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93,自引:5,他引:9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 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 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共入组急性脑梗死病人 224例,实际完成213例,其中依达拉奉组109例 (男性61例,女性48例),安慰剂组104例(男性52 例,女性52例),依达拉奉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30mg加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gtt,bid,14d为 一个疗程。安慰剂组为等量安慰剂加氯化钠注射液 250mL,iv,gtt,bid,14d为一个疗程。2组病人基础 治疗相同。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评分,以增分率来判断疗效。结果:d21依达 拉奉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64.3%,安慰剂组 为33.6%。依达拉奉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 有效率为57.8%,安慰剂组为39.2%。依达拉奉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安慰剂组为2.7%,无 统计学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 注,每日2次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 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亦能改善脑梗死病人的远 期日常生活能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高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95-496
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同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注射液30rag静脉滴注,每日2次,14d为一个疗程,两周后判定临床疗效及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恢复19例、显著好转15例、好转2例、无变化2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患者基本恢复10例、显著好转8例、好转4例、无变化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6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确实有效安全的,也能改善患脑梗死患者的远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共14天。采用"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14天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甘油果糖、200g·L-1甘露醇、复方丹参注射液、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1日2次,共14d。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以治疗后d14ESS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14d后治疗组、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49.3±28.3)%和(26.0±18.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刚光霞 《中国医药》2008,3(5):264-26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次,2次/d.静脉滴注共14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1d后,2组CSS和ADL均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王振顶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43-244
目的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67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维脑路通进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静脉注射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等量的安慰剂进行静脉注射,两组患者每次注射药剂为30mL,每日注射2次,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判定。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和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取得有效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62.1%和34.5%;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发生率为3.4%和3.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缺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欧阳锦华 《中国医药》2010,5(9):833-83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2组患者分别在人院时、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NIHSS为(18.34±5.79)分,治疗结束时为(8.76±6.15)分、治疗结束后14 d为(4.31±5.82)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57±6.72)分、(14.32±6.53)分、(10.08±6.49)分.2组患者治疗前NIHS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4 d 2组患者NIHS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P<0.05,28 d P<0.01).治疗组基本痊愈12例(30.0%),显著进步14例(35.0%),进步9例(2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15.0%),显著进步10例(25.0%),进步8例(20.0%),总有效率为60.0%.2组患者治疗前BI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结束时BI评分为(47.47±10.26)分,治疗结束后14 d为(53.67±8.03)分;对照组分别为(35.15±11.83)分,(41.19±8.92)分](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4 d 2组患者BI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3%vs50.0%),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3%vs33.3%),观察组治疗后14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72±8.24)分vs(21.88±8.26)分]。治疗期间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病人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舒血宁,治疗组在使用舒血宁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每日2次,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7 d及14 d后对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7.6%,对照组为39.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14 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1.1%,对照组为54.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3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依达拉奉治注射液治疗总效率达91%,其中基本痊愈15.2%,显著进步57.6%,进步18.2%,无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较好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时间窗。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共入选2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入符合方案分析集209例:试验组(A组)101例(依达拉奉3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gtt,bid×14d),其中起病72h内(A1组)60例,发病72h~1wk内(A2组)41例;对照组(B组)108例(等量氯化钠注射液15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gtt,bid×14d)。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前和治疗后d7、14、21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进行疗效、安全性比较。结果治疗后d 14 A组和B组ESS有效率(50.5%vs.35.2%),ADL有效率(61.4%vs.43.5%)均有显著差异(P<0.01);d 21 A组和B组ESS有效率(65.4%vs.48.2%),ADL有效率(71.3%vs.55.6%)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1组和A2组d 14有效率(ESS 55%vs.44%、ADL 62%vs.61%)、d 21(ESS 70%vs.58%、ADL 73%vs.68%),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A1组和A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有较长的时间窗,发病1wk内使用仍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别给予试验组(n=67)和对照组(n=70)病人国产和进口GM1注射液100 mg,iv,qd,连续使用14 d。结果:国产及进口GM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及变化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没有临床意义。结论:国产GM1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根发  浦政  陈伟  周永炜  李倩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1):1342-1344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0例,在一般活血化瘀治疗(丹参 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100 mL,静滴,bid;对照组30例,仅用丹参和阿司匹林,两组疗程均14 d.结果:试验组14 d和30 d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欧洲脑卒中评分(ESS)的有效率分别为33.3%和36.7%,对照组为13.3%和16.7%,治疗后d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14 d和30 d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率,试验组为83.3%和90.0%,对照组为43.3%和53.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0和P=0.012).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全国脑防办双盲编号的国产降纤酶静滴治疗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34例,降纤酶治疗组21例,对照组13例,在应用降纤酶治疗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出院时和第12周进行两次病人日常生活功能的评估(Barthel氏指数),并同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肝功,肾功,研究结果显示,近期疗效降纤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步亦优于对照组,但不具备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病人第12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氏指数)较出院时有显著(P<0.001),研究显示国产降纤酶确为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药物,对急性脑梗塞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10 mg/次,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5、10 d,治疗结束时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促炎/抑炎细胞因子、自由基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83.61%、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5、10 d,治疗结束时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的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从治疗10 d开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白细胞介素13(IL-1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IL-6和ET-1在治疗5、10 d,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L-13、SOD水平在治疗10 d、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MDA水平在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炎性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6.
艾娟  王雷  邱晓梅 《中国医药》2013,8(1):33-3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半量依达拉奉组成的多重神经保护治疗模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脑梗死患者138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给予奥扎格雷纳治疗及常规治疗,禁用溶栓、抗凝和降纤药物及其他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1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8%(59/68),对照组总有效率68.6%(48/7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4/68),对照组为4.2%(3/7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半量依达拉奉组成的多重脑保护治疗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吡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142例,可评价疗效病例139例,其中试验组70例,对照组69例。呼吸系统感染采用国产和进口头孢吡肟均为每次2 g,而泌尿系统感染采用国产和进口头孢吡肟均为每次1 g,分别加入50~100 mL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iv,gtt,bid,疗程均为7~14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0%和41%,有效率分别为93%和91%;2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9%,2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头孢吡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2种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患者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口服来氟米特20mg,qd,疗程24wk。对照组118例,试验组119例,观察指标包括休息痛、晨僵、28个关节肿胀关节数及指数、28个关节压痛关节数及指数、健康状况问卷、患者及医师对疾病总体状况的评价。以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20%改善标准(ACR20)作为主要有效性评价标准,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CR20分别为68.9%和69.5%,2组无显著差异(P>0.05)。2组ACR20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12.95%~19.88%,其下限高于-1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试验组51.3%,对照组44.9%,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种来氟米特均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9.
洛美利嗪治疗偏头痛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洛美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氟桂利嗪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为期56 d,洛美利嗪组(试验组)服用洛美利嗪(5 mg,bid),共105例,氟桂利嗪组 (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5 mg,qn),共99例。结果:治疗28,56 d,试验组病人在头痛综合评分、病人自觉头痛评分,综合临床疗效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8 d时试验组有效率(79.1%)略高于对照组(74%),试验组在短时间内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轻微,试验组发生率(5.6%)略低于对照组(8.8%), 均不影响继续用药。结论:洛美利嗪是一种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治疗偏头痛发作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