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医院应急管理是帮助医院有效应对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主要从应急准备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及预案、应急救治能力建设3方面对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措施进行总结,以丰富现有...  相似文献   

2.
3.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立医院作为前沿阵地,如何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有序地应对突发事件,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是疫情防控的焦点与难点.本文针对公立医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结合危机管理“4R”理论,从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能力的对策,以便更有序高效地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基层医疗机构防控应急措施。方法: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紧紧围绕“三重点”采取措施开展工作,即抓好重点科室,以此主推落实防控;抓好重点人群,以此点面结合布局防控范围;抓好重点环节,实施防控到位管理。结果:在防控工作中,不断磨合改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工作都得到有序开展,医院的应急能力得到提高。结论:以“三重点”为核心的应急措施对于医院疫情防控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涪陵区城乡居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差异,为今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制定大众健康教育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选择涪陵区13~79岁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1.24%,城市居民认知水平较农村居民高(χ2=705.90,P<0.05);城乡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关注情况、恐惧程度及歧视疫区人员等态度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获取及希望提供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为网络媒体(微信、QQ、网站等)、电视和手机短信;城市居民健康教育需求高于农村居民(P<0.05)。结论农村居民的认知水平和健康教育需求低于城市居民。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当把农村居民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临床大数据应用平台收集2020年1月24日—8月31日疫情期间与2019年非疫情同期医院住院患者的诊疗数据,分析对比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2019年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医院住院患者总人次和手术量降幅均超过六成,其中,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外省市住院患者人数下降显著;患者各阶段死亡率不同程度增加;且疫情越严重,对医院住院服务的影响越明显。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在多方面影响了医院住院诊疗服务。疫情期间,应重点做好老年患者、孕产妇、急救患者和手术患者的诊疗管理,调整与优化医院临床科室管理流程,实行全院人员统一调配,建立有效的院内疫情防控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沟通现况开展调查,为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8月,在某市发生新冠肺炎暴发疫情期间,以问卷形式对该市居民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认知及风险沟通现况调查。结果:积极的风险沟通可以提高居民新冠肺炎知识知晓率,受访者对国家官方媒体信任度最高,微信是居民获取风险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关注点不同,42.12%通过拨打12345/12320主动与政府部门互动,学历越高者主动寻求风险信息的比例越高。结论:风险沟通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8.
刘涛  王海莲  顾勇伟 《现代医院》2022,(8):1171-1173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公立医疗机构投诉工作的影响,为构建公立医院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时的投诉处置机制提供实践路径。方法 以上海市松江区某公立医院2019—2020年接待和处理的医疗投诉为例,比较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医疗投诉变化情况,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并实施。结果 社会、医院、患者等不同层面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医院内部以医患矛盾的形式凸显,对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造成较大冲击。医院在采取书记负责、职能部门量化预警和临床科室首诉负责的三级投诉应急管理机制后,信访投诉量由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波动式增长,继而呈负增长态势,为赢得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结论 在人们维权意识普遍提高的当下,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医疗投诉工作带来的挑战,医院有必要及时调整应急投诉管理策略、改进服务流程,最大程度化解医患矛盾,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造成公众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甚至通过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发展以及公众健康与安全带来极大损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场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应急管理能力对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通过对国内外心理应急管理进行综述,认为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心理应急管理机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检视国内外心理应急管理提供了机会窗口。在比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应急管理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国内心理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体制机制以及心理应对策略三个方面,为构建心理应急管理体系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呼吸内科病房的应急管理措施,为降低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提供保障。方法:2020年1月23日-2月29日期间,根据我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总体要求,结合呼吸内科工作特点,制定全面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并落实。结果:病房应急管理工作从容有序,顺利完成各项诊疗护理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均未发生疑似/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在突发疫情期间实施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有效,值得医疗机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的暴发,医院成为抗击病毒的主要战场,做好物资的应急管理措施成为应对本次公共卫生事件的亟需解决的问题。重点包括物资管理专项小组的成立、评估物资、管理要点等方面,为全面抗击病毒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2.
医院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战场,应急医用物资保障能力至关重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医用物资需求复杂、时间紧迫、专业性强等特点,从应急医用物资的产品目录、需求预判、灵活储备、动态调整和供应商考核评分机制等方面,构建了医院应急医用物资管理流程,提升了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疫情防控与患者就医需求之间的各种矛盾凸显。文章主要从疫情期间门诊患者就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出发,分别从社区层面、医院层面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多部门加强协同、抓主要矛盾、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统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全球发展形势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就是对其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综述了危机的含义、特点、类型、生命周期及危机管理的基本内涵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危机不同阶段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加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端控制。方法成立医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梳理疫情防控关键环节,运用FMEA筛选出关键环节中的高风险因素,制定集束化管理方案。结果2020年1月21日-3月3日共计接诊门急诊患者89 349人次,筛查发热患者5 099人次,其中有流行病学史1 171人次;筛查住院患者7 265人次,筛出流行病学史4人次。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及院内传染。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作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可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危机干预及疫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护理应急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构建护理应急管理双循环体系,内循环为人员、物资、场地、制度,外循环为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处置。以内循环四项元素为核心,按照外循环施行应急管理流程,推进“两库四级”护理人力分级储备和调度;设立新冠肺炎救治中心,形成患者分类收治;建立防护物资分级管理,优化物资配发和使用流程;落实重点病区和关键环节管理,形成科学有效、动态调整的管理网格。经实践,高效完成防控任务,所有医务人员零感染。基于双循环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可全方位保障人力精准调度,物资精准供应,患者分类收治,保证关键环节质量,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工作的高效安全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总结我国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体制的现有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研究,结合专家意见,归纳分析。结果 在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方面,存在忧患意识不强、组织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专项经费保障不力、装备药品老化或缺乏、应急预案不完善、培训和演练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公众宣传教育缺乏等诸多问题。结论 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和教训,应持续完善我国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体制,应对核应用发展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8.
公立医院是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支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实践分析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院多区”发展模式在体系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提升公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处置能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建立学校-CDC(S-C)合作教学模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课程中的应用,改善实践教学中教学脱离实际工作的现象。方法 以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S-C教学活动,以教学总体感受、教学设计、教师课堂把控与教学效果四个维度评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并与PBL教学进行对比,同时匿名搜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活动对理论学习的影响。使用 w 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93.9%。与PBL教学相比,学生对案例更加满意,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评分更低,在教学总体感受与教学效果上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积极;S-C教学下学生考试成绩低于单纯混合式教学,但平均分差值较小。结论 S-C教学模式在贴合实际上优于PBL教学,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影响可以接受,应提升教师的教学把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策略,包括“一体化健康”监测、症状监测、多元监测及数据共享。针对我国综合监测存在问题指出,“一体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整合发展理念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实施策略上,建议建立常态化的综合监测议事机制及平台,加强监测人才技术储备,提升数据共享及预警能力,加大监测硬件和软件投入,鼓励多区域、多部门、多主体间合作交融,以充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