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新疆天山山脉北坡广泛分布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叫乌头草,其主要有效化学成分是乌头碱。因乌头草外形、色泽与当年生草本植物野芹菜极为相似,随着提倡回归大自然和绿色植物的食用,自行采集野芹菜中夹杂乌头草事件日益频繁和增多,乌头草中毒亦日益增多。2004年6月~2008年6月,我们共收治急性乌头草中毒病人41例,其中有心脏损害的28例。本文将这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心脏损害病例的13例作对照,从中探讨急性乌头草中毒病人的临床救治规律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乌头碱对斑马鱼心脏的影响。方法:以发育正常的受精后48h(48hpf)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心脏毒性模型,以不同浓度的乌头碱处理上述胚胎,分别于处理后12h、24h观察胚胎心脏的形态和心率的变化。结果:5mg/L乌头碱作用24h未引起胚胎心脏中毒,而10、30、60mg/L乌头碱均导致胚胎心脏中毒,出现心膜出血,血细胞在心区堆积,心包囊水肿等现象。处理12h后心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随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心率下降。乌头碱引起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EC50(24h)约为14.49mg/L。结论:乌头碱对斑马鱼胚胎有心脏毒性作用,且与乌头碱的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乌头类中药毒性及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头类中药是一类常用有毒中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所含主要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同时也是其毒性成分。由于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临床治疗窗较窄,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频频发生,限制其广泛应用。研究炮制或配伍对乌头急性毒性的影响,并深入了解其毒性产生的机制,对于进一步开发乌头新型制剂、指导临床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乌头类中药及其安全性评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乌头类中药毒性成分、急性毒性及与毒性相关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安全使用乌头类中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弄清新鲜乌头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野外采集新鲜乌头草,立即粉碎榨汁,得到新鲜乌头草汁,小鼠灌胃给药,测定新鲜乌头草的半致死量LD50,观察小鼠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并测定小鼠血清的生化指标和心脏的氧化还原指标的变化。结果:以新鲜乌头草量计,乌头草对小鼠的LD50是7.550g/kg;乌头草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心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显著降低。结论:新鲜乌头草有很大的急性毒性,主要毒性靶器官是心脏组织。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笔者通过近两年来应用扶正,补气,养阴,化瘀法,用于治疗阿霉素对心脏毒副作用取得较好疗效。临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阿霉素 (ADR)和吡柔比星 (THP)为代表的蒽环类抗癌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类最为有效的化疗药物。具有抗瘤谱广 ,临床疗效高 ,对乏氧细胞有效的显著特点 ,是多种化疗方案的核心药物。但由于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的限制 ,尤其是剂量累积性心脏毒性 ,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和长期应用[1] 。近年来随着G -CSF等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手段的进步 ,使得蒽环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化疗周期数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骨髓抑制已不再是临床化疗的难题 ,而心脏毒性则成为临床医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 1996-0 7~ 2 0 0 2 - 0 5观察了 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HPLC法同时测定乌头属药材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中乌头碱(AC)、次乌头碱(HA)、新乌头碱(MA)、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MC)的含量。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ODS(250 mm×4.0 mm,5μ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结果:4种乌头类生物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41~0.5211μg(r1=0.9995)、0.0168~0.3152μg(r2=0.9994)、0.0107~0.2674μg(r3=0.9994)、0.0122~0.2503μg(r4=0.9996);4种药材中4种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范围分别为:附子:95.56~98.63%、川乌:98.83~100.47%、草乌:95.91~99.30%、雪上一枝蒿:95.99%~98.53%,RSD%≤4.0%。结论:乌头属4种药材4种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为临床疾病治疗防止中毒反应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乌头药材不同部位的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乌头药材不同部位毒性及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探讨川乌、附子二者临床应用不同的科学依据,为指导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改良寇氏法测定LD50,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按2010版药典附子项下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结果 乌头子根小鼠灌服给药的LD50值为1.7787 g/kg、须根为1.1455 g/kg母根为1.6753 g/kg,表明须根毒性较母根、子根大,母根、子根毒性接近,总生物碱的测定结果表明须根总生物碱含量最大,母根、子根含量相近.结论 生品附子和川乌毒性相近,总生物碱含量相近,提示其药效、临床功用不同可能与炮制方法不同有关;也提示药典中规定去掉须根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海热尼沙·黑提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2-3
目的:探讨新疆曼陀罗子急性毒性及其生物碱含量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自2008年7月~2012年1月我院选择新疆曼陀罗子及昆明种小鼠进行试验,随机分组获得给药组和对照组各20只,雌雄各半,其中给药组给予新疆曼陀罗子,对照组给予CMC—Na混悬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表现先短暂体重减轻,后在第3天开始恢复的特点,新疆曼陀罗子对小鼠最大耐受剂量为40吕/kg。与对照组比较,使用新疆曼陀罗子的给药组小鼠体重状况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的生物碱含量情况为,盐酸阿托品为0.8375(mg/g),东莨菪碱为0.2311(mg/g)。结论:新疆曼陀罗子非剧毒,对肝肾器官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述乌头碱类药物的功效及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头类药物、铁棒锤类药物、附子类药物,在我国西部地区应用较多,东部地区应用较少.这三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均有大毒,同时也具有相应的功能,如祛风镇痛作用均强,对晚期癌症有较强的止痛效果;川乌有镇痛镇静及局部麻醉的效果,可能对爱滋病毒及其它病毒有抑制作用;附子还可以回阳救逆,治疗休克、虚脱等病症.这三类药物,一般必须经过炮制后方可应用,生用者应当特别谨慎,注意用量. 相似文献
16.
香港市售乌头类药材及其炮制品的乌头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香港市售乌头类药材剧毒生碱物含量,结果表明制川乌中乌头碱含量为0.0041%~0.021%;制草乌中乌头碱含量0.0084%~0.034%;生、炮天雄的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0012%和0.0007%;而附子炮制品则未能测出乌头碱。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1月 ,以补气养阴化瘀法并研制出纯中药制剂保心康 ,用于防治阿霉素 (adriamycin ,ADR )心脏毒性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9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均经过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 ,并按照国际抗癌联盟诊断标准 (参照孙燕 ,周际昌主编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 .第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5 1— 15 3 ,168— 170 ,195— 196)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期 ,全部使用含ADR化疗方案行全身化疗 ,排除心脏病患者 ,如有纵隔放疗史或化疗方案中合用环磷酰胺 ,则ADR累积量 <40 0mg/m2 。采用分层随机…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方法 :对观察组22例淋巴瘤或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 ,在使用阿霉素前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对抗阿霉素对心脏的损伤 ,对照组26例未加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心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对抗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心炙草汤对乳腺癌阿霉素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68例接受4周期阿霉素辅助化疗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心阳虚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温心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温心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方案温心组33例,对照组32例。温心组从第2周期开始每周期化疗后口服温心炙草汤2周,对照组给予对应模拟剂,其他治疗两组相同。观察化疗前后两组患者KPS、MDASI-TCM评分和心脏毒副反应程度、心肌及心衰标志物(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前端脑钠肽及心电图改变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化疗前KPS、MDASITCM、cTnI、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KPS评分低于化疗前(P<0.05),MDASI-TCM评分、cTnI、CK-MB高于化疗前(P<0.05);温心组化疗后MDASI-TCM评分、CK-MB高于化疗前(P<0.05);且化疗后,温心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DASITCM评分、cTnI、CK-MB低于对照组(P<0.05)。温心组心脏毒性发生率、NT-BNP和心电图改变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心炙草汤可降低乳腺癌阿霉素化疗所致心脏毒性,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生脉注射液防治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方法之一,阿霉素(ADM)是目前使用量广泛,疗效较佳的化疗药物,而由ADM所引起的心脏毒性屡见不鲜。我科于1996年6月~1999年10月应用生脉注射液防治ADM所致的心脏毒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