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和FAC(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后行乳腔镜保乳手术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FAC和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各33例)后行乳腔镜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FAC方案组的总缓解率为54.5%,TAC组总缓解率为84.8%,两组患者总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的白细胞毒性和脱发的发生率高于F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FAC及TAC新辅助化疗方案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TAC方案优于FAC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其疗效的差异。方法:将参麦注射液50ml与参麦注射液100ml对T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方案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后辅助化疗的减毒作用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治疗方案在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包括血常规,胃肠道,心脏等)等方面的数据。结果:参麦100组较参麦50组在近期疗效无差异,减毒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日剂量50ml与100ml临床疗效近似,但高剂量参麦注射液更能达到临床化疗后癌症患者增效减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TAC与CAF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4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CAF组(37例)和TAC组(37例).21 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手术,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两组均无疾病进展者.TAC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7例,病情稳定(SD)6例;CAF组CR 2例,PR 21例,SD 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与CAF组白细胞减少率、粒细胞减少率、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减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心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与CAF方案均有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TAC方案的疗效优于CAF方案,毒副作用高于CAF方案.  相似文献   

4.
桑润生  牛保青 《河北医学》2012,18(5):650-651
目的:探讨术前TAC 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 月确诊的60 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TAC 新辅助化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评分分别为42.4±8.1、36.5±6.8 和39.1±7.4,治疗后分别为27.6±5.3、18.7±4.1 和24.4±4.5,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01).治疗后患者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的关注等领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而社会/家庭状况和附加的关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结论:术前TAC 方案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芹  陈曦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23-1024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以患者住院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行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1.3%,对照组患者经单纯化疗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2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可促进患者体力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朱秋秋 《当代医学》2016,(22):57-58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保乳术治疗,观察组使用新辅助化疗结合保乳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2组患者复发率与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乳腺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与转移率,是理想的乳腺癌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用保乳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剖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诊的120例早期乳腺癌病患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手术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n=60)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n=60)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比对照组的20.0%低(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保乳手术治疗方案,对早期乳腺癌病患进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相关手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210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确诊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接受新辅助化疗,设CAF方案为对照组.TAC组140例,多西他赛75 mg/m2,吡柔比星50 mg/m2·dL,CTX 500 mg/m2,静脉滴入d1.CAF组70例,CTX 500 mg/m2,吡柔比星50 mg/m2,5-Fu 500mg/m2,静脉滴入d1.两组均为每21 d 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均经2~4周期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保乳手术25例,改良根治术185例.TAC组pCCR 35例、RR 87.14%,降期率47.14%(66/140);CAF组pCR 9例、RR 78.57%、降期率32.86%(23/70),两组pCR、RR、降期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42、0.034、0.048).TAC组128例与CAF组60例经临床预判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阴转率分别为35.94%(46/128)和23.33%(14/6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化疗方案对于雌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的分层分析中未显示明显统计学差异.TAC组与CAF组除在Ⅲ~Ⅳ度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43)外,其他毒性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事件.结论 对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TAC方案近期疗效显著优于CAF方案,且耐受性良好,尤其对淋巴结有转移患者推荐使用TAC方案化疗,并可适当延长术前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5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化疗药物,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麦注射液,用药前及化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治疗组客观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 CD3+、CD4+、CD4+/CD8+、CD56+ 较化疗前降低, 而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化疗前升高;治疗组化疗后CD3+、CD4+、CD4+/CD8+、CD56+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客观疗效与化疗组相当,但临床受益率高,且能明显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化疗导致的免疫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研究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取同时期的6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除.治疗组采用常规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行辅助化疗,方案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率等指标.术后对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乳房外形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2~4个疗程后,手术前肿瘤病灶临床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37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乳腺癌治疗后2a随访,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9.6%(3/31),对照组为6.4%(2/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为12.9%(4/31),与对照组16.1%(5/3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Ⅱ期乳腺癌是安全的,与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性术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Ⅱ期乳腺癌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认为《中图法》第五版将"肾疾病"类目设置局限在泌尿外科之下是不完整的,应当根据医疗实际进行调整,将"肾疾病类目"放在R692类目下保留外科疾病类目,增设R577肾内科疾病类目,以方便肾内科医务人员找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TMP)对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TMP(0.10、0.20、0.40、0.80、1.00mg·mL-1)处理A549/DDP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TMP对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增殖抑制的影响,绘制细胞增殖抑制率曲线图;应用细胞流式技术检测A549/DDP的凋亡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549/DDP细胞形态学特征的改变;提取A549/DDP细胞蛋白,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p38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川芎嗪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TMP(0.20、0.40、0.80mg·mL-1)处理耐药细胞A549/DDP 72h后,细胞早期凋亡(AV+/PI-)比例分别为13.02%、26.58%、29.84%;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TMP应用后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出现凋亡特征性的凋亡小体;细胞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MP(0.20、0.40mg·mL-1)处理后A549/DDP细胞磷酸化(p)-p38[(72.03±5.27)、(86.63±5.09)比(47.24±3.64),P0.05]和p-JNK的表达量[(143.79±3.88)、(163.02±6.35)比(130.18±5.37),P0.05]增加而p-ERK表现出减少趋势[(62.33±5.61)、(24.00±4.89)比(108.52±6.24),P0.05]。结论 TMP可能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诱导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物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血栓形成和血流停滞的患者192例,血栓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排除活动性出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溶栓及手术治疗禁忌患者。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采用尿激酶和肝素等渗氯化钠混合液溶栓,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术,使内瘘血流再通并恢复功能。结果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192例患者施行了274例次内瘘血管急性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2%,临床成功率为93.8%,并发症发生率1.46%。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4%、76.7%、63.9%,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3.7%、91.6%、83.0%;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0.7%、51.5%、43.1%,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2.7%、77.1%、70.8%。结论腔内介入技术结合药物溶栓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护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评估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已进入青春期的特发性身材矮小症(ISS)男性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201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以下并已经进入青春期的ISS男性患儿75例,按所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来曲唑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组和无干预组。其中,来曲唑组28例,应用来曲唑治疗,剂量为1.5~2.0 mg·m -2·d -1(最大剂量不超过2.5 mg/d),1次/d顿服,同时给予螺内酯1~2 mg·kg -1·d -1,分次口服;GnRHa组30例,采用GnRHa治疗,首剂3.75 mg,以后按60~100 μg/kg每28 d注射1次;无干预组17例,无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各组身高增长速度(HV)、骨龄差值/时序年龄差值比值(ΔBA/ΔCA)及成年身高,同时观察来曲唑治疗的不良反应。 结果来曲唑组在治疗过程中HV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而GnRHa组治疗的前半年HV稍低于来曲唑组,半年后HV回落明显,显著低于来曲唑组( P < 0.05)。在骨龄控制方面,来曲唑组第一年和次年的ΔBA/ΔCA逐渐下降,分别为0.67±0.09和0.50±0.15;而GnRHa组则分别为0.59±0.16和0.44±0.13,均低于来曲唑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8和2.20,均 P < 0.05)。来曲唑及GnRHa治疗后患儿成年身高分别为(170±4)cm和(170±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高于无干预组患儿成年身高(162±4)cm(均 P < 0.01)。来曲唑治疗6个月后,患儿睾丸容积及血睾酮增加。39.2%(11/28)的患儿出现高雄激素临床表现,82.1%(23/28)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血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终止治疗后高雄激素表现消失,血睾酮及血HDL恢复正常。血三酰甘油、血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在治疗过程中无显著变化(均 P>0.05),未见肝功能异常、关节或肌肉疼痛、脊柱侧弯发生或加重者。 结论对于青春期ISS男性患儿,长疗程来曲唑可有效延缓骨龄增长,同时不会使HV减速,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成年身高的远期效果,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üü   êê   ý     &#x; ý    ý   &#x; &#x;            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9):1415
目的研究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客观睡眠特征并探讨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7例。根据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LVEF < 40%,3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HFmrEF组,40%≤LVEF < 50%,21例)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LVEF≥50%,51例)。收集3组患者入院期间的基线人口学资料,并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其客观睡眠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客观睡眠特征的风险因素。结果HFpEF组患者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显著低于HFrEF组患者,且较少表现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P < 0.05)。而HFmrEF组患者与其他两组的基线资料及睡眠结构参数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性别、利尿剂使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及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衰患者的AHI水平及呼吸事件相关(P < 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及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组心衰患者均存在客观睡眠结构的紊乱,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但与HFrEF组患者相比,HFpEF组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包含CSA的比例较低。高龄、饮酒及低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