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治疗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40例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0例和对照组 2 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合服用血府逐瘀汤 ,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颅内血肿清除时间、昏迷持续时间及脑积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法 (GOS)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缩短昏迷持续时间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救治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颅内消瘀汤对脑出血颅内血肿吸收的影响。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 8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 ,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颅内消瘀汤 ,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 4周后 ,治疗组颅内血肿吸收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颅内消瘀汤可加速脑出血颅内血肿的吸收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沈斌  单飞  黄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79-1780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肿吸收时间、 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压力,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α-糜蛋白酶在中重度前房积血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41例41眼中重度性前房积血的患者,其中22例予局部配合α-糜蛋白酶注射为观察组,19例未局部配合α-糜蛋白酶注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前房积血吸收情况及前房积血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22眼治疗后,前房积血吸收时间缩短,前房积血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中重度性前房积血的患者,经常规足量药物治疗时,如果局部配合α-糜蛋白酶注射,前房积血吸收时间缩短,前房积血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通窍化瘀汤治疗颅脑损伤,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适应非手术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使用通窍化瘀汤口服;对照组100例,使用常规的脱水、改善微循环和对症治疗.分别比较血块吸收时间,症状缓解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块吸收时间平均缩短32.04%(P<0.01),对脑伤后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及恐惧症等的治愈好转率为80.88%.结论 中药通窍化瘀汤具有醒脑安神、消瘀止痛之功效,能有效的促进部分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提早吸收,促进意识障碍恢复,在消除和缓解脑外伤后的部分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α-糜蛋白酶在中重度前房积血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41例41眼中重度性前房积血的患者,其中22例予局部配合α-糜蛋白酶注射为观察组,19例未局部配合α-糜蛋白酶注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前房积血吸收情况及前房积血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22眼治疗后,前房积血吸收时间缩短,前房积血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中重度性前房积血的患者,经常规足量药物治疗时,如果局部配合α-糜蛋白酶注射,前房积血吸收时间缩短,前房积血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 年12 月~201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患者201 例,随机分为2 组患者,甲组患者100 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101 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2 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适宜广泛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配合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对病人血肿中心或血肿前后进行微创清除术,血肿引流时间2~5 d。治疗组在微创治疗基础上于术后72 h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共3周。对两组血肿的吸收情况、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术后残留血肿吸收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复发率降低、治愈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舒血宁配合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加快术后残留血肿吸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高原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糜蛋白酶粉针剂、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在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缓解气喘、咳嗽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缩短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高原地区喘憋性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并能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李娟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104-10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科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术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6%明显高于对照组60.34%,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和疗效.方法 对87例中、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微创治疗组)43例,B组(保守治疗组)44例,A组采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B组单纯行保守治疗,并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A组有效率(62.5%)及显效率(40.5%)均明显高于B组(36.5%、20.5%)(P<0.05),而A组病死率(25.6%)明显小于B组(54.5%)(P<0.01);(2)A组血肿吸收速度[(15.1±3.4)d]明显快于B组[(35.3±5.2)d](P≤0.01);(3)治疗前、后15dA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纯保守治疗效果好,且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缩短血肿吸收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9年-2011年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3例和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3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有效率、病死率、血肿消失速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有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颅内血肿消失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适应证、优点、预后及注意事项。方法抽取我院2006年12月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组(A组)、西医保守治疗组(B组)和手术治疗组(C组)各40例,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相对于其它两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切口感染和颅内憾染率低,在血肿吸收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综合保守疗法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疗效确切,优于西医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康强  周东  曾胜田  彭远强  黄健东 《广东医学》2012,33(20):3103-3104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MPST)是否能够应用于幕上出血量20 ~ 30 mL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治疗.方法 85例幕上出血量在20~30 mL HICH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微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MPST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在血肿吸收时间、再出血率、有效率、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和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微创组的血肿吸收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定、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和对照组的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生活能力明显、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ST能够应用于幕上出血量20 ~30 mL HICH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探讨尿激酶冲洗颅内血肿的最佳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2001-2005使用的钻孔置管引流尿激酶冲洗方法作为对比组,2006年在原方法做了改进,作为治疗组.结果 对比组血肿基本干净,拔管3.0天,死亡率28%,治疗组血肿干净拨管2.1天,死亡率18.7%.结论 治疗组能提早拔管时间,缩短血肿压迫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残留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术后仍有血肿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在术后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其余42例未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残留血肿完全吸收时间及吸收情况.结果 高压氧组血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残留血肿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残留,结合高压氧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血肿残留促进血肿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不同的液化剂对颅内血肿血凝块的液化效果。方法 将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需液化剂液化血凝块引流的病例分为A、B两组,A组应用的血凝块液化剂为尿激酶加玻璃酸酶,B组应用的血凝块液化剂为α-糜蛋白酶加玻璃酸酶。结果 α-糜蛋白酶加玻璃酸酶在液化颅内血肿血凝块的效果,再出血发生率方面优于尿激酶加玻璃酸酶。结论 α-糜蛋白酶加玻璃酸酶是一组液化颅内血肿血凝块效果相对较好而安全的液化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颅内血肿并脑疝术后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对所有颅内血肿并脑疝的患者均及时手术解除脑疝,观察组261例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207例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261例中治愈79例(30%)、显效89例(34.1%)、好转70例(26.8%)、无效23例(8.8%);对照组207例中治愈44例(21.3%)、显效58例(28%)、好转67例(32.3%)、无效38例(18.4%).结论高压氧对颅内血肿并脑疝术后的康复治疗有明显疗效,其不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缩短意识障碍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何画珍  谢春香 《吉林医学》2007,28(5):643-644
目的:全面综合性对比分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颅内血肿清除术经整体护理的病人48例,同时选择与之同期在院,应用常规护理的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病人39例作为对照组,并随访3个月。结果:整体护理组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死亡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G lasgow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住院时间缩,差异显著(P<0.05),临床观察术前血压、拔管时间及日常生活能量表(Barthel)指数都有所改善。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如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经济费用,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外伤性脑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9月住院的经头颅 CT证实的外伤性脑内血肿 95例 ,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 :1治疗组 :早期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 ;2对照组 :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入院时及治疗后第 3、7、14、2 1天血肿量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伤后一周内血肿吸收情况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 2周末和 3周末血肿吸收明显比对照组多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早期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能促进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吸收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缩短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