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2 - 2017年度流感监测数据,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 - 2017年河南省各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56 416例,总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2.96%;全省19家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98 291例,核酸阳性标本10 732例,总核酸阳性率为10.92%; H3N2型和B型检出率最高,新甲型H1N1除2014 - 2015年度几乎未流行外,其余4个监测年度均有小幅度流行;2012 - 2017年共报告暴发疫情14起,以学校疫情为主。结论 2012 - 2017年,河南省有3个监测年度流感疫情呈现双峰流行, 2014 - 2015年度冬春季流行峰最强;流行病毒型别以H3N2型和B型为主交替流行;暴发疫情远低于正常水平,各地应加强对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0年广州市11个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19—2020年广州市累计报告19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4、5、12月。2019年报告183起,2020年仅1—2月报告14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全市11个区均有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报告超过30起的有花都区、黄浦区和南沙区(分别报告48、47、32起);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中学和托幼机构(分别报告135、39、11起,所占比例分别为68.53%、19.80%、5.58%);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A(H3N2)型124起(62.94%),B(Victoria)型38起(19.29%),A(H1N1)pdm09型15起(7.61%),混合型11起(5.58%),未分型9起(4.57%),A(H3N2)型为2019—2020年绝对优势毒株。 结论 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2019年4—5月、2019年12月—2020年1月,A(H3N2)为2019—2020年绝对优势毒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极大的抑制了流感的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2011—2013年流感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河南省流感流行季节为冬春季,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占全部流感病例的80%以上;连续3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 992份,分离出流感病毒664株,毒株类型以B型和A(H3N2)型交替出现,伴有季节性A(H1N1)型其他毒株散发。2011—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12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结论 2011—2013年河南省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流感活动较低,未出现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武汉市2012-2017监测年度流感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7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报告、病原学检测和暴发疫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监测年度,武汉市两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0~4岁年龄组最高,占流感样病例总数的84.2%(215 338/255 600)。两家哨点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8 528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1.7%(888/8 528),检出的阳性标本以A(H3)为主,占阳性标本总数的61.2%(543/888)。流感流行呈现冬季和夏季双峰特点,A(H3)、新A(H1)和B型流感交替流行。2012-2016年共报告11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1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 2012-2017监测年度流感流行强度保持平稳,不同监测年度流行高峰期病原优势株交替流行,应加强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年龄组流感样病例监测,加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常州市武进区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武进区2019年5月-2020年4月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暴发疫情资料.结果 2019年5月1日-2020年4月30日,哨点医院报告ILI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的6.63%,0~<15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68.02%;共检测标本107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99份,阳性率为9.25%,优势毒株为B(Victoria)型(占61.62%)和A(H3N2)型(占35.35%);流感暴发疫情10起,均发生在学校,流行毒株为B(Victoria)型和A(H3N2)型.结论 通过开展综合监测,可了解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和优势毒株,同时可对学校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天津市东丽区2009—2015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市东丽区2009—2015年流感样病例(ILI)报告数据、确诊病例及病原学监测数据及流感暴发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东丽区流感高发人群为1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ILI监测每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份会有1个流行高峰。2009—2015年流感病原监测结果显示,天津市东丽区流行毒株类型以A(H3N2)、A(H1N1)、B及D型交替出现为主,2009及2013年A(H1N1)呈优势毒株;2009—2015年,天津市东丽区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1起,聚集疫情13起,14起疫情都发生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确诊病例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2.65%。结论天津市东丽区全年有ILI发生,冬春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优势毒株为A(H3N2)及A(H1N1)型。学校等集体机构流感疫情监测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ILI监测及病原监测针对防控新型流感毒株意义重大。流感疫苗接种覆盖人群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 2016—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流感提供相应科学依据。方法 对 2016—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case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数据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9 年共采集IL咽拭子标本 2 962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为 715份,阳性率为 24.14%;2016—2019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10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2016—2019 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IL%)在每年 11 月—次年 2 月出现一个高峰,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6—2019 年流感病原监测结果显示,天津市河北区流行毒株以甲型 H3N2 型和甲型 H1N1型交替出现为主,2017 年甲型与乙型 Yamagata 系混合流行,2019 年甲型 H3N2 型呈优势毒株。结论 2016—2019 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病毒以甲型 H3N2 型和甲型 H1N1 型为主,每年的流行毒株各不相同,呈交替或混合流行。应加强监测和流感防控并提高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2003年湖南省疑似流感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湖南省流感暴发流行及毒株变异情况。方法 对疑似流感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  2 0 0 3年湖南省报告疑似流感暴发疫情 35起 ,波及 11个市 (州 )、2 8个县 (市、区 ) ,报告流感样病例 36 77例 ,平均罹患率为 10 95 % ;采集其中流感样病例标本 192份 ,分离出流感病毒 37株 ,病毒阳性分离率为 19 2 7% ;分离的毒株中 ,A(H3N2 )亚型 34株 ,B型 3株。结论 湖南省局部地区存在流感的暴发流行 ,流行优势毒株为A(H3N2 )亚型 ,未发现流行毒株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4-2019年永州市流感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4-2019年永州市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结果及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2014-2019年度永州市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3 531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925份(阳性率6.83%)。每年流感样病例的高峰为第46周至次年第24周,2017、2019年度高峰持续至第32周。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Yamagata、乙型Victoria。暴发疫情的报告单位以中小学校为主(92.5%),病原类型以甲型H3N2为主(61.25%)。结论 2014-2019年永州市流感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2017年度、2019年度流感活跃程度高于既往监测水平,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毒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云南省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云南省流感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19个哨点医院报告的ILI占门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平均为1.91%,出现1个流行高峰,为2011年1月。各哨点医院共采集咽拭标本9 862份,分离出流感毒株148株,阳性率1.50%,主要是B型(83株、56.08%)。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疫情高峰发生冬春季,3起暴发疫情采样送检,包括新甲H1N1型、H3N2型和B型各1起。结论哨点医院和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存在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新甲H1N1型和B型交替成为优势株。今后应加强流感哨点医院监测和学校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及毒株变异情况,分析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3-2007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广州市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71起,波及全市12个区(市),累计发病13 290例,罹患率介于0.40%~34.27%之间.疫情主要发生在3-6月(占92.45%),学校累计报告353起,占95.15%.371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中有223起(占60.11%)最终被确认为流感暴发,其中H3N2型138起(占61.88%).首例发病到信息报告时间与整个事件持续时间Pearson相关系数为0.562,P<0.01.结论 3-6月是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高发季节,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流行毒株以H3N2型为主,学校是高发场所.加强疾病监测,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早报告有利于疫情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湖南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流感群体性暴发疫情,科学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1年湖南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相关资料,掌握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流感暴发疫情罹患率及疫情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湖南省2019—2021年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345起,平均罹患率为3.77%;暴发疫情报告高峰期集中在每年3—5月,11月至次年1月,共报告283起(82.03%);中、小学校为暴发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共报告333起(96.52%);暴发疫情报告数量居前三位的地区为长沙市87起(25.22%)、娄底市52起(15.0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50起(14.49%);实验室检测结果以A(H3N2)型流感病毒和B(Victoria)型流感病毒为主,A(H3N2)型154起(44.64%),B(Victoria)型136起(39.42%);学校类型、有无校医/医务室、报告地区和学校规模与流感暴发疫情罹患率有关(P<0.05),学校类型、停课方式、采取措施时间、报告地区、学校规模与流感暴发疫情持续时间有关(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淮安市2014 - 2017年流感的流行特征,为该地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淮安市2014 - 2017年的流感样病例报告、病原学检测和流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等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淮安市2014 - 2017年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ILI总数60 176例,平均ILI%为4.11%,2014 - 2016年ILI%水平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2%~3%),2017年大幅提高至7.97%;ILI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低年龄组为主,占88.06%;共采集咽拭子8 458份,总阳性检出率为10.57%,其中A(H3N2)型384份(42.95%)、新A(H1N1)型153份(17.11%)、B(Yamagata)型211份(23.60%)、B(Victoria)型146份(16.33%),各亚型在不同季节交替流行;A(H3N2)型在各年龄组中占比均最高;新A(H1N1)型在<5岁组中占比最高(20.39%),B(Yamagata)型在5~14岁组中占比最高(30.00%),B(Victoria)型在>60岁组占比最高(28.57%);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8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淮安市2014 - 2016年流感流行强度较平稳,2017年有大幅提高。今后的监测需严防可能出现的流感病毒新亚型,重点保护15岁以下易感人群,加强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的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了解广州市2011-2018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该市制定流感防控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特征开展三间分布描述及病原谱特征分析。 结果 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共423起,总体呈上升趋势,疫情主要集中于3-6月(167起,39.48%),和12-1月(175起,41.37%),累计报告数较多的区县为:花都(109例,占25.77%)、从化(49例,占11.58%)和天河(46例,占10.87%)。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70.92%)和中学(15.37%),。B型流感209起,占49.41%,A(H1N1)pdm09型73起,占17.26%、A(H3N2)型72起,占17.02%,各年流行毒株不一,其中2011-2013年和2016-2017年流感病毒病毒株以B型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与首发病例到介入疫情时间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9,P<0.01)。 结论 2011-201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3-6月,但2017和2018连续两年的冬季出现第二个暴发疫情高峰,中、小学是高发场所,早期介入疫情有利于缩短疫情持续时间,今后应利用好学校晨检缺勤系统,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及毒株变异情况,分析流行特征以及所采取的防制措施,为控制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2006年广州市报告疑似流感暴发疫情145起,波及全市12个区县,报告流感样病例5 350例,罹患率介于0.40%~16.97%。疫情主要发生在3-4月,共发生126起,占总数的86.90%,全部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进行标本采集的124起疫情中72起分离出流感病毒,其中BV型51起,H1N1型13起,未分型8起。结论广州市局部地区存在流感的暴发流行,流行优势毒株为BV型,未发现流行毒株变异情况;针对目前流行特点,应加强学校流感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济南市流感流行特征及优势毒株的分布,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济南市4所哨点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33 489例,平均就诊百分比为1.34%(0.93%~2.58%),以2009年最高(2.58%)。0~4岁组流感样病例占报告总数的60.00%,5~14岁组占17.93%。病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22.55%,以新甲型H1N1、B型和H3N2居多;2009年阳性率最高为48.54%,其次为2012年34.02%。2009年10-12月和2013年1月病毒型别以新甲型H1N1为主,2009年9-11月以H3N2为主,2010-2012年1-3、12月以B型为主。共报告暴发疫情43起,其中2009年38起;发生地以中学、中职学校(17起)和小学为主(15起)。结论济南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较平稳,有春季和冬季2个高峰,病例以小年龄组居多。不同年度流感病毒优势毒株有变化。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5-2018年贵阳市报告流感暴发疫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8年贵阳市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资料,对疫情发生时间、地区、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 2015-2018年贵阳市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6起,累计发病人数1233人,平均罹患率2.08%。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9月~次年4月,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疫情病毒包括有A型H1N1亚型,A型H3N2型,B型Victory亚型,B型Yamagata亚型,四种型别同时流行,交替成为优势病毒。结论 贵阳市流感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9月~次年4月,中小学是流感暴发高发场所,应加强对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监测,病毒优势毒株变化频繁,需密切关注病原学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6-2019年中山市流感季节性流行特征,为加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中山市流感监测数据和报告病例数,比较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报告病例数、病毒阳性率、病毒分型以及暴发疫情等特点。 结果 2016-2019年中山市平均ILI%为4.92%(717525/14593406)。2016年ILI%高峰出现在春季,2017年在夏季,2018年在冬季,2019年出现冬季流行高峰和春夏季流行小高峰,流行持续30周。累计报告病例数65535例,6~14岁年龄组占比最大(32.88%),以2019年报告病例数最多。4个年度ILI监测样本的病毒总体阳性率为19.73%(559/7902),其中A(H1N1)占6.59%(521/7902),A(H3N2)占6.81%(538/7902),B亚型占6.30%(498/7902),A(H1N1)和A(H3N2)混合感染占0.03%(2/7902)。2016年流行高峰期的优势毒株为A(H1N1)和B亚型,后转以A(H3N2)为主;2017年流行毒株是A(H3N2);2018年以B亚型和A(H1N1)为主 ;2019年年初冬季阳性标本以A(H1N1)为主,春季开始逐渐进入A(H1N1)、A(H3N2)和B亚型共同流行模式,夏季以B亚型为主,年底冬季以A(H3N2)为主要流行型别。6~14岁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34.09%,317/930),以A(H3N2)为主(13.44%,125/930)。4年累计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2起,多发生在冬春季,小学是主要暴发场所(66.67%,28/42)。ILI%与报告病例数、流感病毒阳性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3和0.745,P均<0.001)。结论 2016-2019年中山市出现了由不同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季节性流行,其中2019年出现了多个型别流感病毒共同轮换、流行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流行。加强监测和推广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防控多样化的流感季节性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2011—2019监测年度全国流感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流感周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我国流感病例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南方地区存在冬季、春季和夏季三个流行高峰,北方地区存在冬季和春季两个流行高峰;流感疫情暴发数呈现波动式增长,2012年以后年度流感暴发疫情数均在300起以上,高发期为2017年和2019年;流感疫情暴发存在地域性差异,南方地区普遍高于北方地区,广东地区年度疫情报告数居全国首位;优势流感毒株呈现周期性更替,包括 A (H3N2)、B型和甲型H1N1,2017年和2019年流行毒株分别为B型及A (H3N2)、B (Victoria) 共同流行。 结论 我国流感疫情依然严峻,应加强流感高发地的流感防控工作, 提高人群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特征,为科学防控流行性感冒(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该区(ILI)暴发疫情资料与医院流感监测资料。结果 2012—2013年共报告ILI暴发疫情49起,主要发生在3、4月和12月,龙城街道发生暴发疫情最多(53.06%),学校、托幼机构是ILI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97.96%),引起流感暴发疫情的病毒类型依次为B型、A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龙岗区ILI监测医院常规病原学检测主要病毒株依次为A型、B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论该区ILI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冬春季,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重点场所的流感监测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