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硅油填充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3例(67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剥膜、眼内激光、硅油填充或气体填充等,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单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23眼,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眼,术中注入硅油37眼。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改善52眼,11眼不变,4眼下降。术中眼内出血5眼;术后玻璃体积血2眼,视网膜上出血2眼,一过性高眼压14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白内障加重或形成13眼,后发性白内障形成6眼。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剥膜、眼内激光、硅油填充或气体填充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联合手术可避免再次行白内障手术,减少视网膜脱离、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状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68眼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其中35例Ⅰ期植入折叠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43例(63.2%)患者视力提高,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例(10.3%)角膜上皮愈合延迟,5例(7.4%)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例(8.8%)发生复发性玻璃体积血,4例(5.9%)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4例(5.9%)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可以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设计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23只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PDR患眼。方法对123只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PDR患眼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同时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OL),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指标术后视力改善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3眼均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并同时一期植入IOL于囊袋内。随访时间3 ̄21月(平均10个月)。99眼(81%)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其中93眼(76%)术后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术后无明显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失代偿发生。1例I型糖尿病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复位;4眼因玻璃体腔出血再次手术。术后视力无明显改善或视力提高不足2行的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是提高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视力的有效手段。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眼科,2006,15:198-201)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对119例(119眼)糖尿病患者术后的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术后视力的关系。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或合并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诊的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间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受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 对18例(22眼)PDR患者行常规平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并根据病情分别联合晶状体摘出或超声乳化、剥膜、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硅油填充、巩膜环扎等附加术式。结果 随访4—22个月,术后矫正视力改善16眼(72.7%),脱盲率59.1%,脱残率9.1%,解剖复位率86.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但已引起黄斑变形的患眼其术后视力改善好于已累及黄斑的。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仍是治疗PDR的有效手段,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威胁到黄斑或导致黄斑变形时早期手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施行联合手术的PDR患者31例(32只眼)。术后随访8~58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提高有25只眼(78.13%);视力不变7只眼(21.9%),视力下降1只眼(3.2%)。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轻度水肿6只眼(18.8%),前房渗出5只眼(15.6%),玻璃体再出血5只眼(15.6%),视网膜脱离3只眼(9.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只眼(6.3%),术后6个月~2年后囊膜混浊12只眼(37.5%)。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视力恢复快,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保留前囊晶状体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植入(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PDR36例(39眼)实施联合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36例(39眼)成功地进行了联合手术。术后随访2月~3年半,平均13.4月。术后37眼(94.87%)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05者26眼(66.67%),≥0.1者17眼(43.59%),≥0.3者7眼(17.95%);视力下降2眼(5.13%)。术后视力低下者伴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硬性渗出或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术中并发症包括晶状体核碎块致视网膜损伤3眼(7.69%)及前囊破裂2眼(5.13%);术后并发症包括玻璃体积血4眼(10.26%),角膜轻度水肿和一过性眼压升高各2眼(5.13%),后发障3眼(7.69%),虹膜红变和眼球萎缩各1眼(2.56%)。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保留前囊晶状体超声乳化及PCIOL植入术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与二期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术的术后炎症反应差异.设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同期或二期行白内障手术的PDR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积血者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者91例104眼.方法 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同时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手术(同期组)52眼,二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手术(二期组)52眼.分析两组间患眼术后视力、前节炎症反应程度的差异.主要指标视力及眼前节炎症反应.结果 同期组及二期组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以上者分别为14/52、8/52眼(χ2=6.87,P=0.07);同期组及二期组患眼术后1周内出现角膜水肿分别为16/52、6/52眼(χ2=11.53,P=0.001);同期组及二期组患眼术后出现角膜后沉着物分别为20/52、9/52眼(χ2=5.79,P=0.019).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一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IOL植人术后眼前节炎症反应较严重.(眼科,2008,17:239-24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例(20只限)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2—16个月,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手术后20只限中有16只限(80%)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提高二行以上13只限(65%);视力较术前无改善4只限(20%)。术后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主要与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广泛缺血有关。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眼压、虹膜后粘连、玻璃体腔再出血、视网膜再脱离、晶状体后囊混浊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有广泛纤维血管膜增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为病例对照试验。回顾性选择27例(28只眼)有广泛纤维血管膜增生的PDR Ⅵ期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双手进行眼内操作,如膜分离与切除,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硅油充填。选择同期有广泛纤维血管膜增生的PDR Ⅵ期患者30例(30只眼)作为对照组,由同一术者完成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玻璃体手术。结果试验组28只眼均顺利完成膜分离与切除,1只眼出现2个医源性视网膜裂孔。随访7~54个月,术后视网膜均复位,多数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照组2只眼有部分膜残留,3只眼出现4个医源性视网膜裂孔,随访12个月视网膜均复位,3只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四切口玻璃体手术采用双手操作眼内剥膜,可明显提高手术效率,减少组织损伤,是治疗有广泛纤维血管膜增生的严重PDR的较好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08,44:17—19)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35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加IOL植入手术患者资料,其中5期病变19眼,6期病变16眼。术前视力为光感~0.2,中位数为数指,仅5眼(14%)术前视力1〉0.1。均在局部麻醉下手术,白内障手术均先于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时间I〉3个月。对数据进行分类计数,求百分比。结果IOL均成功植入囊袋内。15眼采用了硅油或长效气体填充。术中并发症包括:4眼(11%)瞳孔缩小,1眼(3%)囊袋内少许晶状体皮质残留。术后并发症包括:1眼(3%)复发玻璃体积血,4眼(11%)虹膜后黏连。末次随访视网膜均保持复位,术后视力0.01~0.6(中位数013),34眼(97%)术后视力1〉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IOL植入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患者视力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维持眼内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7例(40只眼)中,术后视力≥0.1者31只眼(77.5%),≥0.3者12只眼(30.0%)。术中并发症有晶体核脱位至玻璃体腔内(1只眼)、玻璃体出血(1只眼),术后并发症为虹膜红变(1只眼)、人工晶体夹持(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必须采取克服低眼压的措施,玻璃体腔液体灌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对于晶体核硬化明显的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较超声乳化吸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解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随诊47例(71只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结果表明: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术后最后随诊视力差异有显著性(P〈0.01)。影响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0.001)。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合并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视力,与非糖尿病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再积血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再积血原因及防治.方法 98例(128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98例(128眼)PDR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发症中,发生玻璃体积血46眼(36.0%).结论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因素主要与病变程度、手术时机、玻璃体腔填充物的选择有关.对术后玻璃体积血应重视并积极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6.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4例(104只眼)1.5-14岁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局限性前段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垂袋内植入术。对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的并发症、视力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脱盲率为86.4%.脱残率为62.7%。41.8%的眼获得了双眼视,30.6%的患儿有立体视。3只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5只眼有一定程度的人工晶体夹持。结论 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儿童白内障,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儿术后视力能够显著提高并建立了良好的视功能。影响术后视功能的因素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81只眼)糖尿病患者接受白内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连续随机抽取年龄相当的糖尿病患者56例(87只眼)作对照组,两缚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相同,植入光学部直尿病患者的87只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者的76只眼(8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在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并与20-G玻璃体切割术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PDR合并白内障患者91例(91眼),A组41例,接受了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人术;B组50例,接受20-G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7个月.A组logMAR视力从1.569±0.342提高到0.821±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P<0.01);B组logMAR视力从1.658±0.312提高到0.834±0.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P<0.01).术后并发症:A组中33眼(80%)术后无明显不适及水肿,B组中所有眼(100%)均有明显充血、水肿、异物感及眼部不适.另外,A组和B组分别发现3眼(7%)和1眼(2%)发生短暂性低眼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眼(10%)和14眼(28%)发生前房纤维蛋白渗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5).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向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PDR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同20-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比较,其术后恢复较快且不适感较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