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21-12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8月于我院住院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研究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照1组)和45例肺结核患者(对照2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但研究组和对照2组患者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NK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中的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阐明其对COPD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先后收治的急性加重期、稳定期COPD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员各43例,将其分为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检测血中T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CXCR3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病期的COPD患者血中T细胞亚群的CD3+、CD4+、CD4+/CD8+以及B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血中T细胞亚群的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CD4+、CD8+表面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且急性加重期组也高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系统功能失衡,淋巴细胞亚群与其趋化因子受体3对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的病情发生和发展可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1):1452-1454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数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种及临床分期进行标准方案化疗;采集患者首次化疗前和2个周期化疗后外周血标本,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结细胞亚群在化疗前后的数值及比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5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个周期化疗后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数目均显著低于首次化疗前(P<0.01)。CD3+CD8+T淋巴细胞数目在2个周期化疗后均高于首次化疗前(P<0.01);CD3+CD4+/CD3+CD8+细胞比值在2个周期后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以通过监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并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COPD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结果 COPD患者患者CD3+、CD4+水平、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D8+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失衡在COPD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并阐明其与SLE疾病活动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初治SLE患者外周血,分析不同临床亚型SLE患者(肾脏受累、皮肤受累、关节受累、血液系统受累和不同疾病活动期) 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评估初治SLE患者基线期临床指标与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之间的关系。100例患者中有78例随访12个月,随访患者中26例出现不良预后,比较预后不良组与临床缓解组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狼疮肾炎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狼疮肾炎组(P<0.05),关节受累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关节受累组(P<0.05),皮肤受累组SLE患者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皮肤受累组(P<0.05),血液系统受累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血液系统受累组(P<0.05)。SLE患者基线水平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标(SLEDA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391,P=0.001;r=-0.360,P=0.002;r=-0.315,P=0.008);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SLE患者血浆C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07,P=0.001;r=0.395,P=0.001;r=0.254,P=0.03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LY)计数呈正相关关系(r=0.717,P=0.000;r=0.617,P=0.000;r=0.599,P=0.000);重度活动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轻度活动组(P<0.05);预后不良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于临床缓解组(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在不同亚组SLE患者中各有不同,并且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关联;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SLE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有可能成为SLE疾病活动性标志物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66-76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 40例HFMD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脑炎分为HFMD组和HFMD并发脑炎组,每组20例;另选择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HFMD组和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5);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显著低于HFMD组(P<0.05)。结论 HFMD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下,免疫功能差,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HFMD并发脑炎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宁肺合剂联合三伏贴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IL-8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于我院体检的60名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将同期诊治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疾病组,并将疾病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宁肺合剂联合三伏贴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健康组血IL-8和CD8+低于疾病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和CD4+/CD8+高于疾病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IL-8和CD8+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和CD4+/CD8+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IL-8下降(P0.05),但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及CD4+/CD8+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宁肺合剂联合三伏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能机制在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60例,非活动期52例)以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3-CD16+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活动组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结论 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疾病的病程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对判断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采用APAAP法对59例肺结核病人(患病组)、5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CD8较对照组升高。进一步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判断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指标.这对于了解肺结核病人的免疫状态、指导治疗、考核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许鑫松  朱焰△  路攀 《广东医学》2021,42(7):792-795
目的 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病毒及细菌感染性腹泻中的分布及锌剂在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探讨锌剂治疗与感染性腹泻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之间联系。方法随机选取住院的轻中度感染性腹泻患儿138例,其中病毒感染75例,细菌感染63例,另随机选取健康儿童60例。分为病毒感染组(n=75)、细菌感染组(n=63)、健康对照组(n=60)。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比例、CD8+比例、CD4+/CD8+值),比较各组间变化及意义。其中病毒感染组中有33例予锌剂治疗,42例未予锌剂治疗,分为病毒补锌组(n=33)、病毒对照组(n=42);细菌感染组中有27例予锌剂治疗,36例未予锌剂治疗,分为细菌补锌组(n=27)、细菌对照组(n=36),分析锌剂治疗在病毒及细菌感染性腹泻中的疗效。病情恢复后随访病例中补锌组及对照组各随机抽取病例15例,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各数值的变化。结果病毒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CD4+比例、CD4+/CD8+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之间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补锌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随访病例CD4+比例、CD4+/CD8+值明显升高,CD8+比例明显下降,且补锌组恢复更明显(P<0.05)。结论病毒及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较正常患儿有明显变化,补锌在病毒及细菌感染性腹泻治疗中均有助于症状及T淋巴细胞亚群值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有氧运动对健康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各30例经常参加适量有氧运动的高海拔地区(海拔≥4 000m)与中高海拔地区(海拔≥2 260m)健康老年人和30例缺乏运动的健康老年人。取外周血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56和CD19。结果运动组CD3、CD4、CD8比值明显高于缺乏运动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两组间CD56及CD1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海拔地区与中高海拔地区长期有氧运动的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无明显差异。结论有氧运动可能有增强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海拔梯度对长期适量有氧运动的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5名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脾肿大患者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4+及CD4/CD8)及CD5+、血清IL-2水平分别为(57.20±5.15)%、(35.35±3.60)%、(28.98±2.81)%、(1.23±0.12)、(63.23±5.75)%及(4.31±0.41)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4.24±5.78)%、(42.56±4.18)%、(37.35±3.95)%、(1.78±0.21)、(70.45±6.38)%及(6.20±0.63)ng/mL,其他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20+、CD40L+及CD5+CD19+)及Th1类细胞因子(IFN-γ、TGF-β及TNF-α)分别为(6.84±0.45)%、(9.45±0.63)%、(5.72±0.46)%、(105.64±10.72)ng/L、(276.72±34.75)pg/mL及(1.63±0.24)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3.31±0.25)%、(5.25±0.37)%、(2.43±0.22)%、(80.25±6.34)ng/L、(169.89±20.34)pg/mL及(0.83±0.13)ng/mL,且观察组中不同Child-pugh分级及是否伴有脾肿大患者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呈现明显异常表达状态,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及脾肿大均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蜂胶类黄酮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DM-PTB)患者外周血中WBC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以DM-PTB患者120人为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A(蜂胶黄酮1000 mg/d)、B(蜂胶黄酮2000 mg/d)、C(条件对照)三组,每组40人,观察6个月,比较综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淋巴细胞L和中性粒细胞N)、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及CD4+/CD8+比值的变化,并比较组内前后差异和组间差异.结果 三组7项观测指标自身前后配对差值(治疗后-治疗前)的均数比较Hotelling T2=515.359,P=0.000;治疗7项观测指标差别Wilksλ=0.017,P=0.000,其中多重比较结果为WBC的B组大于A与C组,L的B组>A组>C组,N的B组大于A与C组,CD3+的B与A组大于C组,CD4+的B组>A组>C组,CD4+/CD8+比值多重比较结果为B与A组大于C组.结论 蜂胶类黄酮能提高DM-PTB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细胞亚群在尘肺发病中的机理,观察免疫损伤对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0例健康正常人、29例尘肺病人CD3、CD4、CD8的分布状况,并研究CD3、CD4、CD8细胞亚群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各期尘肺病人CD3、CD4、CD8细胞较正常组均有明显改变,CD4减低(P〈0.05),CD4/CD8减低,两组之间明显差异(P〈0.01);CD3的改变与肺弥散功能成正相关(r=0.68)。结论各亚型淋巴细胞参于了尘肺病人免疫损伤,其细胞免疫损伤直接导致肺弥散功能的改变,符合尘肺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在结核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93例(其中初治肺结核49例.复治耐药肺结核44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9例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结果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34.64±5.45)%1,而CD3+[(63.29±4.16)%]、CD4+[(27.81±6.17)%]及CD4+/CD8+[(0.81±0.42)]则明显降低,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耐药肺结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耐药肺结核组间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病变范围广泛者(病灶≥3个肺野)的CD3+T细胞比例为(65.37±9.9)%,明显低于病变范围小者[(74.4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分布失衡,可能与疾病的发展相关。监测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对疾病的免疫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Ⅱ~Ⅲb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A组),肺部良性肿瘤进行手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B组),40例正常健康成人作为基础对照组(C组),于术前取全组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术后第10天取A组和B组外周血再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术前A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B组和C组的比较,除CD8^+外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的患者CD8^+低于剖胸探查者(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剖胸探查组(P〈0.05),而完全性切除与不完全性切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肺癌患者的免疫监测,其中CD4^+/CD8^+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负荷的情况。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都能显著性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放疗或化疗取得更好的疗效创造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CD3+细胞、CD4+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6例完全缓解者CD3+细胞、CD4+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水平回升,接近正常人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监测以及疗效、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匹多莫德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感染情况、淋巴细胞亚群和疾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SLE治疗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到0.5×109/L以下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干预组常规治疗时加用匹多莫德,对照组不加用匹多莫德,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和SLE疾病活动度(SLEDAI-2000)的影响。结果干预组26例中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23.08%,对照组23例中发生感染9例,感染率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对SLEDAI-2000改善有促进作用(P〈0.01)。结论匹多莫德对继发淋巴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能有效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活动缓解。  相似文献   

19.
朱莉英 《吉林医学》2013,(36):7596-7597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设立匹多莫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在观察期间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目的变化。结果:匹多莫德治疗组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改善生活质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