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了改进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管理全院工作,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为其重点部门之一,结果:消毒供应室管理更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消毒供应室消毒物品的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未引起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结论: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的工作质量管理与院内感染的关系问题,做好供应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怎样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通过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发生的潜在危险,为临床一线提供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主要就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等日常工作。结果: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设备的使用率与完好率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保障医院卫勤,使医院救治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问题,研究循证护理在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的管理水平。方法:(1)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2组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2)统计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均明显高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美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9):134-134,137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提出并分析消毒供应室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结果总结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中的细节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论护理质量重在于务实,要以注重细节的态度从细微处着手抓细节管理,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效果,以确保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推行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方法:在供应室改造中,通过合理化供应室布局,专业化人员配置,规范化流程操作,制度化质量控制实现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模式.结果:消毒供应室布局合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和制度化质量控制实现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规范,满足了供应室集中式管理的需要.结论: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可以确保消毒供应质量与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和医院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环节质量管理,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医院感控办,护理部加大对消毒供应室监督,检查和质控力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定,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消毒灭菌各环节质量检测,强化人员教育和培训,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强化意识。结果使消毒供应室不仅成为发放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科室。通过规范化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确保了消毒灭菌合格率,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结论严格的管理措施,是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关健,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管理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消毒供应室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健全相关制度和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进行检查、整改、评价。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清洗处理后待灭菌物品的合格率达到98%,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大力推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班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14-115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工作情况,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各类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存放和发放。完善各项检测措施,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业务培训。结果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及考评,及时纠正各项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环节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控制中消毒供应室加强管理的作用.方法 :本院于2014年3月开始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组成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加强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结果 :消毒供应室管理加强后,实验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的实施,可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