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预防性使用对伴吞咽障碍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共有155例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予留置鼻饲管及常规的肠内营养,然后随机分配进入PPI组和对照组。PPI组给予泮托拉唑钠针静滴保护胃黏膜,对照组不进行胃黏膜保护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胃液pH值、NIHSS评分、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病死率上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入院时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胃液pH值、NIHS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时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且PPI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PPI组在入院2周时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GML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在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I的使用对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态有不利的影响,其虽不影响患者的病死率,但影响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故对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胃黏膜保护治疗时,需权衡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做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42例为综合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36例为康复训练组,37例为针刺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洼田吞咽能力分级以及血氧饱和度测定,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前3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3组间基线SpO2值和饮水试验后SpO2最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3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的饮水试验及洼田吞咽能力疗效评价结果均显著好于康复训练组和针刺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基线值和饮水试验后SpO2最小值提高均优于康复训练组和针刺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的综合治疗优于单一的康复训练或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减少误吸。  相似文献   

3.
王娇亮  郭珺玲 《中外医疗》2013,(32):138-13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洼田吞咽能力分级评估吞咽功能,早期给予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并联合针刺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结果Ⅲ级6例,Ⅳ级36例,Ⅴ级18例;施予综合护理干预后,Ⅰ级34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综合干预前后评分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c=9.64,P〈0.01)。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减少误吸,利于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刘玲 《伤残医学杂志》2014,(14):267-26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相关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并存在吞咽障碍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中有8例治疗效果明显,6例患者有效,无效患者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25例患者中效果明显的有17例,有效果的有7例,1例没有效果,总有效率为96%。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系统化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吞咽障碍获得有效改善和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康复组还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采用电视透视检查(VFSS)于治疗前,治疗第2、4周后评分.结果 2组VF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7.
赵艳霞  田黎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117-118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在22%~65%,吞咽障碍常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生理方面可造成误吸、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窒息以及脱水、营养不良,从而增高患者的死亡率。在心理方面可造成患者出现进食恐惧、抑郁等负性社会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所以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价值。我们近年来加强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评估对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应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9.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组(结合组),各40例.治疗1、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2组均能降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P<0.01),均能增加吞咽困难亚量表吞咽障碍程度的评分(P<0.01).2组治疗1、2周后评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2.5%,结合组97.5%,2组比较,P<0.05.结论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能刺激咽喉部肌肉,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后很多患者都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机体脱水、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导致死亡.因此,应尽早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治疗,以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我科于2008年开始采用VitalStim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程度与脑梗死部位、大脑梗死面积、并发肺部感染和预后等的关系。[方法]118例均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吞咽障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进行比较。[结果]吞咽障碍程度与脑梗死部位、大脑梗死面积关系密切,重度吞咽障碍多见于脑干梗死和大脑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0.01)。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明显多于轻、中度患者,预后也差(P均0.01)。[结论]脑干梗死和大脑大面积梗死患者常合并重度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多见,预后也差,临床上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的药物在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中,胃黏膜保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有215名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入质子泵抑制剂(PPI)组、铝碳酸镁组和对照组。期间观察记录患者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和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结果 PPI的胃黏膜保护效果优于铝碳酸镁(P<0.05),但其增加SAP的风险(P<0.01)。铝碳酸镁的胃黏膜保护效果虽不及PPI,但与对照组相比仍减少AGML的风险(P<0.01),且不增加SAP的风险(P>0.05)。结论对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胃黏膜保护治疗时,需权衡AGML和SAP的风险,做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NIHSS及ADL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建议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小文  朱虹  周龙女 《上海医学》2003,26(4):274-275
近年来研究证实 ,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特点 ,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 (CI)组 44例 ,均为我院急诊科住院患者 ,男 2 3例 ,女 2 1例 ,年龄 5 6~ 85岁 ,平均为 ( 70 .8± 7.6)岁 ;脑梗死的诊断根据 19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诊断根据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非糖尿病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各种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与康复对伴吞咽障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伴吞咽障碍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康复,B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与康复。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A组的总有效率81.40%,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治疗与康复能够明显提高伴吞咽障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高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在22%~65%[1,2],吞咽障碍常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生理方面可造成误吸、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窒息以及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留置胃管鼻饲流质饮食配合精心护理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住院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及静脉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经口进食,7~10 d后再进行鼻饲;观察组入院后即遵医嘱给予留置胃管鼻饲饮食,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营养状态等相关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住院14 d进行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便秘、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鼻饲饮食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日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 3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肺部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结果干预30 d后,实验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实验组满意率为94.2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不但能提升其满意度,且能改善其吞咽功能,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娟 《现代医学》2012,40(5):609-611
目的:通过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探讨预防误吸的方法.方法:对照组55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治疗、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误吸、噎食、死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误吸、噎食、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18例脑梗死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判标准分级,进行康复护理及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患者吞咽功能按分级不同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及功能训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