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溃疡病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7-2007年间收治的136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中,术前确诊125例(91.9%),误诊11例(8.1%)。行保守治疗15例(11%),无中转手术病例。穿孔修补术52例(38.3%),胃大部分切除术69例(50.7%),术后无再穿孔、幽门梗阻、吻合口中漏和残端破裂等近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术前X线和B超联合应用可提高溃疡病穿孔的确诊率。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近期并发症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或非手术疗法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但远期疗效优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穿孔128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来消化性溃疡穿孔行手术治疗128例的临床资料,并分两组进行分析。A组为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共78例,B组为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共50例。结果A组术前确诊75例,误诊3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66例,单纯修补术1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4例。B组术前确诊49例,误诊1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单纯修补术47例。修补术后行内科正规治疗3个月后复查渍疡愈合率96.6%。结论消化道水剂造影行上腹部CT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率,临床治疗以单纯修补术为主,术后抗溃疡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3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方法:对326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326例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42例(74.2%),胃溃疡急性穿孔84例(25.8%).患者以青年人居多,但呈减少趋势,老年患者则呈增加趋势.服用非甾体消炎药与老年患者(37/41)的发病关系密切(r=0.96,P<0.05).326例中病理诊断为溃疡恶变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5例、姑息性胃大部分切除术1例;余320例,行保守治疗33例(其中6例中转手术治疗),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并发症10例;行单纯穿孔缝合术228例,无死亡,并发症为4例;行胃大部切除术48例,死亡1例,并发症为7例;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穿孔缝合术17例,无死亡,并发症为2例.单纯穿孔缝合术的并发症明显较其他两种术式少(分别为P<0.05),其术后1、3、5年的复发率与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穿孔缝合术相似(P>0.05).单纯穿孔修补术的创伤轻、麻醉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腹部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病、多发病,传统多采用开腹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穿孔修补术。随着研究深入,穿孔修补术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先方法。本科自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共22例,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罗艳兵 《临床医学》2016,(11):82-83
目的分析评价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9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纳入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6例实施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两者比较,单纯穿孔修补术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并发症更低;因此,可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当前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选择问题。方法:总结我院1970年1月-1999年12月72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经验。并以抑酸药物及幽门螺杆菌杀灭作用对消化性溃疡的强效作用来评价目前穿孔治疗上的选择。结果:穿孔修补术占80.7%,胃大部分切除术占4.4%;保守疗法占14.9%。治愈率为94.5%。死亡40例中,老年人占67.5%,1970年-1985年修补术术后需重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为37.8%(118/312),1986年-1999年为5.8%(24/413)。结论:随着药物对溃疡病治疗的强效作用,大部分溃疡穿孔及老年人应选单纯修补术;一次性胃大部分切除术应严格掌握其指症。  相似文献   

7.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思荣  吴祖光  李恩  刘宏涛 《新医学》2007,38(5):310-313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2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中,有溃疡病史140例,病史不详或无溃疡病史140例.空腹穿孔者120例,饱餐后穿孔者160例.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穿孔192例;胃穿孔88例.28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行单纯穿孔缝合术18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00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2例(两种术式各占6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为行胃大部切除术者);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均为行单纯穿孔缝合术者).单纯穿孔缝合术组有62%(110/178)需二期行胃大部切除术,距离首次手术的时间为3个月~2年;38%(68/178)的病人需继续间断口服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维持治疗;而胃大部切除术组的远期疗效好,无复发性溃疡,无需再服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药.为此,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溃疡穿孔治愈性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单纯穿孔修补术和28例十二指肠球溃疡穿孔修补加Bancroft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近期、远期效果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种术式均无死亡病例,近期再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症状及5年再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球溃疡穿孔修补加Bancroft胃大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愈性手术,避免了十二指肠造瘘。  相似文献   

9.
聂春友 《临床医学》2008,28(7):59-6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外科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6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保守治疗(其中2例因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6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8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32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死亡1例.治愈率98.4%.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是基层医院常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然而,溃疡穿孔修补 扩大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切除术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其中非手术治疗6例,急性胃大部切除术8例,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0例,开腹穿孔修补术(开腹组)24例。观察各方法的疗效,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本组58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体温异常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均优于开腹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具有诸多优点,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非手术治疗和胃大部切除术可作为急诊治疗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1.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文  吕汝琦  周勇  张明鸣 《华西医学》2002,17(2):192-193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年-1999年间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穿孔多见于高龄,均为进展期溃疡型癌,病理多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37/45例,82.2%),全组45例行单纯穿孔修补20例,姑息性胃癌切除10例,胃癌根治切除15例,3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10%、13%;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1个月、16个月、26个月,全组2例死亡均为单纯穿孔修补病例。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和局部再穿孔。结论:胃癌穿孔常表现为年龄偏大,全身情况差,溃疡及穿孔直径大,邻近器官转移或侵润等,术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行姑息性或根治性胃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如何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水平 ,改善处理对策 ,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8~ 2 0 0 3年 1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于胃大部切除术后 72小时内再出血 ,11例急诊胃镜检查或再次剖腹探查确诊 ,5例再次手术中联合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发生再出血后 ,3例保守治疗 ,13例再次手术治疗 ,死亡3例 ,病死率 18.75 % ( 3 /16)。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较复杂 ,常易误诊误治。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有赖正确的诊断 ,因此强调术前胃镜检查或术中联合胃镜检查的重要性 ,避免手术盲目性 ,审慎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东新 《临床医学》2009,29(8):17-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对56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中胃溃疡穿孔3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8例;5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34例,毕I式3例,单纯修补16例,胃癌根治术(D2式)3例。56例中治愈或好转54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穿孔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溃疡病史长与穿孔较大、并存疾病多的特点;外科治疗应视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宜的术式,重视围术期的处理,是提高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溃疡急性穿孔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99~2010年收治的胃溃疡急性穿孔且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治疗资料及随访观察结果作以回顾总结。结果 3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患者死亡,术后恢复至Ⅰ级者15例,至Ⅱ级者20例,至Ⅲ级者2例;平均(11.5±3.2)d后所有痊愈出院。37例患者共随访1~5年,其中1例患者在随访3年后出现吻合口溃疡,1例发生肠粘连,其余均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能彻底解决溃疡及穿孔的问题,且死亡率低、远期复发率低,对符合适应证的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可首选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方法 :按穿孔时间、年龄及腹腔积液量分组 ,评价手术时机 ;分析手术病人的住院时间、术后溃疡复发率及再手术率。结果 :穿孔时间 >8h ,年龄 >6 0岁 ,腹腔积液量 >2 0 0ml组与相应对照组手术率差异有显著意义。单纯缝合修补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胃大部切除术组 ,而溃疡复发率及再手术率二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穿孔时间、年龄及腹腔积液量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单纯缝合修补术应成为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FDGE)发生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期间行胃大部切除术的134例患者中,8例出现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术前流出道梗阻和胃肠手术吻合方式是诱发本病的危险因素。X线口服造影、胃镜是诊断FDGE的重要手段。8例经对症保守治疗13~35 d后均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并不少见,准确诊断及积极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37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的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G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16/37)。其次是上腹部隐痛不适、腹部肿块。术前胃镜、胃造影和CT扫描确诊率低,分别是4/37,1/34和0/17。本组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手术方式包括胃壁局部切除4例;胃大部切除18例;根治性胃大部切除12例;全胃切除3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2例。术后随访3~10年,随访34例,失访3倒。结论:GST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术前确诊较为困难,免疫组化检测可确诊。术中仔细探查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有无坏死溃疡和周围淋巴结肿大,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良性和潜在恶性GST可行胃壁局部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术,恶性GST应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如有淋巴结转移,至少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GSMT)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胃平滑肌肿瘤(GSMT)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胃平滑肌瘤17例均手术局部切除;平滑肌肉瘤14例,其中8例行胃大部切除,2例行全胃切除,2例姑息切除.2例探查造瘘,1例上皮样平滑肌瘤行胃大部切除.首发症状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术前内镜GI、CT等联合检查,阳性诊断率为84.61%,手术切除率为93.8%.胃平滑肌恶性肿瘤为非淋巴途径转移,5年生存率64.3%.结论胃平滑肌肿瘤直径>5 cm多为恶性,且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术前胃镜、CT检查具有较强特异性.手术切除为唯一有效治疗手段,对转移和复发灶也应积极手术并定期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9.
术后早期肠梗阻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对32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例术后早期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8天内,非手术治疗27例,再次手术5例(腹内疝2例,引流管压迫 粘连2例,非手术治疗逾期无法缓解1例).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为炎性梗阻(约占90%),非手术治疗应为首选治疗.明确为绞窄性肠梗阻及治疗后逾期无效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40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排空障碍的32例病人进行病因及临床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8%,均发生于手术3~14 d.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2~5周内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