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第一章总则为了在重大传染病突发疫情防控中更好地发挥护理工作的作用,根据《护士伦理准则》的总体框架和原则,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护理实践经验,聚焦重大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形成护理伦理原则,达成专家共识。用于指导护士对患者、医生、护理同道及社会公众建立伦理和道德规范,以期给政府决策及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提供关爱护士职业群体、尊重其专业价值的伦理建议和参考。第二章疫情防控护士的责任和权利第一条护士的责任抗疫救护的义  相似文献   

2.
伦理困境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期间普遍存在于护士中,会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从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护士伦理困境相关概念、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护士、护理管理者、卫生管理机构对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护士伦理困境的关注,为进一步制定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期间护士伦理困境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多采用量表和质性访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时期护士伦理困境包括探视限制的伦理困境、稀缺资源公正分配的伦理困境和护士权利与义务的伦理困境。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学因素、心理因素、风险感知和社会支持等。建议今后从伦理学的角度开发适宜的评估工具,及时掌握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时期护士伦理困境现况,深入挖掘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突发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需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世界大流行状态,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疗法或疫苗。因此,急需开展突发传染病的临床研究,有助于疫情防控。我国目前无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的伦理准则,相关国际伦理指南对一些细节操作问题缺乏明确指导。为此,我们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专家共识,明确其伦理审查范围和要点,以供医疗机构、药物和医疗器械企业、医务工作者参考。其伦理审查要点包括研究团队资质及分工协作,前期研究基础、研究方案、纳入排除和提前退出标准等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风险受益评估,受试者公平招募,书面的知情同意书、预先考虑数据共享等知情同意,跟踪审查,数据共享和结果发表。该专家共识有助于保障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其临床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4.
重大传染病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及危害性特点,隔离作为紧急情况下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的应急管理手段,在传染病防治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在取得良好防治成效的同时,也客观存在着个人自由与公共健康、个人隐私与公众知情之间的伦理冲突。针对隔离实施阶段暴露出的伦理问题进行充分探讨,遵循最小侵害、效用、尊重等伦理原则,提出加强基层工作人员伦理决策能力、完善隔离运行程序、给予隔离人群更多人文关怀的建议。期望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相统一的前提下,促成个人诉求与公共利益的良性互动,妥当解决重大传染病处置中存在的现实难题,发挥公共政策目标的最优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已处全球大流行状态。迄今尚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物、疗法或疫苗。为防止或减少突发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降低突发传染病的危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开展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7.
8.
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传染病暴发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为防止疫情的快速传播与扩散,需要快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隔离确诊患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追踪其活动轨迹,发布其感染相关信息等防控措施,这有可能引起个人隐私与信息的泄露。采取防控措施需要在保护公众利益的同时,兼顾个人权益与隐私保护,并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重大传染病防控中个人隐私保护的伦理治理,需要根据法律法规规范个人信息的使用,多维度实现有效的伦理治理,建立健全个人隐私保护监督管理机制,提升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科普宣传,促进公众理解,以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重大传染病疫情频繁发生,从乙肝、艾滋病、SARS到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严重威胁着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也给口腔临床诊疗工作带来极大冲击.如何在疫情面前,既做好院感防控,也能安全有序地开展口腔治疗,是口腔医师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文章依据多年防艾工作经验及此次新冠肺炎防疫体会,对未来口腔医学继续教育中强化学生防范重...  相似文献   

10.
日前,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委局联合印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慢性病国家级综合防治规划。7月9日,在卫生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慢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立明教授透露,为响应《规划》,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慢性病防治分委会达成了《慢性病防控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认为:慢性病严重损害国民健康,  相似文献   

11.
德拉马尼是近年上市的抗结核新药,围绕该药的临床研究证据不断衍生丰富着其临床应用场景。发表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2年第9期的《德拉马尼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从德拉马尼药理特性、耐药机制、各期临床试验设计及结果、扩大适应证用药研究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给出具体推荐意见以规范德拉马尼在我国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改善预后。笔者对该共识作进一步解读,为该药适用人群、预后研判及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提供循证建议,以指导用药实践,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学杂志》2022,(26):1982-1986
血液透析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易感、高发且具有高死亡率。针对当前国内血液透析患者COVID-19防控和透析治疗存在的问题, 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组织专家提出现阶段COVID-19疫情期间血液透析室开放、不同COVID-19播散风险的血液透析患者分层管理、COVID-19高流行地区的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和患者管理、常态化防控措施以及开展透析患者COVID-19疫苗接种相关研究质控专家建议, 指导科学、规范地做好血液透析室的COVID-19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每年我国新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数量已超过30万,居肿瘤相关死亡人数的第二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刘旭 《浙江医学》2014,(21):1754-1755
我国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发国家。2型糖尿病(T2DM)和冠心病(CHD)、高血压可互为因果,共同导致心血管事件,加重肾功能不全。由此,《CVD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OAD)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应运而生,共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实用性强,不仅推荐了CV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筛查流程、诊断标准、用药原则和治疗目标,还对糖尿病合并CHD、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提出了具体的治疗建议。本文撷要点解读。  相似文献   

15.
赵晨阳  陆璐  周东 《西部医学》2023,(6):781-786 792
癫痫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仅次于卒中和痴呆。与其它成年癫痫患者相比,老年癫痫存在共患疾病众多、病因复杂、药物耐受性差的特点,在诊断与治疗中亟需加强对老年患者的长程精细化管理。202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和癫痫学组发表《中国老年癫痫患者管理专家共识》,该共识明确了老年癫痫患者的年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和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推荐。本文将结合该共识与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老年癫痫患者的定义、共病、药物治疗及长程管理等进行解读,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癫痫患者的规范化管理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诊疗技术的发展,《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诊疗专家共识》应时发布,该共识对以往DLSS诊疗指南或共识进行更新补充,为临床医生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指导。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对其进行解读,以期加深医务人员对该共识的理解,使患者得到准确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因未明,反复发作,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有研究显示,近30年来中国UC发病率快速上升,目前仍未达到最高峰,预计在接下来的25年里将持续增加[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在2010年、2017年分别制(修)订了《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以下分别简称2010年《共识》、2017年《共识》),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让无数人认识到了重大传染病的危害,也更让人意识到了医疗资源作为战略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传统意义上,医疗资源是基于受益最大化、先来后到、公平和透明合理决策原则进行配置的。但是新冠肺炎大流行打破了这项规则,使得医疗资源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出现了艰难取舍。通过探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稀缺医疗资源的分配标准和患者分类法,解释无效治疗的形成原因,分析新冠疫情暴发高峰期的医院应对措施和基本原则,提出分类治疗和集体协商决策,提升治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