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住院内科疾病谱的变化,为本区域疾病防治工作及医院内科系统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某三甲医院病案管理信息系统内收集2016—2021年内科住院患者病案信息,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2016—2021年内科住院患者分布、患者年龄分布及患者性别分布情况。结果 2016—2021年内科住院患者疾病前3位均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排位顺序不一;0~9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呼吸系统、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内分泌、营养和代谢;10~19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20~29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30~39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40~49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50~59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60~69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70~79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80岁群体中占比前三的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2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的特点,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及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2012年老年住院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疾病谱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始终居前3位;分性别疾病谱中,老年男性与女性住院疾病构成比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防治工作还应根据不同性别老年人疾病谱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珠海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8年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死亡情况,为老年人群进行重点疾病防治和医院学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4—2018年间≥6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研究。结果 5年间,该院老年患者总76166例,占全院住院患者总例数的30. 11%,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集中在60~79岁年龄段(86. 05%)。老年住院患者所患疾病前5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率为2. 06%,男女死亡率最高的均为2015年。老年死亡患者所患疾病前三位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根据疾病顺位及死因分析,提示要加强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和肿瘤疾病的防治和研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广东省某三级公立医院2013年—2021年间的的4 582例住院死亡病例数据,分析其年龄、性别构成、死因顺位及其变化趋势等,为医院制定医疗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年间住院死亡病例,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F检验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年间,住院病死率1.32%,男女比为2.03∶1,男女住院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死亡年龄为65.93岁。前五顺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共占死亡患者的92.42%。0~34岁组主要死亡原因是损伤中毒(49.11%),35~84岁组是恶性肿瘤(48.29%),85岁以上的是循环系统疾病(33.28%)。恶性肿瘤致死的前三病种分别是肝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结论 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是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重点,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是重要的死亡原因,医院应加强专科医疗技术建设和重视多学科联合救治;65岁以上人群健康应给予重视,高年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疏导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石狮市男性与女性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的特点。方法借助新农合运行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动态分析石狮市2007-2012年住院老年人性别疾病谱。结果该市六年间数据显示:(1)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24:1,60~和70~岁年龄别占90%左右;(2)老年男性与老年女性的疾病谱变动均不大,病种相对集中:前五位疾病构成比均在73%以上;但两者疾病谱不尽相同:循环系统疾病在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中均居首位;肿瘤是老年男性第二顺位疾病,老年女性中为第三或第四顺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在老年男性中分别为第三、四顺位,在老年女性中则是在第二至第四顺位间波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男性中为第五顺位,而女性则是眼及附器疾病与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病波动在第五或第六顺位;(3)单病种分析:脑血管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均是最主要的循环系统疾病,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比例较高,老年女性患糖尿病和白内障比例较高。结论 2007-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是石狮市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第一顺位疾病,不同性别老年人疾病谱特点不同,应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沈阳市新农合老年人住院疾病谱及医疗费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8—2019年沈阳市新农合老年人参合及住院数据,分析其中≥60岁老年人住院疾病谱、入住医院等级与医疗费用的关系。结果:目标人群住院率为5.4%,年龄别住院率呈倒V型;住院疾病谱排前5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肿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眼及附属器疾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住院疾病谱不同;医疗费用与医院等级和住院天数呈正相关;60.1%入住三级以上医院,医疗花费占91.0%。结论:住院疾病谱以循环系统、肿瘤等慢性病为主,患者偏好选择大型医疗机构就医。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力度,降低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发病率,引导合理就医,探索医护险和医养结合病床等模式,更好的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宁波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7-2019年住院病例疾病构成,为疾病预防、疾病监测提供数据支持,为区域卫生规划、卫生决策、医疗保障等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浙江卫生健康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导出宁波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17-2019年住院病例的年龄、性别、住院日期、主要诊断、主要诊断编码、离院方式等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7-2019年宁波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出院2882361例,女性多于男性(1.06:1),不同性别住院病例逐年呈上升趋势(Z=27.86,P<0.001)。40~64岁组出院病例最多,占比为38.86%,其次为≥65岁组,占比为29.98%。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位居疾病顺位前五,不同性别、年龄疾病顺位不同。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位于宁波市疾病谱首位;不同性别、年龄疾病顺位不同,应根据年龄、性别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出院患者疾病谱构成及变化,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和相关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2006-2015年某院所有出院患者相关信息及主要诊断编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出院病人方面,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成为最主要两类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变化幅度最大,从2006年的第6顺位,逐渐增长至2015年的第1顺位。随着年龄增长,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构成占比逐渐增高。结论:建立住院病人疾病谱,可以合理配置医院各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析沈阳市新农合老年人住院疾病谱及医疗费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利用2018—2019年沈阳市新农合老年人参合及住院数据,分析其中≥60岁老年人住院疾病谱、入住医院等级与医疗费 用的关系。结果:目标人群住院率为5.4%,年龄别住院率呈倒V型;住院疾病谱排前5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肿瘤、消化系 统、呼吸系统和眼及附属器疾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住院疾病谱不同;医疗费用与医院等级和住院天数呈正相关;60.1% 入住三级以上医院,医疗花费占91.0%。结论:住院疾病谱以循环系统、肿瘤等慢性病为主,患者偏好选择大型医疗机构就 医。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力度,降低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发病率,引导合理就医,探索医护险和医养结合病床等模 式,更好的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武威市不同年龄住院患者疾病谱特点,为不同年龄人群进行重点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选取2013-2016 年武威市不同年龄住院患者数据, 进行前5位疾病顺位及构成比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武威市累计上报住院患者542023人次,老年患 者最多,占56.31%。0~岁排在首位的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15~ 岁、30~ 岁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 病,在45~岁、≥60岁均为循环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段患者前5位疾病顺位及构成比不同。结论 武威市 住院患者以老年人最多,不同年龄患者疾病顺位及构成比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疾病预防与控制工 作,促进人群健康。 关键词:疾病谱;住院患者;年龄;构成比;疾病顺位;重点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3 0205 0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2018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特征进行分析,为医院在疾病防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及进一步研究等方面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系统中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全部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以主要诊断为依据,按照ICD-10标准进行疾病分类统计,并用帕累托图分析疾病构成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该院2018年住院患者共计38149人次,男性20859人次,女性17290人次,男女比为1.21∶1;≥60岁老年患者21269人次,占55.75%;前7类主要系统疾病占总体的76.05%,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疾病分布不同(P<0.05)。结论该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具有自身特点,应加强疾病顺位前几位疾病的诊疗水平,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关注老年患者的慢性病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主要疾病谱以提高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水平。方法对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3627例患者的疾病谱、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前5位依次是创伤(23.57%)、心血管疾病(12.90%)、神经系统疾病(9.93%)、呼吸系统疾病(9.68%)、消化系统疾病(8.68%)。创伤以20—40岁人群为主,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消化系统疾病以20—60岁为主。结论以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为依据,应不断加强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急救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减少院前急救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某医院近4年死亡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2016—2019年住院死亡患者病案信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分析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结果 2016—2019年全院共死亡2266例患者,病死率0.8%;各年度住院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而病死率逐年下降(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军队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为提高为部队医疗服务效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完善部队卫勤保障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某医院2003年到2007年军队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库,参照ICD-9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分类,而后再进行顺位排列、年龄分布统计和前10位单病种描述。结果:系统分类前5位疾病是呼吸、循环、消化、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某些因素的增补分类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年龄分布前三位的是-30、-20和-80组;前五位单病种是上呼吸道感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和急性阑尾炎。结论:明确了军队住院患者的常见病及其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可以给医疗保健机构做好为军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对医院2013-2015年住院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医院三年总计死亡病例462例,住院患者死亡率为1.17%,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按年龄段划分死亡率从50岁开始上升,80—8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因顺位中前五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其中死于前三种疾病的病例占全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78.3%。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是该院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3-2009年住院病人疾病谱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某院2003-2009年住院病人疾病分类系统及单病种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为医院加强专科特色,针对性地进行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03-2009年7年间的住院病人50 016人次,采用ICD-10对50 016份出院病历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编码,据此产出各年疾病分类报表、7年累计报表及分男女性别表.按各年疾病分类报表累计表中的20大类的合计及死亡项,进行疾病分类系统及死亡构成比排序;按20大类疾病分类系统下的其他单列病种的合计及死亡项,进行单病种构成比排序;按7年累计报表分男女性别表,对肿瘤及单列病种分男女性别排序结果 2003-2009年7年间,疾病分类系统前5位分别以消化、循环、呼吸、损伤和中毒、肿瘤系统为主,累计占67.43%;单病种前10位分别是胆石病和胆囊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骨折、肺炎、阑尾疾病、糖尿病为主,累计占40.48%,胆石病和胆囊炎一直位居第1,占8.98%;疾病分类系统前5位死因分别是肿瘤、循环、呼吸、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累计占住院死亡人数的90.18%;单病种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缺血性心脏病、颅内损伤,累计占住院死亡人数的69.35%.结论 疾病控制的重点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为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支炎、肺气肿及损伤中毒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人才和技术优势仍是吸引病人来源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林州市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接诊的疾病类型,评估该地区三级医疗网络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常见病和多发病就诊问题。方法收集林州市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中11所医疗机构2013年10月-2015年7月所接诊的疾病信息,进行回顾性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疾病分类中循环系统疾病的构成比(22.66%)最高,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14.16%)、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4.16%)、肿瘤(10.98%)和消化系统疾病(7.22%)。各乡级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及接诊病种差异明显,其中姚村卫生院因独有的早期食管癌诊疗特色使肿瘤高居其疾病分类首位,其他乡镇卫生院则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要病种。各村级医疗机构整体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疾病。结论林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间的主要接诊病种既有层次差异又有相互重叠之处;同级医疗机构接收疾病类型存在一定差距,但能满足林州市居民的基本就诊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甘肃省2011-2014年住院病例疾病构成,为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 采用秩和比法和帕累托法对2011-2014年甘肃省居民住院病例疾病构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经和谐程度检验,χ2=79.184,P=0.001,表明疾病谱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提示4年间甘肃省住院病例疾病谱未发生变化。主要系统病种为呼吸、循环、消化、妊娠分娩、损伤中毒、肌肉骨骼、泌尿和肿瘤。结论 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是影响该地区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注意监测肿瘤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居民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征。方法 收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省居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根据ICD-10按系统分类,分析其疾病谱特征;将疫情期间疾病谱与2019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病人96.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下降26.3%,其中男性占43.9%,女性占56.1%;15岁以上占83.9%。住院病例前6位疾病分别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所变化。前10顺位疾病中,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由第2为上升为第1位,其他接受医疗服务由第5位上升为第4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由第8位上升为第7位,肿瘤由第9位上升为第8位,起源于围生期疾病由第10位上升为第9位;呼吸系统疾病由第1位下降为第2位,消化系统疾病由第4位下降为第5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由7位下降为10位。眼和附器疾病由13位下降为19位。男性10种疾病顺位改变,女性12种疾病顺位改变。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服务需求减少,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较大变化;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仍然是居民主要的住院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医院近7年的出院患者疾病谱变化情况,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AS 9.4软件对2010—2016年出院患者病例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7年间出院患者例数呈上升趋势,疾病谱顺位变化不大,存在一致性(χ2=67.12,P<0.05).前5位系统疾病为: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肿瘤、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医院应根据疾病构成情况,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指导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