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肿瘤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培红  缪金明 《上海医学》1998,21(4):243-245
  相似文献   

2.
3.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刘世坤 《右江医学》2006,34(3):315-318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并产生耐药后,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天然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1,2]。MDR是肿瘤细胞耐药的常见方式,也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多药耐药主要有两种类型:①内在性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固有的对化疗药物不敏感;②获得性多药耐药:是指肿瘤开始对化疗药物敏感,但经过几个疗程化疗后,肿瘤细胞不仅对该药产生耐药,而且对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因此,MDR是当前肿瘤化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形成机理十分复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4.
肿瘤耐药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Yang C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4):1475-1478
肿瘤细胞对多种化学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 ,称多药耐药 (MDR) ,是造成肿瘤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失败的主要原因。统计表明 ,肿瘤年死亡率中 ,属内在性多药耐药 (intrinsicMDR)的肿瘤 ,包括消化器官、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引起的约占 6 1% ;属获得性多药耐药 (acquiredMDR)的肿瘤 ,包括皮肤癌、乳腺癌、生殖器癌、内分泌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 ,约占 33%。这就是说 ,90 %以上肿瘤患者死因都与耐药有关。另一方面 ,新发现的药物如紫杉醇和治疗慢性粒性白血病的STI 5 71,都是刚用于临床就发现有耐…  相似文献   

5.
杨隽钧  向阳 《中国医刊》2005,40(11):20-23
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GTT)常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由于其具有侵袭、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及手术、放疗的局限性,因此化疗在治疗中占重要的地位.虽然目前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病情进展甚至死亡.因此,研究滋养细胞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及其临床逆转已经成为肿瘤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表现为对谷氨酰胺等营养物质摄取增加,而谷氨酰胺代谢可为在肿瘤细胞中过度激活的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所需的原料,还可通过影响糖、脂质、蛋白质代谢的稳态平衡直接诱发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针对谷氨酰胺代谢途径不同环节的抑制剂联合常规化疗药物在多种耐药肿瘤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谷氨酰胺代谢途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肿瘤细胞耐药中发挥作用:谷氨酰胺转运体活性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细胞内谷氨酰胺含量而影响细胞耐药性;肿瘤微环境中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微环境代谢物通过免疫应答等方式介导耐药发生;谷氨酰胺代谢途径关键酶的表达及活性改变对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也至关重要。本文从转运体、肿瘤微环境及代谢酶等层面总结了谷氨酰胺代谢途径在肿瘤细胞产生化疗药物抵抗过程中的调控功能及其作用方式,以期为今后提高耐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称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造成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关资料统计,肿瘤年病死率中,属内在性多药耐药(intrinsic MDR)的肿瘤,包括消化器官的胃癌,肠癌,肝癌等,呼吸系统的肺癌,泌尿系统的肾癌以及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6l%,属获得性多药耐药(acquired MDR)的肿瘤,包括皮肤癌,乳腺癌,生殖器癌,内分泌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约占33%。这就是说90%以上肿瘤患者死因都与耐药有关。另一方面,肿瘤新药的出现也常常伴随着耐药的出现,如紫杉醇和Gleevec(STI-571),这就使问题更加严重。因此逆转MDR成为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细胞粘附与肿瘤多细胞耐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是影响化疗疗效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克服肿瘤耐药 ,多年来人们对肿瘤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在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有了诸多进展 ,其中包括某些耐药基因 (MDR)和细胞表面蛋白 (P 糖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介导的多药耐药[1] 。然而针对这些耐药机制所设计的治疗方法 ,尽管在体外研究中效果显著 ,但在临床上却难以奏效 ,特别是对实体瘤的治疗更是令人失望。  究其原因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研究工作 ,象大多数的临床前研究工作一样 ,其结果均有赖于体外二维单层培养的肿瘤细胞。这种广为使用的单层培…  相似文献   

9.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卫彤 《右江医学》2008,36(3):351-353
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是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未治愈或复发后的肿瘤对多种从未使用过的药物也产生耐药,从而使肿瘤治疗的效果得不到显著提高。对肿瘤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和寻找开发逆转耐药的药物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研究者陆续从实验中找到并分离出肿瘤干细胞,并提出肿瘤干细胞假说,这种新的肿瘤发生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药物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原因。本文介绍其耐药的机制及对策,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是近年新定义的一类CD4+效应T细胞,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免疫背景下,Th17细胞表型存在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与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肿瘤免疫中作用的双向性密切相关。进一步明确Th17细胞表型重塑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细胞因子的结构及功能,将有助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bpG→A变异与中国人群的体脂、胰岛素分泌与作用、糖脂水平的关系,探讨TNFα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以359例中国人为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PCR)/NcoI酶解法检测TNFα-308bpG→A(TNFαP)变异,测定空腹血脂谱及葡萄糖负荷0、1/2、1、2及3小时血浆葡萄糖(PG)、胰岛素(INS)、C肽(CP)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结果(1)TNFαP变异基因型频率与糖尿病及肥胖均无相关性;(2)非糖尿病者糖兴奋后2小时FFA亚组及FFA总面积亚组中下降少者GA杂合子频率显著增高(Fisher检验P=0002及0041);(3)非糖尿病GA杂合子者糖兴奋后FFA曲线各时值高于GG纯合子者,其中2小时及3小时FFA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分别为0.029及0.030)。糖尿病者基因型比较中亦有此种趋势。结论TNFα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之一是脂肪分解增强,FFA释放增多。该基因变异所导致的脂肪分解差异可能是群体中胰岛素抵抗程度变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患者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0月送检的血液或骨髓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4年血培养中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依序分别为53.8%、46.9%、40.0%、53.3%,连续4年保持在第一位;革兰阳性菌检出率分别为26.4%、35.0%、30.0%、23.7%,(除外2008年)保持在第二位;真菌检出率分别为19.8%、18.1%、30.0%、23.0%。检出最常见的菌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皱褶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连续4年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达1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达100%,均未发现耐药株。结论2006-2009年我院肿瘤患者血液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尤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具有多重耐药性,血培养分离菌中真菌也占一定比例。因此,及时监测感染病原菌谱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的神经可塑性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抗抑郁症药物的作用机制反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存在局限性,而且两者至今并不完全清楚.最近的证据显示基因和早期生活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最终与神经可塑性的细胞分子机制汇聚.展现了对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和抗抑郁症药物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理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多种细胞保护剂对胎儿窘迫治疗作用。方法:除对胎儿窘迫孕妇(40例,治疗组)予常规处理外,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阻滞剂、兴奋性氨基酸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多种细胞保护剂联合治疗,并与同期未用细胞保护剂的常规治疗组(4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后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及两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炎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缺氧缺血笥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多种细胞保护剂有改善心脑循环,保护心脑细胞免受缺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周玮  虎迎春 《宁夏医学杂志》2013,(12):1172-1173
目的探索简便、临床易于推广应用的上气道阻塞综合征的诊治手段。方法分别对60例上气道阻塞综合征患者行整夜Autoset CPAP治疗,通过压力回放了解上气道阻力情况。结果 40例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患者在给予392.3 Pa初始压力水平的Autoset CPAP治疗整夜后,通过压力曲线回放均为392.3 Pa,回访患者发现整夜睡眠打鼾及白天嗜睡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而接受初始压力为784.5 Pa的Autoset CPAP治疗的20例UARS患者,尽管压力曲线回放患者整夜的压力均为784.5 Pa,但患者主诉睡眠打鼾及白天嗜睡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Autoset CPAP对上气道阻塞综合征无诊断价值,但较高的初始压力水平对上气道阻塞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罗铮铮 《海南医学》2016,(2):257-261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22 (USP22)是一种去泛素化酶,其通过去除蛋白底物的泛素连接,影响c-Myc、Bmi-1、FBP-1等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周期进展、细胞生长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已发现USP22在甲状腺癌、喉癌、口腔鳞癌等多种肿瘤组织细胞中高表达,且与恶性肿瘤的分期、预后密切相关,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肿瘤标记物,对USP22生理作用机制的探讨已成为目前肿瘤学方面的研究热点.USP22可能作为抗肿瘤治疗新的作用靶点,但相关药物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敏  陶晨  刘霞  孟元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11):1077-1078,1089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临床分期处理、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临床Ⅰ期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9.5%,Ⅱ期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高分化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8%,中分化者分别为91%和81%,低分化者分别为80%和60%。结论GCT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肿瘤自发性消退/完全抵抗(SR/CR)的小鼠以及国外学者对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发现天然免疫细胞在该小鼠抗肿瘤发生中发挥主要作用;并且发现该抗瘤特性具有广谱性和可转移性,是一种鼠龄依赖性的自发消退.并综述该小鼠模型的发现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和mdrl基因表达的关系,明确mdrl在非小细胞肺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 氟尿嘧啶)敏感性测试,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mdrl表达的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化疗敏感性: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 氟尿嘧啶耐药。mdrl在91例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8.2%。鳞癌和腺癌相比mdrl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mdrl与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l参与介导了非小细胞肺癌固有化疗耐药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