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单药及联合使用对耐左氧氟沙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SMA)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33株耐左氧氟沙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患者血液及无菌部位体液标本,根据其耐药程度不同分为3组(耐左氧氟沙星SMA 17株;耐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SMA 11株;耐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米诺环素SMA 5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6种抗菌药物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棋盘式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替加环素与其他5种抗菌药物的联合药敏试验,计算部分抑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FIC)以判定其联合效果。结果 替加环素对耐左氧氟沙星SMA和耐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SMA的敏感率分别为76.4%和54.5%,稍低于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联合药敏结果显示,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使用对SMA显示出一定的协同作用,替加环素与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均未显示拮抗作用。结论 替加环素单独或联合使用可以作为临床治疗SMA感染的备选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5种中药单体对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探讨替加环素与中药单体联合用药的增敏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和微量肉汤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中药单体白花丹醌、二氢丹参酮、葫芦素、盐酸小檗碱和紫胡皂苷d对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用棋盘法测定白花丹醌联合替加环素MIC值,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值(FICI).选取CCCP、PAβN及白花丹醌作为外排泵抑制剂,观察外排抑制试验结果.结果 临床分离的1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其中,有8株替加环素耐药菌.5种中药单体中白花丹醌对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抑菌活性最佳,MIC值范围是16~32 μg/mL.白花丹醌和替加环素联合试验中,白花丹醌可逆转部分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75%(6/8)表现为相加作用,25%(2/8)表现为无关作用.外排抑制试验中,CCCP、PAβN及白花丹醌均显示对替加环素有一定的增敏作用.结论 在体外环境下,白花丹醌对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一定抑菌活性,联合替加环素可降低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其增加抗菌药物敏感性的作用可能与外排泵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清开灵注射液单用及其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清开灵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对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联合用药后对该菌株的MIC,计算分级抑菌浓度(FIC)。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的MIC分别为12 500μg/ml、31.25μg/ml、0.5μg/ml,0.5μg/ml,对清开灵注射液的MIC为注射液稀释到原浓度的1/32,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的FIC范围为0.31~0.56。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单药对鲍曼不动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可产生较好的相加或协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常规抗菌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磷霉素与其它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合应用对47株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不动杆菌47株,将磷霉素与其它9种抗菌药物在体外单独以及联合应用,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评价磷霉素与其它9种抗菌药物分别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RKP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和替加环素单药治疗或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基础疾病、年龄和病原菌不影响CRKP肺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均P>0.05),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替加环素单药治疗9例,有效3例,有效率为33.3%;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12例,有效9例,有效率为75.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替加环素单药治疗(P<0.05),总临床有效率为52.4%。8例患者治疗后达到细菌学清除标准,清除率为38.0%。CRKP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见,感染率为47.6%,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并未影响患者预后(P>0.05)。结论替加环素能有效清除CRKP,可作为CRKP肺炎常规抗感染治疗用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治疗其他条件致病菌引起的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6.
于艳华  娄金丽 《北京医学》2017,(12):1225-1228
目的 评价9组抗菌药物组合对临床分离的肝病患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为临床治疗肝病患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提供更多可能的选择.方法 采用棋盘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指数(FIC),判断药物组合的效应.结果 9组抗菌药物组合中,多黏菌素E+利福平、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协同作用比例大,分别为13/20,10/20;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加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相加作用比例大,分别为13/20、12/20、10/20;美罗培南+利福平,多黏菌素E+美罗培南联合应用后使其中一药MIC降入敏感范围内(美罗培南10株、利福平10株).结论 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非常规用药组合中,多黏菌素E+利福平联用表现较大比例的体外协同作用;常用药物中,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表现较大比例的体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阅欣 《中国医药导刊》2023,(12):1285-1289
目的:了解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使用药物的合理性,并对比分析两个季度的数据,以便于加强该类药物的规范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分别统计我院2021年前三季度(1~9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量,同时按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样及病历评价。结果:在我院2021年前三季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情况分析中,比阿培南、替加环素的使用情况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使用情况则稍有升高;在合理性评价中,主要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类型包括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方案不适宜、用药前未送检。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临床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及其他非常用抗菌药物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的抗菌作用,为临床用药治疗与耐药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培养鉴定的CRKP进行产酶表型鉴定及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其他非常用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CRKP 47株(10.8%),其中单产A类酶42株(89.36%),单产B类酶1株(2.13%),其他产酶型别4株(8.51%)。单产A类酶和其他型别产酶菌株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性高,单产B类酶菌株对其耐药。氨曲南对单产B类酶菌株有效,对其他型别无效。不同型别产酶菌株对替加环素药敏情况不同,单产B类酶菌株对其耐药。所有型别产酶菌株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磷霉素的敏感性也较好。结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产B类酶CRKP无抗菌活性,对其他型别产酶CRKP抗菌活性可达97%以上。氨曲南只对单产B类金属酶菌株有效,CRKP对多黏菌素B敏感性高,对替加环素和磷霉素有部分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何建新  吴荣辉  金小珍 《浙江医学》2015,37(21):1761-1763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肺炎克雷伯菌(CDSKp)和碳青霉烯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NSKp)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该类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抗生素对临床分离51株CDSKp和101株CNSK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多黏菌素B对CDSKp和CNSKp体外抗菌活性最高,细菌对其均100%敏感,MIC50和MIC90均为0.125mg/L和0.25mg/L;替加环素MIC50均为1mg/L,MIC90均为2mg/L;米诺环素MIC50均为4mg/L,MIC90分别为4mg/L和8mg/L。结论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CDSKp和CNSKp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致病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的标本,结果经鉴定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0株,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分别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保持敏感性100%,对多粘菌素B中介敏感性为6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3%。结论:替加环素、多粘菌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是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最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芩苷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冬梅  邝枣园  李岩  万幸  李庆国  李蔼文 《吉林医学》2011,32(13):2587-2588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耐药性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对耐药性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试验及体内对耐药性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黄芩苷的抑菌作用。结果:体外试验表明黄芩苷、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2 mg/m、l0.45 mg/m。l体内试验表明黄芩苷(100 mg/kg)可以降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结论:黄芩苷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长期抗菌药物压力及常用紫外线消毒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及替加环素(TGC)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在群体中存续的能力。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TGC敏感鲍曼不动杆菌3株,分别采用多步法及紫外线照射体外诱导耐药,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TGC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选取临床分离TGC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株,在空白MHA平板中反复传代,测定其MIC值。最后选取TGC敏感株及TGC诱导同源耐药株进行TGC耐药株适应度代价研究。结果 应用多步法成功诱导出TGC耐药株;紫外线照射虽然对TGC耐药性未发生影响,但其MIC值有上升趋势。TGC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传代40代后菌株MIC值无明显变化。TGC敏感株及TGC诱导同源耐药株进行相同条件下培养,体外单独培养时耐药株达到对数生长期及平台期的时间均较敏感株长;混合培养时,随着连续传代,耐药株菌落数量较敏感株迅速减少,甚至耐药株被清除。结论 TGC可诱导鲍曼不动杆菌产生获得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TGC的耐药可能具有遗传稳定性。TGC耐药株较敏感株适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CRKP) 检出情况, 提出药物治疗策略, 为CRKP医院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医院2013年至2017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CRKP, 分析其检出率及标本来源分布.结果 2 23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 检出CRKP 76株 (3.40%) .2013年至2017年CRKP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CRKP检出率与碳青霉烯类DDDS呈正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CRKP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泌尿道, 主要分布于ICU、神经外科和老年医学科.结论CRKP检出率逐年上升, 应引起临床及感控的高度重视.治疗方案多以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1:1设计病例-病例对照研究,CRKP感染组71例,匹配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感染组71例作为对照,感染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有肝胆疾病、糖尿病,7 d内接受机械通气,近3月内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替加环素以及联合使用抗生素均为CRKP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年龄、患有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7 d内接受动脉穿刺、留置尿管≥3 d,入住ICU天数、分离菌株前住院天数以及总住院天数为CRKP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糖尿病,机械通气和联合使用抗生素为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患有肾脏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为CRKP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袭性操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CRKP的感染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花鬼针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50%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并以大孔树脂AB-8柱层析富集小花鬼针草中总黄酮;以K-b药敏实验考察总黄酮的抗菌效果,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小花鬼针草总黄酮对大肠杆菌敏感性较差,对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小花鬼针草总黄酮部位对多种菌表现出抑制作用,提示可能有较广的抗菌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