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发病情况,分析影响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合并肌功能降低与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512例年龄≥60岁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AMRY-EH101握力器测试握力(HS),秒表、皮尺测试行走速度(GS),生物电阻抗分析测定肌肉含量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采用2019年亚洲老年肌少症管理机构(AWGS2019)标准对肌少症进行分组,摩尔斯跌倒风险预测量表评价跌倒风险,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肌少症检出率为19.92%,399例患者(77.93%)存在跌倒风险,而是否有肌少症及肌少症严重程度对跌倒风险无影响(P>0.05);非肌少症患者中,HS、GS、SMI下降组跌倒风险较正常组升高(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血糖情况、白细胞介素6、T2DM视网膜病变、T2DM周围神经病变、T2DM血管病变7类变量是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跌倒风险较高,T2DM合并肌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肌少症与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潍坊市385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非肌少症组和肌少症组。测量各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肌肉质量指数(MMI)和下肢肌肉质量指数(LLMMI);同时进行握力、功能性步行能力(TUG)、平衡能力(BBS)测试。肌少症与跌倒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BMI、MMI、LLMMI与TUG及BBS应用直线回归相关性分析。结果 385例老年COPD患者发生肌少症108例,其发生率为28.05%.肌少症组患者BMI、MMI、LLMMI、握力及BBS显著低于非肌少症组,而TUG显著高于非肌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MMI、LLMMI与TUG呈负相关,与BBS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COPD患者肌少症跌倒风险与年龄、吸烟、接触粉尘、COPD病史及呼吸困难评分密切相关,多数存在过去1年内跌倒史、下肢肌力减退、平衡功能受损。结论 社区老年COPD患者肌少症跌倒风险与年龄、吸烟史、过去1年内跌倒史、下肢肌力减退、平衡功能受损有关,应积极给予营养等干预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分析与抑郁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报告了本社区2010年8-11月应用Beck抑郁问卷(BDI)进行抑郁评分的1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采集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数,血糖情况,糖尿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患病情况.结果 52.6%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糖尿病治疗情况,合并高血压及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抑郁与女性(r=0.297 P=0.028)、胰岛素使用(r=0.257 P=0.048)、合并高血压(r=0 257 P=0 049)、合并周围神经病变(r=0.345,P=0.020)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和周围神经病变进入回归方程,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73(P=0.009)和0.380(P=0.007).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较高,性别和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将其中30例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另外30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26.67%)、周围神经病变(36.67%)、肾病(43.33%)、糖尿病足(20.00%)、外周动脉病变(46.67%)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若合并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更容易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疾病,发病逐年增多。该病会引起患者多种病变,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亦非罕见。 该病的临床症状为四肢末端感觉异常(呈手套,袜子样)、麻木、麻木伴疼痛、麻木伴灼热感。主要体征有膝或跟腱反射低下、消失或振动感减退。 患者临床特点:明显的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增高;明显四肢末梢感觉异常;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振动感觉减退;肌电图示广泛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变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17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无糖尿病患者,X线检查确定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肌电图检测周围神经损害情况,生化自动分析仪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基血红蛋白等糖尿病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患糖尿病(OR=1.66,P=0.009)、空腹血糖(OR=2.11,P<0.001)、餐后2 h血糖(OR=1.57,P<0.001)、糖化血清蛋白(OR=1.63,P<0.001)、糖基血红蛋白(OR=2.22,P<0.001)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是否患糖尿病与是否存在外周神经损害显著相关(OR=1.73,P<0.001);是否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OR=1.92,P=0.016),其中周围神经变性(OR=2.2,P=0.008)和周围神经异常(OR=6.35,P=0.029)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和分析本院住院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点与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观察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皮肤组织学结构改变。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观察糖尿病足病溃疡边缘皮肤组织学结构的改变。结果:纳入统计糖尿病足患者227例。糖尿病足患者227例中,合并高血压病122例(53.7%),合并血脂异常147例(64.8%),存在下肢血管病变144例(63.4%),存在周围神经病变150例(66.1%),空腹血糖达标率仅15.4%,餐后血糖达标率12.8%,Hb A1c达标率仅8.4%,TC达标率23.3%,未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足患者LDL-C达标率12.2%,合并冠心病患者达标率16.7%。糖尿病足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且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年龄大、病程长及血糖血脂水平控制不佳的特点。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 A1c为显示影响足部溃疡程度Wagner分级的显著因素;其中Hb A1c的影响最大(OR=1.278);Hb为T2DM发生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OR=0.960)。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到糖尿病足病组皮肤组织学结构发生改变。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且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年龄大、病程长及血糖控制不佳的特点。糖尿病足病组皮肤与正常皮肤比较具有典型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或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GFR的关系。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131例,测定1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转导速度,将其分为无神经病变组(n=734),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397)。比较两组之间的基本情况和GFR。并将所有患者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901例,微量蛋白尿组183例,大量蛋白尿组47例进行亚组分析,分别按有无周围神经病变进行GFR 3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尿素氮(BUN)、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24h尿尿酸、24h尿蛋白、GFR、UACR、尿转铁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UACR亚组间GFR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GFR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BP)、腰围、臀围、HbA1c、BUN、Cr、血尿酸(SUA)、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蛋白、24h尿尿酸、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尿转铁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IgG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回归系数=0.049,P=0.010)、GFR(回归系数=-0.020,P=0.000)、UACR(回归系数=0.001,P=0.015)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GFR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人不同程度肌少症与跌倒风险的关系。  方法  选取杭州市5个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5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非肌少症、肌少症前期、肌少症和肌少症严重期4组,随机顺序测量姿势稳定性相关指标,对不同程度肌少症与跌倒风险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Spearman分析。  结果  FAEO、FAEC、FTEO和FTEC 4种状态下肌少症严重期CoP平均速度明显高于非肌少症和肌少症前期,FAEO、FAEC、FTEO和FTEC 4种状态下肌少症严重期ML移动距离明显长于非肌少症和肌少症前期(均P < 0.05),而AP移动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过去1年内跌倒史、平衡功能受损、反应下降、下肢肌力减退、BMI和MFES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Spearman分析发现,不同程度肌少症与平衡功能受损、反应下降、下肢肌力减退均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肌少症严重期和肌少症与过去1年内跌倒史、MFES评分均呈正相关,肌少症严重期与饮酒史、CoP平均速度、ML移动距离也呈正相关。  结论  肌少症严重期老年人的跌倒风险与过去1年内跌倒史、反应下降、下肢肌力减退、平衡功能受损、姿势稳定性及跌倒恐惧心理有关,应基于这些风险因素完善社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糖尿病人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国老年糖尿病人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11日。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老年糖尿病患者合计3 492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 057例。Meta分析显示,中国老年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194,95%CI(1.111,1.283),P<0.05]、病程[OR=1.756,95%CI(1.497,2.060),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lc)[OR=1.516,95%CI(1.244,1.848),P<0.05]、总胆固醇(TC)[OR=1.323,95%CI(1.079,1.622),P<0.05]、餐后2 h血糖[OR=1.108,95%CI(1.056,1.163),P<0.05]。结论: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2):136-138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97例,依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46例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观察组)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并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9.35±12.90)、(56.18±10.95)nmol·L-1,观察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048,P<0.01)。观察组患者发生血清25-羟维生素D3缺乏37例,发生率为72.55%(37/51);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清25-羟维生素D3缺乏12例,发生率为26.09%(12/46);观察组患者25-羟维生素D3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886,P<0.01)。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r=-0.637,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25-羟维生素D3可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后外侧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时,采用改良方法用带线锚钉原位重建外旋肌群对预防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航空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151例,其中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86例采用传统的外旋肌群重建方法(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65例采用改良的外旋肌群重建方法(观察组),2组患者均为新发生骨折,且在入院后3~7 d内行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术中分离外旋肌群时,紧贴外旋肌止点处用电凝离断,关节置换后用锚钉缝合线将外旋肌原位缝合至股骨大转子止点处;对照组患者距离止点0.5~1.0 cm切断外旋肌,用1-0可吸收缝线于大转子处重建。2组患者重建外旋肌群后,术中活动髋关节观察是否引起重建处撕裂,并对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及髋关节功能等情况进行比较。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发生术中外旋肌重建后撕裂及术后关节脱位现象;对照组13例患者术中发生重建外旋肌撕裂,其中6例发生术后假体脱位;对照组患者发生术中外旋肌重建后撕裂及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10.751,P=0.001;χ~2=4.723,P=0.030)。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外旋肌肌力达3级以上者占92.31%(60/65),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4.5±9.2;对照组患者外旋肌肌力达3级以上者占79.07%(68/86),Harris评分71.9±8.4;观察组患者外旋肌肌力达3级以上者比例及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24,P=0.025;t=3.124,P=0.001)。结论改良外旋肌重建是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98例患者分为ACS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A组,56例)与ACS未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行PCI治疗(B组,42例),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PCI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单支、双支、三支和左主干等部位发生病变的患者数均较B组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冠状动脉病变以左前降支最多,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和左主干。两组间血管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A型、B型、C型也较B组高,两组间血管病变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右前臂血肿发生率(A组4例,B组1例)、假性动脉瘤(A组2例,B组无)、术侧肢体肿胀(A组3例,B组2例)、动静脉瘘(A组无,B组1例)均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远端肢体缺血。结论老年ACS伴2型DM患者的冠脉病变均较非糖尿病组严重,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术中老年ACS糖尿病患者痛苦小且安全,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高[1]。目前临床多应用甲钴胺治疗,但疗效欠佳。Egb761为银杏叶标准提取物,已证实对神经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2],用于DPN的报道较少,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亦无完整疗效分析报道。本研究尝试用甲钴胺联合Egb761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旨在探讨其在DPN中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标准2型糖尿病(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诊断标准;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感觉过敏、减退、异常,肢体麻木、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和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深浅感觉减退等;存在营养功能障碍:如肌肉萎缩无力,皮肤干燥起裂,出汗过多或无汗;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排除其他病变。1.2临床资料2006-2009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3.2~75.8(55.7±6.3)岁,T2DM病程4~20(17.4±4.1)年,DPN病程0.6~12....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灯盏花联合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Cliabetic Penpherd Neuropathy,DPN)的疗效,我们共对68例DPN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6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诊断标准[1],同时具有下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①感觉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四肢或双下肢自发性疼痛(针刺样痛、烧灼样痛、刀割样痛等),深浅感觉障碍。②运动功能障碍,如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减弱。③肌电图检查显示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障碍,传导速度(MCV)减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血清镍纹样蛋白(Metrnl)、上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武汉市汉阳医院老年病科治疗T2DM患者24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55例和无肌少症组1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etrnl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E-FABP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Metrnl、E-FABP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etrnl、E-FABP水平与T2DM合并肌少症特征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etrnl、E-FABP水平预测T2DM合并肌少症的价值;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2DM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肌少症组血清E-FABP、T2DM病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肌少症-5(SARC-F)评分高于无肌少症组,血清Metrnl、体质量指数(BMI)、步速、握力、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低于无肌少症组(t/P=8.839/<0.001、5.723/<0.001、6.116/<0.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血清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37例(DM组)?视网膜病变34例(DR组)和周围神经病变30例(DPN组),并以同时段体检中心正常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采集一般资料以及生化资料,ELISA测定CNTF水平?结果:①各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均无显著差异;DR组?DPN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及低密度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DM组(P < 0.05);DR组肾小球滤过率估值为(86.03 ± 20.80)mL/min,显著低于DM组?DPN组;糖尿病各组CNT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F=49.612,P < 0.001);②由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糖尿病合并并发症与血清CNTF水平呈负相关(r=-0.741,P < 0.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NTF?HbA1c?LDL-C水平是DR?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NT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合并并发症(视网膜?周围神经)时可进一步降低CNTF水平,且CNTF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绮  杨坤   《四川医学》2024,45(4):444-447
<正>2型糖尿病是指以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糖尿病,因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多种系统的并发症发生,引起脏器功能紊乱、衰竭,甚至致残或死亡。肌少症即肌肉衰减综合征,是随着人体年龄增加肌肉质量及力量逐渐减弱合并躯体功能减退的一种老年常见综合征,可降低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肌少症,其发病率占9.9%~54.1%[1],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88-9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82例,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非DPN)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DPN组年龄显著大于非DPN组,病程显著长于非DPN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潜伏期较非DPN组长,MCV较非DPN组低,腓总神经波幅较非DPN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腓浅神经感觉神经SCV较非DPN组低,正中神经以及腓浅神经潜伏期较非DPN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患者神经病变临床分布:感觉神经:尺神经22例,正中神经29例,腓浅神经22例;运动神经:尺神经15例,正中神经6例,腓总神经1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病程、HDL-C(OR=2.3、1.7、2.1,P0.05)。结论年龄大、病程长、HDL-C水平低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以及运动神经均存在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下降;感觉神经发生异常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67例,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非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n=192)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组(DPN,n=175),分析两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DPN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HOMA-IR、水平较NDPN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25(OH)D水平、骨密度较NDPN组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 A1C与DPN呈正相关,HOMA-IR、25(OH)D与DPN呈负相关(r=-0.302,P=0.000)。年龄、糖尿病病程、25(OH)D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25(OH)D的缺乏可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增加,随年龄、病程、Hb A1C、HOMA-IR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P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