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疱疮是一种由于表皮棘层细胞松解所致的慢性、复发性、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在正常皮肤、黏膜上出现难以愈合的松弛性大疱。大疱性类天疱疮是类天疱疮的一种,是老年人发生的以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性疾病[1]。我科成功救治1例糖尿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患  相似文献   

2.
马慧珍  吴虹 《护理研究》2012,26(27):2591-2592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个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以躯干、四肢出现张力性大疱为特点,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上较为罕见。我科于2011年收治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78岁,因"痰多伴发热4d"于2011年7月入院,诊断为肺炎。既往有继发性癫痫2年、阵发性房颤半年、肺部反  相似文献   

3.
总结1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认为重点是要重视消毒及创面处理,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及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出院指导,16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王莹  郭丽英 《山西护理杂志》2013,(11):3582-3582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为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在使用激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Ⅲ。2012年3月我科收治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惠玲 《护理与康复》2007,6(4):255-256
总结1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认为重点是要重视消毒及创面处理,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及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出院指导.16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15例好转出院,1例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6.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临床上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有痂皮或者血痂,尼氏征阴性。病程大多数进展缓慢,水疱不断愈合及新生,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若不及时治疗,皮疹可逐渐增多泛发全身,可因继发感染等并发  相似文献   

7.
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正>天疱疮是一慢性、复发性、严重性的皮内棘刺松懈性大疱性皮肤病,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多个部位皮肤黏膜受损,全身症状严重,愈后较差,可因全身衰竭、继发感染或激素副作用等而致死[1]。我科2010年9月收治1例大疱性天疱疮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9.
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5例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全身泛发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表皮下形成大疱和基底膜带IgG沉积。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全身或部分皮肤起水泡,破溃后渗血渗液,极易合并感染导致死亡。我科于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5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科于2004-12/2008-05收治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护理体会如下。1病历摘要男,77岁。因突发双手双足及腋下皮疹而入科治疗。体检未见心肺腹明显异常,入科第二天患者胸部起皮疹,观双手足皮疹迅速扩大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疱,入科第三天观其水疱部分己融合成片,全身弥漫性散在大小不等张力性水疱。疱间皮肤色素沉着。确诊后住院期间予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局部换药等综合治疗半个月后基本痊愈。2护理2.1皮肤护理因患者为老年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皮损面积大,因此皮肤护理是其治疗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方面。(1)使用气垫床,注意不可充气过满,以免床过硬影响舒适;(2)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柔软,透气。每日更换消毒皮肤,床单位污染时立即更换;(3)每班重点交接皮肤情况,严密观察水疱的形态、部位、大小,有无新的水疱出现;(4)擦浴时保持水温38℃左右,避免过热刺激皮肤;(5)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为患者剪短指甲,睡眠时带纱布手套,避免不自觉的抓挠、挤压、摩擦等刺激。2.2创面护理暴露创面,注意保暖,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局部换药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及时处理新发现的水疱。换药方法: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再用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食管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一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食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对症及免疫治疗后,患者食管各段黏膜痊愈,转至血液科继续治疗。结论科学、合理、细致的护理有利于促进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食管损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2008—06—12收治了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并多处皮肤溃烂1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致皮肤溃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婷婷 《上海护理》2010,10(4):53-54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皮肤病。属于中医中天疱(泡)疮、火赤疮的范畴。常见于腹股沟、腋窝、四肢屈侧及胸腹部,其特征为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上出现3~5cm的半球形大疱,疱壁紧张有韧性,不易破裂。  相似文献   

14.
Ⅱ型糖尿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笑兰 《天津护理》2006,14(6):329-330
总结6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护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超短波、小剂量紫外线照射,严格控制感染,做好创面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病情观察,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加强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认识,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案在高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总结对高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结果:回顾病例,严密观察病情,治疗上予以口服及外用激素,护理上予以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严格消毒隔离、加强皮肤黏膜护理,采用改良疱液抽取术联合擦药护理,同时结合药物观察、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继发感染,促进疾病痊愈。结论:对于高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联合专业护理,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1]。常见于腹股沟、腋下、四肢屈侧及胸腹部,其特点为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上出现3 cm~5 cm的半球形大疱,疱壁紧张有韧性,不易破裂。若不及时治疗,皮损可逐渐增多波及全身,机体日益衰弱,并可因继发感染而导致死亡。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是大疱性类天疱疮(BP)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3]。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高血糖、继发感染、胃溃  相似文献   

17.
<正>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是一种瘙痒性自身免疫性水疱疾病,好发于老年人[1]。主要由抗BP180和(或)抗BP230的抗体引起,临床表现为紧张大疱,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目前,BP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局部外用或全身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对炎症和抗体产生的非特异性抑制[2]。对病情严重的难治性BP患者,考虑应用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克隆抗体)等[3]。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银屑病合并BP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结果 4例患者BP皮损分布特点与银屑病大致相同,活检组织病理结果均显示表皮下水疱;直接免疫荧光显示基底膜带IgG及C3线状沉积者3例,仅C3线状沉积者1例;间接免疫荧光显示BP180(+)2例,BP180(+)、BP230(+)2例;4例采用甲泼尼龙单用或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均明显改善,随访3~6个月,4例均无水疱复发,银屑病病情控制平稳。结论银屑病合并BP临床少见,且多为银屑病病程中出现水疱性皮损,诊断需严格遵循各自诊断标准,治疗应以其中相对较重者为主。  相似文献   

19.
20.
1病例资料男,65岁。因反复胸部、腋下出现多个大疱近1个月就诊。曾在外院2次按带状疱疹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个别疱疹愈合留有色素沉着,但迁延不愈,疱疹数量逐渐增多。发病期间无疼痛,微痒,不发热。否认糖尿病及类似家族病史。查体发现胸部及腋下有数个2~7 cm大小疱疹,散在分布,不局限于一侧,疱液澄清、混浊不一,疱壁较厚,无红疹、红斑,个别已先期愈合。确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