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3个专科执业情况,探讨提高依法执业水平的措施和思路.方法 采取现场监督检查和调研方式对68家二、三级医院的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执业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68家医院的3个专科设置床位数3288张,配备执业医师1142人,执业助理医师19人,护士1983人;其中10家医院的专科医疗用房面积低于标准;3家医院人员使用不规范;总体不规范病历占8%;总体不规范处方占15%.结论 上海市二、三级医院的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3个专科的依法执业情况总体良好,但在医疗用房、人员使用、病历处方等方面存在缺陷,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东省省属公立医院床位配置与利用情况,为提高省属公立医院资源配置效率及医疗服务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医院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纳入省编办和省财政系统管理的22家省属公立医院进行调研,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和SPSS20.0,通过床位工作效率、床位效率指数等指标,对床位配置及利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7年省属公立医院总体开放床位29 383张,床位与人员比1:1.30,15家医院床位需进行调整,6家医院床位利用处于等效状态。结论:省属公立医院开放床位数逐年增加,床位规模有待调整;人员编制和床位规模与现实需求相脱节;平均住院日有所下降,但床位利用水平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综合评价三级综合医院“W”2015—2020年33个临床专科,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熵权TOPSIS法与秩和比法(RSR)对“W”医院临床专科进行分类分档。结果 19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布在0.023 7~0.104 2;研究发现全院排名前十的专科分别为骨科、妇科、泌尿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口腔科,与“W”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并将33个临床专科的综合水平分为4类,回归分析显示各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701,P<0.01)。结论 “W”医院各临床专科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实现公立医院功能定位需要专科分类投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专科分级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4.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是苏州博习医院,创建于1883年,是江苏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87张。2004年门急诊量110.55万人次,出院人数3.39万人次。择期手术1.46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达109.3%。医院设有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7个,附设江苏省血液研究所。血液病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骨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感染病科、麻醉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血液病学、骨外科学、颅脑神经外科学和心血管病学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3个专科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依法执业状况,探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及规范执业的对策建议。方法应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评价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采取现场监督检查和调研方式对执业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在人口配置上,68家医院3个专科的床位数、医师数等医疗资源的基尼系数均〈0.4,在地域面积配置上,床位数、医师数等医疗资源的基尼系数均〉0.4;3个专科的依法执业情况总体良好。结论上海市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3个专科的医疗资源在上海各区县的人口配置上比较公平,但在地域面积配置上高度不公平,应推进医疗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制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法规,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体的综合性医院,现开放床位1150张;职工1300余人,其中中高级医技人员400余名;年出院病人3.8万余人次。医院(本部)设:脑科中心,骨、关节中心,肿瘤血液中心,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消化中心,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整形烧伤科,整形美容中心、口腔科、皮肤科、介入科和中医科等35个临床专科,24个医技科室。其中,神经外科、骨科、眼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肝胆胃肠外科等科室是无锡市重点临床专科。东区设:妇幼中心(妇科、产科、儿科)、胃病专科和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7.
《卫生经济研究》2005,(12):F0003-F0003
丽水市人民医院1937年创建于杭州,抗战时期南迁至丽水。至今,医院已成为拥有700张床位,固定资产3.2亿元、年住院人次14.5万、年门诊人次50万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丽水市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等11个学组,市临床检验中心、消化中心、急救质控中心等7个医疗技术中心及中西医结合学会、市糖尿病防治协会均挂靠本院。  相似文献   

8.
2011年安徽省二、三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二、三级医院医疗资源现状。方法采用普查方法,调查安徽省二、三级公立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的医疗资源的分布。结果在所调查的131家安徽省二、三级公立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中,16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有医生6133名,护士8527名,床位数14599张,医护比为1:1.39;63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有医生9749名,护士14725名,床位数26010张,医护比为1:1.51;4家三级中医医院有医生I135名,护士1086名,床位数2427张,医护比为1:0.96;48家二级中医医院有医生3539名,护士3954名,床位数8045张,医护比为1;1.12。结论安徽省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及床位等医疗资源多集中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同卫生部规定标准相比,公立医院医护比偏低,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建议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各级医院间合理配置各种医疗资源,并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使之与全省医疗保健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为丽水市的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中心,承担全市突发事件处理任务。医院占地60000平方米,医疗用房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002张,设35个临床专科、26个病区。现有职工1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中心医院正式成立于1858年,经过半个世纪的深厚积淀,医院现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和康复为一体的市属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院年门急诊人次近50万人、出院患者达2.2万余人,实际开放床位915张,共设有临床、医技科室43个。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皮肤科),市级重点专科11个(皮肤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检验科、呼吸科、肾内科、妇科、影像科、骨科、生殖中心、耳鼻咽喉  相似文献   

11.
辛雨  任晓晖 《现代预防医学》2022,(11):2019-2023
目的 对成都市优质医疗资源设施的空间可及性和各小区拥有的优质医疗资源水平进行分析,并对成都市优质医疗资源进行初步的空间优化。方法 本文优质医疗资源采用三级综合和专科医院衡量。小区数量和小区人口信息通过爬取二手房网站(贝壳网)获取,共得到12 521个小区信息,小区人口数按照爬取的小区户数乘上第七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每户的平均人口数2.49人获得; 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最优路径分析方法和两步移动搜寻方法对成都市三级医院空间可及性进行分析,随后从供需双方的角度对成都市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成都市优质医疗资源总体的可及性较好,仅有3.9%的小区达到优质医疗机构的距离大于15 km,2.1%的距离大于30 km。成都市中心地区小区单元享受优质医疗机构数量为10~55家,而南部和西部边缘地区小区单元享受的优质医疗机构数量仅有0~1家。成都北部、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小区每千人口享有优质医疗机构病床数大于25,而西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享受病床数不足1。通过对优质医疗资源位置分配分析,需增加5家三级医院即可满足目前小区单位人口的优质医疗服务需求。结论 成都市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布局存一定的问题,可通过新增优质医疗资源及加强道路建设提高空间可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我国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及服务利用变动情况,为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对我国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及服务利用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2019年我国医院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的结构变动度分别为2.33%、2.17%、2.72%、3.56%、2.03%、3.37%和6.13%。三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的结构变动值为正数,呈正向变动。二级医院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的结构变动值为负数,呈负向变动。二级和三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整体较大。三级医院诊疗人次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整体较大,在35%以上。结论 一级医院和未定级医院整体呈负向变动,二级医院医疗资源及服务利用负向变动明显,三级医院医疗资源及服务利用呈正向变动。要充分发挥卫生规划的导向作用,完善不同级别医院的功能定位,加强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李雪文  朱伟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3157-3161
目的 评价河南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优化河南省中医药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维度评价2014—2018年河南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 与2014年相比,2018年河南省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实有床位和财政补助收入分别增加了36.97%、40.37%和179.51%;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实有床位与全国同期水平持平,每千人口财政补助收入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基尼系数显示,卫生技术人员、实有床位和财政补助收入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在0.2136~0.2257、0.2040~0.2295和0.3379~0.4345之间,均呈下降趋势;泰尔指数结果显示,河南省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实有床位和财政补助收入的总体泰尔指数分别在0.0754~0.8833、0.0669~0.0834和0.1252~0.3238之间,各项指标区域内泰尔指数及差异贡献率均远高于区域间泰尔指数及差异贡献率。结论 河南省中医类医院各项卫生资源配置量逐渐增加,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提升,公平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差异,财政补助收入资源分布均衡性较差,需进一步落实财政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陕西省近10年来医疗资源与利用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以期对未来陕西省医疗资源科学配置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数据分析,文献查阅及实际调查等。结果:陕西省床位数增长过快,医院床位数比例偏高,医师相对不足,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快速增长,住院服务利用尤为明显,但年平均诊疗人次和住院率较全国偏低。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防病工作等,用科学的体制机制保障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以促使医改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了解医疗制度改革后到目前为止的床位使用情况,为医院床位管理及相关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归一法中的效率指数模型以及床位利用模型对2009—2018年间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整体及分类别医院床位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整体床位规模增速放缓;床位利用效率逐步上升,其中综合医院稳步提升,专科医院上升幅度大,中医类医院变化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提升。结论效率模型和床位利用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床位利用情况,有助于政府部门及医院管理者制定发展规划,了解并适时调整床位资源布局,避免医疗资源的短缺和浪费。医院床位管理在关注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效用,继续加强双向转诊使三级医院床位发挥更大作用。北京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管理在高效运转的同时要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规避医疗风险;中医类医院要努力发挥中医优势病种诊疗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其床位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分析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院的空间分布与可达性,为应对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的医疗资源供给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南省344家发热门诊和224家定点救治医院(含后备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设施点分析和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分析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院的可达性。结果:湖南省发热门诊每10万人0.51个,45.25%的居民和16.31%的地域能在15分钟内行车到达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呈现以县中心可达性高且向边缘递减的空间格局。湖南省定点救治医院的床位总数为14.35万张,每万人床位数为21.19张。结论与建议:湖南省发热门诊在市县之间空间分布较为均衡,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配置较多,但行车60分钟才能基本覆盖全域和绝大部分居民,一定程度上影响"哨点"作用的发挥。建议结合湖南省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发热门诊以及城市定点救治医院的布局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资源配置的现状和问题.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所有设住院床位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并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医疗机构床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床位总量接近规划但配置结构不合理,综合急性病诊疗床位的平均住院时间过长,医疗服务压力主要集中在三级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病床尚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结论 建立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三级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严格控制综合急性病诊疗床位,大幅增加护理床位数量,有效整合医疗床位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县级中医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为县级中医医院床位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合理建设,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方法:利用秩和比法和床位利用模型对2019年全国不同床位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秩和比法分档结果显示,500~799床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位于上等,其余床位规模均位于中等;床位利用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00床以下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为床位闲置型,800~999床规模为压床型,300~499 床、500~799床、1 000~1 500床规模为床位效率型。结论:(1) 县级中医医院总体床位利用效率有待提升;(2) 300~499 床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好,有利于拓展县域中医医疗体系服务功能;(3) 300床以下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低,亟需各级政府加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上海市儿科床位资源配置与利用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初上海所有设住院床位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对其中在2008—2010年间实际开放儿科床位的医疗机构,对其儿科床位的配置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上海实际开设儿科床位的医疗机构数有所减少,2010年为70家;全市儿科床位主要集中在儿童专科医院,占全市儿科床位总数的近50%,三级综合医院的儿科实际开放床位数逐年减少;约50%的儿科床位分布在中心城区;儿童专科医院的儿科床位使用率较高,3年累计值达到101.17%,而民营医疗机构的儿科床位利用率仅为29.43%。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实际开放儿科床位的数量呈萎缩态势,近郊区儿科床位配置总量显不足,儿童专科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趋于饱和,民营医疗机构儿科床位闲置状况严重;建议制定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加大对儿科住院医疗服务体系的投入,构筑分工合作的儿科诊疗格局,大力培育儿科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