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总结并分析经额中回皮质入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l5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14例,4分2例,3分1例(术后2年死于其他疾病),失访3例。结论额中回皮质入路具有手术损伤小、术野暴露清楚等优点,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首选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对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切除1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肿瘤最大径2 ~4 cm7例,>4 cm9例;病变基底位于透明隔9例,位于一侧脑室的外侧壁7例,脑室扩大8例;全切12例,次全切4例(术后行放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均出现短暂缄默症,2周后消失;5例出现偏瘫,经康复后可以行走;4例发生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14例,时间为1-7年,无复发.结论 应用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利用颅腔自然间隙,脑组织损伤少,术后反应轻,是切除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较好入路;肿瘤与侧脑室外侧壁和下壁的粘连是影响肿瘤全切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回顾性分析(附1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手术入路、操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青岛市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5例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13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1例出现意识障碍,术后26 d死亡;术后感染2例,出现一过性硬膜下积液7例,脑室粘连造成术侧颞角扩大2例;13例GOS预后评分5分,1例GOS预后评分4分.结论 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几种不同手术入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生长的特点个性化选择,最少的手术并发症及神经缺失是手术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并探讨一种切除第三脑室前部病变的显微手术入路。方法经额中回-侧脑室-脉络裂入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前部肿瘤10例。结果显微镜下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2例;死亡1例。结论该入路利用脑室的自然裂隙到达第三脑室,几乎不损伤正常脑组织和血管结构,具有手术损伤小,术野暴露清楚等优点,是切除第三脑室前部肿瘤的优选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肿瘤的手术策略,以提高侧脑室肿瘤的手术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手术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5-08—2011-08我院神经外科32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治疗经验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手术全切22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侧脑室肿瘤的病理性质大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其性质与病人年龄、肿瘤部位有关。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侧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8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5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依靠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技术,尽量全切肿瘤,同时保护神经功能和血管,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自2002年7月至2006年11月所进行的21例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手术入路、肿瘤全切除的方法及术后处理要点。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个月时GOS评分:5分(好)20例,4分(轻残)1例;1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常规放化疗,于术后19个月死亡;1例室管膜瘤3级,术后2.6年全脑室、脊髓复发。结论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采用较小的皮层切口,在控制颅内压的基础上根据肿瘤的性质采用相应的切除方法,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等是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第三脑室手术入路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的第三脑室手术入路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切除第三脑室肿瘤适宜的手术入路.方法 采用经额叶皮质-侧脑室入路、经终板入路、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35例(前期组);采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21例(后期组),两组均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观察比较手术效果.结果 前期组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13例;后期组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两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前期组.结论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路径直接,术野暴露清楚,较易切除肿瘤,术后并发症少,是切除位于第三脑室中、后部肿瘤可选择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本组均采用经脑皮层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7例应用神经导航,5例应用内窥镜辅助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6例,死亡1例。结论根据侧脑室肿瘤的起源位置和生长方式选择最佳手术入路,经皮层入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神经导航、内窥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运用,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程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CNC)诊疗水平的策略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我院收治的8例CN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肿瘤位于侧脑室前部或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与侧脑室壁或透明隔相连。肿瘤边缘及内部可见多发囊泡,常见钙化,核磁共振检查T1WI、T2WI相均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神经突触素阳性。显微外科手术治疗8例,其中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7例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CNC发病率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其最佳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直视手术和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的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疗效。方法:64例侧脑室内肿瘤,直视下手术34例,显微手术30例。两组手术病例中,经额中回入路25例,经旁正中顶枕叶入路30例,经颞中、上回入路6例,经胼胝体入路3例。结果:直视手术组: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8例,术后并发症1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治愈率70.59%;显微手术组:均达到全切,术后轻度并发症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肿瘤在侧脑室内的不同位置,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注意手术技巧,可使大部分侧脑室内肿瘤达到全切而获满意疗效。显微手术治疗明显优于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额胼胝体-透明膈入路显微切除第三脑室并累及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 选择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第三脑室并累及侧脑室肿瘤患者12例.采用经额胼胝体-透明膈入路行显微切除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患者.结论 该手术入路由生理间隙进入,显微镜下直视操作,术野暴露清晰且对周围结构损伤小,切除第三脑室及侧脑室内肿瘤较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侧脑室脑膜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5例侧脑室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全部恢复良好,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脑膜瘤具有创伤小、视野宽广、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和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侧脑室肿瘤手术的全切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显微手术切除的侧脑室肿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和大小采取不同入路手术切除。经胼胝体前入路手术10例,经额中回-侧脑室入路手术5例,经颞顶皮层-三角区入路手术3例,经颞中后回部皮层入路手术1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肿瘤全切13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7例,死亡2例。1例死于术后出血,1例因损伤大脑大静脉,术后昏迷高热,2d后死亡。结论术前对影像学临床资料的详细分析,根据侧脑室肿瘤不同的起源位置和生长方式采取最佳的手术入路,术中神经导航的辅助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积极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侧脑室肿瘤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32例侧脑室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侧脑室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组32例侧脑室肿瘤,CT、MRI作为术前诊断及设计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本组按肿瘤叶中心部位不同分别采用经皮质入路和经胼胝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手术全切肿瘤26例,次全切除肿瘤4例,大部切除肿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合理运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侧脑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诊疗水平的策略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肿瘤位于侧脑室前部或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与侧脑室壁或透明隔相连。肿瘤边缘及内部可见多发囊泡,常见钙化,MRI检查T1WI、T2WI相均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神经突触素阳性。显微外科手术治疗5例,其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4例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是术前诊断的重要参考。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中线部位病变,如动脉瘤、三脑室肿瘤、垂体瘤、髓母细胞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84例脑中线部位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成功实施显微外科夹闭,无手术死亡;对6例第3脑室前部胶质瘤采用侧脑室前角门氏孔入路切除肿瘤,其中肉眼全切除5例,1例近全切除;对30例巨大垂体瘤采用冠状开颅、额、翼点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12例;对20例髓母细胞瘤采用后正中开颅、小脑蚓部入路切除肿瘤,肉眼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对16例前颅凹底中线脑膜瘤采用额下硬膜内入路,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发生。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脑中线部位病变的最有效的方法;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选择合理、适当的手术入路,可以清晰显露病变便于操做减少手术负损伤;及时合理的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显微手术治疗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该病多见于中年人,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MRI显示:T2WI多呈高信号,T1WI上多表现为低、等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无明显强化.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死于并发症1例.对12例随访0.5~1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是术前诊断的重要参考;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侧脑室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善侧脑室内脑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侧脑室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临床以头痛等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者15例,以进行性单侧肢体肌力减退起病者4例,以记忆力下降起病者5例,以癫痫起病者2例。根据肿瘤影像学特点和病理性质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和综合治疗策略。6例选择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5例经额中回皮层脑室入路,4例经纵裂胼胝体前部联合额叶皮层入路切除前角和体部位置较前的肿瘤,7例经顶叶皮层入路切除三角区及体部位置偏后的肿瘤,1例经枕叶皮层入路切除枕角肿瘤。6例应用术中导航定位,4例应用术中B超监测。术后病理证实为胶质瘤且级别在Ⅱ级以上者行化疗和放疗,化疗方案为卫萌-26+氯乙环已亚硝脲(甲基-CCNU),放疗方案根据胶质瘤病理级别和范围进行个体化设定。采用电话、门诊及邮件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在显微外科治疗的79例侧脑室肿瘤中2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其中星形细胞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肿瘤主体位于侧脑室前角和体部15例,位于三角区及后角8例。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15例,次全切除肿瘤6例,部分切除肿瘤2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8例,较术前加重2例,无明显变化3例,因肺部感染并发症死亡1例。随访显示存活1年以上有17例,术后1年内死亡6例。结论侧脑室胶质瘤术前应充分了解肿瘤在侧脑室解剖位置、毗邻关系、血供及是否合并有脑积水等,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可降低致残率而取得良好疗效。导航辅助或B超实时监测技术结合显微外科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策略可使侧脑室胶质瘤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侧脑室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侧脑室肿瘤的临床表观及常见的手术入路。方法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22例。结果采用经顶枕、颞枕皮质入路或经胼胝体入路,经颞中同皮质入路等手术入路切除22例侧脑室肿瘤。肿瘤全切除12例,其中有1例因术后癫痫大发作死亡;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侧脑室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应考虑肿瘤的大小、位置、血供以及是否合并脑积水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