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累及较大分支开口的病变,其分支血管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目前已有几种不同支架置入术式可用于分叉病变的治疗,但手术过程复杂,仍存在远期预后不佳等问题。药物涂层球囊(DCB)是基于药物洗脱支架的抗细胞增殖药物递送系统,可在无异物残留的同时维持正常血管的直径和功能,且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效果与药物洗脱支架相当。DCB现已作为治疗分叉病变的替代治疗,对DCB策略及药物洗脱支架联合策略在分叉病变临床应用中的深入研究将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药物涂层支架(DES)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然而,支架植入也带来了些许弊端,如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ISR),支架晚期贴壁不良及血管内皮愈合延迟等问题[1]。因此,具有“介入无植入”这一新概念和新技术的药物涂层球囊(DCB)随之产生。DCB是普通球囊形成技术与药物洗脱技术的结合,它将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附着在球囊表面,在扩张过程中将球囊上的药物运输到局部病变血管壁,以起到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血管再狭窄的作用。与DES相比,具有双抗时间短、出血风险率低和无体内异物残留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药物涂层球囊(DCB)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新手段,能克服支架植入存在支架内再狭窄、需长期双联抗血小板等不足,并且已有多项临床研究验证了DCB在支架内再狭窄(ISR)治疗中的优越性;但在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中应用尚存在争议,如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完全闭塞和分叉部病变仍在研究中.本文将目前可用的DCB...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脉成形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一种治疗手段。介入相关材料不断发展,从裸金属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再到近年流行的药物涂层球囊。金属支架的发明很大程度解决了冠脉狭窄的问题,但是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药物涂层球囊与传统支架相比拥有不少理论上的优势,因此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新选择。它能够向血管内膜均匀地涂布抗增殖药物,在减少内膜增生的同时不留下任何植入物,从而使血管保持原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目前,多数临床试验证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与药物洗脱支架拥有类似的效果,并且不会引入额外的支架,因此更能体现不植入永久性支架的理念。此外,在治疗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弥漫性病变时,药物涂层球囊也体现出相应的优势。现本文就药物涂层球囊在不同冠脉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支架置入术已被公认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重要方法,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限制了其疗效。药物涂层球囊(DCB)含有抗增殖药物,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发生,从而克服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局限性。近年来的临床试验显示,DCB在治疗股腘动脉的初次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方面,可明显提高一期通畅率(PP),降低晚期管腔损失(LLL),但DCB在膝下动脉(BTK)中的治疗作用仍不明确。本文对DCB在治疗LEASO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上对于冠脉病变的主要介入治疗手段仍然是支架置入,但支架置入术后易出现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及支架内血栓,同时术后长期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等多种并发症。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已经逐渐开展并应用于临床中,且在ISR的治疗上被多个指南作为ⅠA类证据推荐。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DCB在De novo血管病变、分叉病变及高出血风险患者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其他特殊冠脉病变,如弥漫、钙化、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展示出新的应用前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也有着潜在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DCB在冠脉病变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7.
刘房春  张健 《黑龙江医学》2022,46(1):121-124
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入新阶段.文章综合论述了有关药物涂层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和分叉病变等多种情况中的研究进展,以评估不同的应用方式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9-22+封三
目的 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和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住我院行DCB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其中ISR 22例,小血管病变26例。另选取性别、病变血管及类型相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相近的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等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主要终点观察指标,记录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结果 平均随访(9.15±5.46)个月。DES组MACE发生率为8.34%,高于DCB组的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病例,DCB组中无非致死性AMI,DES组发生1例(2.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行TLR 2例(4.17%),低于DES组4例(8.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在(9.24±4.02)个月有1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和4例复查冠脉CT,ISR患者10例(1例血管狭窄85%),小血管病变13例(1例血管狭窄90%);DES组在(8.34±5.28)个月有14例复查冠脉造影,ISR患者6例(1例血管狭窄80%),小血管病变8例(1例血管狭窄99%的非致死性AMI,2例血管狭窄75%和80%)。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随访过程中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和小血管病变的疗效不劣于药物涂层支架,可作为临床冠脉血运重建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金锋  党群 《医学综述》2012,18(13):2078-2080
药物涂层支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试验观察证实,药物涂层支架可以减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晚期血管狭窄率及血栓形成。综合分析糖尿病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足,发现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于一般病变,其短期和中长期临床结果有效、安全,但对于严重狭窄、广泛弥漫病变、左主干病变、复杂病变还是提倡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BL)至今仍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难以攻克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分叉病变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进一步探讨PCI术中影响分支受累的因素,并对单支架治疗中不同分支的处理策略以及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即刻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冠脉)长度病变(病变长度≥20mm,简称长病变)施行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数成功率低,并发症也多,术后再狭窄率高.国外研究表明,药物涂层冠脉内支架能够有效减低介入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率.2006年3月~12月,我们采用药物涂层冠脉内长支架(支架长度≥20 mm)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涂层球囊是一种创新的选择。几个小型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涂层球囊在处理小血管、分叉病变时安全可行。药物涂层球囊可以很好地保留原有的解剖结构,可被应用于不便置入支架的病变,比如一些小血管、支架内再狭窄以及分叉病变中侧支血管的治疗,可以有效避免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持续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13.
CYPHER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估CYPHER药物涂层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即刻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接受CYPHER雷帕霉素药物涂层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 (4 2枚 )的冠心病患者为药物支架组 ,同期 30例行普通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患者为普通支架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药物支架组的高血脂患者占 5 0 % ,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的 2 3% (P <0 .0 5 )。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中左前降支占 5 9% ,复杂病变 (B2或C型 )占6 4 % ;90 %的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前进行球囊预扩张 ,支架术成功率达 10 0 %。药物支架的平均内径较小 ,为 (2 .8± 0 .2 )mm ,与普通支架的 (3.1± 0 .4 )mm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4 ) ;药物支架的释放压力较高 ,为(170 2 .2 6± 10 1.32 )kPa ,与普通支架的 (130 7.0 9± 10 1.32 )kPa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0 1)。两组平均随访 (74± 2 1)d ,药物支架组 1例和普通支架组 2例未完全血运重建者复发胸痛 ,均无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CYPHER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即刻和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且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A组)和药物洗脱支架组(B组).比较两组靶病变管腔直径面积变化、不良心血管事件、再狭窄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B组最小管腔直径、面积优于A组...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有效的血运重建是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分叉病变作为一种复杂的冠脉病变,其处理仍面临巨大的挑战。药物涂层球囊(DCB)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新技术,研究证明,DCB在治疗分叉病变方面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就DCB在分叉病变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药物涂层支架极大的拓宽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药物涂层支架广泛应用于再狭窄的高危病变,如小血管病变、长病变、分又病变、开口病变、钙化病变、左主干病变等。药物涂层支架在复杂病变的治疗结果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我们就目前药物涂层支架应用的相关试验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毛方方  陈铁龙 《浙江医学》2019,40(4):389-392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一直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点,随着介入手段的不断更新,如何降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血管再狭窄率及血栓风险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对于不同解剖结构的分叉病变,所采用的介入手段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单支架技术、双支架技术以及药物球囊对吻扩张技术。本文主要围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特点,对这几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药物涂层支架是介入心脏病学的研究热点 ,并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病的治疗。但理想的支架药物还有待确定。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第 5 1届年会上 ,各国研究者报告了应用各种药物支架的研究结果。法国和巴西研究者应用西罗莫司(sirolimus)涂层支架 ,取得了肯定结果 ,而德国研究者应用肝素涂层支架 ,未获有益结果。德国埃森大学Haude报告了肝素涂层支架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 6 0 0例复发性小冠状动脉病变病人 ,病人随机分三组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组、未涂层JOS TENTFlex支架组和肝素涂层JOSTEN…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中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如今临床上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成为了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CBL)占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0%[1]。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的进步,使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支架治疗,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n,DCB)已经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分叉病变治疗中,但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处理依旧充满了挑战,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32-434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在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应用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因心绞痛或其他不典型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65例,随机分为DCB组和DES组,比较两组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MLD)、晚期管腔丢失(LLL)、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即刻MLD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且DES组高于DCB组[(2.06±0.24)mm对(1.62±0.38)mm,P<0.001];术后9个月DCB组靶病变LLL小于DES组[(0.06±0.43)mm对(0.37±0.47)mm,P=0.02];两组术后9个月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B可减少DM患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LLL,MACE发生率与DES相似,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