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糖尿病肾病所致的终末期肾病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已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有可能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目的:综合分析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糖尿病肾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induced poluripotent stem cells;induced multipotent stem cells;diabetic nephropath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26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均具有向肾脏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对肾脏损伤和修复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描述和相关机制的研究,干细胞移植有可能为糖尿病肾病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背景:药物、介入或外科治疗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脏缺血梗死后心肌细胞丧失问题.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安全可行,可减少梗死瘢痕面积、改善心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目前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autologous, cardiac stem cel s,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中文检索词“自体,心脏干细胞,缺血性心肌病,移植,治疗”.共检索到82篇相关文献,5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经过大量小动物实验和大型动物的前临床实验准备阶段,目前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初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安全、可行、有效.从心脏中分离的心脏干细胞移植到自体缺血梗死的心脏,可以分化生成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相对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无免疫源性,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不存在伦理问题;其趋向分化成心脏细胞系,成瘤率低,相对安全.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开展的临床试验较少,观测时间不够长,缺少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3.
器官及干细胞移植大大提高了心、肝、肾、肺等终末期病变以及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存率,但也导致了骨质疏松及骨折等移植后远期并发症的增加,严重影响了移植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复习近几年来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对骨代谢的影响的文献,发现:移植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与术前的骨量减少和肾移植后骨钙的大量丢失有关;大多数患者通常在移植前合并慢性疾病、器官功能衰竭及治疗药物的影响而使骨量减低和骨折发生。移植后发生的骨量减低和骨折与移植术后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钙神经素抑制剂的使用有关。器官移植后骨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骨痛较为明显和易致脆性骨折,骨折常发生在身体的中轴骨如。椎骨、肋骨和髋骨,以及骨密度(BMD)降低等。移植术后前几个月(因前几月骨量丢失的量最大),甚至1年内是积极干预骨质疏松的最佳窗口时间,可明显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发生,有助于提高器官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及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为可能治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方法.然而,MDS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难以耐受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MAC-HSCT).减低剂量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IC-HSCT)具有低毒、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MDS的治疗.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联合烷化剂,但各种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差异较大.RIC-HSCT对IPSS中、高危老年MDS患者有其独特优势,但不同移植类型、allo-HSCT前肿瘤负荷、IPSS危险度分层及移植前合并症对RIC-HSCT疗效的影响尚无定论.笔者拟就近年来RIC-HSCT应用于MDS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抗衰老的理论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衰老是生物体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过程。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机体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物质、能量、信息的影响和作用,且组织和器官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损伤和功能衰退。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人1:3数量增加,俐随衰老,人体器官生理功能发生病变,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增加。延缓衰老可能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从整体上提高机体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生命质量。研究抗衰老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课题。目的:以衰老的学说研究、评定为引子,对目前千细胞与抗衰老的关系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865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s,Progenitor cells, totipotent stem cell, muitipotent stem cell, anti-ag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12年4月期间的相关文章78篇,检索词为“干细胞,抗衰老”,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共检索到文献152篇,最终纳入53篇。结果与结论: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可以提高机体抗自由基能力,能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胰岛素生长因子1、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提升衰老机体各组织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生殖干细胞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有抗衰老作用,脂肪来源干细胞已经在临床抗衰老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脐带血因具有来源广泛、采集方便、免疫配型要求低、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等优点,为造血干细胞(HSC)的重要来源之一,为需要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提供1种可靠的HSC来源.然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CBT)亦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脐带血的体积小、细胞数量极有限,其所含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数量有限,往往不能满足高体重儿童及成年患者allo-HSCT的需要,从而限制了UCB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HS/PC体外扩增方法为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笔者拟就HS/PC体外扩增方法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多中心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观察我国多中心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 我国NST协作组9个中心共243例血缘相关HLA相合的血液病患者接受了NST治疗.在FAC[氟达拉滨(Flu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环磷酰胺(CTX)]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糖胞苷或白消安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CsA)联合霉酚酸酯(MMF)方案.结果 移植后4周供体完全植入163例(67.1%),移植失败2例(0.8%),混合植入78例(32.1%),其中56例移植后1~16个月转为完全植入,16例维持混合嵌合(MC)状态,6例移植排斥.83例(34.2%)发生急性GVHD,其中Ⅰ~Ⅱ度26例(28.9%),Ⅲ~Ⅳ度16例(6.6%);慢性GVHD 78例(32.1%).随访3~99个月,243例中仍存活162例(66.7%),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CR1)和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5年预期存活率分别为76.5%、73.9%、70.7%和27.8%.243例中46例(18.9%)移植后疾病复发或移植排斥.58例急性白血病CR1患者中白血病复发率为17.2%,36例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复发率为50%.结论 以FAC为基础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有较好的耐受性和造血恢复作用,供体植入可靠,重度GVHD减少,总体生存率较高,为血液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角膜缘干细胞(LSCs)损伤的初步疗效。方法 36只大白兔分为三组:BMSCs组、LSCs组与羊膜对照组,每组12只。BMSCs组采用附着有BMSCs的羊膜治疗角膜缘干细胞损伤,LSCs组将附着有角膜内皮细胞的羊膜治疗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羊膜对照组则仅将羊膜用缝合线固定于浅层巩膜上治疗角膜缘干细胞损伤。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3周和4周对眼表的形态进行评分;并于术前、术后1周、4周、8周利用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密度和表面积。结果在移植手术实施之前三组兔的眼表形态综合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4周BMSCs组和LSCs组兔的眼表形态评分得以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4周羊膜对照组兔的眼表形态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4周BMSCs组和LSCs组之间的眼表形态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羊膜对照组相比,其它两组手术4周之后的眼表形态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共焦显微镜观察,BMSCs组兔移植1周之后的细胞形态为圆形,而非初始的梭边形,细胞较小,密度较高,而随着时间推移,个数逐渐减少,体积变大。随着时间的推移BMSCs组与LSCs组兔移植后的平均细胞密度出现下降。手术前BMSCs组与LSCs组细胞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周、4周BMSCs组的细胞表面积显著低于LS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后8周和12周时BMSCs组与LSCs组细胞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角膜缘干细胞相似,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角膜缘干细胞可以重建受损的眼表,减轻水肿,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背景:同胚胎干细胞一样,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自我更新并可分化成各种类型的体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不仅在替代疗法上有重要价值,还可用于体外疾病模型的建立,以方便疾病机制的研究、药物的监测以及新治疗方法的检验。目的:综合分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与诱导多能干细胞有关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中文检索词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收集到330篇相关文献,排除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献,选用其中的31篇作为参考文献。结果与结论:文章从基因导入诱导多能干细胞、蛋白诱导多能干细胞、小分子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株间的特性和差异、提高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转化率、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动物疾病模型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具有适当匹配转录因子的体细胞是生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一个潜在实用的起始点。基因诱导多能干细胞还存在未被解决的问题,而蛋白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的方法不会影响细胞的遗传物质。将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技术和转基因动物技术相结合,可进行定向变异和育种,提高动物的遗传本质,加快动物群体遗传变异程度。诱导多能干细胞不仅在替代疗法上有重要价值,还可用于体外疾病模型的建立,以方便疾病机制的研究、药物的监测以及新治疗方法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报道的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途径主要有经局部病变部位途径、经血液循环途径及经脑脊液循环途径3种目的:综述经脑脊液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的方式及其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HKD全文数据库2000至2009年相关文献,叙述脑脊液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方面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治疗机制。结果与结论:脑脊液适宜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经脑脊液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但因神经干细胞的来源问题及治疗的机制、最佳时间窗和数量、安全性等诸多问题,仍需更深更广的研究,从而为蛛网膜下腔注射神经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Stem cell medicine is gaining momentum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rapy for various end-stage diseases. The search for new seed cells and exploration of their application prospects are topics of interest in stem cell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VECs, which form the inner lining of blood vessels, are critically involved in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permeability, angiogenesis, blood pressure regulation, immunity, and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such as atherosclerosis and malignant tumors. VECs have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stem cell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refractory diseases, including atheroscleros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abetic complications, hypertensi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nd malignant tumors. On the one hand, VECs and thei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On the other hand, VECs can be used as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some diseas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obstacles to the use of VECs in stem cell medicine. In this review,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that come with the use of these cel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在造血重建、T 细胞重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疗效等的差异。方法 53例白血病患者中,21例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 组),32例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骨髓移植(BMT 组)。统计分析二者移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T 细胞重建、感染率、GVHD、白血病复发、无病生存(DFS)情况。结果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白细胞重建时间分别为(12.43±3.67)天和(16.16±2.99)天(P<0.01),血小板重建时间分别为(14.67±6.19)天和(21.23±8.25)天(P<0.01)。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1,3,6,9及12个月的 T 细胞重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早期感染率分别为42.86%和53.13%(P>0.05)。PBSCT 组与 BMT 组急性 GVHD 的发生率分别为61.90% 和71.885(P>0.05);在可统计的患者中,慢性 GVHD 的发生率在 PBSCT 组和 BMT 组分别为47.06%和43.48%(P>0.05)。PBSCT 组与 BMT 组移植后分别有4例和2例复发,二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CT 组与 BMT 组移植后2年 DFS 率分别为(50.14±12.00)% 和(59.81±8.99)%,二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血缘关系供者 PBSCT 后的造血重建比BMT,但二者移植后 T 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GVHD 及 DFS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及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肌少症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该文介绍了肌少症的筛查与评估方法,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及常用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针对造血干细胞患者进行肌少症的前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向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3,(31)
背景:胚胎干细胞移植是否能够成为脑血管疾病治疗有效的方法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分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分别建立帕金森病、缺血性脑损伤以及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进行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将胚胎干细胞分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相应脑血管疾病模型大鼠脑内,观察脑血管病变大鼠的旋转行为学变化、脑组织病理变化以及海马结构的变化和神经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胚胎干细胞分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帕金森病大鼠脑内后,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次数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明显增高。胚胎干细胞分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能够长期存在于脑内,并迁移、分布于受损的海马,构成海马结构,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并且受损海马内的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说明移植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胚胎干细胞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增强神经的可塑性,诱导自身定向迁移并分化为成熟神经元。 相似文献
16.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由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可以从患者的诸多细胞进行诱导,避开了干细胞研究的免疫排斥和伦理道德问题,且具有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特征。 目的:综述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并提出目前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在诱导方法及效率、安全性、应用等方面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方法:以“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 s,efficiency,disease model,clinical application”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Kjmed数据库中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章。纳入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研究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12篇,排除无关重复的文献,保留32篇进行综述。通过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可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转染效率低是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技术的一个主要障碍。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在建立疾病模型、研究疾病发病机制以及新药物的筛选和新治疗方法的探索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且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在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应用于临床这条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和深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增高,好发于年龄≥70岁人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可治愈MDS的方法。由于MDS主要影响老年人,并且大多数患者由于存在合并症或机体功能状态低下,而不适宜进行allo-HSCT
[1]。因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心肌梗死区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能机制。方法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1~2h,将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MSCs注射至心肌梗死区,6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宿主心肌内存活的MSCs,于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梗死区的超微结构。结果MSCs组梗死心肌内可见BrdU阳性细胞。电镜下,MSCs组可见幼稚的细胞:胞核大,染色质颗粒细而均匀,以常染色质为主,可见由肌微丝刚形成的小肌原节和发育程度不同的肌原纤维,部分与正常心肌形成缝隙连接。和MSCs组比较,AMI组可见肌纤维断裂、坏死严重,线粒体肿胀,内有黑色绒球状颗粒。结论MSCs移植能减轻心肌细胞坏死,并有可能通过分化为心肌细胞来修复梗死心肌。 相似文献
19.
黄玉金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38(1)
肝静脉闭塞病(H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严重肝脏损伤并发症,典型HVOD一般发生在HSCT后1个月内.HVOD的发生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其中炎症是影响HVOD的常见因素之一.炎症是以固有免疫细胞活化、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α,-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促炎因子为特征的损伤性反应,而炎性复合体是促炎因子水解活化的蛋白平台,可间接影响炎性损伤程度.笔者拟就炎性复合体在HSCT后HVOD发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EB病毒再激活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达13.8%.allo-HSCT后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和慢性炎症反应可促进EB病毒的复制.近年来,端粒特异性逆转录酶(TERT)调控EB病毒发生裂解感染的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allo-HSCT后EB病毒再激活与多种因素相关,其治疗仍较困难.抢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EB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率,但该治疗方法的干预时机仍未完全明确.利妥昔单抗及早期减停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allo-HSCT后EB病毒再激活的临床治疗,而目前该病免疫疗法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笔者拟就allo-HSCT术后EB病毒再激活的感染机制、影响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