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古人有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纵观中医学上下数千年,可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均言医之大道。历代学者将此三书尊为中医学经典,崇张仲景为医圣,恰当至极。  相似文献   

2.
朱良春 《河南中医》2008,28(12):1-2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被列于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与<伏羲八卦><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是集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治疗、预防、养生于一体的奠基之作,由数代先贤集体撰述.其成书之早(约在战国时期),内容之博(广泛汲取当时的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季候、养生等学),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因此被后人誉为"医家之宗".<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素问>侧重于解剖生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的阐述与应用;<灵枢>除对<素问>内容有所补充外,尤详于经络、针灸,所以又称为"针经".  相似文献   

3.
“太素”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是分类注释、校勘《黄帝内经》的早期著作,杨上善所以名"太素"之义,查阅其书未见有解,疑或散佚,而晚清萧延平《校正》未见有说,后来学者亦未见有谈及者,经查阅文献认为,"太素"即大道之义。"太素"原指宇宙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而《黄帝内经》则是"本太素浑元之理,阐天人合一之道"的重典;又因"黄帝之道"是"言阴阳五行"之大道的,亦称"太素",而《黄帝内经》的著作正是以阴阳五行之理,来阐述"天人相应"的"天道之大经"者,此盖冠名《黄帝内经太素》之由来矣!  相似文献   

4.
本文有感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关于天道六六之节、六气主岁、主时、客主之气的加临等对六气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原理所做的精微论述,从象思维角度诠释了天道时空的变化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重点诠释了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人道顺天道",倡导读者回归中国的原创思维——象思维。  相似文献   

5.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在朗朗上口的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就已明确指出“三才”即指天地人而言,但究其出处乃源于《周易》。《易传·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相似文献   

6.
孔安国序《尚书》,推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为“三坟”,其言大道;而后世“五典”言常道,为“三坟之末也”。大道乃自然原理,常道为治世之道,大道为本,常道为用。老子通大道,孔子精常道,道、儒之分,合于自然,言象义理,昭然可据。医道始于“歧黄”,取法于天地变化,符合于自然原  相似文献   

7.
"天人相应"解释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与人体活动变化之间的某种联系,是<黄帝内经>的重要思想之一.文章以妇人月事的生理、病理、治疗及调护等作为纵向层面,以月之盈亏、四时气侯、昼仪晨昏等作为横向层面,对<黄帝内经>有关妇科方面的论述进行剖析,探讨<黄帝内经>之"天人相应"观在妇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孙思邈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凤  梁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2):78-80,i001
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多有阐发,使之不断发展成熟,唐代孙思邈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文章从形神相即、养神为先与祝由三个方面概括论述了孙思邈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观其内容,虽不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秦汉乃至汉代以后一些医家整理修订和补充的,但其祖述蓝本,当成编于战国后期,历经秦代的补充完善,至汉代立国之初,在国家"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时被征集,至西汉成帝和平三年,由侍医李柱国校刊,复由刘向"条其篇目,撮其指意"而收编于<七略>之中.至后汉班固修<汉书>时,其<艺文志>部分,仍系取刘向、刘歆父子所撰之<七略>"删其要"而成.故除"运气七篇"及<素问>"遗篇"等篇章外,其主体部分,应是汇编成书于西汉年间;而其祖述蓝本,当成编于战国后期,亦为今本<黄帝内经>之骨架.  相似文献   

10.
姚洁琼  贺娟 《环球中医药》2012,5(7):528-530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诸多相通之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中医学全方位囊括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统一于中医学体系之中.<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之渊薮,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养生,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探讨<黄帝内经>养生七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有助于深入体会<黄帝内经>养生七法的内涵.本文通过介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七种养生方法,探究<黄帝内经>养生七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相信这种新颖而有价值的方法 会为中医养生观的探讨打开新的思路,也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偏重于理论建设,对病证论述相对较少,<圣济总录>对<内经>所涉病证进行了大量的补充,补充内容涉及病证的病因病理以及症状、治法.  相似文献   

12.
释命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门之名,在今本<黄帝内经>中三用.<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医学的启蒙教材当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涉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四部经典中<黄帝内经>成书最早,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经选读>认为,该书应在<史记>、<汉书·艺文志>期间,即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前32年成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中医<黄帝内经>挖掘心理健康管理方面的有效因素.方法:系统分析<黄帝内经>中与心理健康管理相关的条文.结果:<黄帝内经>有关心理健康管理方面的有效因素相当丰富,如:"不治已病治未病"、"形神共养,身心健康"、"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养神调神"等.结论:<黄帝内经>对现代心理健康管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斌  董福慧 《北京中医药》2009,28(12):943-945
"谿谷属骨"记载于<黄帝内经>,该书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谿谷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解剖学概念,在论及骨痹、骨痿、骨蚀、骨疽、痹厥等骨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时,均有提及这一概念.同时,谿谷也是络脉交会的关键部位,在针刺治疗骨病时是用于调节气血循行的必要的穴位.因此,谿谷是<黄帝内经>骨相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其表现在正常情况下是络脉气血交会的场所,病变时是邪气留居的部位,在治疗中是针刺补正祛邪的取穴所在."谿谷属骨"理论广泛地参与了<黄帝内经>关于骨病的讨论.是该书用于阐发骨病因机证治的核心,因此在中医骨伤科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是值得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中医眼科之“治未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1]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 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谓:"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土不受邪,即勿补之".<温热论>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可见"治未病"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内经>的标点、注释、今译本等各种本子很多.而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黄帝内经灵枢译释>(以下简称<译释>),是其中影响较大的标点注译本.  相似文献   

18.
类燥证探讨     
燥证是指外感燥邪或体内津液亏少,脏腑、组织、官窍失却滋润、濡养、充盈,以口渴尿少,口、鼻、咽喉、唇、舌、皮肤、大便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中医学对燥证的论述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清气大来,燥之胜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等记载.金元时期,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中指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补充了<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燥气为病的缺如.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莫基之作.<内经选读>是现代高等中医药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中医药学人才必备的知识.多年来,在探索与挖掘<黄帝内经>学术价值的同时,<黄帝内经>的传承与发扬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教学中地位章显.尽管如此,<内经>教学中仍存在课程结构、课时安排、教学重点与方向模糊等方面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还应正确处理<内经>教学与相关基础学科教学间的关系、<内经>教学中精读与泛读问的关系、<内经>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间的关系.如此,将有利于在良好继承的基础上提高现代中医药院校<内经>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刘炳凡研究员编著之<黄帝内经临证指要>(以下简称<指要>)一书,融合古今诸家之精华及作者70余年的临床实践之得,条分缕析,深入浅出,颇具创新意义,不但填补了<内经>有论无方之空白,而且有选精、取博、趣深、用达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