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是穴的起源及其命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是穴作为腧穴 (亦称输穴 )名称 ,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篇中 ,文载 :“吴蜀多行灸法 ,有阿是之法 ,言有人病痛 ,即令捏其上 ,若里当其处 ,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成 (成 ,据明代朱棣等撰《普济方》作‘或’)痛处 ,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故曰‘阿是穴’也”。孙氏详细记载了阿是穴的渊源、取穴方法。从理论上看 ,孙氏的这一记载 ,是有文献根据的。中医经典著作《灵枢经·经筋》篇就有“以痛为输”(输 ,腧的通借字 ,即腧穴 )的记载 ,说的就是以病人痛处(即压痛点 )为针刺或艾灸的腧穴 ,显然 ,这与孙氏的记载 ,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灵枢经》“以痛为腧”的启发下,临床上按经筋循行部位,针刺治疗15例四肢拘挛症,收到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仅供临床参考:针刺部位临床时,依其病痛部位,在经筋循行所过的痛点处或抽搐挛缩的拘急处下针。如肘关节拘挛疼痛时,在肘关节内侧手三阴经经筋部位上定针刺点——即以曲泽穴  相似文献   

3.
刘浙伟  金剑铬 《中医杂志》1997,38(11):696-696
1 推拿手法对经络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推拿手法如点、掐、按等手法,对发掘穴位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灵枢·经筋》指出“以痛为腧”,就是以病痛的局部作为推拿、针刺的部位。后来,才把某些特殊的“按之快然”、“驱痛迅捷”的部位称为“砭灸处”(即穴位)。同时,《灵枢·背腧》又指出:“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运用指按法既起到治疗作用,又帮助我们找到穴位的正确位置。《内经》各篇所载的穴位大约是160个,到了清代《医宗金鉴》穴位增  相似文献   

4.
浅谈阿是穴的正确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是穴是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敏感点)作为腧穴的一类穴位,既无具体名称,无一定数目,也无固定部位,是对十四经穴与经外奇穴的补充。溯本求源,阿是穴始自《内经》所言之“以痛为腧”,发展至唐代始有阿是穴之名。阿是穴因“灸刺皆验”(《千金方》),所以临床应用甚广。有  相似文献   

5.
总结张卫华教授应用“点区带结合法”治疗躯体痛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融经络皮部、标本、“以痛为腧”及局部整体全息论等为一体,对疼痛区域直径小于3 cm的采用点治法(皮下针法);疼痛区域直径大于3 cm的采用区治法(围刺针法);带治法(尺胫针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躯体痛。3种针法临床可单用,也可合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腰扭伤多突然发生。疼痛剧烈,严重者不能走路,运动受限。速求医治之以解除痛苦。笔者自1969年以来,运用“以痛为腧”针刺治疗急性腰肌扭伤56例均达到临床治愈,一般只针一次即愈。一、操作及手法:让患者做腰部运动(曲仲、侧弯)指出最痛点。指准确后,令病人直立。取1.5寸的银针一根刺入痛处。“以痛为腧。”进针1.0—1.2寸,提插捻转得气后将针提到皮下约3—5分处向一个方向(顺  相似文献   

7.
治疗方法 令患者做腰部运动(屈伸、侧弯),活动时指出最痛点,然后取0.38mm×40mm的银针,“以痛为腧”刺入痛处,进针1.0~1.5寸处,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捻转,使针缠绕在皮下,不能出入,再让患者局部活动,随其运动医者用手指捏住针柄在皮下行雀啄手法2~3分钟,医患均觉微微汗出,医生自觉手指酸累则停止运针,将针体逆时针捻转回来,再进针1.0~1.5寸行提插捻转,得气后迅速出针。治疗结果 128例中,一针即愈者96例,再行一针而愈者26例,余6例属腰椎间盘脱出症,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100%。按 施雀啄手法以痛处指示越准确,施针时局部活动次数越多,幅度越…  相似文献   

8.
穴位组织结构与针刺作用基础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祖国医学认为穴位是经络气血聚集之处,并出入于体表的部位。《千金翼》卷28提到“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运入抽病也”。表明穴位与经络的关系甚为密切。《灵枢》指出:“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腧就是穴位,表明穴位的来源之一是以痛为腧。此后历代文  相似文献   

9.
寒湿型痹证因患者营卫气血失调,寒湿外邪杂至而成。以肢体关节冷痛、重着,痛有定处,屈伸不利,遇寒痛剧,得热痛减,或痛处肿胀为辨证要点。笔者以自拟二乌龙马汤加减治疗寒湿型痹证,可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略论阿是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士杰 《中国针灸》2001,21(2):89-90
读安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出版的《针灸学辞典》 :阿是穴 指按压痛点取穴 ,《千金·灸例》 :“吴蜀多行灸法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 ,即令捏其上 ,若里当其处 ,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成(《普济方》作‘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意指按捏其病痛部位 ,病人感到舒适 (快 ,或疼痛处 )就可以作为针灸的穴位。“阿” ,原指对痛感的惊叫声。此法与《灵枢·经筋》 :“以痛为输”及后人所称的“天应穴”同义。天应穴 同阿是穴。《玉龙经》注 :“不定穴 ,又名天应穴 ,但疼痛便针。参见…  相似文献   

11.
"以灶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辉 《中国针灸》2007,27(7):511-512
笔者在临床上按照传统“以痛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虽有一定效果,但痛点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病灶,受中华经筋疗法中“以灶为腧”的启发,便尝试直接针对病灶“以灶为腧”取穴,发现能明显提高疗效.2000年以来,笔者“以灶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40例,效果显著,并与“以痛为腧”取穴3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反阿是穴及其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灸、推拿等临床上治疗痛症时取穴 ,常用阿是穴。阿字 ,据《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 ,是痛的意思。因按压痛处 ,病人常会呼痛 ,发出“啊”的一声 ,故名“阿是”。阿是穴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与后人所称“天应穴”同义。治痛取阿是穴之理论依据乃来自于《灵枢·经筋》篇中的“以痛为输”。现代的局部封闭疗法、小针刀疗法等便是以阿是穴为主的治疗方法。阿是穴强调的是寻得痛点 ,而“反阿是穴”与此相反 ,即寻找一点 ,按压之如果疼痛会立即消失或明显减轻 ,即是该穴。大多数反阿是穴与阿是穴处在同一肌肉或相邻肌肉上。一般而言 ,…  相似文献   

13.
<正> 太乙神针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药物处方发展的。我科根据“太乙神针”的原理及“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的理论,以痛为腧,用我院研制的十一方酒,将八层纱布用药酒湿透以后敷在痛处,把点燃的清艾条按在布上,稍停留1至2秒钟,若艾火熄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经络理论中的"以痛为腧"的原则,通过对96名脑卒中患者的背腧穴进行触诊,寻找阳性反应点,结果发现心俞、厥阴俞、肝俞的出现频次较多,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选穴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尹萍  郭长青 《吉林中医药》2009,29(6):467-469
针对“以痛为腧”含义存在的分歧进行分析,将“以痛为腧”“阿是穴”“不定穴”和“天应穴”的含义分别梳理,认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之所以出现那么大的分歧,是因为现在“以痛为腧”的含义比其本义扩大了许多,不但治疗病种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它和“阿是之法”一样重视在揣穴过程中出现的“压痛点”,不仅可以理解为腧穴定位的源头,又可继续灵活地指导着选穴和取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中药外涂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确诊为癌性疼痛的患者,采用以痛为腧中药外涂的方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40例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采用以痛为腧中药外涂治疗癌性疼痛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志强 《北京中医药》2006,25(9):560-561
以痛为腧,是针灸临床的一个常用法则.而由其本义引伸开来,把患者病理状态下肌肉组织的一些疼痛、麻木、寒凉,甚至紧张、僵硬、挛缩等,统统理解为"痛",并以之为"腧",作为临床按摩的一个法则,亦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近年来,笔者在传统循经取穴的同时,对一些"痛"症表现较为明显的患者,运用"以痛为腧"法则于临床按摩,收效显著.现举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筋骨并重"、"以痛为腧"的理论来源历史悠久,均为中国传统医学治疗伤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本文就"筋骨并重"、"以痛为腧"的学术思想与伤科疾病的联系及现今社会的临床应用,查阅相关文献,做一论述,以便更好地将这一思想应用于临床诊治,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9.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病一般表现为经筋循行处筋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经筋病的治疗"以痛为腧"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强调局部取穴的重要性。同时,配合以灶为腧、整体观念取穴,通过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近治与远治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经筋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背俞穴是针灸学十四经中特定穴的一种。最旱见于《灵枢·背腧》篇,其曰:“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背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现在针灸学所说的背俞穴,是以脏腑命名的十二个,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