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0±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2±1.2)周。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51例,良2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1.8%。术后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优点多、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0周,平均16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关节活动及疗效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59~95岁,平均77.6岁;左侧40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平地跌倒72例,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9例。骨折根据按Evans- Jensen分型:Ⅲ型61例,Ⅳ型3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16 d,平均5.1d。结果本组96例患者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1.0min。2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合并脑血管疾病死亡,剩余9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1.2周。术后肺部感染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55例,良3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1.5%。随访期间无手术部位感染、无髋内翻、内固定折断及骨折再移位,无螺旋刀片断裂、拔出和切出等并发症。结论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微创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 ,所有患者均在微创操作下使用 PFNA 进行内固定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PFNA 治疗手术时间40 -90min ,平均55 ± 16.4min ;术中出血约50 -150ml ,平均70 ± 30.9ml.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4.8 ± 1.3个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物疲劳断裂的发生 ,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 ,良1例 ,优良率91.67%.结论:微创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方法简单 ,固定稳定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且骨折愈合时间短 ,临床疗效满意 ,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的47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除1例发生髋内翻外,无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31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1.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患者早期下地行走康复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DHS、PFNA内固定术对6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男3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7.3岁;骨折类型根据改良Evens-Jensen分型:Ⅱ型49例,Ⅲ型13例.结果 PFNA组:41例患者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3个月(12~18个月),所有骨折在11~21周愈合,评估髋关节功能:优27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1%;DHS组: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优6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81.0%.结论 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孙永福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58+161-158,16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48例,女38例,左侧50例,右侧36例,年龄46-87岁(平均65.6岁)。骨折根据Tronzo-Evans分类分型:Ⅰ型11例,Ⅱ型20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Ⅴ型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8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1±0.8)个月,手术时间平均为(83.6±43.4)min,手术出血量平均(318±36.6)mL。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61例,良15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8.3%。术后无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断裂并发症。结论 PFNA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4月我科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所有患者均经牵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7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80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5cm.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内置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28例患者全部获得6~15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Harris评分,优20例,良8例.优良率100%.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好、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优点,更适合于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治疗.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4~20个月,20例患者均骨性愈合,股骨干愈合时间为17~24周,平均19周,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时间为14~18周,平均15周.未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5~95分,平均92分;髋关节功能优17例,良3例;术后均未发生脂肪栓塞及深静脉血栓,无螺旋刀片切割、内固定松动、髋内翻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内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22例,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将其分为动髋螺钉(DHS)治疗57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6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的功能。结果:PFNA组骨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髋关节的功能方面也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28例在我院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5±1.5)个月。平均手术切口长度(5.5±1.3)cm,平均手术时间(50.3±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75.6±25.4)ml,平均围手术期出血量(758.3±48.6)ml。术后无死亡病例,除1例因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肺部感染转 ICU治愈,无其他并发症病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1~16周,平均(12.9±1.4)周。按Harris评分进行评价,优2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9%。结论 PFNA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的优点,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显著,临床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骨折按AO分型,31.A2:15例,31.A311例。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4.1个月;24例患者均获得1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6周,平均16.4周。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价: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7%。结论:对于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中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6月应用PFNA治疗中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骨折按AO分型,31.A2:11例,31.A311例。结果: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4.1个月;22例患者均获得1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8.4周。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价:优17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5%。结论:对于中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月,对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获得8~25个月随访,平均13.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除1例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外,无感染、髓内钉断裂、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及内科严重疾病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固定牢固、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练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髓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DHS内固定组20例, PFNA内固定组20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结果:与DHS组比较,PFNA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引流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所需时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好。 DHS组、PFNA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DHS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2007年7月,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PFNA固定治疗25例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22~32个月随访,切口均I期愈合,无主钉及锁钉松动、断裂,螺旋刀片切割、退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7.1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6例,良7例,可2例。[结论]PFNA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捷,固定可靠等特点,近期疗效满意,但仍具有一定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黄俊  纪方  章浩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24-122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我科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组,59例)、Gamma钉(Gamma钉组,46例)和PFNA(PFNA组,53例)治疗并随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58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各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DHS(动力髋螺钉)组低。动力髋螺钉(DHS)组、Gamma钉组和PFNA组优良率分别为86.44%、84.78%和90.57%,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DHs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amma钉组与PFN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PFNA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固定更为牢靠,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旭林  王建东  张禹  鄢晓琴  岳波 《西部医学》2011,23(8):1438-143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根据AO分类,A1型9例,A2型4例,A3型2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50~120ml,平均80ml。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平均92分。结论 PFNA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提示PFNA特别适合高龄合并症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并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有效内固定,术后分别获随访6~25个月,平均16.8个月,本组病例术后均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良率达91.2%,疗效满意。其中4例患者因术前患有脑梗、2例患者因术后主动锻炼不够,术后行走仍受影响。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马恒  周朝利  罗家红  毛贤智 《吉林医学》2014,(24):5447-544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优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临床疗效:优12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本组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防旋、防切割等特点,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