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七氟醚复合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 n=30):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瑞芬太尼组( R组)。记录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 PACU)停留时间;PACU 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持续时间,采用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评价躁动程度。患儿入PACU即刻(T0)及15 min(T1)、30 min(T3)、60 min(T3)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分别评价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记录PACU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 D组躁动发生率和PEAD评分降低,躁动持续时间缩短,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Ramsay评分升高(P<0.05);两组患儿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预防性使用艾司氯胺酮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6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麻醉前进行常规预防性措施,观察组患儿麻醉前给予适量艾司氯胺酮。比较2组患儿拔管时间,术中20 min血压、心率,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儿入恢复室后15 min(T1)、30 min(T2)疼痛情况[行为学评分量表(FLACC)]、躁动情况[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11.74±1.67)min,短于对照组(12.69±2.0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手术进行20 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T1、T2时,FLACC、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预防性使用艾司氯胺酮,能有效降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对于...  相似文献   

3.
袁碧英  单丽辉  张海萍   《四川医学》2023,44(2):150-154
目的 探讨单次应用右美托咪定在七氟醚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七氟醚全麻下行鼻内镜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儿童患者80例,年龄4~8岁,不限性别,ASA分级为I级或II级,BMI指数正常,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D(n=40)和对照组C(n=40)。麻醉诱导后10 min内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患儿麻醉前(T0)、插管时(T1)、支撑喉镜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T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运用小儿麻醉苏醒躁动评分量表(PAED)和疼痛行为评分量表(FLACC)评分对患儿进入PACU后30 min内的躁动发生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拔管后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和术后负性行为改变(NPOBC)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T0和T5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在T2、T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学龄前儿童扁桃体切除及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中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DEX)对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6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行扁桃体切除及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的患儿共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ED组(n=40)和E组(n=40),麻醉诱导期前,E组给予艾司氯胺酮麻醉,ED组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DEX麻醉,比较两组躁动情况、疼痛程度、心率(HR)、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ED组儿童警觉-镇静观察(OAA/S)评分较E组更高(P<0.05),疼痛行为评分量表(FLACC)评分较E组更低(P<0.05);ED组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HR均较麻醉前(T0)均降低(P<0.05),E组T1时期较T0时期升高(P<0.05),T2、T3时期均低于T1时期(P<0.05),T...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 dexmedetomidine )复合氯胺酮( ketamine )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K组氯胺酮组,DK组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组。分别在麻醉诱导时给予氯胺酮0.5mg/kg(D组),氯胺酮0.5 mg/kg+右美托咪啶0.5ug/kg(DK组),记录患儿诱导即刻(T0)、诱导后10min (T1)、诱导后20min(T2)、诱导后30min(T3)、拔除喉罩即刻(T4)时的HR、MAP,患儿苏醒时间(麻醉结束到呼唤睁眼时间),术后2h内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0、T3时间点两组间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4时间点HR、MAP比较,DK组低于K组(P <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组躁动评分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低于K组(P <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小儿疝气手术可降低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和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 S组)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 SR组),每组20例,术前均予七氟烷吸入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阿托品0.01 mg/kg、芬太尼3μg /kg,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SR组采用瑞芬太尼6μ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S组仅七氟烷吸入,手术开始追加芬太尼2μg/kg,术毕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呼吸无异常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PACU);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 T0),插管时( T1),插管后5 min (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手术结束(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及拔管后5 min(T7)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氧饱和度( SpO2)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后呼吸道事件发生情况,对患儿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 PAED)和疼痛评分( FLACC)。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气管插管、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拔管时间、苏醒时间SR组比S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患儿PAED评分,SR组术后躁动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FLACC评分比较无差异,SR组术中七氟烷用药量少于S组( 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易于维持,苏醒快,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盛诚  黄巧波  丁淼  曹云飞 《浙江医学》2020,42(2):143-14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时机给药对学龄前儿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七氟醚麻醉行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2~7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用药组[麻醉诱导前10min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1滋g/(kg·h),持续15min]、术中用药组[诱导插管后5min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1滋g/(kg·h),持续15min]、全程用药组[麻醉诱导前10min至诱导插管后20min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滋g/(kg·h)]、对照组(全程持续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30例。记录各组患儿麻醉诱导前10min(T0)、诱导插管后20min(T1)、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10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各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比较各组术后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躁动(采用Aono镇静躁动评分)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儿围术期各时点(包括T0、T1、T2)MAP、HR、手术时间、PACU滞留时间以及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时间、Aono镇静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术中给药组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而术前、术中、全程用药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中、全程用药组Aono镇静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全程用药组Aono镇静评分较术中用药组明显降低(P<0.05),而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同时机给药均能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七氟醚麻醉EA,其中全程给药的效果最优,术中给药可延长术后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90例2~7岁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 A组使用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使用氯胺酮联合咪唑安定麻醉,C组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记录麻醉前(T0)、肌注氯胺酮后5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并记录三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及术中不良反应,观察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C组比较, T1、T3、T5的SBP和T5的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HR在T5时点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两组氯胺酮总用量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两组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均少于C组,而A组明显优于B组(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是安全的,且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时间短,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对腹腔镜疝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疝手术治疗的80例腹股沟疝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艾司氯胺酮滴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右美托咪定,而后两组均进行实施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苏醒后15 min、6 h、12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两组拔管、苏醒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于麻醉苏醒后15 min时比较两组患儿躁动发生情况[采用苏醒期躁动评分表(PAED)评估]。结果 麻醉苏醒后15 min、6 h、12 h,两组VA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较短(P<0.05);麻醉苏醒后15 min时,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艾司氯胺酮麻醉二者联用可提高腹腔镜疝手术患儿镇痛效果,缩短拔管、苏醒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扁桃体摘除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随机分组为两,各24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持续右美托咪定0.5μg/(kg·h)静脉泵入,而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持续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泵入,术后进入复苏室每5min,记录1次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及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评分高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PAED评分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扁桃体摘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以提高患者苏醒期的舒适度,但应注意其对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曲马多预处理对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3~7岁行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手术小儿54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组(S组)、曲马多组(T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舒芬太尼0.1μg/kg、曲马多1 mg/kg,观察记录各组患儿在注药前(T1)、术后5 min(T2)、拔管前(T3)、拔管后10 min(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儿手术时间(Ts)、苏醒时间(Ta);使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对苏醒时小儿进行躁动评分。结果:T2时3组的HR、MAP比T1时有不同程度降低;与T1时比较,T3、T4时3组的HR、MAP升高(P<0.05)。T3、T4时S组、T组的HR、MAP较C组降低(P<0.05);与C组比较,S组、T组的Ta延长,PAED评分和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或曲马多预处理都可以降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手术全身麻醉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但可致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2.
评价地佐辛对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下行唇腭裂修复术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海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手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 =30)和对照组(n =30)。手术结束前15 min 研究组患儿静脉注射地佐辛0.10 mg/k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监护治疗室(PACU)时改良Aldrete 评分,PACU 滞留时间;同时记录躁动评分(PAED)、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术毕6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插管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时患儿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七氟醚吸入浓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PAED 评分及m-CHEOPS 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871,p =0.000)。两组患儿拔管时间、入PACU 即刻改良Aldrete 评分及PACU 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 和T2 时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对地佐辛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抑制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不延长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双氯芬酸钠栓在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的应用,观察其对术后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45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组1在手术前气管插管后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组2在手术结束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对照组手术前后均不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记录所有患儿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进入恢复室后进行改良Aldrete评分和疼痛评分;于入恢复室后10、20、30 min分别进行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结果 各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恢复室后10 min,组1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组2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恢复室后20和30 min,组1和组2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入恢复室即刻的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和组2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TAP)阻滞对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180例.ASA Ⅰ~Ⅱ级,按年龄分为:1~3岁组,4~6岁组,7~12岁组,每组60例.各年龄组再随机分为三组,T组:全麻+TAP组;P组:全麻+PC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恢复以及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65岁以上全身麻醉下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DEX组患者术前10 min泵注0.5 μg·kg-1·h^-1DEX,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2组均常规诱导插管.术中DEX组持续静脉泵注DEX 0.4 μg·kg-1·h^-1,2组均采用静脉复合维持麻醉.观察停止麻醉后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手术前(T1)、入恢复室时(T2)、苏醒时(T3)及拔管时(T4)时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有无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结果 DEX组较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延长(P〈0.05);麻醉恢复期对照组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高于DEX组(P〈0.05);拔管时DEX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结论 右美托咪啶麻醉诱导及维持会延长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但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并降低恢复期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实施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2~7岁,体重15~30 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均为七氟醚吸入诱导,芬太尼2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推注后气管插管。D组静脉内右旋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并1 μg·kg-1·h-1持续泵入,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C组给予同等容积生理盐水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两组患儿在扁桃体剥离前、后进行两次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术毕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肛栓。术中根据心率、收缩压的变化(变化范围为基础值30%以内)调节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和MAC变化;术后苏醒时间(TA)、拔管时间(TE)。PACU期间,根据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进行躁动评估,面部表情量表法(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进行疼痛评估;对比患儿呼吸道相关并发症、术后对止痛药物的需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右旋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D组5/30(16%)、C组16/30(53%)],苏醒期躁动峰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疼痛评分、术中七氟醚的MAC值、术后呼吸道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对止痛药的需求均降低(P<0.05)。结论 小儿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在儿科下腹及下肢手术中麻醉诱导期的应用优势.方法:收集我院儿科拟在全麻下行下腹及下肢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儿于术前30min右美托咪定1ug/kg滴鼻,对照组患儿等容积生理盐水滴鼻,30min后不能顺利转入手术室的患儿以及诱导时不能耐受面罩吸氧的患儿每次给予丙泊酚1mg/kg.①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②离开父母时的镇静评分,诱导期给予丙泊酚的剂量,面罩吸氧的耐受评分;③记录患儿滴鼻前(T0),入室时(T1),插入喉罩即刻(T2),插入喉罩后5min(T3),手术开始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④记录手术时间,诱导时间,拔喉罩时间,苏醒时间;⑤记录诱导时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呛咳反射,置入喉罩时出现喉痉挛及心动过速的现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离开父母时镇静情绪评分,后期应用丙泊酚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MAP、HR和SPO2等在麻醉过程中,比较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麻醉过程中,进手术室之前(T0)比较,T1点在MAP明显降低,T2明显升高(P<0.05),T1、T4点HR明显升高(P<0.05),T1在SPO2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诱导期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插管过程中发生呛咳反应和心动过速的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应用于儿科下腹及下肢手术,患儿可以安静合作的进入手术室并快速平稳完成诱导过程,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庞希友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9):1596-1598
目的 探讨预注帕瑞昔布钠对直肠癌根治术高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 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实施直肠癌根治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6 mg/k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后均静注0.3 mg长托宁、0.05mg/kg咪达唑仑、3μg/kg芬太尼、1.0~1.5 mg/kg丙泊酚、1 mg/kg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气管内导管置入成功后给予丙泊酚泵注及间断静注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于40~60之间,缝合皮肤时停止泵注药物。记录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并比较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室(PACU)停留时间、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期躁动情况、PAR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T2、T3时刻MAP及HR水平均高于T0时刻(P<0.05),但T0、T1、T4时刻2组MAP及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ARD评分、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预注帕瑞昔布钠可降低直肠癌根治术高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60例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中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30 mg/kg、舒芬太尼0.50μg/kg、罗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