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西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7年流脑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2004~2007年流脑发病率为0.069/10万-0.129/10万,平均发病率0.105/10万;病死率为2.2%-16.7%;1-4月为发病高峰;〈15岁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5.4%;学生发病占总病例数的57.5%;送检的病例标本中,检出C群脑膜炎球菌的占73.9%。结论应规范接种A群、A+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加强流脑监测和在校学生流脑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以来怀远县流脑的发病率较2005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截至4月共发病6例,是2005年同期发病率的2倍,是1996年以来发病率最高的一年,并且出现了2例死亡病例。本文通过对此次疫情的分析,探索流脑高发的原因,为提出流脑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青海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力度,巩固防治成果,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通过青海省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省2001年1月1日~2007年12月30日报告的所有流脑病例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07年青海省累计发病380例,年平均发病率1.01/10万,死亡18例,病死率为4.74%,年平均死亡率0.048/10万;发病率呈现农村高于城市,城市高于牧区;2~4月为高发季节,占全年发病数的64.21%;发病年龄组居前3位的是5~9岁,0~4岁,10~14岁,发病率分别为2.24/10万,1.76/10万,1.00/10万;学生发病占59.11%,其次为学龄前儿童,占36.05%.结论 流脑发病呈高度散发,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以<15岁人群为主;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4-201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安徽省流脑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2004-2013年共报告1 457例,年平均发病率0.24/10万;死亡96例,病死率6.59%。病例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合肥市发病率最高(占全省发病总数的42.48%)。10~19岁年龄组高发,主要为中小学生。流行菌株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为主,占所有检出菌群的86.87%。结论安徽省2004-2013年流脑流行优势菌群由A群变迁为C群,导致发病率上升,并出现新的流行特征。2009年以后,流脑防控成效显著,发病率逐年下降。2012-2013年,持续出现W135群流脑病例,表明流行隐患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随时掌握菌群流行动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东莞市1992-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东莞市1992-2007年流脑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2-2007年东莞市共报告流脑病例142例,死亡9例,发病率在0.04/10万~0.72/10万之间.流动人口流脑的发病率(0.24/10万)高于本地人口(0.09/10万)(P<0.01);沿海片区发病率最高,为0.36/10万.2-4月份报告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数的65.49%.16~25岁组病例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9.86%.工人和民工发病较多,分别为67例和46例,占总病例数的47.18%和32.39%.结论 东莞市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对流动人口进行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加强流脑监测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敏茹 《中国公共卫生》1998,14(11):643-64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儿童,常在冬春季节流行。由于其病死率较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我省被列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对青海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6年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主要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为掌握会宁县流脑疫情的流行趋势,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现将会宁县2004-2008年流脑疫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东莞市2008--2010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东莞市流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东莞市2008-2010年流脑疫情资料及健康人群带菌情况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东莞市共发生流脑病例6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0.027/10万;6例病例的年龄分别为:17天龄、3月龄、16岁、17岁、23岁、61岁;病例均为男性,且均为外地户籍;病例发病时间分别为1、3、4、5、8、10月。5例病例的血液或脑脊液样本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B群2株、C群3株),1例病例的脑脊液沉渣涂片镜检发现G双球菌。2008--2010年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咽拭予737份,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7株,其中B群6株、C群1株,人群带菌率为0.95%。结论东莞市流脑流行菌群以B群和C群为优势菌群,今后应关注菌群的变迁,继续做好流脑疫苗常规免疫接种以及流脑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工作,控制流脑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六安市2003-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测六安市流脑流行趋势,有效控制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信息和流脑监测系统收集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六安市2003-2007年流脑平均发病率为0.261/10万,病死率为6.25%。2004年部分学校出现暴发疫情,其余年份疫情以散发为主。15-19岁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1.25%,76.25%的病例是在校学生。12月至次年的3月为流脑发病的高峰季节。5年来,从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标本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氏双球菌2株,B群1株,C群10株。结论六安市有发生流脑流行的隐患,在校学生是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推广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加强监测,是防止流脑流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广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广西近年来流脑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流脑诊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西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报告的22例流脑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2003年1月~2008年8月,广西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流脑22例,病死8例.22例全部急性起病,均有发热,50%的病例出现四肢或躯干出血点、瘀点瘀斑.76.47%的流脑脑脊液外观浑浊.92.93%的病例脑脊液蛋白质升高,93.33%的病例脑脊液氯化物降低.结论 广西流脑发病率较低,病死率高,是对广西青少年儿童健康造成威胁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2007年共报告流脑419例,年平均发病率0.07/10万;病死68例,年平均病死率为16.23%;地区分布高度分散;1~4月为发病高峰;0~9岁发病率高,近年有向10~19岁移动的倾向;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多;偶有爆发疫情,在全国首次发生C群流脑爆发。病例菌株以A群为主(61.53%),其次为C群(15.38%)和B群(7.69%),呈多样化态势。A群菌株对复方新诺明100%耐药,C群和B群菌株对磺胺100%耐药。健康人群咽拭子带菌率1.28%;血清A群和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95%和21.72%,抗体平均值分别为4.57μg/ml和1.70μg/ml。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流脑有发病率低、病死率高、病例高度分散、菌群分布多样化、发病年龄高移等特点。实施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是预防控制流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济南市1991-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特征及菌群变迁趋势。方法 收集济南市1991-2018年疫情资料、2007-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MES)监测数据和2008-2018年健康人群带菌状况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1-2018年济南市共报告流脑病例122例,年均发病率为0.07/10万;发病季节高峰期在1-5月(占80.32%);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3.11%),15岁以上病例构成逐年增加;职业构成主要为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2007-2016年AMES监测系统检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共33例,占报告病例的1.17%,其中B群20例,C群10例,W群1例,不可分群(NG)2例。2008-2018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调查,共检出34株流脑菌株,A群流脑菌株6株,B群5例株,C群8株,X群2株,Y群1株,W135群5株,NG7株,平均阳性率为0.89%。结论 济南市流脑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流脑优势菌群已发生变迁,现阶段控制以B群为主的发病流行,成为流脑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Vaccine》2015,33(8):1092-1097
BackgroundWe aimed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MM) in mainland China (excluding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u)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controlling the outbreak and prevalence of MM.MethodsData from the 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s Registry System and the MM case information reporting system from 2005 to 2010 as well as data from the MM Surveillance System were used.ResultsThe morbidity of MM for the whole country was, on average, 0.09 cases per 100,000 (range 0.02 [2010]–0.18 [2005] cases per 100,000) from 2005 to 2010, the incidence rate was highest in the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average 0.56 cases per 100,000), and the majority of cases came from Anhui province (average 0.32 cases per 100,000). Morbidity was highest in children under 1 year old (average 0.60 cases per 100,000). The proportion of laboratory-confirmed cases of serogroups A, B, and C were 37.2, 11.5 and 42.7, respectively, from 2005 to 2010.ConclusionsThe incidence level declined year-to-year in mainland China. Children and students are the most at risk groups. The proportion of serogroup C cases has increased year-to-year, and new cases of serogroup W135 have been found. Controlling the epidemic of serogroup C and preventing outbreaks of serogroup B and W135 represent major future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04 - 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2004 - 2018年报告的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18年江西省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20 4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05/10万,其中2011年和2012年为高发年份,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2.17/10万和32.03/10万。报告暴发疫情33起且均为学校内暴发。4 - 7月(65 646例,占54.52%)、11月 - 次年1月(23 841例,占19.80%)为发病高峰。90.58%病例集中在<15岁人群,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31.68/10万);男性发病率(23.12/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12.65/10万)。景德镇市、萍乡市、鹰潭市的年均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4.00/10万、28.99/10万、24.48/10万。结论 2004 - 2018年江西省腮腺炎病例以学生为主,应重点做好学校腮腺炎防控。建议为学龄前儿童实施第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并持续保证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1999-2017年江苏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发病流行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流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9-2017年江苏省流脑病例的流行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1999-2017年江苏省累计报告流脑病例814例,年均发病率00575/10万,其中2004年发病率最高,2017年降到最低;流脑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5644%;12月份到次年4月份为流脑发病高峰,占8713%,其中2月发病最多;病例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4092%和 2277%;2006-2017年,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是主要流行菌株,占有明确菌群结果的5634%。结论 江苏省流脑发病呈下降趋势,但病死率有所上升,保持较高接种覆盖率,适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流脑疫苗补充免疫,同时加强流脑菌群变迁监测,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免疫规划效果。 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1949—2019年流脑年报告发病率数据,1949—1979年是无疫苗时代,1980—2019年是有疫苗时代,其中1980—2007、2008—2019年分别是免疫规划前阶段、免疫规划阶段。应用准实验设计评估流脑疫苗预防接种对该病发病率的近期影响、长期效应和不同免疫防控阶段的贡献。利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和分段回归分析流脑发病趋势。 结果 1949—1979年,流脑疫情呈上升趋势(β1=1.36,t=1.99,P=0.048)。1980年流脑疫苗接种后,发病率立即下降,短期干预效果明显(β2=-57.63,t=-2.21,P=0.003);长期接种的发病率下降速率为1.90,长期干预效果持续存在(t=-2.01,P=0.046);疫情暴发抬升了整体发病率(β4=74.36,t=3.62,P=0.001)。免疫规划前阶段(1980—2007年),预防接种后发病率立即下降,短期干预效果明显(β2=-30.91,t=-2.02,P=0.043);长期接种的发病率下降速率为1.78,不具体统计学意义(t=-1.69,P=0.067);疫情暴发流行致该阶段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β4=93.80,t=3.80,P=0.001)。2008年实施免疫规划,当年发病率立即下降,短期干预效果明显(β2=-0.54,t=-2.25,P=0.019);2008—2019年,发病率下降速率为0.07,长期干预效果明显(t=-2.06,P=0.047);疫情暴发流行对该阶段人群发病率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β4=0.09,t=1.09,P=0.246)。 结论 流脑疫苗接种使流脑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免疫规划实施阶段与免疫规划前阶段的贡献有所不同,免疫规划阶段在免疫规划前阶段短期干预效果的基础上,同时存在短、长期干预效果,并削平了暴发流行致人群发病率上升的趋势,需持续坚持。  相似文献   

18.
For over 100 years, large epidemics of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have occurred every few years in areas of the African Sahel and sub-Sahel known as the African meningitis belt. Until recently, the main approach to the control of these epidemics has been reactive vaccination with a polysaccharide vaccine after an outbreak has reached a defined threshold and provision of easy access to effective treatment but this approach has not prevented the occurrence of new epidemics. Mening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s, which can prevent meningococcal carriage and thus interrupt transmission, may be more effective than polysaccharide vaccines at preventing epidemics. Because the majority of African epidemics have been caused by serogroup A meningococci, a serogroup A polysaccharide/tetanus toxoid protein conjugate vaccine (PsA–TT) has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Results from an initial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is vaccine on meningococcal disease and meningococcal carriage in Burkina Faso have been encouraging.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2000~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0~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以便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方法对2000~2004年540例流脑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4年流脑发病率由0.17/10万上升到1.43/10万,死亡率为0.01/10万~0.12/10万。本市人口病例119例,占22.04%;外来人口病例421例,占77.96%。临床诊断503例,占93.15%;实验室确诊37例,占6.85%;A群11例,B群5例,C群6例,未分群15例。540例病例中,3~5月发病370例,占总病例数的68.52%;发病构成比在前3位的年龄组为:15~19岁108例,占20.00%;0~4岁组88例,占16.30%;20~24岁组64例,占11.85%。119例本市人口病例中,学生53例,占44.54%;421例外来人口病例中,学龄前儿童76例,占18.05%;民工246例,占58.43%。外来人口病例1~14岁87例。其中有免疫史的11例,占12.64%;无免疫史的76例,占87.36%。结论北京市2000~2004年流脑发病呈持续上升趋势,高度散发,冬春季为高发季节,病例主要为外来人口,存在A、B、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病例,应关注菌群的变迁。要做好流脑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同时加强外来儿童的管理和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2005/2006年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山东省2005/2006年度(2005年10月~2006年9月,下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度网络直报流脑疫情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山东省2005/2006年度报告流脑60例,比2004/2005年度(2004年10月~2005年9月,下同)减少33%,发病率为0.065/10万;死亡9例,比2004/2005年度上升11%,死亡率为0.010/10万,病死率为15%。病例分布于13个设区的市,均为散发;1~4月发病39例,占病例总数的65%;<20岁48例,占80%;学生、散居儿童、农民和民工分别占47%、20%、20%;流行菌群以C群为主。结论应采取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流脑的发病和流行,加强疑似病例和健康人群的病原学和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密切关注流行菌群的变迁趋势和C群流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