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琨  李新建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041-2043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电针结合推拿与痛经灵颗粒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PGF2α)、β‐内啡肽(β-EP)的影响,寻求一种更好治疗该病的方法。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电针结合推拿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口服痛经灵颗粒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PGF2α、β-EP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内,两组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变化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血清中PGF2α及β-E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示,血清的PGF2α水平均显著升高,β-E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PGF2α水平均显著降低,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两组相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结合推拿和痛经灵颗粒对血清中PGF2α及β-EP含量均有调整作用,但二者作用差异不明显。(2)两种治疗方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型痛经均有治疗作用,但二者相比,电针结合推拿的治疗方法略优于痛经灵颗粒。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联合针灸治疗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12月在唐山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30例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自拟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疼痛程度(痛经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F_(2α)(PGF_(2α))、β-EP水平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措施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GE_2及β-E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 05),PGF_(2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均<0. 05)。治疗后2组患者痛经评分明显降低(P均<0. 05),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均<0. 05),且观察组患者痛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 85%(61/65),对照组为78. 46%(51/6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更好,可明显减轻患者围月经期疼痛程度及缩短痛经持续时间,可能与明显调节血清前列腺素和β-E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F2a和β-EP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35例予针刺治疗,分别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G2a及β-EP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GF2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β-EP浓度则明显上升(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具有调节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R和β-EP的作用,可能PGR、β-EP相关表达在疏通火路来发挥止痛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以及β-内啡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法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温经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痛经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清PAF和β-内啡肽水平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AF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PAF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β-内啡肽水平上调,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5%;对照组复发18例,复发率为30%。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χ^2=12.987,P<0.01)。结论: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有效降低痛经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AF水平,上调β-内啡肽浓度,减少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跃  陈飞  徐霞  谷甸娜 《新中医》2020,52(7):117-119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督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片,观察组采用平衡火罐联合督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月经期时间、月经量变化、痛经程度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月经期时间、月经量明显增加(P0.01);2组痛经程度评分和痛经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月经期时间、月经量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痛经程度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督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歧黄"养生温灸包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影响.方法以原发性痛经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温灸包外敷的方法,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素F2a(PGF2a)及β内啡肽(β-EP)的变化.结果温灸包对不同程度的痛经患者均有疗效,可使血中PGF2a含量下降及β-EP升高.结论温灸包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温灸包能够降低血清PGF2a含量,增加血清β-EP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阳和化癥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阳和化癥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前列腺素及β-EP水平、血液流变学的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GF2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PGE2、β-E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1),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阳和化癥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较布洛芬而言不仅可以更有效的缓解小腹疼痛,而且可以改善形寒肢冷、经血色暗有块、腰酸乏力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痈经宁颗粒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痛经宁颗粒的镇痛机制及卵巢激素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全部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 (给予阿司匹林)和中药痛经宁组。观察4组大鼠30、60min扭体发生率 ;并以放免法检测4组动物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以及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血浆β-EP含量。[结果]痛经宁组扭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模型组。E2 水平与β-EP含量成负相关 ,P水平与β-EP含量成正相关 ,(P<0.01)。痛经宁组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血浆β-EP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痛经宁有明显抑制子宫痉挛 ,缓解子宫肌收缩 ,解痉镇痛作用 ;卵巢激素参与了原发性痛经的病理发生 ;中药痛经宁颗粒通过调节卵巢激素调节β-EP含量 ,显示了其中枢性、外周性镇痛作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症状总发作时间及平均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痛经症状总发作时间及平均严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β-内啡肽(β-EP)、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SH-PX、T-AOC、β-EP、6-keto-PGF1α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机体氧化损伤,同时调节6-keto-PGF1α水平减轻患者子宫痉挛性收缩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刺联合气滞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气滞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气滞痛经汤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周期3个月,并对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V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有效率、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气滞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DH气滞血瘀证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以中药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以循经针刺,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总有效率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致痛物质水平、凋亡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ODI评分和血清IL-1β、TNF-α、SP、NPY、Caspase-3、TFAR19、Apaf-1水平均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可降低血清Caspase-3、TFAR19、Apaf-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致痛物质分泌,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本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温经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痛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素2α(PGF2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关指标等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慢性盆腔痛、COX痛经时间、COX痛经程度、寒凝血瘀证、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血清CA125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提高临床效果,同时改善其相关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借鉴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张蕾 《陕西中医》2020,(3):346-34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气滞血瘀证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抛掷硬币方式将86例确诊为气滞血瘀证糜烂型OLP的急性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 研究组在糖皮质激素使用基础上,服用血府逐瘀汤。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症状体征、血液流变性[血浆黏度(PV)、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1min血小板聚集率(PAG)、细胞(CD3+、CD4+、CD4+/CD8+)和体液免疫(IgM、补体C3)功能。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VAS评分和灰白花纹、充血糜烂和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性指标PV、ESR、Fib、1minPAG、CD4+/CD8+和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3+、CD4+、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气滞血瘀证糜烂型OLP急性期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口腔黏膜症状,缓解口腔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改变血液流变性和血流变聚集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灸罐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少腹逐瘀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灸罐治疗,均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参照COX痛经症状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进行评价;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前列腺素F2a(Prostaglandin F2a,PGF2a)含量;比较两组痛经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MSS时间、程度及PGF2a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罐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刘枚 《陕西中医》2020,(3):342-345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保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孕三稀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速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外周血糖类抗原125(CA125)含量,并观察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腰骶肛门坠胀、月经周期、经期、形寒肢冷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痛经、腰骶肛门坠胀、月经周期、经期、形寒肢冷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外周血CA125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稀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加减辅助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老年重症肺炎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金化痰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痰热壅肺证评分、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  相似文献   

18.
王霞  甘琴霞  李娟 《陕西中医》2020,(12):1722-1726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盆炎汤加减治疗盆腔炎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96例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盆炎汤加减治疗,连续用药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血液微循环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补体C3和C4水平,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CAM-1、D-二聚体、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IL-2、IL-10、MMP-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补体C3和C4水平均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气化瘀盆炎汤加减治疗盆腔炎气虚血瘀证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免疫功能及控制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温阳止痛贴外用联合郄穴针刺治疗虚寒型癌性疼痛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血清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虚寒型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阳止痛贴外用联合郄穴针刺治疗),各30例,且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GE2、VAS评分、爆发性痛次数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重复测量分析显示,两组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精神支持的时点、组间、交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功能状况、生理状况及总分的时点、组间、交互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β-EP、CGRP、PGE2、VAS评分、爆发性痛次数的时点、组间、交互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简单效应LSD-t成对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精神支持、总分、β-EP、CGRP、PGE2、VAS评分、爆发性痛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精神支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功能状况、生理状况及总分比较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β-EP、CGRP、PGE2、VAS评分、爆发性痛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止痛贴外用联合郄穴针刺治疗虚寒型癌性疼痛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既能缓解疼痛,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