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关节疼痛程度、依从性及疾病复发再入院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再入院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健康认知及依从性,降低疼痛程度及复发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用就诊顺序随机法,将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12和24周时研究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疼痛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94.12%,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依从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差异,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实施健康宣教,能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积极与临床配合,缓解疼痛程度,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调查分析免疫风湿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电话回访对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免疫风湿科门诊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间就诊的1264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并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进行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话回访,分析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CRP(CRP)水平。结果:年龄大、疾病重、合并症多、观察时间短的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好。服药依从性对等疾病控制指标有显著影响。通过电话回访的服药强化干预措施,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CRP(CIIP)转阴率均得到了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尸<0.05)。结论:电话回访措施对提高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和抑郁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焦虑与抑郁调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抑郁和焦虑发生情况。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定,并与我国常模对照。结果:6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10%有焦虑情绪,30%有抑郁情绪,其中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我国常模水平,焦虑评分与我国常模水平相当。女性病人抑郁程度高于男性病人。抑郁程度与关节炎疼痛程度无相关。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OS)对40例住院老年RA患者进行调查评定。结果老年RA患者SA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担心致残、药物不良反应、社会功能、自理能力及医疗费用是影响老年RA患者情绪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RA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使之掌握有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健康、饮食与营养、休息与运动、正确用药及肢体的正确姿势等。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加强自我护理,达到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保护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按序贯法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于出院后半年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的评估。结果干预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正确的按时服药可以缓解患者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规范性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护理程序予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采用集基础知识教育、饮食教育、运动教育内容为一体的规范性健康教育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积分。结果规范性健康教育管理后,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我效能评估、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心理、独立、社会、环境、精神)6个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性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OPN)的水平,探讨OPN水平与RA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258例RA患者的血清,其中活动期192例,非活动期66例,3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OPN水平,并与RA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RA患者OP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活动期RA患者OPN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1);RA组OPN水平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378,P〈0.01),与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r=0.878,P〈0.01);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呈正相关(r=0.632,P〈0.01);与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P〈0.05);与关节肿胀数无相关性(r=0.205,P〉0.05)。结论OPN参与RA发病,和风湿活动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价RA活动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就地移民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结果,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三峡库区就地移民RA患者抑郁状况,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测量HRQOL分数,并对HR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DS评分结果显示抑郁症状110例(67.5%),其中轻度抑郁58例(35.6%),中度抑郁39例(23.9%),重度抑郁13例(8.0%)。统计结果显示SDS评分、DAS‐28分级、年龄、性别、治疗处理、文化程度、职业、锻炼情况、经济收入、医疗保障、饮酒状况可影响HRQOL评分,其中DAS‐28分级、经济收入、医疗保障、性别、治疗处理是主要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39.211、31.512、25.866、-42.348、-51.235。结论三峡库区就地移民RA患者大部分有抑郁症状,整体HRQOL不容乐观。应加强年龄偏大、低收入、女性、文化程度低、DAS‐28高分级、无稳定职业患者的防治;积极接收治疗、重视心理治疗、戒酒、加强锻炼、扩大居民医保范围可以改善患者HRQOL。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骨质量变化特征及其骨质疏松发生率.方法:定量超声测定86例RA患者(男20例,女64倒)跟骨宽带超声振幅衰减(BUA)和超声传导速度(SOS),并与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比较,同时分析RA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RA各组(总体、男、女组)BUA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各组SOS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类风湿因子阳性组(n=56)BUA值显著低于类风湿因子阴性组(n=28,P<0.05),RA组骨质疏松发生率达51.2%,正常对照组15.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RA继发骨质疏松十分常见,定量超声BUA测定可敏感反映RA引起的骨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处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itis,RA)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风湿免疫科慢病管理门诊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予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予类风湿关节炎健康教育处方管理,两组均干预6个月,干预后分别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共同评估患者自我效能,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HPLP II)评估其健康行为改善情况,并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 36评估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同时评估其关节功能。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CDSES、GSES评分依次为(67.7±10.6)和(29.2±4.1)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的(79.8±11.8)和(32.7±4.8)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健康行为指标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关节严重程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健康教育处方管理可显著提升RA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健康行为,继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5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均给予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研究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疾病知识问卷测评;第1、3、6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依从性的测评;研究期间向观察组发放态度问卷收集其对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的态度及评价。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及单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结果疾病知识问卷得分:实施前两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1);实施后观察组得分(19.97±3.03)高于对照组(17.59±3.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P=0.003)。第1、3、6个月依从性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21、0.011)。观察组态度问卷各项目得分均>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利用思维导图对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提高依从性,其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与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7例,男性22例,女性55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血沉与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及相关性.结果 男性组ESR中位数为48mm/h,95%可信区间为22.00-133.95mm/h;RF中位数为32.00IU/ml,95%可信区间为10.10-458.10IU/ml,ESR与RF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414,P=0.157),存在显著正相关(r=0.549,P=0.032).女性组ESR中位数为40mm/h,95%可信区间为12.00-134.65mm/h;RF中位数为40.10IU/ml,95% 可信区间为10.10-570.10IU/ml,ESR与RF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291,P=0.197),存在显著正相关(r=0.651,P=0.011).结论 RA的ESR、RF的阳性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RA患者的RF与ESR呈正相关关系,不存在性别差异性;对于ESR阳性但RF阴性或RF阳性但ESR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疗效及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检测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功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将4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风胶囊治疗组(20例)和正清风痛宁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C、MVV、FEF25、FEF50、PEF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MVV、FVC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MVV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治疗后FEF25、FEF50、FEF75、PEF的均值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积分、心理功能积分、健康自我认识能力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社会功能积分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生理功能积分、社会功能积分、生活质量总积分等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中药新风胶囊通过抗炎消肿止痛,调节免疫,能全面改善RA患者关节局部症状,降低炎症活动性指标,并改善RA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其综合作用优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