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临床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和头脑风暴法构建评价指标初稿,2021年3月—5月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增、删及修改,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结果 共对2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2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8、0.96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6、0.340(P<0.001),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90~5.00分,最终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能够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接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框架,应用文献回顾、现场跟踪等方法,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指南,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通过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02和0.836;变异系数为0~0.136协调系数值为0.325和0.36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权重层次分明,指标明确,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的提升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在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订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94.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0.9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51、0.409,P<0.01。最终形成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信息的延续性、管理的延续性、关系的延续性、患者的结局)、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内容全面,对规范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循证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16项本土化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按照指标监测流程的相关步骤进行实施,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效。认为在指标监测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始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和便捷性,需要用标准化的护理语言发展护理信息系统和国家、地区的指标数据库,以便进行数据分享和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应用于产房护理质量管理中.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产房正常分娩的孕妇,收集每月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构建了15项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9,协调系数分别为0.47、0.55(均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艾滋病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提高艾滋病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严格的文献检索和研究小组讨论确定艾滋病患者手术室敏感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所得敏感指标进行论证和修正.结果 确立了20项艾滋病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通过集中整理专家意见及对相关指标评审结论,2轮函询结果,专家积极性系数为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跨文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医院跨文化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Donabedian模型和日升模式,采用文献分析法,由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筛选指标。于2020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大学附属医院的15名护理、医疗专家为函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跨文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赖丽萍 《中国康复》2003,18(4):227-228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 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 ,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心理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 ,8周后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对 2组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心理组在功能恢复、家庭、社会的支持以及预后的前景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 (P <0 .0 5 )。结论 :系统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天津市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闭环管理方案,推动护理质量管理向规范化、同质化方向发展。方法 参考近10年国内外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文献,通过2轮专家函询,建立了天津市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集,针对各项指标,构建了天津市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闭环管理方案,并通过各级培训和反馈控制进一步完善。分别比较2015年—2017年19所三级医院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差异。结果 天津市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闭环管理方案应用后,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和感染事件发生率均降低,护士的离职率从1.797%下降至1.3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津市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闭环管理方案的应用,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的离职率。  相似文献   

10.
邓燕玲 《护理学报》2019,26(19):50-52
目的 构建脑卒中延续护理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观察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脑卒中延续护理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对48名脑卒中患者给予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实施的时间从患者出院至出院后6个月。结果 本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得分、依从性各维度评分,以及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基于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开展脑卒中患者的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疾病认知,提高遵医嘱性,增强自护能力,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闻曲  鲍爱琴  彭昕  成芳  陈莎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33-734,736
目的 构建PICC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小组人员培训,制订PICC护理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严格质量控制考核,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结果 降低了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PICC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能够提高PICC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护理病历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疗护理活动实践的记载,而且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1].我院自2008年9月全面实施护理电子病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按照<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建立与完善了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系统,实现护理电子病历三级监控,使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化,并以此为切入点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邓曼丽  王敏  迟梦琳 《护理研究》2013,27(4):370-371
[目的]探讨对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建立麻醉恢复室专科全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并在执行前后进行3年护理质量比较。[结果]执行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后,各项护理质量考核均好于执行前(P<0.05)。[结论]通过建立麻醉恢复室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能有效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护理质量评价和促进的要求,借鉴美国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系统,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通过对压疮、跌倒或坠床、医院获得性感染、职业保健、非计划性拔管、疼痛评估、约束具应用和应用率7项指标的监测和管理,明确指标的关键内容和科学测量方法,建立该7项指标的基线评价标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非常必要,能够指导护理干预和质量控制,具备便利性、时效性和动态性的优点,可有效保证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依据江苏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强化全体护理人员的质控意识,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建立健全各种软件资料,质控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督查。比较质控改进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2011年护理质量检查中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与器材、护理文件书写及功能科得分分别为(98.5±0.5),(94.5±0.6),(96.6±0.3),(98.4±0.4),(99.4±0.2),(98.8±0.3),(94.8±0.3)分,均明显高于2009年的(92.5±0.5),(90.5±0.5),(91.5±0。3),(90。4±0.2),(96.4±0.3),(95.5±0.3),(91.3±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456,17.741,36.062,53.666,24.962,23.335,18.007;P〈0.01)。结论进行护理质控改进,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水利 《护理研究》2006,20(26):2431-2432
传统的质量控制流程:建立标准—建立质量检查评分表—实施检查(三级、二级、一级护理管理者)—检查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反馈,这种检查已得到广大护理管理者的认可,而且比较成熟地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中。我院于2004年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质量管理方面和传统质量管理相比较,特别是在现场检查方法、记录和对不合格项的处理方面,更有效、更科学。1传统的质量控制1.1建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的标准,首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同时每个医院根据本单位的功能和任务、护理工作的标准要求、病人的需求而制定,如病人护理标准、人力资…  相似文献   

17.
郑水利 《护理研究》2006,20(9):2431-2432
传统的质量控制流程:建立标准-建立质量检查评分表-实施检查(三级、二级、一级护理管理者)-检查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反馈,这种检查已得到广大护理管理者的认可,而且比较成熟地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中。我院于2004年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质量管理方面和传统质量管理相比较,特别是在现场检查方法、记录和对不合格项的处理方面,更有效、更科学。  相似文献   

18.
多数医院以三级护理质控管理为标准建立了适合本院特色的质控体系,为了全面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本院实行了四级护理质控,即科内逐级质控-同级质控-院级监测控制-质控科质控.其中科内逐级护理质控作为护理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沿阵地,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内逐级护理质控在四级护理质控体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方法 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临床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草案.采用德尔菲法,2019年9月-11月选取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建立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结果 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第2...  相似文献   

20.
陈腊年 《护理研究》2011,25(4):343-344
[目的]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控方法,降低护理缺陷、差错的发生;切实提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方法]护理部三级质控小组根据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的全院医嘱、病历信息,按照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每月分6组进行1次全院护理质量大检查及追踪、科护士长每日实时下病房检查、指导,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信息化管理护理质控实施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每月护理质控所需时间缩短,护理质控抽查及追踪检查时准确性、针对性、实时性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医院信息化系统运用于护理质量控制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