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糖尿病的安全性及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益气活血汤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与单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心房脑钠肽(BNP)、左室功能(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与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与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平均动脉压(MAP);比较2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BNP、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I、CVP、SVRI、MAP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10.0%)与并发症发生率(1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心脏并发症与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方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方,2组均持续治疗2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血脂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IL-18、hs-CRP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LVEF、CI、CO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活血方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辅助常规疗法治疗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伴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疗效及对QT校正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3月收治的94例MI伴A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汤辅助常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QT间期离散度[QT离散度(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DPH氧化酶(NOX)、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45/4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36/47)(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QTcd、QTd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配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39例予苓桂术甘汤配合曲美他嗪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水平,记录2组住院时间以及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苓桂术甘汤配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塘厦医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对照组(n=22)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23)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两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心功能,死亡率低,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脂通脉汤配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39例给予降脂通脉汤配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研究组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排血量(CO)和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均<0.05),心脏指数(CI)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CO和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I和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降脂通脉汤配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房颤发生情况及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预后情况及房颤疗效优于对照组,血脂指标TC、TG、HDL-C、LDL-C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汤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患者的预后情况和调节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高龄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6.51%,对照组为2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CR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370.81±17.20)m,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362.17±15.6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芪参益气滴丸能改善高龄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脂水平,减少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化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白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影响,为AMI患者PCI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住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剂、抗心肌缺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化瘀方,连续用药7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血清PAPPA、IL-6、ICAM-1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积分、总积分均明显较治疗前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积分、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较治疗前下降(均P0.001),LVEF较治疗前升高(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01)、LEVF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APPA、IL-6、ICAM-1较治疗前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结论 AMI行PCI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给与疏肝活血化瘀方治疗有助于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郭悦  刘纯兴  于艳丽 《陕西中医》2022,(9):1215-1218
目的:探讨心梗救逆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CN2)水平及心室重构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梗救逆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CCN2、TGF-β及不良反应情况。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心室重构情况,分析心梗救逆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室重构风险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搏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CCN2、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研究组心室重构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梗救逆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缓解心室重构进程,且未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中药汤剂。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 BNT)、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功能及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化瘀汤治疗。2组总疗程为14 d。对比分析2组NT-pro BNT、Copeptin、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血清NT-pro BNT、copeptin水平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清NT-pro BNT、copeptin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6、hs-CRP、TNF-α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清IL-6、hs-CRP、TNF-α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NIHSS评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而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68.42%)(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汤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NT-pro BNT、Copeptin、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颅内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氧代谢、平均血流量(Qm)、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脑血流峰值时间(TTP)、血管阻力指数(RI)、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SjvO2均明显降低,SaO2及CERO2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Qm、Vm均升高,TTP、RI、DA、NE、5-HT均降低(均P<0.05); 观察组治疗4周后Qm、Vm均高于对照组,TTP、RI、DA、NE、5-HT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90.70%高于对照组76.74%(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DA、NE、5-HT等神经递质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合活血化瘀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溪市中医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镇肝熄风汤合用活血化瘀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镇肝熄风汤联合活血化瘀汤施治,效果好,能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0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脑细胞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或鼻饲活血化瘀中药汤剂中风1号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P〈0.01)、血肿吸收率(P〈0.01)、是否并发脑梗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活血养心中药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脂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3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7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活血养心方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7d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等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中药方剂活血养心方对ACS患者的降脂效果显著,有益于辅助ACS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化瘀祛痰方对高血脂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过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与非高脂模型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6周,高脂模型组及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化瘀祛痰方低、中、高剂量组同时给予含生药量0.45 g/mL、0.9 g/mL、1.8 g/mL的化瘀祛痰方水煎液灌胃,其余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2次,持续2周。末次灌胃6 h后,除假手术组外,余5组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术制备AMI模型,24 h后麻醉,抽取腹主动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与未坏死心肌组织中SOD、MDA水平;取出心脏,切片、染色、固定后计算心肌梗死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及非高脂模型组比较,高脂模型组及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H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非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组及化瘀祛痰方各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及血清GSH-Px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及血清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非高脂模型组及化瘀祛痰方高、中剂量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及血清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均<0.05),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及血清ROS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均<0.05);且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及血清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瘀祛痰方中、低剂量组(P均<0.05),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及血清ROS水平均明显低于化瘀祛痰方中、低剂量组(P均<0.05)。高脂模型组血清CK-MB、CK、LDH水平及梗死程度均明显高于非高脂模型组(P均<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K-MB、CK、LDH水平及梗死程度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均<0.05)。结论化瘀祛痰方能改善高血脂症合并AMI大鼠血脂异常与氧化失衡,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活血化痰通络方早期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9月30日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0例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2周.观察...  相似文献   

19.
杨霞 《光明中医》2011,26(5):920-923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胶囊治疗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选取60例既符合糖耐量异常,又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阳性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饮食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口服益肾活血胶囊0.5g/粒,一次4粒,一日3次;对照组:在饮食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片,一次1片,一日3次;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治疗组服用益肾活血胶囊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同时患者OGTT中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TC、TG、LDL-C、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肾活血胶囊可以用于干预糖耐量异常,并且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新型的中药制剂在治疗慢性病患者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止麻消痰活血汤对心肌梗死无复流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止麻消痰活血汤组,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通过冠状动脉结扎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无复流模型,自造模之日起,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止麻消痰活血汤组给予止麻消痰活血汤干预。造模成功4周后,观察各组心功能情况; 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6、CRP、TNF-α水平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情况。结果: 实验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止麻消痰活血汤组的LVESd及LVEDd明显增加,LVEF及LVFS明显降低,且模型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 实验4周后,模型组和止麻消痰活血汤组IL-6、CRP、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模型组高于止麻消痰活血汤组(P<0.05)。NF-κB p65及phospho-NF-κB p65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对照组<止麻消痰活血汤组<模型组(P<0.05)。 结论:止麻消痰活血汤可通过抑制心肌梗死无复流大鼠NF-κB依赖的机制,抑制心脏重塑,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心肌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