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特异的树突状细胞(DC)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及体外抗肿瘤作用,分离人周围血单核细胞,制备DC,体外应用Hela细胞提取物作为抗原(包括可溶性抗原和颗粒性抗原),结合DC制备特异性的肿瘤疫苗;再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用激活的淋巴细胞按不同比例与Hela细胞混合培养,应用MTT法观察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结果:经特异的肿瘤抗原刺激后的DC疫苗可活化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DC特异肿瘤疫苗具有高效、特异的刺激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肿瘤新生抗原是指由肿瘤细胞基因突变产生的特异性抗原,可激活CD4+T和CD8+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因肿瘤新生抗原未经历中枢性免疫耐受,故其免疫原性高.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种类有DNA疫苗、RNA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及纳米疫苗等,是高度个体化疫苗,相对安全且副作用小.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是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可以有效特异地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抗肿瘤免疫活性.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的免疫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进展迅速,已经成为肿瘤防治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源树突状细胞/肿瘤细胞融合诱导的抗肺癌CTL作用。方法培养体系中加入rhGM-CSFrhIL-4rhTNF-α等细胞因子诱导人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并与原代培养的人肺癌细胞融合;以融合细胞诱导外周血产生CTL并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在rhGM-CSFrhIL-4rhTNF-α等细胞因子存在下培养10~12d,出现典型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的人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达较高水平HLA-DR、CD86。对照DC和肿瘤细胞表达相应检测的单种抗原,而融合细胞两种抗原的表达水平均较高。DC/肺癌细胞融合在体外能有效诱导CTL产生,后者对靶细胞产生较强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证实DC与肿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肿瘤疫苗代表一类更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的Avigan将具有完整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全肿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的有效免疫刺激部分相结合来研制新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以EMT6乳腺癌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无菌取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细胞因子诱导为DC,用EMT6肿瘤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检测经DC免疫产生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建立EMT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于肿瘤接种后第7、14天给予相应DC疫苗治疗,观察致敏DC免疫对小鼠乳腺肿瘤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致敏DC诱导生成的特异性CTL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可产生杀伤作用,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致敏DC注射免疫后,小鼠移植瘤得到抑制,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EMT6乳腺癌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体外和小鼠体内均显示了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捕获、处理及提呈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疫苗的靶向传递主要通过各种功能性载体微粒进行。研究表明,载体微粒大小、表面电荷以及树突状细胞表面不同受体设计的特异性靶向给药系统对疫苗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树突状细胞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设计高效靶向肿瘤疫苗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肿瘤疫苗包括肽或蛋白疫苗、肿瘤细胞疫苗、抗独特型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DNA疫苗及病毒载体类疫苗等。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对目的抗原基因的重组、构建、表达得到抗原蛋白,最终制备成的疫苗。随着重组技术及表达纯化技术的日益成熟,重组蛋白疫苗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一种研发思路。此文针对肿瘤抗原的重组蛋白疫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食管癌肿瘤可溶性抗原(TSA)和超抗原(SEC)构建肿瘤疫苗,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s),对肿瘤细胞进行体内外杀伤作用研究,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肿瘤疫苗作用,进行体外培养,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实验测定效应细胞杀伤活性;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用肿瘤疫苗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肿瘤疫苗刺激的淋巴细胞组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对TSA来源的食管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体内研究发现肿瘤疫苗能显著减轻小鼠荷瘤负担,延长生存期。结论肿瘤可溶性抗原与超抗原SEC构建的肿瘤疫苗能产生高效特异性的抗肿瘤效果,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激活初始T细胞.DC体外负载肿瘤抗原能够刺激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肿瘤mRNA转染DC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抗原负载方式.大量研究表明mRNA转染优于其他抗原负载方式能产生强免疫原性的DC,而且,可从微量肿瘤组织大量扩增的mRNA使DC疫苗能应用于每个肿瘤病人.本文综述了肿瘤mRNA转染DC作为有效的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肿瘤疫苗  肿瘤疫苗是应用特异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抗原,激活、恢复或加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清除残存的和转移的肿瘤细胞。肿瘤疫苗包括很多肿瘤抗原制剂,从整体肿瘤、肿瘤细胞的裂解物,纯化或合成的肿瘤多肽、肿瘤抗原的cDNA密码,或抗个体型抗体。肿瘤疫苗目前尚未  相似文献   

12.
肿瘤疫苗作为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目前,已有多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是由于肿瘤免疫反应的复杂性,肿瘤疫苗距成为治疗型疫苗并真正走向临床实际应用尚有距离.目前的肿瘤疫苗主要有以细胞为载体的肿瘤疫苗、肿瘤抗原疫苗、单克隆抗体(mAb)肿瘤疫苗、树突状细胞型疫苗等.  相似文献   

13.
肿瘤疫苗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3):309-309
肿瘤疫苗是应用特异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抗原,激活、恢复或加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清除残存的和转移的肿瘤细胞。肿瘤疫苗包括很多肿瘤抗原制剂,从整体肿瘤、肿瘤细胞的裂解物,纯化或合成的肿瘤多肽、肿瘤抗原的cDNA密码,或抗个体型抗体。肿瘤疫苗目前尚未用于健康人的肿瘤预防,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目前可将肿瘤疫苗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DNA疫苗技术在近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它在肿瘤预防和治疗领域的优势,使得抗肿瘤的DNA疫苗成为当前医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些作为DNA疫苗免疫靶点的肿瘤抗原,包括已经鉴定并进入临床试验研究和潜在的.可作为治疗靶点的肿瘤抗原,并着重介绍了如何解决由于肿瘤抗原作为一种自身抗原而导致的抗肿瘤DNA疫苗所面临的免疫原性较弱和抗肿瘤效果不理想这两个主要的问题.包括: 加入分子佐剂.主要是一些细胞因子而有效提高抗肿瘤D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通过使用与肿瘤抗原基因种属不同,但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基因而打破肿瘤抗原的外周免疫耐受。最后主要从肿瘤疫苗免疫的靶点入手.介绍了能够有效增强DNA疫苗抗肿瘤作用的几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机体免疫系统中最强有力的一种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在免疫应答的启动、调控上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抗肿瘤免疫疗法利用DC负载肿瘤相关抗原(TAA)制成的肿瘤疫苗(瘤苗),在转移性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等几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已取得喜人的效果。现对树突状细胞的生物特  相似文献   

16.
DC疫苗与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昌云  吴芳  孔繁义  宋翔 《河北医药》2010,32(6):723-725
机体的免疫反应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进而诱发一系列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或免疫耐受的诱导,其中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APC。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DC激活的细胞免疫特别是T细胞介导的CTL反应在机体抗肿瘤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最近DC疫苗的临床Ⅰ、Ⅱ期试验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显示出DC疫苗在肿瘤等病的治疗中的巨大前景。因此DC疫苗尤其是DC抗肿瘤的研究和应用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肿瘤免疫疗法的进展,用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而产生的疫苗治疗转移性肾癌安全、有效,此法可能用于治疗其他肿瘤.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对肿瘤进行细胞免疫治疗.随着对TIL所识别的肿瘤抗原的认识,这些抗原被制成各种疫苗,这些疫苗可以单用或与树突状细胞(DC)联用来抗击肿瘤.本文综述了过去18年来细胞免疫治疗的发展和对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激活机体的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对于长期的抗肿瘤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治疗和某些化疗药物等不仅可以诱导细胞凋亡,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发生ICD的肿瘤细胞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招募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加工肿瘤细胞抗原,并进一步激活T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因此,将ICD诱导剂应用到肿瘤治疗中...  相似文献   

20.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大多肿瘤均可表达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s,TAA).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捕获TAA,经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应答,这一过程是诱导细胞免疫的关键所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体内DC广泛分布,但数量很少,仅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1%以下,是唯一能够呈递蛋白质抗原,并致敏初始记忆型T细胞的APC.肿瘤患者大多表现为局部DC功能低下,数目减少,容易产生免疫耐受,是肿瘤细胞逃脱免疫防御的众多原因之一.机体识别并捕获单一的肿瘤抗原无法诱导出有效的抗肿瘤反应,只有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将DC与肿瘤细胞抗原融合后,才能有效抑制免疫耐受,诱导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因此DC的深入研究对肿瘤免疫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