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EK术在高度近视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1-01~2012-07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EK术进行校正,观察组使用普通LASEK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剩余屈光度及不良事件报告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使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EK术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裸眼视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屈光度小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报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EK术在治疗高度近视患者中效果更好、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璇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11):1206-1209
目的比较三焦点人工晶体与双焦点人工晶体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早期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患者20例,以植入AT LISA tri 839MP人工晶体的10例为观察组;以植入AT LISA 809M人工晶体的1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裸眼中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镜依赖程度以及视中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焦点人工晶体能够帮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获得全程视力,特别是中视力,并能获得较高的术后视觉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虹膜识别定位非球面切削模式LASIK治疗近视散光对术眼角膜非球面形态和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近视性散光眼患者97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98眼)采用非球面模式切削LASIK治疗,对照组(48例96眼)采用传统palnoscan模式LASIK治疗,两组均在虹膜识别定位下进行准分子切削。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屈光度、角膜屈光力(K值)、角膜非球面指数(Q值)和波前像差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球镜度、柱镜度、瞳孔直径6.0 mm时的总体波前像差均方根值(WFRMS)、高阶像差均方根值(HOARMS)、四阶球差均方根值(4thSRMS)与术前相比,P均<0.01;实验组瞳孔直径6.0 mm时的HOARMS、4thSRMS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与标准LASIK相比,虹膜识别定位下非球面切削模式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对术眼角膜非球面形态、四阶球差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王宏英  高宁 《山东医药》2009,49(39):84-85
目的比较超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矫治超高度近视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9.00D以上的超高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例,分别行超薄瓣LASIK及LASEK矫治。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角膜恢复情况、裸眼视力(UCVA)、残留屈光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A组眼部刺激症状轻微、角膜恢复快,B组眼部刺激症状较重、角膜恢复较慢;术后7d时A组UCVA显著高于B组(P〈0.05),3、6、12个月两组UCVA及残留屈光度无显著差异;A组15眼术中复位角膜瓣时出现垂直条纹状皱褶(使用吸血海绵仔细向两侧展平后消失),B组术后6眼出现不高于1级的Haze(均在使用激素眼液治疗后消失),均未出现角膜前突等其他并发症。结论超薄瓣LASIK与LASEK矫治超高度近视均安全、有效,但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LASEK矫正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 80例近视散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采用LASEK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LASEK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均达到1.0(1.0±0.06)。屈光度观察组柱镜(-0.27±0.07)D,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58±0.10)D,P〈0.05;观察组球镜(-0.31±0.16)D,与对照组的(-0.33±0.18)D比较,P〉0.05。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主观感觉满意,自感无夜间眩光、光晕、不适等视觉症状。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LASEK矫正近视散疗效优于普通LASEK。  相似文献   

6.
对32例(54眼)高度远视患者行虹膜识别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术后1a裸眼视力≥0.5者51眼(94.4%),≥1.0者41眼(75.9%),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未见视力下降超过1行以上者;远视度数由术前的(+4.24±1.17)D下降为术后1a的(+1.34±1.43)D,术后1a屈光度在0~1.00D者占62.9%(34/54);术后1a角膜中央区3.0mm处的角膜平均屈光力为(46.63±1.47)D、5.0mm处的角膜平均屈光力为(46.13±1.53)D;角膜形态于术后6个月已趋于稳定。认为虹膜识别引导LASIK治疗远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冷藏平衡盐溶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的影响.方法 将60例(12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眼),两组均行LASEK治疗,观察组在激光切削后用蘸有冷藏平衡盐溶液的棉签擦拭激光切削面20 s,对照组代以常温平衡盐溶液,观察术后Haze情况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裸眼视力.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出现0.5~1级Haze者10例,未出现2级以上Haze;对照组术后6个月出现0.5~1级Haze者23例,2级以上Haze者2例,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均为6~8d.观察组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有2眼发生丝状角膜炎,治疗后完全愈合,仅残留轻微Haze;对照组术后1个月有1眼裸眼视力低于术前最佳矫正1行,其余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两组比较P>0.05.结论 LASEK术中应用冷藏平衡盐溶液可以减轻Haze.  相似文献   

8.
白燕慧  张明昌 《山东医药》2011,51(50):25-26
目的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常规LASIK治疗近视后术眼6mm瞳孔直径下球差的变化情况。方法行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36例(71眼,试验组),行常规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36例(71眼,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测量6mm瞳孔直径下术眼的球差。结果术前及术后1、3个月球差均方根值(RMS)试验组分别为0.13±0.11、0.30±0.05、0.32±0.01,对照组分别为0.14±0.12、0.38±0.09、0.41±0.01,两组术前比较P〉0.05,各组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术后比较P〈0.05。结论LASIK术后术眼球差持续上升,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比常规LASIK在减少球差上升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李镜海  周芳 《山东医药》1997,37(10):5-6
对1228例(2396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并对术后1天至2年不同时期的角膜上皮、屈光度及裸眼视力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角膜上皮于术后第3~4天完全修复,无发生复发性角膜上皮脱落和角膜炎者。术后2年的屈光度为0.34±0.86D,裸眼平均视力为5.02±0.13。认为PRK是治疗-10.00D(尤其是-6.00D)以内近视的安全、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胆囊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及心理健康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有效开展用于干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32)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血糖值均降低,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球面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合并角膜规则散光1 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7例(158眼)分为两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Toric组69例(92眼)联合植入非球面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对照组48例(66眼)联合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视力、全眼散光、客观视觉质量等指标。结果平均随访15.2月。术后3个月时,Toric组的全眼散光(0.65±0.38)D明显小于对照组(1.84±0.46)D,Toric组的裸眼视力(0.80±0.23)明显高于对照组(0.59±0.14),Toric组对比敏感度、MTF cut off值、100%对比度下视力、20%对比度下视力及患者主观视觉质量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Toric组在末次随访时人工晶状体旋转(7.1±4.2)°。结论非球面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可以为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主观、客观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凤华  闫爱明  陈欢 《山东医药》2011,51(26):96-97
目的观察眼内屈光手术对高度近视患者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对160例高度近视患者行眼内屈光手术,其中行透明晶状体摘除术(CLE)、有晶状体眼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各80例,分别行术前、术后立体视觉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为0.94±0.06,均显著高于术前裸眼视力(0.12±0.04)及最佳矫正视力(0.82±0.12),P均〈0.05。术前远距离立体视觉为中心立体视6例,周边立体视15例,立体盲139例;术后分别为102、35、68例;手术前后比较,P均〈0.05。术前近距离立体视觉为中心立体视22例,周边立体视95例,立体盲43例;术后分别为119、41、0例(P均〈0.05)。术前屈光度为(-15.37±4.96)D,屈光参差患者参差度为(4.45±1.96)D;术后分别为(-1.34±0.62)、(0.76±0.83)D;手术前后相比,P均〈0.05。结论眼内屈光手术可使高度近视患者获得清晰视觉,有效改善其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4例归为对照组(超声乳化吸出),余下34例归为观察组(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术后的视觉质量分值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7 d,两组视力水平及角膜散光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夜间读物、看电视、精细操作和阅读书写方面的视觉质量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角膜水肿、暂时性眼压过高、后囊混浊以及前房反应等并发症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疗效理想,能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降低其角膜散光度,改善其视觉质量,减少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法应用于老年脑胶质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脑胶质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基于回馈教学法的康复训练指导。对比两组术后1 d、术后28 d的四肢肌力、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训练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8 d左上肢、右上肢肌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 d左下肢、右下肢肌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 d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 d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 d训练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馈教学法应用于老年脑胶质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显著改善四肢肌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训练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冠心病老年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模式对其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行PCI的冠心病老年患者总共60例,经抽签法将其中30例归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余下30例归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分和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6.67%,高出对照组76.67%(P<0.05)。结论 冠心病老年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模式能协助其PCI术后维持良好的健康行为,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脑视觉训练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缺损和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于三六三医院就诊的青光眼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视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VR技术的脑视觉训练,两组均连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眼压、视功能缺损情况、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视盘容积(DV)、视功能调查问卷(NEI VFQ-25)评分和青光眼生活质量调查问卷(GQL-15)评分。结果 训练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视力、RNFL厚度、DV以及NEI VFQ-25评分高于对照组,眼压、GQL-15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训练1个月后,两组抑制、知觉眼位、立体视、注视稳定、视觉噪声的缺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抑制、知觉眼位、立体视、注视稳定、视觉噪声的缺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VR技术的脑视觉训练可改善青光眼患者视力、视功能、RNFL厚度、DV,降低患者眼压,提升患者视觉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心脏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心脏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8.57%),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1.43%)(P<0.05)。观察组监护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脏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其康复进程,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镜全程直视引导食管沙氏扩张探条扩张治疗高位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高位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一组为对照组,行非全程胃镜引导下的食管扩张术,另一组为观察组,行全程胃镜下引导的食管扩张术,并对上述两组病例在操作成功率、扩张后食管腔直径增大值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扩张成功率为84.00%,观察组扩张成功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显示在24例全程胃镜引导下的食管扩张术可使食管直径增大(6.7±1.3)mm,而21例非全程胃镜引导下的食管扩张术可使食管直径增大(4.1±1.1)mm,两组食管腔直径增大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位食管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扩张治疗中,全程胃镜下引导的食管扩张术可以直视扩张部位进行操作,方法较传统的非全程胃镜引导下的食管扩张术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不同包扎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创口安全性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新昌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TRI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旋压式止血器压迫板及压迫垫软胶的下方置入纱布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旋压式止血器压迫板下方置入纱布止血。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及舒适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肿胀、疼痛及皮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旋压式止血器压迫板可显著提升TRI术后患者的止血效果,舒适度高,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