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CT与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及MRI进行检查。统计病理结果,以定性诊断为金标准,记录CT、MRI对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CT及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价值。结果  130例患者经病理活检显示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有88例分化性非角化型鳞癌,13例分化性角化型鳞癌,29例未分化性鳞癌。定性诊断共检出颅底骨质侵犯98例,检出率为75.38%,CT检查共检出颅底骨质侵犯80例,检出率为61.54%,MRI检查共检出颅底骨质侵犯97例,检出率为74.62%,MRI检查检出率高于CT检查(P < 0.05)。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92%、90.62%、94.62%,均高于CT检查的76.53%、84.37%、78.46%(P < 0.05)。结论  相比于CT检查,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采用CT和MRI影像技术诊断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分别进行CT、MRI影像技术检查,比较CT、MRI、CT联合MRI诊断检出率,分析患者的影像图像特征。结果:CT联合MRI诊断脊柱结核病位阳性率高于CT、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骨质、椎间盘破坏和椎旁肿块或脓肿阳性率高于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囊外或椎管侵犯、脊膜强化、钙化韧带下扩散、钙化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采用CT或MRI扫描,CT联合MRI诊断脊柱结核检出阳性率较高,能为临床减少脊柱结核误诊和漏诊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腰椎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疑似60例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增强CT和MRI图像,以病理或治疗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方法对腰椎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60例患者中,有42例确诊为腰椎结核。增强CT检出腰椎结核36例,与金标准比较,敏感度为85.71%,特异性为77.77%,准确度为83.33%,Kappa值为0.615;MRI检出腰椎结核40例,与金标准比较,敏感度为95.24%,特异性为88.89%,准确率为93.33%,Kappa值为0.841;MRI在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椎管受累中的检出率均高于增强CT(P<0.05),CT在死骨形成中的检出率高于MRI(P<0.05)。结论  增强CT与MRI对诊断腰椎结核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能,MRI优于增强CT,MRI在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椎管受累的诊断有明显优势,增强CT在死骨形成检出率优于MRI。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T和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0岁(37.28±6.33岁),病程4月~10年(4.80± 1.17年)。所有患者均经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影像学特点和敏感性。结果MRI检查Ⅰ级AS骶髂关节病变敏感性高于CT检查(P < 0.05);CT、MRI检查0级、Ⅱ级、Ⅲ级及Ⅳ级AS骶髂关节病变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RI检查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面侵蚀的检出率高于CT(P < 0.05),两组在关节间隙变宽和变窄、关键面下骨质硬化及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T检查显示,关节面骨质示锯齿状,且见多发小囊变,关节间隙变窄、模糊,受累部位多在关节中下部,MRI检查显示,关节积液呈长T1、T2信号,关节软骨炎性水肿T1呈信号,T2呈高信号;关节软骨破坏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且强度不均匀。结论MRI可清晰显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情况,且异常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均高于CT,适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支气管镜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8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CT值以及CT净增强值,分析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CT值、强化峰值以及CT净增强值均高于对照组(P < 0.05);Ⅲ~Ⅳ期患者的CT值、强化峰值以及CT净增强值均高于Ⅰ~Ⅱ期(P < 0.05);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CT值、强化峰值以及CT净增强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诊断的特异性高于单独检测(P < 0.05);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P < 0.05)。结论  采用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支气管镜对周围性肺癌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和MRI多序列评估脑外伤患者病况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2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院后的患者均进行CT和磁共振T1WI、T2WI、液体衰减翻转翻转恢复序列(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扫描检查,记录病灶的位置、数目、形态等,并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病情的评估价值;于伤后3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有无神经症状,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例脑外伤患者中手术诊断硬膜下血肿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硬膜外血肿17例,脑挫伤23例。MRI在硬膜下血肿、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P < 0.05),两种检查方式在硬膜外血肿检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微出血病灶MRI多序列检查中ESWAN检查数目最多,其后依次是FLAIR序列、DWI序列、T2WI序列、T1WI序列,CT与T2WI序列检出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出血灶主要分布在额叶、颞枕顶叶、胼胝体、基底节、丘脑、脑干等区域,ESWAN序列检出出血病灶的总体积为288 557 mm3,以颞枕顶叶白质体积最大为63 153 mm3;60例脑外伤患者ESWAN序列发现出血性病灶数目、体积与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之间经Spearman相关检验均存在明显负相关(r=-0.753, P < 0.01;r=-0.736,P < 0.01),伤后3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ESWAN序列发现出血性病灶数目、体积负相关(r=-0.648, P < 0.01;r=-0.612,P < 0.01)。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多序列联合检查在脑外伤患者硬膜下血肿、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准确率更高,且ESWAN序列在出血性病灶的数目、体积检出方面更有优势,对患者病情及远期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放射科核磁室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磁室合作检查64例(91个病灶)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病灶61个、良性病灶30个。患者均行MRI DCEI及DWI检查,观察肝脏病灶在上述序列上的表现特征,评估MRI DCEI联合DWI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灶中DCEI表现为快进快出、DWI呈高信号者占比大于良性病灶(P < 0.05)。DCEI联合DWI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DCEI、DWI单独诊断(P < 0.05);特异度与DCEI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DWI(P < 0.05)。结论良性、恶性肝肿瘤DCEI、DWI表现特征具有差异,DCEI联合DWI诊断肝肿瘤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对肝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老年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10例,在我院行螺旋CT、胃镜检查,分析螺旋CT、胃镜胃癌检出率差异,并检验螺旋CT术前T、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结果螺旋CT和胃镜胃癌检出率分别为92.73%和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893(P < 0.05),准确率92.73%;螺旋CT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927(P < 0.05),准确率95.45%。结论螺旋CT与胃镜诊断老年胃癌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螺旋CT术前T、N分期判断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MI对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11月院内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经筛选标准共纳入62例研究对象,均行超声诊断,根据BMI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正常BMI组(18.5 kg/m2 < BMI < 25 kg/m2,n=43)和高BMI组(BMI≥25 kg/m2,n=19),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BMI分组间行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影像学表现。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正常BMI组相比,高BMI组超声诊断的阳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正常BMI组相比,高BMI组超声诊断假孕囊、盆腔积液、宫外混合性团块阳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胚芽、胎心诊断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患者时,应考虑BMI对超声诊断阳性率的影响,建议行其他方式诊断肥胖患者的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与MRI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和肿瘤血供评估的差异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进行诊断并治疗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G1级患者25例,G2级患者23例,G3级患者22例,富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29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肿瘤分级、肿瘤血供的MSCT指标以及MR指标之间的差异,研究MSCT与MRI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和肿瘤血供评估的诊断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期以及门脉期的CT绝对强化值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期高信号、门脉期高信号低于对照组(P < 0.05);不同分级、不同血液供应患者的MSCT动脉期以及门脉期的CT绝对强化值、边缘、形状、囊变坏死、主胰管扩张以及远处转移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分级、不同血液供应患者的MRI动脉期高信号、门脉期高信号、边缘、形状、囊变坏死、主胰管扩张以及远处转移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SCT、MRI联合诊断的特异性高于单独检测(P < 0.05)。结论  MSCT与MRI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和肿瘤血供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CT与MRI对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随访证实的110例脊柱结核的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及MRI平扫检查,部分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颈椎9例,胸椎25例,腰椎42例,胸腰段31例,骶椎3例。脊柱结核CT主要表现为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椎旁脓肿、死骨、钙化等;脊柱结核MRI主要表现为椎体和附件骨破坏、椎间盘信号变化、椎旁脓肿、硬膜囊和脊髓受累、韧带的扩散等;CT对死骨及钙化的显示优于MRI,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MRI对骨髓水肿、硬膜囊及脊髓受累、韧带下播散的显示优于CT,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脊柱结核表现各种各样,CT和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都有很高的价值,CT对死骨及钙化的显示更有优势,MRI在显示早期病变、硬膜囊及脊髓受累、韧带下播散等更有优势,二者联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脊柱外伤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疑似脊柱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CT与MRI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MRI检查对脊柱外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MRI检查对椎旁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椎体挫伤、脊髓损伤及脊...  相似文献   

13.
程春  曾勇  杨超  杨友林  陈蕾 《磁共振成像》2016,7(5):371-37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磁共振(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67例本院既往诊断的脊柱结核患者(结核组)、40例非脊柱结核性脊柱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X线平片、CT、MRI影像学资料,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67例患者,共累及162个椎体,其中累及腰椎的患者有30例(44.77%)、累及腰椎椎体80个(49.38%);累及的162个椎体中,MRI下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的有62例(92.54%)、脓肿形成57例(85.07%)、终板破坏52例(77.61%);MRI对骨质破坏、椎间盘受累的检出率均达到100%;MRI对骨质破坏、终板破坏、椎间盘受累、脓肿形成、椎管受累、死骨形成的检出率显著的高于X线、CT(P0.05),MRI对钙化情况的检出率低于CT的检出率(P0.05);MRI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92.54%、特异度为87.50%;CT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68.66%、特异度为82.50%;X线平片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47.76%、特异度为70.00%。结论 MRI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各项特征早期检出率均较高,诊断脊柱结核患者的效能显著地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X线、CT与MRI检查联合Weber分型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损伤程度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75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Weber分型:A型患者31例,B型患者25例,C型患者19例。右踝骨折患者39例,左踝骨折患者36例,患者的功能损伤情况: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Ⅰ、Ⅱ、Ⅲ型患者分别为9、5、8例,旋前外旋Ⅰ、Ⅱ、Ⅲ、Ⅳ患者分别为6、7、9、5例,旋后外旋Ⅰ、Ⅱ、Ⅲ、Ⅳ患者分别为9、4、2、3例,旋后内收Ⅰ、Ⅱ患者分别为3、5例。分别对患者开展X线、CT、MRI检查,以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X线、CT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联合诊断与单独诊断灵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通过MRI检查,共发现前韧带损伤患者39例,深韧带损伤患者36例。以此作为金标准,CT诊断结合Weber分型发现浅韧带损伤41例,其中与MRI一致的有35例;发现深韧带损伤34例,与MRI结果一致的有30例。CT诊断结合Weber分型与MRI诊断的一致性较强(P < 0.05);X线结合Weber分型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一致性较强(P < 0.05);通过对患者的不同严重程度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CT、X线结合Weber分型的联合诊断,其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X线、CT与MRI检查联合Weber分型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损伤程度的诊断灵敏度显著提升,同时与MRI检查的一致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与探讨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几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与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32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及头部增强MRI影像资料,分析18F-FDG PET/CT联合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联合头部增强MRI对肺癌分期的影响;比较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头部增强MRI 3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价值;比较18F-FDG PET/CT与头部增强MRI,肺癌脑转移瘤漏诊组与未漏诊组囊变、水肿表现的差异。结果  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这两种组合检查方法在检出肺癌脑转移瘤方面,对肺癌分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58,P < 0.01);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头部增强MRI三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率分别为7.34%、12.23%、19.88%;3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867,P < 0.01);肺癌脑转移瘤18F-FDG PET/CT与MRI比较漏诊组与未漏诊组发生囊变、水肿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7,P > 0.05;χ2=0.023,P > 0.05);漏诊组、未漏诊组出现囊变率为31.70%(13/41)、41.67%(10/24);漏诊组、未漏诊组出现水肿率为56.09%(23/41)、54.17%(13/24)。结论  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检查均能够提高肺癌脑转移瘤的检出率,对精确判断肺癌分期,掌握脑转移瘤详细情况,降低脑转移瘤的漏诊率有重要作用,检出价值最高的是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联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脏SNN患者40例,其中接受MRI检查的22例患者作为MRI组,CT检查的18例患者作为CT组,分析MRI、CT诊断肝脏SNN的价值,同时分析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的MRI、CT影像学表现差异。 结果  MRI诊断肝脏SNN准确率为95.45%,明显高于CT组(P < 0.05);CT组,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CT平扫主要呈低密度影,分别占83.33%、42.86%和40.00%,3种病灶均无强化,其中分别有83.33%、57.14%和80.00%病灶包膜延迟强化;MRI组,伴液化性坏死型T2WI序列低信号比例高于单纯凝固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P < 0.05),多结节融合型T2WI序列稍高信号比例高于伴液化性坏死型(P < 0.05),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T1WI序列低信号比例均为100.00%,T2WI序列低信号鉴别伴液化性坏死型SNN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78.57%,准确率为86.36%,阳性预测值为72.73%,阴性预测值为100.00%;T2WI序列序列稍高信号鉴别伴液化性坏死型鉴别多结节融合型SNN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68.75%,准确率为77.27%,阳性预测值为54.55%,阴性预测值为100.00%,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无强化比例均为100.00%,但延迟期所有病灶边缘有强化。 结论 MRI和CT在肝脏SNN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MRI诊断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三维可变翻转角空间优化对比度完善技术质子加权成像(MR 3D-PD-SPACE)抑脂序列联合常规MRI成像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3例疑似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R 3D-PD-SPACE抑脂序列联合MRI成像检查,以CT三维重建表面遮盖法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率,同时绘制ROC曲线分析MR 3D-PD-SPACE抑脂序列联合常规MR成像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金标准发现43例疑似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40例明确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阳性率为93.02%。MR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阳性36例,阳性率为83.72%;MR 3D-PD-SPACE抑脂序列联合常规MR成像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阳性39例,阳性率为90.69%;MR 3DPD-SPACE抑脂序列联合常规MRI成像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敏感度为97.5%,特异性为100.0%;常规MRI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敏感度为90.00%,特异性为33.3%;MR 3D-PD-SPACE抑脂序列联合常规MRI诊断价值远高于MRI单独检测(P < 0.05)。结论  MR 3D-PD-SPACE抑脂序列联合常规MRI成像可有效提高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