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了解CWP患者的免疫状况,特别是T细胞亚群的改变,对探讨CWP发病机制和提供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均具有一定意义。国内对此报道不多。我们采用Wu系列单克隆抗体技术对38例CW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WLT_3(T_3)、WuT_4(T_4)、WuT_8(T_8)、wuT_4/WuT_8(T_8)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实验组CWP患者38例,年龄在50—68岁之间,平均60±5,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人。诊断标准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照组30例健康人,年龄在53—63岁之间,平均57±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茶多酚制剂用于治疗煤工尘肺后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纯Ⅰ、Ⅱ期煤工尘肺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2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茶多酚(0.4 g和0.8g)口服,第3组给予维生素C(0.4 g)口服,用BAS组织化学法检测服药(6个月)前后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经茶多酚治疗后,第1、2组细胞分化抗原3(cell differential antigen 3,CD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3组CD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茶多酚制剂治疗煤工尘肺患者能够提高其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的数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对煤工尘肺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尘肺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尘肺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免疫反应在尘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对65例尘肺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做了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组65例来自于2004年9月至12月  相似文献   

4.
矽肺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56例矽肺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发现CD3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显著升高(P〈0.05),CD4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矽肺病人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而不同矽肺期别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未见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泡利芬和矽肺宁治疗煤矽肺患者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亚群的影响,选择61例单纯Ⅰ、Ⅱ期煤矽肺病人,随机分4组,A、B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泡利芬口服,C组给予矽肺宁口服,D组给予VC口服,用BAS组织化学法检测服药前后(半年)各组PBL亚群分布情况。结果经泡利芬治疗后,A、B二组CD3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05),C组矽肺宁治疗后CD3上升(P<0.01),D组VC治疗后,CD3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泡利芬与矽肺宁治疗煤矽肺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在煤矽肺的预防及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实验性矽肺大鼠在染尘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和脾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染矽尘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对染矽尘组以非暴露方式气管内分2次(间隔1周)分别注入1ml二氧化硅悬液(20mg/ml)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染尘后第7、14、21、28、35、42、49、56、63和70天各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3只,采集外周血和脾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脾组织的T淋巴细胞(CD3、CD4、CD8细胞)百分率。[结果]矽肺大鼠外周血CD4水平在实验早期(第1~3周)高于对照组。在实验后期,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脾组织CD3水平在第1~3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在第1~3周轻度增高(差异无显著性)。在实验后期,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验早期,石英增强获得性免疫反应;在实验后期,矽肺大鼠外周血及脾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紊乱,石英降低了获得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甲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周开姣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了60例甲型肝炎(甲肝)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了解细胞免疫与甲肝感染的关系。1调查对象与方法1.1病例组选取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与T淋巴细胞及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BAS(Biotin-Avidin system,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组织化学法检测煤工尘肺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O4和CD8),FAAS(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etrophotometry)法检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Cu、Zn、Fe和Mg含量。结果各期煤工尘肺患者和正常老年对照组相比较CD3的水平下降显著(P〈0.01);早期(Ⅰ期、Ⅱ期)煤工尘肺患者CD4反应性增加(P〈0.01);各期煤工尘肺患者和对照组相比较CDR的水平上升显著(P〈0.01);CD4/CDR的水平均下降(P〈0.01)。煤工尘肺患者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外周血清Cu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u/Zn比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煤工尘肺患者的细胞免疫力下降,并伴有免疫调节紊乱,与微量元素Cu、Zn的含量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人们关于矽肺发病机理的研究中 ,人体与动物实验均证明[1,2 ] ,矽肺患者体内SiO2 能启动肺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损伤因子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多及抗氧化能力的减弱 ,当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 ,就促进了矽肺病变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 ,为抗氧化作用药物在矽肺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安徽省淮南矿务局职业病防治院住院Ⅰ、Ⅱ期单纯煤工尘肺病人 (无合并结核 ) ,6 0例 (参与实验的总共 76例、资料完整的6 0例 ) ,均为男性 ,其中Ⅰ期 36例 ,年龄 (5 8 0 0± 11 2 5 )岁 ,工种为掘进 18例、采煤 5例、混…  相似文献   

10.
矽肺宁是杭州胡庆余堂制厂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矽肺的新药。我所临床部于1990年8月开始应用于临床,现将首批11例病例治疗一年零四个月的临床观察小结如下。病例选择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中危害严重而又常见的疾病。病情发展缓慢,往往脱离了接尘岗位,病情还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泡利酚制剂用于治疗煤工尘肺后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纯Ⅰ、Ⅱ期煤工尘肺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2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泡利酚口服,第3组给予维生素C口服,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服药前后(6个月)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经泡利酚治疗后,第1、2组CD3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1),第3组CD3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泡利酚制剂治疗煤工尘肺患者能够提高外周血全T淋巴细胞的数量,且无明显毒性不良反应,对煤工尘肺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re important mediators of both mineral dust-induced (malignant) lung disease and in vitro DNA damage. Therefore, we studied in vivo oxidative DNA damage in coal workers who had been chronically exposed to silica-containing dust.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38 retired coal miners (eight with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30 references) and 24 age-matched, non-dust-exposed controls 7-hydro-8-oxo-2-deoxyguanosine (8-oxodG) was determined by 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The ratio of 8-oxodG residues to deoxyguanosine (dG) was related to individual cumulative dust exposure estimates and pneumoconiotic stage as established by chest radiography. The ratio of 8-oxodG to dG(x 10–5) in lymphocyte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miners with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2.61 ± 0.44) and miners without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2.96 ± 1.86). However, oxidative DNA damage in all miners was higher than in the non-dust-exposed controls (1.67 ± 1.31). 8-oxodG/dG ratio was not related to individual cumulative coal dust exposure, age or smoking (pack years) when evaluated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e suggest that oxidative damage to the DNA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may be introduced by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s in subjects chronically exposed to mineral dusts. Whether this is an important pathway in the suggested carcinogenicity of silica is still an open ques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分割模式即大分割放疗(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HFRT)和常规分割放疗(conventional 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CFRT)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HFRT,n=20)与对照组(CFRT,n=20),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eripheral lymphocyte count,PLC)变化。结果 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患者的基线PLC无统计学差异(1.53±0.54 vs 1.64±0.56;P> 0.05)。2组的PLC在放疗过程中稳定下降,大分割组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常规分割组(32.5%vs 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分割组的最低点PLC高于常规分割组(0.91±0.28 vs 0.55±0.22;P <0.001)。大分割组治疗期间的最低PLC与基线阶段的比值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组(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煤工尘肺(CWP)患者心率变异(HRV)的临床变化。方法 观察100 例Ⅰ、Ⅱ、Ⅲ期CWP患者和30例健康煤矿工人在临床、动态心电图(DCG)和HRV的改变。结果 (1)Ⅰ、Ⅱ、Ⅲ期CWP患者的心率变异指数(HRVI)分别为26.06±10.89、22.27±8.12、16.88±4.15,平均R R间期标准差(S)分别为(38.86±18.43、31.96±16.45、25.44±18.21)s,平均R R间期变异系数(CV)分别为4.55±1.82、3.84±1.50、2.99±1.23,较对照组(30.06±10.88、50.08±25.25、6.46±2.6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CWP各指标比Ⅰ期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的HRVI、S、CV分别为15.88±4.14、(20.32±9.52)s、2.52±0.88,较轻级室性心律失常组[24.16±8.12、(30.87±17.44)s、3.26±1.64]及对照组[30.06±10.88、(50.08±25.25)s、6.46±2.6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WP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迷走神经张力减弱,易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CWP患者的HRV指标明显降低,可预测CWP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主要研究黄芪颗粒对急性发作期哮喘病儿临床疗效、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发作期哮喘病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哮喘病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芪颗粒,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病儿外周血CD4、CD8、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D4+上升,CD8+下降,CD4+/CD8+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IL-12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IL-4、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能有效调节哮喘患儿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较好的辅助治疗小儿哮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吸烟对大鼠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含量影响的时间效应。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烟草烟雾暴露组,每组15只;对照组暴露于正常饲养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组每日暴露于烟草烟雾环境30 min,每日2次;2组大鼠分别于烟草烟雾暴露时(T0)、烟草烟雾暴露1个月(T1)、烟草烟雾暴露2个月(T2)、烟草烟雾暴露3个月(T3)、烟草烟雾暴露4个月(T4)、烟草烟雾暴露5个月(T5)和烟草烟雾暴露6个月(T6)时采內眦静脉血,检测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T0时,烟草烟雾暴露组外周血CD3、CD4、CD8 T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52.68±4.64)%、(34.39±3.03)%、(29.74±2.62)%;烟草烟雾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T3~T6时CD3和CD4 T淋巴细胞含量均下降(均P<0.05),CD8 T淋巴细胞含量均增多(均P<0.05);各时点间比较,烟草烟雾暴露组CD3、CD4 T淋巴细胞自T3时逐渐下降,CD8 T淋巴细胞自T4时逐渐上升(均P<0.05),对照组各指标各时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烟草烟雾暴露损伤细胞免疫的时间窗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检测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支原体(MP)和柯萨奇病毒(COX)4种病原体感染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探讨不同病原体感染后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病原体感染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3+、CD4+、CD8+、CD3+ HLA-DR+、CD3+ CD25+、CD8+ HLA-DR+、CD8+ CD38+和CD4+ CD25+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并与健康儿童对照比较.结果 EB感染后,患儿急性期CD3+、CD8+、CD3+ HLA-DR+、CD8+ HLA-DR+和CD8+ CD38+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4+、CD4 +/CD8+和CD4+ CD25+T细胞亚群显著降低;CD3+ HLA-DR+、CD8+ HLA-DR+、CD8+ CD38+细胞比例与患儿体温呈负相关,CD3+ CD25+与患儿的发热时间呈正相关;其他病原体感染中,CMV感染患儿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MP、COX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CD4+/CD8+显著高于MP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CD8+ CD3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MP感染患儿和正常儿童;MP感染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CD3+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儿童,CD8+ CD3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COX感染息儿.结论 4种病原体感染后患儿体内呈免疫活化和失衡状态;不同病原感染后,患儿T细胞免疫改变各具特点;检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一种鉴别和监测手段,为临床区别该4种病原体感染和掌握患儿病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核试验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及正常健康人群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率(‰)。结果显示,射线暴露组各类核异常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离辐射可导致细胞核形态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