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基于ROC曲线分析方法探讨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筛选标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温州市2007年至2018年间共40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以及166名尚未完成捐献的入库志愿者信息,构建捐献认知、捐献意愿、捐献态度及三种得分联合检验的ROC曲线。结果:综合了捐献认知、捐献意愿及捐献态度的联合筛选方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81~0.93),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90.96%,一致率为86.89%,Youden指数为0.61。结论:增强入库志愿者对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程度,提高入库志愿者的捐献意愿与态度,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捐献可能性,降低悔捐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应用自编调查问卷、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53例来自中华骨髓库的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分别在捐献中、完成捐献后6个月进行心理与身体健康调查分析。结果捐献者以男性、本科学历居多,所有捐献者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低钙反应多见,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采集中及采集后均无抑郁、焦虑状态,但采集中焦虑分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而采集完成后焦虑分值有所下降,较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捐献后半年未见动员采集相关并发症。结论具有较高学历的捐献者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充分了解,所有供者动员及采集干细胞过程安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极低,干细胞捐献对供者心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和捐献意愿.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匿名方式对杭州市3所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认知平均得分为3.40分,捐献意愿偏低.影响捐献的因素主要是担心影响身体健康、对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以及家人的反对等.通过新闻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学生最多.结论:应采取大学生群体更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大学生造血干细胞的认知水平和捐献意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即捐献骨髓)的认知程度、态度与行为,探讨影响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因素,为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的461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平均得分为(3.25±1.074)分,其中医药类学生(3.42±1.053)、父亲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3.63±1.049)得分较高;78.2%的学生表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认知得分、是否愿意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对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态度以及亲人对其捐献行为的态度等都是影响大学生捐献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难以推广的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透明和社会舆论误导等;46.8%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宣传教育是鼓励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最主要措施。结论应提高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加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是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医学生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态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普及、志愿者招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湖北省485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8.40%的医学生听说过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问卷得分为(7.53±2.43)分,67.63%的医学生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其中56.40%的人愿意捐献给大众,91.46%的人捐献时会参考家人意见。挽救他人生命是医学生首要捐献积极动机,消极动机主要是对捐献过程感到恐惧、害怕疼痛。捐献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了解情况、是否愿意捐献器官、自评健康状况、父亲文化程度。结论 医学生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态度及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医学院校及相关机构应采取合适的宣传方式,引导医学生积极参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1-3],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严格的HLA配型,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使移植失败[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无GVHD的发生,但原发病复发的机会较高[4]。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是近年来应用的新的移植方法,由于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因此,移植后能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此外,脐带血中的T淋巴细胞不成熟,对异基因组织细胞的耐受性较好,无需严格的HLA配型,且脐带血来源广泛,因此,特别适合于儿童移植[5-8]。最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昌市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即捐献骨髓)的认知与态度,探讨影响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原因,为推广大学生捐献骨髓提供帮助与参考。方法 根据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对南昌市4所大学的部分学生以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86份。结果 大学生对骨髓捐献的认知还存在很多不足,大学生对骨髓捐献所存在的诸多错误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大学生很难得到专业人士的讲解,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骨髓捐献知识的了解途径是网络、电视、广播等。结论 应提高大学生对骨髓捐献的认知,加强捐献造血干细胞方面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七所高校6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情况较差,总体认知率为41.5%。其中基本认知率为48.1%、安全认知率为32.0%。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级、专业、自评安全性、技术和用药信赖度、对捐献流程的了解程度与捐献安全性认知现状有关联( P<0.05);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认知越高,态度越积极。结论高校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全性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对其安全性存在较重的怀疑,应多途径加强认知教育,为以后提高大学生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率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温建芸  吴学东 《广东医学》2012,33(16):2519-2521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组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溶血性血液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尽管规律输血和去铁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及生存期延长,但这一疾病最终还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来自英国的报道[1]显示:重型地贫患者从10岁开始,生存期恒定下降,高于50%的患者在35岁前死亡,主要问题是静脉使用去铁胺的顺应性太差。  相似文献   

11.
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196℃程控降温冻存方法和-80℃直接冻存方法中单用二甲基亚砜(DMSO)与DMSO加羟乙基淀粉(HES)两种浆存保护剂对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冻存的效果。方法:对5例经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所得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10%DMSO和5%DMSO加6%HES冻存保护剂。并分别以-196℃程控降温冻存方法和-80℃直接冻存方法保存15d,以快速复温法复苏细胞,检测冻存前后细胞活率及有核细胞、CD34^ 细胞、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回收率。结果:在-196℃程控降温冻存方法时,单用DMSO和DMSO加HES两组在细胞活率、有核细胞回收率、CD34^ 细胞回收率、CFU-E回收率方面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在-80℃直接冻存方法时,MDSO加HES组有核细胞回收率、CFU-E回收率高于单用DMSO组。结论:-196℃程控降温冻存时10%DMSO和5%DMSO加6%HES两种冻存保护剂均可有效应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保存;一80℃直接冻存方法适合5%DMSO加6%HES冻存保护剂,也可有效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保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对小鼠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川芎嗪组(50 mg·ks-1·d-1)、rhG-CSF组(250μg·kg-1·d-1)、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dl-7,每日1次,第8天,采用外周血WBC、MNC计数、流式细胞术、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等检测各组给药后对外周血WBC、MNC、CD34+细胞、CD49d阳性胞、CFU-GM、CFU-MK、CFU-E的产率及小鼠骨髓基质细胞V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川芎嗪组给药第7天外周血WBC、MNC数量达到高峰,分别为给药前的3.2倍和3.9倍;川芎嗪组外周血CD34<+>、CD49d阳性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VCAM-l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86±0.42)%、(12.91±2.84)%和(48.47±7.87)%,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川芎嗪组CFU-GM、CFU-MK和CFU-E产率分别为(11.70±3.23)%、(11.20±2.88)%和(24.50±8.io)%,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的动员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上调小鼠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完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杜鹃  陈宝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5):461-463,467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该作者综述了能为临床所接受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完全相合的移植配型要求,以及从预处理、动员、干细胞体外处理、加强免疫重建、移植失败的处理等来提高HLA不全相合的植入率。  相似文献   

14.
A survey was undertaken to assess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medical ethics among surgical residents and interns in three teaching hospitals of Karachi, Pakistan. 101 out of 120 completed respon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Fifty-one respondents had heard about the Code of Ethics formulated by the Pakistan Medical and Dental Council. Forty-four had read the code. Seven had no knowledge about it. Forty-seven reported taking consent for procedures. Forty-two respondents gave correct answers on questions of confidentiality and knowledge of law pertaining to trauma victims. Only 11 reported having been taught ethics as students. Four did not feel the need of its teaching at an undergraduate level. Doctors graduating within the last 10 years gave fewer correct answers than those graduating earlier. Knowledge of medical ethic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the surgical floors is extremely poor. The survey results support the view that medical ethics should be part of the undergraduate medical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5.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中出血性膀胱炎 (HC)的发病情况 ,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方法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采用 PBSCT治疗各类血液病 80例 ,其中异基因移植 5 0例 ,自体移植 30例。预处理方案为 CTX 12 0mg/ kg(+VP16 2 0 mg/ kg) +TBI 6 .5~ 8.0 Gy。 HC的预防随机分成 2组 :A组 (38例 )采用常规水化、碱化 ;B组 (4 2例 )在常规水化、碱化基础上加用美司钠 ,用法为 CTX后 0、4、8h各静推 1次 ,每次剂量为每日 CTX总量的 2 0 %。结果 :80例患者中共有 10例出现 HC(12 .5 %) ,均为迟发性 , 度 5例 , 度 4例 , 度 1例。 A组有 8例出现 HC(2 1.1%) ;B组仅有 2例 HC(4 .8%,P<0 .0 5 ) ;异基因移植组有 9/ 5 0出现 HC(18.0 %) ,自体移植组仅有 1/ 30 (3.3%,P<0 .0 5 )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阳性组出现 HC为 7/ 2 0 (35 .0 %) ,而阴性组仅为 2 / 30 (6 .7%,P<0 .0 5 )。 5例病毒感染者中 3例发生 HC。治疗上除充分补液、碱化尿液和加强利尿外 ,加用前列腺素 E1 脂微球制剂 (L ipo PGE1 ) ,有病毒感染者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全部病例经上述处理均获痊愈。结论 :HC的发生除 CTX等药物损害外 ,还与 GVHD及病毒感染有关 ;在常规水化、碱化基础上加用美司钠可有效降低 HC发病  相似文献   

16.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find out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preventive health care among the industrial workers by interviewing the workers of Durgapur Steel Plant, Durgapur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who attended the health unit.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7.98% of the industrial workers were not aware of preventive aspects of health care. Most of this group were illiterate, rural in origin with family income less than Rs 1000 per month. Female child and the third and fourth child were more neglected. Main source of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ve health care is mass media. Trade unions did not play any role in health education. There is seasonal variations in number of immunisation and drop out. Most common reason for drop out was negligency on the part of the parent and the parents remaining out of station. About 1% of the workers believed in other than scientific system of medicin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地贫)患者特异诱导式多能干细胞系( iPSCs)细胞模型的建立及造血分化能力。方法采集HbH病引产胎儿(α地贫)的脐带血、双重杂合子β地贫输血患者(基因型为IVS-Ⅱ-654/CD17)外周血各1例,分离单核细胞后进行短期培养,核转染再程序化为iPSCs,检测iPSCs未分化状态和多能性标志物。 iPSCs与OP9细胞共培养向造血干细胞诱导分化,进行吉姆萨染色检查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结果。结果地贫患者iPSCs表达干细胞多能性标志物Oct4、SSEA4、Tra-1-60、Tra-1-81,碱式磷酸酶染色阳性,悬浮培养可以形成类球形拟胚体,畸胎瘤形成实验显示地贫患者iPSCs可分化为内、中、外胚层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D34+细胞分别为8.71%(α-iPSCs分化结果)和4.46%(β-iPSCs分化结果)。结论α、β地贫患者外周血与脐带血可再程序化为 iPSCs,该细胞系具有多能分化特性,与OP9共培养能分化为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化疗+G-CSF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动员效果,应用化疗+G-CSF作动员剂作了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化疗方案:8例用CTX-Ara-C,1例用DNR+Ara-C.1例用CHOP+VP16。化疗结束后待外用血白细胞上升至1.0×109/L时,加用G-CSF5mg·kg-1·d-1,皮下注射5~7天。结果,采集的MNC为(2.1~5.0)×108/kg,CD34 细胞为(1.9~9.8)×106/kg。10例患者均获骨髓重建。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时间为10~24天。外周血小板>20×109/L,时间为11~25天。结果提示,化疗+G-CSF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有较好的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鉴定BMSCs的纯度。在PHA刺激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数量的BMSCs共培养。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152、CD28的表达以及各组T淋巴细胞的IFN-γ、IL-10、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在体外,BMSCs对由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凋亡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BMSCs呈剂量依赖性。BMSCs对T淋巴细胞的CD152、CD28的表达无明显影响。BMSCs能促进IL-10、TGF-β1mRNA的表达,抑制IFN-γmRNA的表达。结论:BMSCs可能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减少T淋巴细胞凋亡、促进T淋巴细胞IL-10、TGF-β1mRNA表达及抑制IFN-γmRNA表达来下调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和态度。方法:对某市三个医院的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60.4%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0.2%的家属认为必要时应该约束患者;约束基本能做到知情同意;保护性约束引起的负性心理反应较少。结论:医护人员的约束实施能较好的贯彻伦理要求并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约束能做到患者知情同意及不伤害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