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88-90
目的分析3种空气消毒方法在连台手术中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选取出时间相似的141台介入手术,并平均分成三组,间次为30 min。第一组,在开始手术的同时进行空气消毒净化;第二组,仅在手术开始前开启层流净化空调系统30 min,随后进行手术;第三组,优先净化30 min,随后开始手术,手术结束同时关闭层流净化空调系统。并检测相关菌落数。结果连台手术开始前,仅第一组直径9 cm的平皿中菌落数超标,且高于第二、三组。手术开始后,第二组菌落数高于其他两组,但直至手术结束后,其菌落数仍未超标;第三组菌落数最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30 min开启层流净化空调系统,并持续至手术结束,此种空气消毒方法是介入导管室连台手术空气消毒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中应用三种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该中心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接诊的120台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命名为紫外线组、空气消毒组、联合组,分别采取紫外线消毒、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及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比较三组消毒前与消毒后及术中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结果:三组消毒前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低(P<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及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均有不错效果,但对于术中细菌菌落数的控制效果而言,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剂消毒更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紫外线灯照射和动态空气净化器两种方法对心脏导管室接台手术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对导管室空气进行消毒,在导管室第一台手术消毒前、后,连台手开始前,连台手术开始后30min、60 min、120 min分别进行采样和细菌计数.结果两种方法对手术前心脏导管室空气均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杀灭率均在80%以上.连台手术开始后30 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台手术开始60 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台手术开始120 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应用动态空气净化器对导管室空气消毒效果好,以缩短手术间隔时间,是心脏导管室空气消毒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层流手术室不同状态下空气细菌学的对比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级别层流手术室空气的细菌进行采样,经培养后测定菌落数。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2h时术中控制开门次数和人员流动数与未控制组相比,空气中菌落数均有明显差异,经控制管理后的空气菌落数明显减少(P<0.001);且手术开始后2h时空气菌落数均比手术开始后30min时低(P<0.05)。认为手术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学习和认识亟待提高,防止其他手术间人员随意进出,参观人员必须更换清洁的洗手衣裤,以减少对术中空气的污染,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兰花辟瘟喷剂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将兰花辟瘟喷剂运用超声雾化器进行空气消毒现场试验,采用平板沉降法采集空气中的细菌,比较不同剂量的兰花辟瘟喷剂消毒前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兰花辟瘟喷剂和2%过氧乙酸消毒前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兰花辟瘟喷剂和无菌蒸馏水在正常人流量下消毒前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并调查在场人员对消毒气味的接受度以及气道反应耐受度调查。结果 兰花辟瘟喷剂消毒后1、2 h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减少最明显,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符合Ⅱ类环境标准,但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兰花辟瘟喷剂组与2%过氧乙酸组在消毒后1、2和4 h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兰花辟瘟喷剂组在正常人流下消毒后1、2和4 h空气细菌落总数均低于无菌蒸馏水组(P均<0.05),且消毒后1、2 h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符合Ⅱ类环境标准,对在场人员进行调查,其消毒气味的接受度为94.29%,气道反应耐受度为98.57%。结论 兰花辟瘟喷剂是一种成本低、药效高、安全性高,可在正常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并评价层流手术室中人员流动对空气含茵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对20例手术进行术中空气采样,采样时间从层流30min后手术患者入室前开始至手术结束,每隔30min采样计数空气细菌;同时记录各时间段内人员流动次数。结果层流手术室中各时间段平均人员流动次数及空气菌落数的相关系数为0.945,空气细菌含量与人员流动具有相关性,术中人员流动累计达60人次时空气微生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手术室空气静态标准。结论术中人员流动的次数,直接影响层流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层流手术室术中必须严格限制入室人员。  相似文献   

7.
蒋碧菊  陈华丽 《河北医学》2014,(6):1034-1036
目的:探讨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供应室无菌区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实验法应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洁净器分别对相同的供应室无菌区(A间和B间)进行空气消毒,比较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A间与B间空气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结束和消毒后30 min、60 min和120 min,B间空气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结束时,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7.58%,而紫外线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洁净器对供应室无菌区空气消毒均能达到国家要求,但是空气消毒洁净器效果更好,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回升缓慢。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舱空气消毒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青  沈庆旗  徐小凤 《重庆医学》2006,35(19):1746-1746
目的 探讨有效的高压氧舱内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高压氧治疗前、后对高压氧舱分别采用紫外线和次氯酸两种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空气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分别计数菌落数.结果 两种方法空气消毒后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两种消毒方法间比较,消毒前、后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有效,但次氯酸消毒法更为方便、快捷、实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开关门次数、手术人数与空气洁净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01~04的21例不同手术,均在万级层流手术间,记录手术期间的手术人数与开关门次数,采用平板暴露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洁净手术室万级手术间手术过程中进行空气监测,细菌采样,监测手术人数及开关门次数对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手术间人数,大于10人组与小于10人组比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间总开门次数,大于50次组与小于50次组比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万级手术间手术人数对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没有影响;手术室总开门次数大于50次,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无菌包储放间空气消毒方法比较。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无菌包储放间作为研究场所,分别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空气消毒,其中对照组以臭氧消毒机消毒,而研究组采取自动空气洁净器消毒。两组消毒前、消毒后0.5h/1h/1.5h均实施空气采样并记录细菌菌落数,同时实施统计学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消毒前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毒后0.5 h/1 h/1.5 h研究组细菌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空气洁净器进行手术室无菌包储放间空气消毒效果较好,相比臭氧消毒机处理可更好地控制细菌菌落数,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综合保温管理对脊柱后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低体温、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脊柱后路手术病人6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维持手术间温度23℃+非手术区域加盖分段式手术毯;综合组采用时段性室温+皮肤消毒液加热+静脉输注液加热+充气升温毯.记录病人术中失血量、术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用空气消毒机在烧伤手术室进行动态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对手术时间超过2h的手术进行术中空气洁净度观察,设常规消毒组与动态消毒组各观察50次;常规消毒组每日于早7时、中午12时、晚8时各自动开机消毒2h,动态消毒组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后开机进行持续动态消毒,直至手术结束;两组均于手术开始后30、60、120min应用平板暴露法采样,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数,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空气消毒效果。结果在术中各时间点动态消毒组空气含菌量均小于常规消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中对手术室进行动态空气消毒可以持续控制空气含菌量,其对预防烧伤创口感染、提高手术植皮成活率及促进创面愈合等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手术源性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方法 选取该院的120台次手术,对手术室内动态空气菌落数、手术器械表面菌落数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空气中和手术器械表面菌落进行菌种分析.结果 百级、千级、万级手术室动态空气菌落数均呈“N”字形分布;手术开始后1h,百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变化量大于千级和万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数(P<0.05).用无菌巾覆盖手术器械表面菌落增长速度显著慢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手术器械表面菌落(P<0.05);1%聚维酮碘擦拭后手术器械表面菌落增长速率显著慢于未擦拭血渍和生理盐水擦拭血渍的手术器械表面菌落(P<0.05);手术室空气中菌种和手术器械表面菌种分布一致.结论 儿童手术源性感染与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手术器械表面菌落数、手术时间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76-179
目的 探讨改良式简易自带可吸烟式高频电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于本院开展乳腺癌手术的50 例乳腺癌患者和20 名医护人员设为对照组,术中采取普通不带吸烟高频电刀;将2019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于本院开展乳腺癌手术的50 例乳腺癌患者和20 名医护人员设为治疗组,术中采取改良式简易自带可吸烟式高频电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间空气菌落数与医护人员空气质量评分及对手术操作环境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为(94.52±11.38)min,短于对照组的(118.26±15.2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手术结束时,治疗组手术间空气菌落数为(0.30±0.06)CFU/m3、(0.35±0.08)CFU/m3,低于对照组的(0.58±0.08)CFU/m3、(0.62±0.10)CFU/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医护人员空气质量评分、对手术操作环境的满意度评分为(1.58±0.42)分、(1.45±0.38)分,高于对照组的(0.62±0.20)分、(0.44±0.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中采取改良式简易自带可吸烟式高频电刀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改善手术室空气质量,提升医护人员对手术操作环境的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到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小时舒适度及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进入手术室-手术开始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术后1小时生理、心理舒适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用物短缺发生率及总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仪器故障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层流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特别洁净(Ⅰ级)手术室空气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层流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监测期间层流手术室手术区和周边区空气细菌浓度静态监测结果全部合格。层流手术室手术区和周边区T1~T7监测值均显著高于T0值(均P<0.05);T0~T7任何时段,7~9人组空气细菌浓度监测值均明显高于<6人组,(P<0.05)。结论从硬件系统和流程方面提出应对方案,以预防发生空气细菌浓度超标事件,保证手术质量并防止手术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找出层流空气中浮游菌超标的原因,为预防医院感染和正确管理维护手术室提供相关数据。方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仪和浮游菌采样器依照《医疗机构技术消毒规范》在手术间布设14个采样地点,11个时间点,每点采样次数3次,连续检测200台次手术,对手术间手术区和周边区不同时段和地点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和浮游菌数进行动态监测、总结、分析。结果:在空态状况下尘埃和浮游菌完全达标;手术运行过程中开台时迅速上升,开台后30 min持续增高,45 min后逐渐回稳,维持到60 min,到手术快要结束前30 min迅速拉升直至手术结束时达最高峰,在对手术间物体表面、回风口滤网与清洁消毒维护后15 min逐渐回复,30 min恢复正常。结论:在洁净环境参数稳定的情况下,净化主体过滤器本身不具备杀菌功能,以及手术动态运行过程中人流、物流、操作活动增加导致空气中尘埃粒子和浮游菌浓度超过滤器单位时间内有效滤除率,是导致尘埃粒子和浮游菌动态情况下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2004年10月开始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其内走廊及12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其原理是将一切进入手术间的空气包括新鲜空气及再循环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后,由天花板匀速流下,污染空气由回风口过滤出手术室。手术术间气压始终高于周围气压,使空气只能单向流动,保证了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通过两年多的运转,各项指标达到洁净手术室的要求。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两种桡动脉头静脉血管造瘘方法的临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采用钛轮钉进行动静脉血管吻合与显微外科进行动静脉血管缝合两种手术方法进行血管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准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由内科医师采用钛轮钉进行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吻合(钛轮钉组)及显微外科医师进行桡动脉头静脉血管缝合(缝合组)造血管内瘘,通过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液透析时的血流量、手术费用及内瘘1年通畅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钛轮钉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方面均优于缝合组(P〈0.01)。但是在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不及缝合组(P〈0.05)。术后1年血管内瘘通畅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钛轮钉进行动静酥血管吻合造癌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时间短、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实施强化信息支持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raining,PMRT)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案,联合组采取术前强化信息支持联合PMRT对病人进行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镇静-躁动情况、血压、心率的变化和麻醉恢复室时长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病人术前1 d常规访视时焦虑水平、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手术室等候间和出手术室时焦虑水平、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焦虑水平、心率值、收缩压和舒张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其中联合组各指标均呈现在手术室等候间升高,出手术室时下降的趋势(P < 0.05~P < 0.01),而对照组在手术室等候间和出手术室时各指标均高于术前1 d(P < 0.01),手术室等候间和出手术室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躁动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上,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术前实施强化信息支持联合PMRT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病人术前和术后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