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市农村地区自备井中的氟化物浓度水平,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2021年,在某市的13个涉农区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自备井水厂的出厂水,测定其氟化物浓度。用秩和检验比较氟化物浓度在不同年份、区域、水期和水源类型之间的差异。基于经典的“四步法”对氟化物经饮水途径所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共采集水样4 568份,水样中氟化物的浓度为0.02 mg/L~4.78 mg/L,中位数为0.29 mg/L。达标水样份数4 477份,达标率为98.01%,达标率有随年份的递增而升高的趋势(P<0.05)。不同年份、区域、水期和水源类型的水样中氟化物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饮水途径暴露的氟化物非致癌健康风险危害系数的中位数为0.19。结论 2016年—2021年某市农村地区自备井水中氟化物的达标率成上升趋势,年份、区域、水期和水源类型均是影响某市农村地区自备井水中氟化物水平的因素,该市农村地区自备井中氟化物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385749-2006)中规定了分散式供水水质的17项常规指标的限值,其中毒理学指标有3项,即砷、氟化物、硝酸盐.长期饮食含砷超标的水,微量砷可在体内长期蓄积,造成对机体的长期慢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饮用水中氟化物、砷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我们于2010年4-8月对新疆部队饮用水中氟化物、砷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武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中污染物浓度水平,并通过健康风险评价初步评估水体污染物对成人及儿童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度。 方法 对2017年武汉市农村饮用水中17个指标的浓度进行调查,并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 结果 武汉市农村饮用水中5种化学致癌物和12种非致癌物所引起的成人和儿童总健康风险分别为2.58×10-5/a和3.61×10-5/a,其中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大于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占总健康风险的99.99%。化学致癌物所致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铬(六价)>砷>镉>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非致癌物所致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铅>氟化物>铜>汞>硝酸盐>锰>铁=锌>硒>氰化物>氨氮>挥发性酚。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均高于成人。 结论 武汉市农村饮用水中污染物所致成人和儿童总健康风险在美国环保局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度(1×10-4/a和5×10-5/a)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农村生活饮用水开展健康风险评价,量化水体污染物对人体的潜在健康危害,确定污染物的主次和治理的优先权,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保护水源的可行方案,改进制水工艺,提高供水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福建省76个县的农村各类生活饮用水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化学致癌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六价铬砷镉,非致癌污染物为铜氟化物铅硝酸盐汞锰锌铁硒氰化物氨氮挥发酚,前组所致的影响远高于后组。各类水样的风险按大小排列分别为:分散式供水一般集中式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地面水地下水;水源水末梢水出厂水;未处理沉淀、过滤仅消毒完全处理,各类水样的总风险和化学致癌物综合风险均超过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对社会公众成员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结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以化学致癌物为主,应加以优先检测与控制。要积极建立和完善饮水卫生安全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加强水源保护,减少水污染的来源,同时不断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龙口市农村饮用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为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2017年龙口市13个乡镇466个村生活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及健康危害指数进行分析,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描述。结果 2017年龙口市农村生活饮用水非净化水合格率(41.38%)远低于净化水(92.25%),硝酸盐含量[28. 50(10.10,56.10)mg/L]显著高于净化水[3.10(1.10,7.30)mg/L],硝酸盐健康风险(HI=0.924 0)高于净化水(HI=0.147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硝酸盐高含量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及水库周围,内陆地区含量较低,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结论 2017年龙口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硝酸盐污染较严重,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且含量呈现空间异质性,建议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管理,且对硝酸盐含量过高地区实施优先改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油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毒物的暴露水平,评估通过饮水途径对江油市不同人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 根据江油市2018年生活饮用水的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中的17种化学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铬和硝酸盐分别为致癌物和非致癌物中日均暴露剂量最大的化学物,致癌及非致癌化学物通过饮水途径对不同人群所致暴露剂量大小顺序均为:成年女性>成年男性>儿童;致癌化学物和非致癌化学物对成年男性及女性所致健康总风险均高于儿童;致癌化学物的致癌风险大小顺序为铬>砷>镉>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主要的非致癌化学物的健康风险大小顺序为:铜>铅>氟化物>硝酸盐;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占总健康风险的99.95%,成年男性、成年女性以及儿童的总健康风险分别为5.46×10-5a-1、5.43×10-5a-1和4.77×10-5a-1。结论 江油市饮用水中化学物的人群健康总风险低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说明江油市生活饮用水可以安全饮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石家庄市农村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于2012年枯水期(4月)和丰水期(7月)分别对10个县245个行政村的地下水出厂水进行采集检测,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地下水中砷、镉、铬、铅和汞经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初步评价。结果 3种基因有毒物质所引起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水平为8.44×10-5/年,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铅(8.50×10-10/年)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水平高于汞(3.23×10-10/年),两者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结论石家庄市部分县监测点饮用水中铬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近年来阜阳市某区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8年阜阳市某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中氟化物结果进行评价.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健康风险,为改水降氟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监测结果收集自"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影响武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水质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 - 2017年武汉市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点分别进行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的采集与检测。结果 2015 - 2017年共监测水样679份,合格506份,合格率为74.52%,枯水期71.17%,丰水期77.75%,出厂水76.19%,末梢水73.77%。3年水质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度的枯水期和丰水期以及末梢水和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理指标与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9.41%和95.58%,消毒剂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分别为83.30%和89.10%。结论 武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总体水质情况相对良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毒不达标和微生物污染,应加强农村饮用水消毒培训与监管。  相似文献   

12.
宋宁生  郭防 《职业与健康》2012,28(6):644-646
目的通过对广西某县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中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阐述目前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水质状况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随机采集的10个自然行政村的饮用地下水检测数据,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该饮用地下水水质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大小顺序为Cr6+>As>Cd,非致癌性污染物所致风险度大小顺序为硝酸盐>铅>铜>氟化物>锰>汞>氨氮>铁>氰化物>锌>挥发酚,但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结论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水质健康风险以化学致癌物为主,应加以优先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武汉市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方法 2013年至2017年,采集武汉市中心城区市政出厂水48件,测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51种有机污染物及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含量,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概率评价。结果 共检出18种有机污染物,检出率高的污染物依次为三氯甲烷、PFOA、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氯乙醛、二氯甲烷。有机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非致癌风险为3.53×10-12~1.14×10-9年-1,致癌风险为2.52×10-9~1.92×10-6年-1,其中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氯甲烷的风险值之和占总风险值的比重大于85%。PFOA通过饮用水途径所致的非致癌风险与二氯一溴甲烷相当,仅次于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氯甲烷。结论 武汉市饮用水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有机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非致癌健康风险可忽略,致癌健康风险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但高于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和环境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氯甲烷是健康风险值的主要贡献者,应作为饮用水风险管理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评价深圳市生活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 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深圳市13个市政水厂出厂水和部分末梢水中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浓度进行检测,并对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深圳市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及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和三溴甲烷浓度中位数分别为37.0、24.5、2.3、7.8、0.3 μg/L,致癌个人年风险分别为4.52×10-5、2.38×10-5、6.07×10-6、1.52×10-5、7.45×10-8/a,非致癌健康风险值个人年风险分别为9.32×10-2、7.68×10-2、3.61×10-3、1.23×10-2、4.71×10-4/a.三卤甲烷按风险大小排列为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结论 深圳市政出厂水中三卤甲烷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致癌个人年风险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可以接受的限值(1.0×10-41.0× 10-6/a)之内,但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非致癌健康风险在USEPA可接受限值(HI<1)之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南昌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种类、分布,并评价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于 2015年枯水期(11月)、2016年丰水期(6月)采集南昌市主城区 8家市政出厂水水样 16份 ,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 - 2006)检测水样中 13种消毒副产物含量;运用美国环保局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消毒副产物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 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浓度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 2006),卤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和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是南昌市主城区饮用水中主要消毒副产物。消毒副产物在丰水期浓度是枯水期浓度的4.16倍,丰水期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甲烷浓度高于枯水期,枯水期二溴一氯甲烷浓度高于丰水期(均P<0.05)。消毒副产物引起的致癌风险为2.83×10 - 5/年~7.98×10 - 5/年,中值5.91×10 - 5/年,非致癌风险为6.21×10 - 2/年~1.86×10 - 1/年,中值为1.22×10 - 1/年。致癌风险主要来自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和二氯一溴甲烷,丰水期以三氯乙酸和三氯甲烷贡献最大;枯水期以二溴一氯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贡献最大;而二氯乙酸对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结论 卤乙酸和三卤甲烷是南昌市主城区饮用水中的主要消毒副产物,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引起的致癌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但需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丰水期消毒副产物浓度应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不同供水方式饮用水中某些金属元素暴露水平,评价其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为生活饮用水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7年市政管网末梢水和农村自备井集中式供水的末梢水,共计1404件水样的检测结果,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Pb、Cr^6+进行致癌风险评价,对Hg、Cu、Mn、Zn、Fe、Al进行非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朝阳区由饮用水途径暴露的金属元素非致癌健康风险商值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排序为Hg>Fe>Mn=Cu>Al>Zn;Cr^6+和Pb的致癌健康风险分别是3.48×10^-5和7.39×10^-7,致癌健康风险排序为Cr^6+>Pb。结论朝阳区人群暴露于不同供水方式的饮用水中8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致癌健康风险以Cr^6+为主,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梧州市郊区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市郊区农村饮用水的类型、供水方式的不同设置分散式供水监测点,随机抽取利用国债资金建设并竣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集中式供水监测点。2009年设置的集中式供水监测点分别为13个、分散式供水监测点均为15个,2010年在2009年基础上,集中式供水点增加到20个,分散式供水点仍为15个。于2009、2010年分别于3月和8月对水样进行采集、检测、评价。结果 2009年和2010年的水样总体合格率分别为35.37%、22.73%,不同年度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年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的是:总大肠菌群(35.94%)、耐热大肠菌群(39.06%)、菌落总数(75%)、浑浊度(69.27%)、肉眼可见物(92.71%)、pH(93.75%)。其他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的合格率均在95%以上。结论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处理方式简单,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梧州市郊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庄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检验和评价,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卫生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共检测分析水样60份,检测20项指标,其中合格43份,不合格为17份,合格率为71.67%。结论:庄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发现和控制可能影响农村学校师生健康安全的饮水危害因素,预防和控制介水性传染病在农村学校发生和流行。方法通过构建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体系,对存在的健康危害因素进行风险控制与应急管理,并对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农村学校饮水水质的高风险指标仅见于微生物指标,实施相应风险控制与应急管理后的2006-2010年,100所农村学校经饮水传播肠道传染病平均发病率(0.56‰)显著低于实施前(3.56‰);全自治区农村学校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起数年平均发生率为0.620‰,平均发病率8.645/10万,明显低于2005年(实施干预前)1.169‰的发生率,以及18.973/10万的发病率水平。2006-2010年,广西农村学校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发生率和发病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1)。结论建立饮用水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体系对预防和控制介水性传染病在农村学校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