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于2003年8月-2005年12月行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30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包括临床评估和放射学评估,并检测血铬浓度和肾功能情况.[结果]23例28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年(2.5~4.8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3.4分.3髋(11.5%)形成透亮带;1髋股骨形成局灶性骨溶解.1例术中坐骨神经受损,2.5年后除趾背伸肌力较弱外其他均完全恢复.1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未控制理想,术后4年发生假体周围感染但X线检查未见松动迹象.无一术后发生脱位、股骨骨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平均血铬浓度为0.82 μg/L(0.020~0.140 μg/L),较正常参考值(0.007、0.109)无明显升高,未发现因血铬浓度升高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和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结论]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令人满意,但有必要做进一步随访,以了解与金属对金属关节置换有关的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MICHAEL  A.  MONT  THORSTEN  M.  SEYLER  DAVID  R.  MARKER  GERMAN  A.  MARULANDA  RONALD  E.  DELANOIS  田孟强 《骨科动态》2007,3(1):2-8
背景:近来,随着改进型金属对金属关节假体的出现,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发展成为一种可行的关节成形术式。然而,这种术式是否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尚存争议,因为这类患者股骨侧假体是用骨水泥固定于坏死的股骨头表面。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并将本组结果与诊断为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比较。 方法:对42个股骨头骨坏死的髋关节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根据年龄、性别、术者和手术入路,选择42个同样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性髋作为对照。在骨坏死组,男25例,女11例;在骨关节炎组,男28例,女1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42岁。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41个月。 结果:两组临床结果相似,骨坏死组,效果优或良39髋(93%);骨关节炎组,效果优或良41髋(98%)。两组各有2例失败而行标准的全髋关节成形术。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相似。 结论:对于活动量大的骨坏死患者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短期随访可获得与骨关节炎患者相似的优良效果。我们期待长期随访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3.
KELLY  J.  HENDRICKS  WILLIAM  H.  HARRIS  张辉 《骨科动态》2007,3(2):73-77
我们曾经报告采用高髋臼中心植入多孔涂层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方法,对34例(36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0年的结果。本文将报告对21例(23髋)患者平均随访16.8年的结果。在最初的44例(46髋)患者中,39例(41髋;89%)患者仍使用原来的髋臼杯。2例(4.3%)髋臼杯因无菌性松动而翻修,3例(6.5%)髋臼杯因感染而翻修。6例股骨侧假体因为股骨骨溶解行翻修,另外7例无骨溶解但因无菌性松动行翻修。基于我们平均随访16.8年的结果,我们相信:在部分髋臼严重骨缺损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时,高髋臼中心植入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方法。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非骨水泥髋臼及金属髋臼支架加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应用髋臼翻修支架行髋关节翻修术22例(24髋).其中Lima非骨水泥人工翻修髋臼2例(2髋),Kerboull 支架2例(2髋),GAP 髋臼翻修支架18例(20髋).男性6例(6髋),女性16例(18髋).平均年龄62岁(34~79岁).感染性松动2例(2髋),无菌松动20例(22髋).平均随访时间48个月(18~84个月),对其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56分(44~75分).结果 末次随访时22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89分(78~94分).优良率为95.5%(21/22).三种髋臼翻修支架的外展角满意,髋臼旋转中心基本得到了重建.髋臼翻修支架及其聚氯乙烯臼无明显移位,假体周围无透亮线,髋臼植骨愈合良好.结论 应用非骨水泥髋臼或髋臼支架修复髋臼侧巨大骨缺损,重建了髋臼正常旋转中心、提供了翻修假体的初期稳定性、避免了所植骨在血管化时期的过度机械负重,是翻修髋臼巨大骨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年轻患者可能面临的骨水泥失败,作者作了一项前瞻性研究:100例55岁以下患者行非骨水泥钽金属胫骨平台假体的全膝置换术,股骨以及胫骨假体均采用非骨水泥固定,髌骨采用骨水泥固定;与312例行全骨水泥全膝置换术患者的结果相比较。所有全膝置换术均为后交叉韧带替代型。两组功能评分相似,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与医疗费用均相当。  相似文献   

6.
非骨水泥型髋假体进行髋关节翻修的四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Kou BL  Lin JH  Guan ZP  Sun TZ  Wei W  Li H  Lü HS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8):499-501
目的 评价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系统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术后中期临床随访效果。方法 自1996年11月至2001年1月,对55例56髋关节行翻修术,采用了Zweymüller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系统,年龄30~80岁,平均59岁。均有至少两年以上的临床和放射学追踪资料,平均随访时间4年。结果 32例32髋得到随访, 23例24髋失访。有3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 1例为假体取出时大转子骨折, 1例为术后2d脱位并成功闭合复位, 1例为伤口深部感染需要再次清创。无髋臼及股骨柄假体需要再度翻修。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0 6分提高到最末次随访平均80 4分。X线片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和感染征象,周围骨质内向长入。结论 中期临床结果显示,初次用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病例,若髋臼环完整,使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KELLY  J.  HENDRICKS  WILLIAM  H.  HARRIS  李楠 《骨科动态》2006,2(2):100-103
严重骨缺损的髋臼假体翻修在临床和手术治疗中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我们以前的报道中有连续24名患者采用巨大的(〉65mm)半球状非骨水泥髋臼假体进行假体翻修,其中15名患者平均随访了7年。现在报道该组中12名患者,他们术后至少存活12年(平均13.9年),并且同意再次进行随访。最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是79分。无一例髋臼假体由于无菌性松动而需翻修,并且在影像学上未发现松动迹象。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虽高,但主要应归咎于感染。如果患者未发生感染,长期随访证实巨大髋臼假体的固定依然是牢固的。  相似文献   

8.
BRETT  J  HAMPTON  WILLIAM  H  HARRIS  曹沛宏 《骨科动态》2006,2(4):217-220
我们早期曾报道应用半球窝状多孔涂层髋臼假体,连续对20例高选择性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完全脱位患者施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7年的结果报道。此文是对这些髋关节在其后9年,即术后平均随访16年(范围,11.5~19年)的结果报道。在我们早期报道后,有2个髋臼壳行翻修术,其中1个由于无菌性松动,另1个由于聚乙烯衬垫在固定齿片未破裂情况下脱落。其余髋臼壳固定良好。X线片未见骨盆骨溶解,聚乙烯衬垫平均磨损率为0.09mm/年。髋臼壳的无菌性松动定义为失败,术后平均16年髋臼壳的生存率为92%。我们认为本组经严格选择的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患者,经长达16年的随访髋臼杯的固定极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9.
杨忠  刘科保  李军  王斌  吉克阿木 《骨科》2021,12(5):445-450
目的 探讨采用非骨水泥型Spotorno(CLS)股骨柄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我科采用CLS股骨柄假体行THA手术治疗的7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48髋),女33例(38髋),年龄为43~81...  相似文献   

10.
Aldinger  PR  Jung  AW  Pritsch  M  胡孔足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5):490-490
全髋置换术应用于年轻患者常采用非骨水泥假体。作者分析了55岁以下全髋置换141例(154髋),采用金刚砂喷涂直锥形非骨水泥钛假体柄和螺旋髋臼杯,随访15~20年。结果显示:41例假体柄过小,其中4例10年后松动,因疼痛而行翻修术;5例因假体周围骨折而翻修;7例见股骨近端溶解但没有症状。20年成功率达到90%。随访中67例髋臼杯进行了翻修。  相似文献   

11.
年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方式还存在争议。作者分析了96例(127髋)30岁以下患者采用干骺端固定解剖型非骨水泥柄结合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结果。随访10~16年,Harris评分、WOMAC评分、UCLA评分分别为95、16、8分。手术1年后,没有发生疼痛,所有股骨柄均未发现松动。无关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骨嵌压植骨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病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3月-2003年3月,采用自体骨嵌压植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股骨侧严重骨质疏松的髋关节病变17例(24髋)。手术时平均年龄35.1岁(20.52岁);采用Harris评分方法及X线片观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7例患者24髋获得了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10年,平均7.25年。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4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4.4分,术后优良率87.5%。X线片见股骨假体与股骨近段紧密压配;无假体感染及脱位。1髋出现5mm的假体下沉,发生于术后1年内,经过5年以上随访观察,假体未进一步下沉,并与骨质接触良好,目前无松动表现。[结论]骨质量对非骨水泥假体置换的疗效影响较大,采用自体骨嵌压植骨技术进行骨质重建,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