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靛氰绿最大清除率 (ICGRmax)判定肝脏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 ,分别测定 1 0例正常人、30例肝硬化患者、2 0例急性肝炎患者及 30例肝病术前患者的血浆ICG浓度 (负荷量分别为 0 5mg/kg、5mg/kg) ,计算出靛氰绿血浆消失率 (KICG) ,再按Michaelis -Menten公式计算出IC GRmax ,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人ICGRmax :3 71mg/ (kg·min)± 1 4mg/ (kg·min) ;KICG :0 1 87± 0 0 1 9。肝硬化组代偿期KICG 0 1 88± 0 0 4 0和ICGRmax(0 878± 0 2 6 9)mg/ (kg·min)均明显高于失代偿期KICG(0 0 79± 0 0 33)和ICGRmax(0 396± 0 2 0 8)mg/ (kg·min) (P <0 0 5 )。代偿期KICG(0 1 88± 0 0 4 )与KICG正常值(0 1 87± 0 0 1 9)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92 0 0 ) ,但代偿期ICGRmax(0 878± 0 2 6 9)mg/ (kg·min)却明显低于ICGRmax正常值 (3 71± 1 4 )mg/ (kg·min) (P <0 0 0 0 1 )。急性肝炎组 :急性期KICG(0 0 96± 0 0 32 )mg/ (kg·min)与恢复期KICG (0 1 0 8± 0 0 4 6 )mg/ (kg·min)无明显差异 (P =0 30 1 5 ) ,但急性期ICGRmax(1 0 1 0±0 5 95 )mg/ (kg·min)与恢复期ICGRmax(3 1 5 5± 1 797)mg/ (kg·min)有明显差异 (P <0 0 5 )。手术组 :ICG  相似文献   

2.
辅助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辅助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15 5例冠状动脉造影并行辅助检查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 5例病人 ,阳性 94例 ;诊断作用大小依次为心电图 (P =0 .0 0 0 1)、年龄 (P =0 .0 0 3)和性别 (P =0 .0 39)。在男性 ,以年龄 (P =0 .0 0 0 1)、收缩压 (P =0 .0 37)和血肌酐 (P =0 .0 0 5 )诊断意义较大 ;女性以年龄 (P =0 .0 0 1)、ECG (P =0 .0 11)和血尿酸 (P =0 .0 31)诊断意义较大 ;在确诊的冠心病病人中 ,男女相比抽烟 (P =0 .0 0 2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P =0 .0 0 2 )和右室增大 (P =0 .0 2 3)更支持冠心病的诊断 ;单纯ECG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为 81.97% ,敏感性为 6 1.70 %。结论 性别不同 ,辅助检查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时家兔组织及血浆金属硫蛋白 (MT)的变化。 方法 :家兔皮下注射Hcy复制高Hcy血症模型 ,测定肝、心、肾组织及血浆MT和丙二醛 (MDA)含量。 结果 :Hcy组家兔肝、心、肾组织及血浆MT水平较对照组分别升高 2 30 % (P <0 .0 1 )、1 30 % (P <0 .0 1 )、5 4 .8% (P <0 .0 1 )和 85 % (P <0 .0 1 ) ,而丙二醛水平则分别高 1 0 0 % (P <0 .0 1 )、71 % (P <0 .0 1 )、5 0 % (P <0 .0 1 )和 1 1 0 % (P <0 .0 1 )。注射Hcy同时用叶酸处理动物 ,肝、心和肾组织MT含量较Hcy组分别降低 36 % (P <0 .0 1 )、33% (P <0 .0 1 )、2 9%和 36 % (P <0 .0 1 ) ,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 5 2 % (P <0 .0 1 )、4 1 % (P <0 .0 1 ) 4 5 % (P <0 .0 1 )和 2 9% (P <0 .0 1 )。结论 :Hcy诱导家兔组织MT生成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
(原文 ) :表 1 我国GMP(1998)与欧盟GMP(1997)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对照表空气洁净度等级微粒 (个 /m3) 微生物0 .5 (μm) 5 (μm) 浮游菌 (个 /m3) 沉降菌 (cfu) 2中国 98欧盟 97中国 98欧盟 97中国 98欧盟 97中国 98欧盟 97中国 98欧盟 97A(10 0 ) 3 5 0 0 3 5 0 0 3 5 0 0 0 0 0 5 111B(10 0 )——— 3 5 0 0 3 5 0 0 0 0——— 0 2 0 0 0——— 10——— 5C(10 0 0 0 ) 3 5 0 0 0 0 3 5 0 0 0 0 3 5 0 0 0 0 0 2 0 0 0 2 0 0 0 2 0 0 0 0 10 0 10 0 3 5 0D(10 0 0 0 0 ) 3 5 0 0 0 0 0 3 5 0 0 0 0 0 12 0 0 0 0 2 0 …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影响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踝肱指数 (ABI)和脉搏波传播速度 (PWV)的因素。 方法  10 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 :T2DM合并高血压 (DH组 ) 72例 ,正常血压 (DNT组 ) 2 8例 ;对照组 5 0例。应用动脉硬化诊断仪测量ABI和PWV。 结果  (1)ABI的危险因素为性别 (OR =6 1± 0 2 6 ,P =0 0 0 9) ,空腹血糖(OR =7 4± 0 6 3,P =0 0 0 0 7)。 (2 )T2DM组PWV均比对照组快 (P <0 0 1) ,DH组PWV比DNT组快 (P <0 0 1) ,DH组脉压差比DNT组高 (P <0 0 1) ,男女患者PWV无差别 (P >0 0 5 ) ,3组间血脂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WV与年龄正相关 (r =0 4 87,P <0 0 1) ,PWV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明显的正相关 (r1=0 70 0 ,r2 =0 4 89;P1<0 0 1,P2 <0 0 1) ,PWV与体质量指数负相关 (r =- 0 2 2 3,P <0 0 5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收缩压和体质量指数是 2型糖尿病患者PWV的影响因素。 结论 空腹血糖高的女性患者ABI值低 ;高龄、高血压和消瘦为PW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文迪雅对 2型糖尿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 60例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平分为文迪雅组及糖脉康组 ,服药 2~ 12周观察患者的空服血糖、餐后 2h血糖、HbAIC、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文迪雅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HbAIC差值分别为 ( 1.67± 1.86)mmol L(P <0 .0 0 1)、( 2 .72± 2 .91)mmol L(P <0 .0 0 1)、( 0 .82± 1.91) % (P <0 .0 0 1)、对照组分别为 ( -0 .13± 1.3 9)mmol L(P =0 .3 5 2 )、( 0 .3 5± 2 .3 )mmol L(P =0 .14 5 )、( -0 .3 6± 0 .97) % (P <0 .0 0 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后明显下降 (P <0 0 0 1) ,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 (P <0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文迪雅能更好的降血糖、降血脂 ,改善胰岛素抵抗 ,保护胰岛素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血管系心身疾病社区性预防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将本市两单位的 40 0名健康职工分两组 ,对其心血管系如冠心病等的心身疾病的预防知识的学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调整不良情绪的指导等预防干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经上述干预 1年后 :①两组心血管常见心身疾病的发病高危因素的临床生化指标 :血胆固醇 (TC)实验组 ( 4 .3 3± 0 .75 ) ,对照组 ( 4 .75± 0 .87)、血甘油三脂 (TG)实验组 ( 1.66± 0 .74) ,对照组 ( 1.93± 0 .85 ) ;血高密度脂蛋白 (HDL C)实验组 ( 1.13± 0 .19) ,对照组 ( 1.0 2± 0 .2 2 )、全血粘度 (mPa .s :)实验组 ( 1.5 8± 0 .14 ) ,对照组 ( 1.64± 0 .1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②生活方式上食盐的摄入干预前 ( 1.5 3± 0 .5 5 ) ,干预后 ( 1.78± 0 .69)、进食新鲜蔬菜干预前 ( 1.76± 0 .5 8) ,干预后 ( 1.98± 0 .71)、进食肥肉及动物内脏干预前 ( 1.69± 0 .78) ,干预后 ( 2 .0 4± 0 .84)、定时适量进食干预前 ( 2 .0 4± 0 .69) ,干预后 ( 2 .3 3± 0 .67)、体育锻炼时间干预前 ( 1.5 4± 0 .67) ,干预后 ( 1.83±0 .5 6)、锻炼项目干预前 ( 3 .17± 1.0 2 ) ,干预后 ( 3 .5 5± 1.15 )、心情平静的时间干预前 ( 1.73± 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哺乳类胚胎发育及青少年时期的作用 ,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脑发育的影响。方法 用双胎母绵羊 ,每胎其中一只胎羊在母羊妊娠中期切除甲状腺。术后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 ,取大脑视皮质观察锥体细胞。结果  4只去甲胎羊棘突数为 (11 7± 1 97)~ (30 2± 0 2 2 ) ,对照组为 (2 4 0± 2 77)~ (37 85±2 6 6 )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 ;生长圆锥分别为 (1 71± 0 0 1)~ (3 95± 0 5 1)和 (0 5 9± 0 2 9)~ (0 91± 0 73)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 ;基底树突数分别为 (2 0 5± 0 2 2 )~ (3 0 0± 0 12 )和 (5 0 0± 0 32 )~ (6 6 5± 1 14 )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甲状腺激素减少可影响大脑锥体细胞发育。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IR)和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方法 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 (HOMA)评估正常糖耐量孕妇 (NGT)、妊娠糖耐量低减孕妇 (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GDM)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和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数 (HBCI)。 结果 ①GDM组空腹血糖 (FBG)显著高于NGT组和GIGT组 (P <0 0 1) ;GDM组空腹胰岛素 (FINS)显著高于GIGT组和NGT组 (P <0 0 5~ 0 0 1) ;②NGT组、GIGT组和GDM组HOMA-IR分别为 0 4 2± 0 10 ,0 5 1± 0 2 5和 0 6 2± 0 2 9,3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 ;HOMA -IR与FBG和FINS显著正相关 (r=0 5 88,P <0 0 0 1;r=0 784 ,P <0 0 0 1) ;③GDM组、GIGT组和NGT组的HBC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与正常孕妇相比 ,GDM和GIGT患者存在更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而GDM和GIGT患者的胰岛 β细胞功能无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β- AP之间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 0例;正常对照4 0例,分别采用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β-AP、瘦素(L EP)、胰岛素(INS)、胰岛素抗体。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β- AP检测结果分别为:(2 3.11±5 .0 4 )pg/ ml;(30 .0 9±7.5 6 ) pg/ ml(P<0 .0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 AP浓度与TG、TTC、HDL- C、FBG、INS、胰岛素抗体、L E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 (P>0 .0 5 ) ;0 .10 3(P>0 .0 5 ) ;- 0 .10 5 (P>0 .0 5 ) ;0 .174 (P>0 .0 5 ) ;0 .2 5 3(P>0 .0 5 ) ;0 .0 96 (P>0 .0 5 ) ;- 0 .0 4 (P>0 .0 5 )。扣除TG、HDL - C,β- AP与INS的偏相关系数为0 .30 6 (P>0 .0 5 )。结论: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β- A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但未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 AP水平与TG、TTC、HDL - C、FBG、INS、胰岛素抗体、L EP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组(针状电极组63例)和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组(激光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病例,无膀胱穿孔病例。所有病例病理均可满足病理分期要求,其中Ta期31例,T1期82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77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36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4±5.8)个月。针状电极组肿瘤复发6例(9.5%,6/63),激光组复发7例(14%,7/50),两组均无病理分期进展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膀胱穿孔等严重合并症,切除标本满足病理分期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0月于该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9例,其中33例患者行尿道电切治疗(电切组),术后给予静脉、膀胱灌注化疗,36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根治组),术后给予静脉化疗。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累积住院时间、肿瘤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3年存活率(OS)等。行Log-rank单因素和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潜在危险因素。结果与根治组相比,电切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20、-18.393、-7.205,P<0.01);两组患者在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8、0.361,P>0.05);Log-rank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及T 3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为3年RFS及OS的危险因素(χ2=8.183、21.548、8.427、12.410,P<0.01);进一步行Cox 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5 cm为术后患者3年RFS的危险因素(RR=3.658,95%CI:1.875~7.137,P<0.01),T 3期和肿瘤直径≥5 cm 为影响患者3年OS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风险较小,联合辅助静脉、膀胱灌注化疗能够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直径≥5 cm、T3期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以羟基喜树碱(40 mg/40mL)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7例.结果 5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一次性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至24个月,5例复发,再次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以羟基喜树碱(40 mg/40 mL)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羟基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重复使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应用进行前瞻性研究,并探讨其近、远期效果。方法:113例低位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应用抗癌药明胶海绵栓塞双侧髂内动脉;对照组45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间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5年生存率则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病人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T1G3期膀胱癌2种电切方式的二次电切临床疗效。方法:将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病理诊断为T1G3期膀胱癌患者82例, 随机分为2组, 术后4周内行第二次电切, 其中38例行 TURBT, 44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闭孔神经反射率、肌层缺失率及二次电切术后病理分期。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闭孔神经反射率和肌层缺失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二次电切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BT出血少、切割层次清晰, 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 降低术中闭孔神经反射, 提高肿瘤病理分期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6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8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90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组9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闭孔神经反射与膀胱穿孔发生率、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及膀胱穿孔发生率无差异。就闭孔神经反射而言,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发生率为0%,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组发生率为2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而言,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止血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望替代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栓塞在膀胱癌急性大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2例膀胱癌急性大出血患者行膀胱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术中经动脉灌注抗癌药。结果12例患者栓塞后经膀胱镜或导尿管清除膀胱内血凝块血尿逐渐消失,其中8例患者接受后续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治疗。结论采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急性大出血疗效显著,并且保证了后续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和彻底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T2、T3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TURBt,观察组患者在TURBt术前1周经双侧髂内动脉注入吉西他滨1000 mg/m2和卡铂300 mg/m2.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下泌尿道症候群、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并以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估观察组术前、术后的躯体相关生活质量、心理相关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4.42±7.19)min、(25.76±4.58)mL、(8.21±2.43)d、(14.13±5.73)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75±3.70)min、(52.32±7.43)mL、(6.94±3.20)d、(16.56±4.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下泌尿道症候群、胃肠道反应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1年和2年时的复发率分别为2.50%、7.50%、15.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27.50%、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92.50%、85.00%、(22.1±1.3)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67.50%、(18.3±1.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2年的总体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躯体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心理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躯体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2~T3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2年随访期内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躯体和心理相关生活质量,但要注意骨髓抑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根治性经尿道电切术(根治性TURBT)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已侵犯肌层的膀胱肿瘤48例,分别采用根治性TURBT术25例,按照根治性TURBT手术原则,切除肿瘤至膀胱外脂肪层,获得随访23例,随访时间24~60个月,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23例,获得随访21例,随访时间24~60个月。两组病例术后常规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根治性TURBT复发率30.5%(7/23),膀胱部分切除复发率29.1%(6/21),两组对比,肿瘤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已侵犯肌层的膀胱肿瘤,根治性TURBT可作为泌尿外科医生选择的一种手术方法,特别适用于高危患者或不愿意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2000.-08~2007.11收治的51例宫颈癌患者中,26例接受了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其中12例加用了腔内放疗;25例接受了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其中10例加用了腔内放疗。化疗方案均以卡铂为主的联合方案。介入治疗或腔内放疗后2周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治疗前的宫颈活检标本和手术后的标本共102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由治疗前的64.7%下降为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VEGF的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肿瘤分级和病理缓解有明显的相关性。VEGF阳性表达的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或联合腔内放疗后的临床有效率(54.5%,18/33)低于VEGF阴性表达者(77.8%,14/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治疗前VEGF表达阴性的宫颈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高于表达阳性者(100%、94%vs.73%、75%,P=0.043,P=0.112),总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前VEGF表达可能是评价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术前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