15)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主观评价显示常规剂量组对背景噪声和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1.94±0.24)分,(4.08±0.35)分]与低剂量组[(1.97±0.18)分,(3.98±0.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无明显差异,而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质量满足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要求,该方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Revolution CT用于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价值.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分别对A组、B组、C组各40例疑诊冠状动脉和/或主动脉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A、常规冠状动脉CTA及常规胸腹主动脉CTA.记录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结合去金属伪影算法(MRA)在儿童漏斗胸胸廓内支架固定术后成像中的价值。方法A组:20例漏斗胸胸廓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儿,能谱扫描模式,扫描参数:80~140 kV,200 mA,ASIR-V:50%,最佳单能量加MAR重组,以10 keV为间隔重组40~140 keV图像。B组:20例同样治疗的患儿,常规胸部平扫,100 kV,自动毫安,噪声指数(NI):10,ASIR-V:50%,计算支架两端伪影区与背部肌肉的CT差值(△CT)和CT伪影指数(AI),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对两组病例读片并主观评分,评分标准1~5分,并对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A组40~60 keV单能量图像△CT值(711.34±27.23 HU,465.77±36.25 HU,415.50±34.64 HU)较B组(408.33±15.14 HU)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70~140 keV单能量图像△CT值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10~140 keV图像的△CT值(41.47±6.21 HU,40.38±4.79 HU,40.37±3.65 HU,42.15±3.22 HU)明显降低,A组40~70 keV单能量图像AI值(274±20.61,169±10.91,104.77±17.61,85.48±10.86)较B组(56.02±6.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0~140 keV单能量图像AI值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140 keV图像AI值(16.91±2.55,17.98±2.21,14.56±3.52,16.39±2.34,18.62±3.12)明显降低,A组DLP(90.22±6.31 mGy·cm)和ED(1.52±0.15 mSv)大于B组DLP(36.43±4.20 mGy·cm)和ED(0.62±0.34 mSv),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00~140 keV图像均大于4分;40~90 keV图像及B组图像小于4分,读片结论一致性良好。结论能谱扫描模式下的单能量图结合MAR算法可以有效去除漏斗胸胸廓内支架造成的伪影,但辐射剂量高于普通胸部平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第3 代双源CT 低剂量扫描方案应用于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收集102 例接受第3 代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扫描时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并且选取CARE kV"on"模式调节管电压.根据心率(Heart Rate,HR)将患者分为3 组:A 组(36 例):HR≤70 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应用于腹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临床疑诊腹部血管疾病、接受腹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模式扫描,B组采用常规螺旋模式扫描,分别测量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背部肌肉CT值及图像噪声,记录扫描时间及剂量长度乘积,并计算SNR、CNR和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各动脉的CT值、噪声、SNR、CNR、扫描时间、ED及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的CT值、SNR、CNR和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噪声、扫描时间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相比,A组的扫描时间缩短86.45%、ED降低72.56%。结论 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腹部CTA可在获得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