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概 述 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稳定性心绞痛、无痛性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猝死。多年来,不稳定性心绞痛被认为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个中间‘综合征’。最近几年,其病理生理学已被阐明并在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以斑块损伤破裂,其内或其下出血、血管痉挛,导致血栓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堵塞冠状动脉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近年来人们对ACS的研究从概念、病理机制到治疗策略不断深入,尤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为其治疗策略的逐步更新和完善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又称为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UCAD),是一组危险性很高的临床综合征。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血运效果显,已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本通过对接受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早期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40年里,冠心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医院里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逐年增加.而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ns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以防止其发展为透壁性心肌梗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总结目前国内对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而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苏可诺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符合ACC/AHA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苏可诺5000u,q12h,iH连用7天。结果用苏可诺治疗临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苏可诺可作为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45~75岁。其中STEMI50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STEMI的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4例,前间壁3例,局限前壁9例,前侧壁4例,下壁18例,右心梗死2例。其中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休克3例,低血压6例。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ACS包括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可分为ST段抬高的ACN(STE-ACS),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ACS(NSTE-ACS),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STEMI)。其共同病理生理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了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产生了急性狭窄或闭塞所致。近20年来,随着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手段的成熟与推广,以及非ST段抬高的ACS比例的不断升高,非ST段抬高ACS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是由于斑块破裂或撕裂导致急性腔内非闭塞性血栓形成而触发。与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富含纤维素的“红色血栓”不同,  相似文献   

10.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模式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认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是同一严重的、需紧急处理的临床综合征,即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危险分层对该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低危病人可以避免住院和不必要的治疗从而极大节约医疗开支;高危病人则可及早进行介入治疗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可能发展成高危病人的中危患者应该密切监护并给予恰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1科不稳定型心绞痛及NSTE-ACS且心功能正常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A组)48例,NSTE-ACS组(B组)5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48 h前后BNP水平,分析入院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BNP水平与出院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B组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417.69±86.74)ng/L比(167.23±66.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患者BNP水平[(167.23±66.83)ng/L、(417.69±86.74)ng/L]均高于治疗后[(85.29±23.62) ng/L、(184.12±48.9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冠状动脉3支与2支病变组BNP水平[(475.97±86.44)、(335.33±88.66)ng/L]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142.08±54.09)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BNP水平的升高,3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 BNP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故测定外周血BNP水平对于判断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及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即刻缓解缺血症状和避免不良后果。近年来,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已不局限于传统方面,新药(例如应用于抗凝治疗的磺达肝癸钠)与新技术的应用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UA)到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组连续的临床病症。可分为ST段抬高的ACS(STE—ACS),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ACS(NSTE—ACS),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STEM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病初血心脏肌钙蛋白I(cTnI)水平和死亡、透壁心肌梗死、冠脉搭桥术及血管成形术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 10 1例患者 ,年龄 3 2~ 78岁 ,在胸痛发作后 2 4h内住院。 69例( 68 3 % )不稳定心绞痛和 3 2例 ( 3 1 7% )无ST节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免疫学分析测量cTnI ,其值在 0 4ng/ml以下认为是正常。结果 :第 1组 45例cTnI水平升高 ,住院 3 0d内 16例 ( 3 5 5 % )有不利结局 ;第 2组 5 6例cTnI值正常 ,其中 5例有不利结局 ( 8 9% ;P =0 0 0 1)。 6个月时第 1组和第 2组患者分别有 19例 ( 4 2 2 % )和 6例 ( 10 7% )患者发生事件 (P =0 0 0 0 4)。结论 :无ST节段抬高的ACS患者的血cTnI水平升高对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或激发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不均一等特征。在急诊科,ACS的诊断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 VR导联ST段抬高与住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就诊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STE-ACS)的a VR导联心电图特征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MACE危险的因素。结果:a VR导联ST段抬高多发于年龄较大,既往有心绞痛、高脂血症病、高血压等病史者及左心室肥厚患者,经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 VR导联ST段抬高≥0.05 m V,年龄增加者,心功能Killip≥2级患者均显示院内死亡风险增加,院内死亡风险的OR值为4.32,95%可信区间为1.452~11.217,与非抬高组院内死亡人数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心功能Killip≥2级在ACS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OR值为6.128,95%可信区间为3.612~9.521,P=0.000;心力衰竭以及复发梗死发生率与a VR导联ST段抬高相关性较大(P<0.05)。结论:a VR导联ST段抬高作为老年ACS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患者可能有广泛的左主干和三支病变冠脉病变,且预后较差;a VR导联ST段抬高者院内心梗复发及心力衰竭高于非a VR导联ST段抬高者。  相似文献   

17.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每日75mg。分别观察出现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ST—T的变化。结果两组86例患者中,治疗组显效31例,好转10转,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显效24例,好转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6%。两组疗效比较,氯吡格雷组的疗效更好(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的疗效更优,且无明显出血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23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胸痛伴ST段抬高的病例分析,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 对23例胸痛伴ST段抬高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术及化验心肌酶学,心脏彩超及胸片检查。结果 23例病人冠脉造影均正常,心肌酶学有5例异常,余正常。结论 有部分胸痛伴ST段抬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无关,必须提高对其认识,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巨R波形”ST 段抬高的心电图改变呈一过性,变化快且持续时间短,若非连续记录很容易漏诊,而且临床医生对此种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常易造成误诊[1]。常见于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偶见于下壁心肌梗死。此外,还可见于心肌急性严重缺血时,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运动负荷试验、心房起搏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中,在临床上尚属罕见[2]。我院自去年以来收治2例"巨R波形"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现结合文献对2例病例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综合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田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196-200,23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与增加心脏原因死亡,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性相关的一组临床症状,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其范围涵盖了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