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新型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苏楠  刘向前 《眼科新进展》2004,24(5):383-384
目的 探讨新型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 (A组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移植术 (B组 )和新型的结膜瓣转位术 (C组 )治疗翼状胬肉方法学的研究 ,对比 3组手术方法 2a复发率及创面修复时间。结果 A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平均为 8.5 2d ,B组 4 .85d、C组 4 .4 1d。经 2a以上随访 ,A组治愈率为77 8% ,B组为 10 0 %、C组为 10 0 % .结论 新型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 ,与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操作简单 ,创伤小 ,恢复快 ,复发率低等优点 ,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很有前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撕离联合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方式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采取用有齿镊逆行撕离胬肉头部后用上方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方式治疗翼状胬肉58例(61眼),术后随访3月~1年。结果随访期内有3眼复发(4.96%)。未发现睑球粘连。结论翼状胬肉逆行撕离联合上方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术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可较大幅度地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逆行切除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17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术式。方法 采用翼状肉逆行切除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173例198眼。结果 术后随访6月-2年,50岁以上者,1眼复发,40岁以下者3眼复发,总复发率2.02%。结论 40岁以下者尽量不手术治疗,采用其它药物处理后再手术。逆行切除结膜瓣转位术是一种有效防止胬肉发复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0引言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表疾病。虽然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很多,但手术仍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因此提高手术质量对此病的预后十分关键。我院从2000-05开始对103例翼状胬肉患者施行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0-05/2007-01眼科门诊治疗的翼状胬肉103例(109眼)。男45例(48眼),女55例(58眼)。年龄31~70(平均41±11)岁。其中复发性胬肉16眼。胬肉均位于鼻侧,胬肉侵入角膜缘2~6mm,体部宽,轻度者<5mm,重度者>5mm。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完成。常规在胬肉组织体部用20g/L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用齿镊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翼状胬肉,先切除胬肉,再在角膜上、下缘做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带蒂移植到巩膜创面上,缝合固定。结果 术后局部反应轻,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滑行移植是治疗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2000例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是眼科临床上的常见外眼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复发率较高。作者自1984年~1996年采用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手术治疗胬肉2000例,经1-12年观察,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00例中,男1320例,占66%;女680例,占34%。单眼1442例,占对.5%;双眼558例,占刀.5%;单眼者左右眼例数无明显差异。最小ZI岁,最大85岁,平均53岁,其中以40-to岁年龄组最多,共lgn例,占对.l%。农民1431例,占刀.5%;工人431例,占四.6%;其它128例,占7%。病程最短3年,最长叙年,平均约…  相似文献   

8.
翼状胬肉切除,冷冻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酒精分离联合自体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初发和复发性翼状胬肉120例(140眼)采用加%酒精浸泡胬肉头部后,剥离、切除胬肉,再联合自体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手术。术后随访3-12月,平均10月。比较术前术后视力、BUT情况,观察角膜上皮修复及自体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后存活情况,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酒精分离法使胬肉纤维血管组织与其下角膜基质分离更加容易。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快,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后100%存活,视力、BUT值较术前不同程度的提高,胬肉治愈138眼(98.57%),胬肉复发2眼(复发倾向1眼,真性复发1眼)。结论酒精分离联合自体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式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手术损伤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施行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227例236眼。手术在肉眼或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干净彻底地切除胬肉组织,在上方球结膜制作3mm×10mm大小,外眦端游离内眦端带蒂的菲薄结膜瓣,游离端向下须超过胬肉宽度2mm以起到拦截作用。移植片与结膜创缘对合,结节缝合6~8针,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结果 本组翼状胬肉227例236眼,术后随访6月~5年,复发8眼,占3.4%,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本手术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即使在肉眼下亦可施行,适合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莹 《临床眼科杂志》2008,16(5):446-447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28只眼)翼状胬肉行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6—15个月。结果28只眼中27只眼治愈,1只眼复发,复发率3.6%。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疗效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对93例97眼翼状胬肉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mo,3眼复发(3%),1眼并发炎性息肉(1%),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游离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具有术后复发率低且不影响白内障、青光眼手术切口选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关小一  马晓芸  陆琼  韩冬 《眼视光学杂志》2012,14(6):377-378,384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眼科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87例(113眼),平均年龄(66.0±9.8)岁,病程1~20年,采用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术后1周观察结膜瓣成活情况,球结膜供区的愈合以及角膜创面修复情况.术后随访期1~3年,观察胬肉有无复发及眼球运动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眼部均有轻度充血、水肿和异物刺激感,2~4 d后逐渐减轻.术后1周球结膜瓣均愈合良好,全部成活.7眼在术后3~14个月时见术区结膜样组织增生,侵入角膜,同时伴有新生血管长人.治愈率为93.8%,复发率为6.2%.结论 逆行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操作简便、组织病变清除彻底、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军  贺新征  李岩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620-1621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的发病情况及带蒂球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患有翼状胬肉的患者进行职业分析,并对210眼施行带蒂球结膜瓣转移术治疗,术后随诊1mo~1a。结果:痊愈163例190眼,有效率达90.5%,复发17例20眼复发率9.5%。结论:翼状胬肉发病与环境有关,带蒂球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好,操作方便,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对126例(126眼)翼状胬肉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并行自体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2—35月。结果 123例治愈,3例复发,复发率2.38%。结论 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细胞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129例(150眼)翼状胬肉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2月到16月。结果术后仅一例复发,复发率仅为0.6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干细胞移植术效果好,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77例(92眼)翼状胬肉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随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87眼(94.57%)临床治愈、复发5眼,复发率:5.43%。结论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较好手术方法,术中规范细致操作是保证术后低复发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位术技巧及其疗效分析。方法: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位术操作要点:术眼在表麻和浸润麻醉下,彻底切除胬肉及受累及的球筋膜组织。于上方球结膜下注入20g/L利多卡因使球结膜与结膜下组织分离,并作一条与角膜缘平行的带蒂球结膜瓣,将其转位覆盖在巩膜裸露区,并予缝合固定。术后用氯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滴眼,6~7d拆线。采用此术式治疗翼状胬肉患者379例(386眼),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373例(38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例(6眼)。结果:手术治愈373例(380眼),治愈率为98.4%;复发6例(6眼),复发率为1.6%。术后复发者经再次作手术,全部治愈。结论: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此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容俊 《实用防盲技术》2013,(2):72-73,76
目的比较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5例(261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MMC切除术组118例(125只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117例(136只眼)。复合式切除术组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带蒂结膜瓣移植,其他手术操作步骤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基本相同。结果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组6只眼复发,复发率4.8%;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33只眼复发.复发率24.2%。2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胬肉切除、MMC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复发率低,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1/2019-10我院收治的120例126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结膜移植组62例6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羊膜移植组58例6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测定术前,术后3、6mo时泪液分泌长度(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泪河高度(TMH)、结膜杯状细胞数量,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于术后6mo时评估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结膜移植组及羊膜移植组患者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6mo结膜移植组患者BUT(11.11±2.77s vs 10.01±2.41s)、NIBUT(10.01±1.52s vs 9.52±0.98s)高于羊膜移植组(P<0.05),FL评分(0.44±0.10分vs 0.50±0.11分)低于羊膜移植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3、6mo时结膜移植组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多于羊膜移植组(311.41±58.45/mm2vs 285.46±68.96/mm2,342.41±66.89/mm2vs 314.41±70.12/mm2,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膜移植组、羊膜移植组患者OSDI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无差异(P>0.05);结膜移植组及羊膜移植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6.3%、6.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在术后恢复及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方面与羊膜移植相当,对患者泪膜功能稳定性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