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湿热是导致肾病病情持续进展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中国中医研究院时振声教授[1]认为,湿热郁滞是肾病的主要病机,肾病湿热证是最常见的证型。张镜人[2]也认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其病邪均离不开湿和热。因此,应重视化湿清热法在治疗肾病中的应用。肾病湿热证的病因病机肾病湿热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藏运化失司及三焦气  相似文献   

2.
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热证是中医病邪辨证中的证名之一。“湿热”既属于外感六淫病邪,又具有内生五邪的特性。湿热证的病机比较复杂。“湿”与“热”两者性质相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热”属阳邪,易伤阴动火。通过对病毒性肝炎、肾炎、胃炎湿热证的研究,初步探讨了这些疾病中湿热证的共同特征,认为湿热证可能概括了一些感染性疾病在特定病理阶段所表现出的免疫学特征,即湿热证处于以较强的炎症反应为主要表现的“正盛邪实”、“邪正抗争剧烈”的病理状态。湿热证的炎性反应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致病因子的侵入直接引起炎症反应和机体免疫功能亢进造成的自身组织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热证是中医病邪辨证中的证名之一."湿热"既属于外感六淫病邪,又具有内生五邪的特性.湿热证的病机比较复杂."湿"与"热"两者性质相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热"属阳邪,易伤阴动火.通过对病毒性肝炎、肾炎、胃炎湿热证的研究,初步探讨了这些疾病中湿热证的共同特征,认为湿热证可能概括了一些感染性疾病在特定病理阶段所表现出的免疫学特征,即湿热证处于以较强的炎症反应为主要表现的"正盛邪实"、"邪正抗争剧烈"的病理状态.湿热证的炎性反应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致病因子的侵入直接引起炎症反应和机体免疫功能亢进造成的自身组织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湿热证是指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各种病证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发热、大便泄泻或者便溏不爽、脘腹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舌苔黄腻.湿热的形成除了因外感湿热病邪,内与脾胃功能亦密切相关.正如吴鞠通所认为:“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为湿热的两大发病因素.小儿生理病理与成人有显著的不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表现为肺脏娇嫩,卫外功能较弱,最易为外邪所伤;同时小儿“脾常不足”,且饮食不知自调,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湿热之邪内生.故小儿湿疹、荨麻疹也与湿热有密切的关系.小儿湿热证的形成可由湿热之邪直接侵袭,也可因脾胃功能减退而病邪内生.李新民教授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小儿常见病之中存在典型的湿热证表现,故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于小儿湿疹、泄泻、肺炎喘嗽等疾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湿热之邪在慢性肾炎进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慢性肾小球疾病(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肾脏局部的炎症是其病变进展的中心环节,而肾脏固有细胞的功能异化或消失.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小球疾病发展的结局。我们研究认为肾虚湿(热)瘀反映了上述的病理过程.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湿瘀互结是慢性肾炎病变进展的中心环节。吴崐在《医方考》中说:“下焦之病,责于湿热。”肾居下焦,在肾脏疾病中湿热极为普遍。我们既往的研究显示,肾病综合征合并湿热证的比例高达85.3%。在氮质血症期为72.2%.尿毒症期占84.4%.湿热之邪与慢性肾炎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复制大鼠湿热证模型.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法.以饮食失调造成内湿环境,以提高空气温度与湿度,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模拟外感湿热病邪,内外合邪造模.结果造模大鼠体温、饮食量、饮水量、尿量、体重、二便、舌象、精神状态出现变化,符合湿热证的特点,舌、肠、肝、脾也出现病理变化,运用三仁汤治疗有效.结论用以上方法可成功地复制湿热证模型.  相似文献   

7.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湿热之邪是当代中医皮肤科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湿热之邪在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多表现为气分湿热和血分湿热;三焦辨证是将湿热侵入人体从上到下的具体部位来划分,可有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应用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辨治皮肤科湿热证,其中舌象改变在临证辨证中尤为关键,明辨清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从病因病机学、实验动物模型、临床研究方法及微观指标的量化和整体化研究四个方面探讨在湿热证实验与临床的现代研究以及进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湿热证现代研究更为合理、科学,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湿热病邪,湿热证“证”的本质和发病规律,对湿热证本质及治疗的研究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复制及三仁汤对其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复制大鼠湿热证模型。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法。以饮食失调造成内湿环境,以提高空气温度与湿度,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模拟外感湿热病邪,内外合邪造模。结果:造模大鼠体温、饮食量、饮水量、尿量、体重、二便、舌象、精神状态出现变化,符合湿热证的特点,舌、肠、肝、脾也出现病理变化,运用三仁汤治疗有效。结论:用以上方法可成功地复制湿热证模型。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岭南地区湿热证研究概况。岭南地区湿热证型多见,临床涉及病种较多。岭南地区湿热证的形成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内因和外感湿邪、热邪、暑邪等外因有关;其症状表现为乏力、出汗异常、皮肤改变等全身症状和耳鸣耳聋、口疮、腰痛、舌苔厚腻等局部症状。岭南地区湿热证可见于各脏腑疾病,脾胃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较多;肺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性感冒等;肾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涉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等;脑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主要涉及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脊髓炎等;皮肤及五官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涉及痤疮、口疮、慢性湿疹、损容性皮肤病等;亦有学者对岭南地区慢性疲劳综合征、小儿脾胃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湿热证的证治进行了探讨。岭南湿热证实质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通过系统总结岭南地区湿热证的研究概况,可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耀辉  许建秦 《吉林中医药》2020,40(10):1286-1288
通过梳理《黄帝内经》散见于各章节中有关湿热证的内容,认为病因上,《黄帝内经》对湿热证病因记载了感受湿热(暑湿)之邪、感受湿邪蕴而化热、水谷内蕴以及脏腑功能紊乱引起的内生湿热四种情况;病机上,"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蕴含着湿热证的病机;治则治法上,"开鬼门、洁净府"的治则为后世薛生白湿热在表用六一散加薄荷发汗和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思路奠定了基础;方药上,治疗湿热证的泽泻汤和兰草汤后世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核心病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327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病例,按照统一的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动态观察,主要根据舌象将证候分为湿热证、温热证,湿热证又分为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由两名主治医师根据临床资料确定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核心病机。结果 327例患儿证候分型为:湿重于热证208例(63.8%)、热重于湿证79例(24.2%)、温热证40例(12.2%);热重于湿证与温热证的入组前最高体温高于湿重于热证(P<0.01);湿重于热证入组前病程长于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的住院天数较温热证有延长的趋势(P=0.083);热重于湿证皮疹色泽较红,口腔皮疹比例高于湿重于热证及温热证(P<0.05);温热证出现嗜睡及颈项强直比例要高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出现易惊的比例要高于温热证(P<0.05)。不同证型的病原学分布频率无差异。结论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是以湿热疫疠毒邪为主,病位主要在脾、心、肝,核心病机为湿热动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易见易惊等动风表现,湿重于热证热像不显,热势不彰,病情发展较缓,缠绵难愈;热重于湿证疹色较红且口腔皮疹多见;温热证则易见颈项强直、嗜睡表现。  相似文献   

13.
刘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9):1689-1689
探讨叶天士<温热论>对温病湿热证"内外合邪"的病因观和强调脾胃在湿热演变中重要地位的病机观,以及对湿热证的三焦分部诊断分型和"湿去热孤,重在祛湿"、"三焦分治,重在脾胃"的治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药防治湿热证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将湿热证中医证候数字化,极大丰富了中医理论,为湿热证研究提供创新思路,同时也为湿热证的防治提供参考。湿热证可引起全身的病理改变,易诱发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脏病、肠易激综合征、肺炎咳喘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湿热证根据藏象分为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根据脏腑病位可分为湿热壅肺、大肠湿热、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肾病湿热证。清热祛湿是湿热证的治疗原则,中药凭借其抗炎性、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的药理作用达到治疗湿热证的目的,该文在中药与方剂两个方面上,以三焦辨证为主,脏腑辨证为辅,二者相结合,详细综述了脏腑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抗湿热中药的药理作用、应用情况,并基于实验室临床相关性指标、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具体分析与讨论,以期为湿热证中药数据整合、系统构建提供相关经验,并为后续湿热证脏腑病证临床药物研发及优化创新提供新思路与帮助。目前国内对湿热证的物质基础及相关防治作用机制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其潜在的生物学诊断标志物,加大抗湿热新中药制剂的研发,多途径多方位阐述中药对湿热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三仁汤原是温病学中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证的代表方,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现临床应用多不拘泥于此,把握湿热郁阻之病机,灵活加减运用,可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并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从疾病分布规律探讨湿热证与感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大辞典》将湿热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湿热证泛指由湿热合邪所致的病证,如湿热发黄、湿热下痢、湿热带下等。狭义湿热证仅指温病中的一种。本文所探讨的湿热证是指广义湿热证。湿热病邪是由湿邪与热邪相合而成,两者既属于外感“六淫”病邪,又具有内生“五邪”的特性。“湿”与“热”两者性质相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热”为阳邪,易伤阴动火。临床中根据湿与热的多少又可分为湿重于热型或热重于湿型。可见湿热致病病机比较复杂。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候,为了探讨湿热证与疾病的关系,笔者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整…  相似文献   

17.
文彬  贺松其  廖荣鑫 《陕西中医》2003,24(12):1108-1110
博士生导师吴仕九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 30余载 ,精研医典 ,学贯中西 ,治学严谨 ,精心育人。对温病湿热病证论治精微 ,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笔者有幸师从吴教授 ,从事湿热病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 ,现将其论治温病湿热证的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 在诊断标准客观化方面强调宏微结合 ,中西并重 吴师长期从事湿热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她认为研究湿热证必须以三焦理论为指导 ,密切结合临床 ,应用现代医学方法和手段探讨湿热证的本质。在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客观化方面主张宏微结合 ,中西并重。湿热病证是感受湿热病邪而引起的多种外感…  相似文献   

18.
孙伟以肾虚湿瘀立论揭示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孙伟对肾病的认识。认为慢性肾病病机为肾虚湿瘀。肾虚以肾气虚为主,湿即湿热之邪,瘀为瘀血。整个肾病过程均是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19.
伤寒之病,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祖国医学中,伤寒可归属于“湿温病”范畴。本病虽然四时可见,但以湿热较多的夏秋季节为常见。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说:“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又如医家薛生自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道出了此病乃为内外邪相合而发病。在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蒸,人处暑湿之气当中,则容易感受湿热病邪,而湿温初起之时,以邪遏卫气为主,随着气分湿热证的加重,病程就进入了气分湿热交裹阶段。  相似文献   

20.
11.湿温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主要症状的急性热病。”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是指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中气实则病在阳明”:是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湿热为土之气,脾胃属土,湿土一属,同类相召,是指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外内相引”:是指外复感时令之湿,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内外湿相合而致病。“白瘩”:是湿热病邪留恋气分,蕴酿淹缠,郁蒸卫表,形成于皮肤的细小白色痦疹。“暑温挟湿”:是指暑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