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自主呼吸组(C)、大潮气量通气组(M)以及通气前应用乌司他丁1万u/kg组(U1)、5万u/kg组(US)和10万u/kg组(U10).除C组外均给予容量控制性通气4h(参数设置:VT=30mL/kg;RR=40次/min;I/E=1:3;FiO2=21%).通气中监测动脉血气.实验结束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分别测定肺湿/干重比(W/D),BALF中总蛋白含量、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并对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①M组大鼠通气中PaO2逐渐下降,4h后较基础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C组相比,肺W/D比值和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蛋白含量明显升高.②通气前预先应用Uti各组PaO2降低明显减缓.同M组比较,肺W/D比值和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其中U1组的变化不明显,而U5和U10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Uti可以通过抑制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减少肺血管内蛋白渗出,保护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且保护作用似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肺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保护效果。方法 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单纯热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IR group)阻断左肺门1 h后,开放左肺门再灌注2 h,取左肺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后,处死大鼠。左肺上段测湿干比(Wet/Dry Ratio,W/D),中段做组织切片,下段检测MPO浓度;乌司他丁常规剂量组(ulinastatin conventional dose group,UC group)阻断左肺门前,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10 000 IU/kg,其余程序同IR组;乌司他丁大剂量组(ulinastatin high-dose group,UH group)阻断左肺门前,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0 000 IU/kg,其余程序同IR组。结果 IR组与UH组比较,血气分析中肺静脉血的氧分压(PO2)与W/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9.5±18.3)mmHg vs.(128.5±17.7)mmHg,(5.30±0.13)vs.(5.08±0.25),P<0.05];MPO浓度检测结果,IR组、UC组与UH每两组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57.36±10.51)ng/mL,(45.74±8.13)ng/mL与(28.30±6.28)ng/mL,P<0.05];组织切片可见IR组较UC组和UH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结论 乌司他丁对大鼠肺脏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存在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选10只为空白对照组(A组),余20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成功构建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B组)及UTI干预组(C组),每组10只。C组每日腹腔注射UTI 40 000 IU/kg,A组及B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8周及第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PG)、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SCr)及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制备肾匀浆,并检测血清及肾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①B、C组FPG高于A组(P均<0.05),C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C组24 h尿白蛋白、SCr高于A组,C组低于B组(P均<0.05);③B、C组Ccr低于A组,C组高于B组(P均<0.05);④B、C组血清及肾匀浆MDA、CTGF及PAI-1含量均高于A组,C组低于B组(P均<0.05);⑤B、C组血清及肾匀浆SOD及MMP-9均低于A组,C组高于B组(P均<0.05)。结论 UTI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MDA、CTGF及PAI-1表达、升高SOD及MMP-9表达,降低尿蛋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孙勇  孙曙光  王静  王良喜  毛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吴杭庆 《重庆医学》2011,40(26):2601-2602,260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大鼠致肠黏膜损害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烧伤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两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等体积的营养液。乌司他丁组于伤后每日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烧伤前及烧伤后第1、2、3、4、5、6、7天大鼠的氮平衡变化,同时检测烧伤后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烧伤后两组大鼠的氮平衡、D-乳酸、DAO、TNF-α及IL-6均显著高于烧伤前(P<0.01);乌司他丁组的氮平衡、D-乳酸及DAO活性与烧伤对照组相似(P>0.05);而TNF-α及IL-6含量显著低于烧伤对照组(P<0.05,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而对肠黏膜屏障没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肝癌切除术中的抗炎效应。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行肝癌切除术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0例。实施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乌司他丁组以乌司他丁10 000 U.kg-1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切皮即刻20 min内经外周静脉持续恒速泵入。分别于术前(T1)、术后(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抽取中心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组间比较显示,2组T1时IL-6、IL-8、IL-10及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同一时间的IL-8、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乌司他丁组的IL-6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IL-10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2组各时点之间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的IL-6、IL-8、IL-10水平均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L-6、IL-8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3、T4时点之间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中存在炎症反应,乌司他丁可抑制血清促炎因子的生成,同时可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脓毒症组(B组)和乌司他丁组(C组),检测脓毒症前及脓毒症后3、6、12和24 h大鼠血浆TNI、BNP水平和心肌MDA含量、SOD活性,以及UTI的影响,并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脓毒症后3、6、12和24 h大鼠血浆TNI、BNP水平以及心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心肌SOD活性低于假手术组(P<0.05);UTI组较脓毒症组血浆TNI、BNP、心肌MDA明显降低(P<0.05).心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UTI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损害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结论 脓毒症大鼠早期即发生明显的心肌损伤,乌司他丁能够显著减轻脓毒症时心肌损伤的程度,对脓毒症大鼠的心肌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垫扎球囊法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n=10)和I/R+乌司他丁组(n=10)。检测三组心肌组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及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采用TTC染色确定心肌梗死及缺血范围,并用Western-blot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中反映氧化损伤程度的MDA明显升高[(4.13±3.27)nmol/L比(11.13±2.13)nmol/L],CK-MB也升高[(15.21±6.24)U/L比(2752.21±1276.36)U/L],GSH则明显降低[(241.42±3.28)mg/L比(184.26±2.14)mg/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比较,I/R+乌司他丁组MDA[(8.25±4.26)nmol/L]、CK-MB[(1873.24±621.43)U/L]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乌司他丁组梗死面积[(12.27±4.26)%]小于I/R组[(17.12±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IL-6、IL-8水平较低[(0.412±0.550)、(0.132±0.071)],缺血再灌注后,I/R组IL-6、IL-8表达升高[(1.785±0.720)、(0.926±0.24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比较,I/R+乌司他丁组炎性因子IL-6、IL-8水平下降[(1.102±0.780)、(0.672±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IL-6和IL-8介导的炎性反应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real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U组给予乌司他丁1.2×10^4U/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CPB停止后1h(T3),CPB停止后24h(T4)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U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UTI)是从人体尿液中提取的尿胰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蛋白、糖和脂类水解酶的活性,减少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等大手术或有炎性介质参与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防止炎症反应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文就UTI对机体各重要器官组织在受到不良刺激时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在大鼠原位异体左肺移植模型中对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6只接受原位异体左肺移植的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受体在供肺通气和再灌注开始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UTI治疗组大鼠也在供肺通气和再灌注开始时接受UTI10 000U/kg,静脉注射。2h再灌注后取供肺肺静脉血测血气,处死动物,取部分供肺行组织学观察,其余部分保存于液氮中,测量供肺干湿重比,提取肺匀浆,测量髓过氧化物酶浓度(MPO),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和IL-8浓度。结果在UTI组,供肺肺静脉血气示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38.62±0.75)kPavs(31.57±1.85)kPa,P<0.05)],移植肺干湿重比[(4.74±0.28)vs(5.00±0.12),P<0.05]、ICAM-1mRNA表达和MPO[(0.63±0.23)vs(0.84±0.22),P<0.05]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病理示治疗组组织损伤轻于对照组。但治疗组IL-8[(173.43±27.64)vs(76.22±12.42),P<0.00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UTI对大鼠单肺移植模型中移植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鼠羊水栓塞肺病理变化及补体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鼠羊水栓塞后肺病理变化及补体的作用。方法精选雄性Wistar大鼠30只于妊娠20d制作羊水栓塞模型。根据注入液体性质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羊水组(10只)、胎粪液组(10只)。对照组除注入生理盐水外,皆同其余组。实验后取大鼠左肺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右肺行MPO检查。免疫比浊法测各组前后的补体C3、C4水平。结果实验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MPO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生理盐水组注入前后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鼠原羊水组和胎粪液组注入前后补体C3、C4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结论补体系统在羊水栓塞中被大量激活、消耗,其活化裂解产生的片段引起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及一系列病理变化,由此引起肺损伤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1999年建院以来诊治的1例AFE临床资料及1994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的AFE 77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78例AFE中,71.8%是经产妇,其发病诱因依次为使用催产素或米索等、胎膜早破、剖宫产术、宫缩过强或急产、人工破膜、羊膜腔穿刺引产及钳刮术.主要临床表现为休克(66.7%)、DIC(56.4%)、胸闷(51.3%)、发绀(48.7%)、呼吸困难(46.2%)、昏迷(39.7%).孕产妇死亡20例(20/78,25.6%);存活58例中,子宫切除13例(13/58,22.4%).死亡组中,7例及早诊断,1例使用肝素;存活组中,55例及早诊断,20例使用肝素.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1).发生羊水栓塞后,其围产儿死亡率为72.7%.结论AFE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根据临床表现及早诊断,尽早使用肝素,适时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曹殿青  余艳丽  郭翠容  刘欣  夏文芳 《医学争鸣》2009,30(21):2342-2344
目的:探讨氯胺酮、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至5组:氯胺酮组(K组)、乌司他丁组(U组)、氯胺酮+乌司他丁组(K+U组)、模型对照组(LPS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采用内毒素(LPS)二次打击法建立ALI大鼠模型后,在2h和4h两个时间点上,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检测PaO2、肺泡灌洗液(BALF)中磷脂和SP-A浓度,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D)以及HE染色.结果:LPS组PaO2、磷脂及SP-A浓度与其它4组相比最低(P〈0.05),肺组织W/D比值最大(P〈0.05).K组和U组的各指标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优于LPS组(P〈0.05).C组的各指标在各个时间点上均最佳(P〈0.05),并均保持平稳.K+U组次之,并与K组、U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aO2、磷脂浓度、SP-A浓度在4h内均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O2与BALF中的磷脂浓度、SP-A浓度均呈高度线性相关性(P〈0.01).结论:氯胺酮和乌司他丁均可有效减少ALI过程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活性成分SP-A和磷脂的丢失,从而改善PaO2,对ALI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3年9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3例诊断为不典型羊水栓塞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尽管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但是依据其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在疾病早期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掌握不典型羊水栓塞的特点在疾病的早期得到诊断和治疗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2例为治疗组,B组4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拯救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和《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处理,A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生理盐水20 m l静脉注射,每8 h 1次,连续应用1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APACHE-Ⅱ评分和肺损伤Murray评分,计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和B组比较,A组的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和MODS发生率明显改善(P<0.05),肺损伤Murray评分和病死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肺损伤,保护肺功能,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新生大鼠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乌司他丁小剂量组(2.5万U.kg-1)、乌司他丁中剂量组(5.0万U.kg-1)、乌司他丁大剂量组(10.0万U.kg-1),每组8只。以5 mg.kg-1 LPS腹腔注射制作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予以乌司他丁腹腔注射进行干预,4 h后观察新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MMP-2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乌司他丁中、大剂量组的MMP-2水平明显低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分别P<0.05,P<0.01),乌司他丁小剂量组虽低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LPS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损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肺组织MMP-2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羊水栓塞(AFE)大鼠模型血及肺组织中的内皮素I(ET-1)的含量。进一步探讨羊水栓塞的发病机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SD雌性未孕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各10只,羊水分别取自足月妊娠胎粪污染组、原羊水组、上清液组,20妊娠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①及未经注入任何液体的对照组②。[结果]胎粪液组、原羊水组及上清羊水组ET-1的水平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胎粪组血清ET-1水平为147.79PG/mL,上清液组为83.98PG/mL。20妊娠周羊水组ET-1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内皮素与羊水栓塞的发生存在着密切关系。内皮素随着羊水栓塞病情的加重而增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羊水栓塞动物模型,研究不同性质、不同剂量羊水入血后角蛋白16表达的变化,探讨角蛋白16在羊水栓塞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待产的Wistar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分别为羊水原液组(AF)、羊水胎粪混合液组(MAF)、对照组(NS),每组各4只以1.25ml/kg、2.5ml/kg、3.75ml/kg不同剂量从舌下静脉分别注射羊水原液、羊水胎粪混合液、生理盐水,待大鼠死亡后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角蛋白16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角蛋白16表达呈阴性反应,AF组和MAF组角蛋白16表达呈阳性反应,且随着羊水入血剂量的增加,角蛋白16表达阳性数增加,且染色更深,两组之间角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角蛋白16的表达与羊水入血量有关,与羊水胎粪污染程度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羊水栓塞致死的法医学鉴定和意义。方法 研究5例较典型的因羊水栓塞致死的法医学案例,通过完整的尸体解剖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羊水栓塞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过程、法医学鉴定和法医学意义。结果 本组5例羊水栓塞分别系违规使用催产素、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及异常物质进入母体循环所致。结论 羊水栓塞的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尸体解剖检查等多方面结果综合分析判断,这也有助于法医学正确评价诊疗行为是否得当,并判断其是否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