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四磨汤口服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呕吐、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泻婴幼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8.33%)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能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2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0.5g,2次/d及思密达1.0~3.0g,3次/d;对照组60例:仅用思密达1.0~3.0g,3次/d.治疗72h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59/6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40/6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69,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可选择作为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80例,采用随机方式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儿均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3.3%,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腹痛、大便性状以及腹泻等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较好,在对患儿脾胃进行有效调节的同时,还可以修复肠道黏膜与肠道功能,同时可对肠道菌群平衡进行有效调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医学综述》2016,(12)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治疗(<1岁儿童每次1袋,每日2次;1~3岁儿童每次2袋,每日2次;>3岁儿童每次3~4袋,每次2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每次1袋,每日2次),两组患儿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患儿体温、腹胀、腹泻、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好转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日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生长抑素、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联合组患儿发热[(1.4±0.2)d]、腹胀[(2.4±0.5)d]、腹泻[(2.6±0.7)d]、大便性状[(3.2±0.6)d]等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大便次数[(1.7±0.4)次]与对照组[(2.3±0.6)d、(3.7±0.8)d、(4.5±1.0)d、(5.4±1.1)d、(2.9±0.6)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1.4%(64/70),对照组为78.6%(55/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6/70),对照组为4.3%(3/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生长抑素、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在组间、不同时点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生长抑素的水平呈上升趋势,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联合组各时段血清生长抑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儿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74例,参考平行对照法,将患儿划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7例。对参照组患儿进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试验组患儿行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在腹胀、腹痛、腹泻以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方面均明显优参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参照组的67.5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实现早期康复,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该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疾病者中,方便抽取90例患者纳入到讨论中,9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45例对照组(思密达药物治疗)和45例研究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药物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8.89%比对照组73.33%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肺炎治疗时间、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4.2±1.7)d、(2.2±1.1)d、(4.5±2.0)d比对照组(6.9±2.2)d、(4.5±1.5)d、(7.2±2.3)d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疾病可考虑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药物进行治疗,疗效突出,患儿肠黏膜屏障得到修复,其腹泻症状得到快速缓解,肺炎疗程得到缩短,临床可大力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宝乐安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情况。方法所有患儿均符合1994年制订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转移因子治疗,每日口服1支,即10mL,3个月为1个疗程;试验组口服宝乐安,每次250~500mg,均按每天2次服用,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时,采血查细胞免疫,试验组患儿的免疫力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宝乐安治疗RRI患儿,试验组患者无论是免疫蛋白数值还是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为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R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RE患儿114例纳入研究。依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给予正常补液和抗病毒治疗,并为患儿纠正其脱水症状和酸碱平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另增用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不同时期的体液免疫功能相关指标(IgA、IgM及IgG)及细胞免疫相关指标(CD3+、CD4+、CD8+)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5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6%(4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缓解时间、腹泻控制时间及呕吐控制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gG、IgM及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及CD4+/CD8+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RE患儿能够发挥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优化其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儿童急性水样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8例,在调整饮食、液体疗法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酪酸梭菌联合消旋卡多曲,对照组使用酪酸梭菌联合蒙脱石散,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腹泻次数、呕吐和发热缓解情况。结果:治疗24、48、72h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腹泻分别为(6.62±2.31)和(8.32±2.92)次/d(P<0.01)、(3.27±1.25)和(4.82±2.04)次/d(P<0.01)、(1.59±0.76)和(1.86±0.99)次/d(P>0.05),止吐和退热时间分别在用药后(17.52±9.86)和(29.75±13.82)h(P<0.01)、(1.22±0.65)和(1.35±0.97)h(P>0.05)。结论:对比酪酸梭菌联合蒙脱石散,酪酸梭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儿童急性水样性腹泻更能缓解前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但不能更有效地缩短病程,在改善发热方面无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乳果糖+饮食疗法方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门诊接诊的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乳果糖+饮食疗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物质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生长抑素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便质干硬、排便疼痛、排便频率<1次/d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P物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便质干硬、排便疼痛及排便频率<1次/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乳果糖+饮食疗法方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可改善患儿的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四磨汤治疗儿童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儿童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予抗生素、补液和退热等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四磨汤口服液口服(昏迷者通过胃管鼻饲),10m l/次,3次/d,连用1周。观察和记录两组病例的病情恢复指标,包括退热时间、大便白细胞转阴时间,并比较其中的差异。结果:两组的退热时间、大便白细胞转阴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时间较短,病情恢复较快(P<0.01);疗程进行到1周时,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急性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3例患急性菌感染性腹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观察组在体温恢复正常、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以及大便化验恢复正常时间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腹痛出现的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3%的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酪酸梭茵组、美沙拉嗪纽、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组。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粘膜肉眼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积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粘膜组织中HSP27的表达量,ELA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的表达量。结果酪酸梭茵和美沙拉嗪都可以降低实验小鼠DAI积分,减轻肠道的组织学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酪酸梭茵组、美沙拉嗪组、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组,结肠中HSP27的表达都上调(P〈0.05),血清中TNF-α的表达都下降(P〈0.05),其中美沙拉嗪组与酪酸梭茵组治疗效果相当(P〉0.05),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组治疗效果最佳(P〈0.05)。结论酪酸梭菌和美沙拉嗪对急性期UC都有治疗作用,二者联合用药效果更佳,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上调HSP27,抑制TNF—α的表达而减轻肠道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合50%乙醇溶液对大鼠通过免疫化学法造模,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五个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酪酸梭菌组和美沙拉嗪和酪酸梭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即IL-4、IL-6的含量。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活动期至缓解期美沙拉嗪组、酪酸梭菌组以及联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IL-4水平显著升高,IL-6的水平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与美沙拉嗪组和酪酸梭菌组比较,血清IL-4和IL-6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美沙拉嗪和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联合治疗组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6的水平,升高血清IL-4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口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非细菌感染性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非细菌感染性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设口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口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口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组显效率增加显著(P〈0.01),腹泻时间、及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口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非细菌感染性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新生儿黄疸临床接受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前1 d,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5、7 d,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逐渐降低,与组内治疗前1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7 d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两组IgA、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两组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更有效控制胆红素水平,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